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戚晓兰

(江阴市中医院 急诊科;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诊,研究组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分诊,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候诊时间及确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对急诊分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分诊模式能够提升急诊预检分诊的护理质量,有效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对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急诊预检分诊;应用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251-01

引言

预检分诊是临床上急诊科最常使用的一种分类方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发严格,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应运而生。人性化护理注重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将患者放在第一位,使其能够得到针对性、全方位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实施效果,对我院300例急诊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研究,入组前剔除与研究无关的干扰,根据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研究组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1岁~82岁,平均年龄(46.35±5.38)岁;急诊就诊时间10min~1h,平均(34.21±3.25)min。对照组中男85例,女65例;年龄2岁~81岁,平均年龄(46.23±5.45)岁;急诊就诊时间15min~1h,平均(34.62±3.15)min。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

对照组采用常规分诊护理,患者在入院后应热情接待,详细询问基本信息及与疾病相关情况,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在确诊病情后进行相应的分诊,并予以积极的抢救。研究组在以上常规分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

1.2.1建立良好的急诊环境

应该保持急诊大厅的干净整洁,使患者及家属在进入急诊大厅后能够感受到舒适温馨,减缓紧张、焦虑情绪。在大厅显眼的地方悬挂相关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介绍,同时在大厅中放置急诊抢救公告牌。在大厅边缘可以适当摆放一些植物,并保持适宜的温度。由于急诊患者比较特殊,因此应该放置一些候诊椅,有条件医院还可以摆放饮水机等,在分诊台放置一些急救药品与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1.2.2人性化接诊

在接到患者后,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交谈时语气轻柔,向其详细讲述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并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细致的解答,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在问询患者的基本资料时合理使用肢体语言,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温暖及被重视。体检动作一定要轻柔,以防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二次伤害,减轻患者的痛苦。协助患者家属进行相关入院手续的办理以及病历填写。

1.2.3快速、准确分诊

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依次安排患者就诊,确保危重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抢救。分诊时应该尽量做到快速、准确,一般应该在30s~3min之间完成,使用分诊台放置的担架及时送诊抢救。定期安排分诊护士进行培训,并考核培训效果,使分诊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沉着应对、游刃有余。

1.2.4心理护理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担忧疾病,会出现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积极讲解疾病的变化,对患者的疑虑进行耐心解释,使患者及家属感受到被重视,从而可以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向患者讲述相关疾病的成功治疗案例,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信心。

1.2.5灵活分诊

分诊工作不应一成不变,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分诊工作能够合理、灵活、有效地开展。在急诊门口的急救通道上,直接在车旁进行指导,协助搬运就诊者,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生病情恶化,应立即对分诊顺序做出调整,使病情恶化的患者就近进行抢救。

1.3评价指标

比较2组患者对急诊分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候诊时间和确诊时间。满意度采用我院设计制作的问卷进行评估,共20道题,总分100分。其中得分90~100为很满意,60~89分为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候诊时间及确诊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候诊时间及确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患者候诊时间及确诊时间对比

3讨论

预检分诊是指通过评估患者病情进而迅速区分各个患者的轻重缓急,使重伤患者能够得到尽早治疗。预检分诊是急诊的首要环节,而且急诊分诊作为患者接触医院的第一站,对医院的第一印象即从此开始[2]。负责预检分诊的相关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与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良好的护理服务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医院拥挤的现象时常发生,尤其是在急诊中,许多非治疗人员的涌入给护理工作也带来了极大困扰。许多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评估能力有限,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以及自身经验进行分诊工作,对患者的病情的判断受限很大。人性化的分诊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明确诊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全方位地给予患者最大程度的护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候诊时间及确诊时间明显缩短,而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说明人性化护理在急诊分诊护理中的优势明显。

急诊预检分诊主要是运用比较科学性方法对患者加以分类,对急症、危症、重症患者予以识别,令其可以获取及时快速的治疗,最大化将致死率或是致残率降低,此环节成为急诊工作比较首要的一个环节,更是急诊护理比较重要的一项专业化技术。本处为本院最早对患者接触的窗口,能够展现本院在精神层次上的面貌。其护理者在服务中态度和质量以及分诊速度或是精准性和疗效、患者心态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而人性化护理更加重视将患者作为基本,提供优质性的护理服务,对患者生命加以关爱,并将关爱作为护理落实的主题内容,首要就是重视患者感受,以此全方位将人性化护理落实。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医院急诊分诊护理的效果确切,大幅度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使医患关系得到有效缓解,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由于就诊时间延长而造成重症患者的病情恶化或死亡发生率,使患者最大程度地受益,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群,王敏芳.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工作中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6):337-338.

[2]陆彩云,毛卫婷,林琳.急诊预检分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1):177-179.

[3]汪秋云.急诊预检分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9):68.

[4]盖纳.急诊预检分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242-243.

论文作者:戚晓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戚晓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