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也怕经济全球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达国家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一直处于边缘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失去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发达国家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利益。因此,发展中国家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加入全球化进程的,所以它们只能勉强地应付经济全球化;而对发达国家来说,由于它们是发起人和收益人,因此将雄心勃勃地推进经济全球化。
事情果真如此吗?难道发达国家除了积极推进全球化之外就没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千禧之年的世界贸易组织西雅图会议曾遭到来自发达国家数以万计的人们的反对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来自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反对意见即使不比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大,也同样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综观发达国家的情况,它们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怕国内产业空洞化。资本的本质就是要从成本高地向成本低地流动,以便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从这一点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未间断。到目前为止,这一进程已经和即将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依靠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的资金全球化。第二阶段,依靠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及以后的世界贸易组织推动的商品贸易全球化。第三阶段,依靠跨国公司推动的投资与生产全球化。第四阶段,依靠国际互联网推动的新一轮信息全球化。在前两个阶段中,由于外部和内部原因,民族国家的外壳始终保持不变,由于比较优势的不同而导致的经济利益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流动。
从第三个阶段开始,由于投资和生产的全球化,引起了生产性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广大发展中国家依靠自身的优势,特别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生产资金和企业的流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信息的采集和传递变得越来越容易和简单,国际性的大企业正在开展全球性的生产布点运动,传统意义上跨国公司的母国与他国概念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正如一位德国学者所言:“民族资本范围内的平衡运动不断丧失效力。也就是说,民族国家的经济界限已被冲破,民族国家的调控职能已被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属于发达国家的一大批国际性公司正在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进军,并在那里生根开花。而传统意义上对跨国公司有约束作用的母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越来越多的产业源源不断地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迁移。这一过程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见下表)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各行业的影响
年代 类型 受到影响的国民经济行业
60年代劳动密集型纺织、制鞋、简单的流水线工作
70年代资本密集型汽车、机械、化工生产
80年代新技术娱乐电器、电讯
90年代信息 金融服务、媒介、“系统”--公司
发达国家这种投资和企业的大量外移,在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竞争压力的同时,也给发达国家带来了产业空洞化的问题。据统计,1996年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有379000名工作人员,其中在国外就有176000名,在50多个国家中有300多个生产场所。在942亿马克的总营业额中有61%来自国外。日本松下电器公司3年内在中国建立了28 个新厂。在马来西亚,这家康采恩控制着全部国内生产产值的4%。 本田公司在1996年的生产经营中使用国外生产的小汽车数量超过国内。
跨国公司的上述一系列外迁运动还导致了其他一系列连环套的问题。
二怕国内工人失去就业机会。德国前财政部长拉·方丹曾在《不要拒绝全球化》一书中对德国人惧怕全球化的心理原因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风起云涌,发达国家的大批企业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迁移,在出现产业空洞化的同一过程中,国内工人的就业机会也受到威胁。“全球化过程将继续进行。在这一条件下,劳动岗位很可能以越来越大的规模转移出去。全球化的作用在于它使得各个时期最低的工资成本对于所有其他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发生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德国特别受到全球化冲击。因为欧洲其他地区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工资较低、劳动时间较长,而德国却在缩短每周劳动时间和提高工资。在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条件下,企业恐怕不会(也不能)再有任何社会的和政治的顾虑,而会坚决地转移劳动岗位,只要能保证生产质量。因此人们估计这个过程——劳动岗位转移出德国——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还将继续下去。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断定,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大企业的业务报告将表明,利润上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就业人数却在下降。”
例如曾是就业乐土的英国目前只有1/3有就业能力的居民是在传统意义上充分就业(在德国,这个比例始终还在60%以上)。而20年前,这两个国家充分就业人员比例都曾在80%以上。被当作灵丹妙药的劳动就业灵活化只能掩盖和拖延失业病,而决不会使它痊愈。相反地,失业和无法清楚了解的部分时间劳动、无保障的就业关系和还属隐性的失业后备军——所有这一切都在增长。换句话说,职业劳动总量在急剧减少。我们正在快步跑向一个没有劳动的资本主义——而且在世界上所有后工业国家都是如此。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充分就业就是一种例外,并不是常规。”
三怕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下降。面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各种挑战,发达国家也在认真地研究其中的原委。它们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在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社会福利水平太高,从而造成劳动成本在整个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太大,高额的工人福利不利于与工资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竞争。如部分欧洲国家曾叫嚣他们的社会福利如何如何好,“从摇篮到坟墓”。可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强有力竞争,再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不得不败下阵来。这一方面促进人们努力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提升发达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荷兰首相威姆·科克削减了失业福利金,改革了社会救济, 自3月1日废除了法定医疗保险,以一种私人保险的模式取而代之。 前任首相鲁德·柳伯斯曾把荷兰描述成‘生病的国家’。”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几周以前取消了对于60岁以上老人的社会救济制度,在共和党代表大会的压力下,大大削减了贫苦人的社会救济金。”
“新西兰取消了对于农场主和特许折旧的所有补贴,国家企业被私有化,工会被剥夺权利,罢工受到限制。在猛烈的休克疗法之后新西兰成为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国家中‘发挥作用最好的国家’。”
人们从这样的一些例子中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出什么经验教训呢?全球化真的要把社会福利国家变成竞争国家吗?
四怕财政收入下降并导致政府公共支出减少,进而降低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发达国家政府之所以能干出比发展中国家政府更多更好的社会基础设施工程,是因为他们手里有太多的“美元”,而这又大多是通过较高的税收获取的。而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强力冲击下,发达国家政府也不得不考虑利用降低税收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为尽可能地多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前来投资办企业,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不惜靠牺牲政府的利益来实现。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减少直至取消政府应得的各项税收。这样,一大批积极追赶利润的资本就纷纷落户于发展中国家。
面对即将失去竞争优势的尴尬局面,发达国家也开动脑筋,制定和出台了多项降低或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以便一方面通过降低国内企业税率的方式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留住将要外流的国内资金,另一方面也争取能够获得更多的国外资金来国内投资。但这样做的后果之一,又使得发达国家失去了长期以来依靠巨额税收收入建设高水平社会基础设施的优势。
五怕失去民族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控制能力。随着跨国公司实力的不断增大,母公司所在国对它的控制能力就将不断下降。经过长期的自由交易权的争夺,“整个地球都失去了贸易控制,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机构和世界贸易组织自1995年以来规定了新的贸易准则,把对工业商品的平均关税率降到5%,50年以前,这些国家还曾要求关税率为40%。 在金融市场上资本所遇到的障碍也越来越少。……他们不停地寻找最优秀的技术人员、最廉价的劳动力、最快的供应商——无论这些人员来自西班牙、萨克森还是新加坡,反正都一样。这是一种没有任何国界、没有任何顾虑的垄断权。”
国家不得不向跨国公司投降,无论它是否情愿。国家变得可以被人任意敲诈勒索,如果康采恩提出要求,它们就会获得补贴或税收的照顾优惠,否则的话,它们就要迁往邻国。在美国,公司企业属于最强有力的院外活动集团。而在德国有些法律可能由于工业界的联合反抗而无法付诸实施。各个国家可以向企业发布法规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美国劳动部长罗伯特·赖克因此谈到“国民经济的终结”。公司老板们着眼于全球范围的思考,而政府考虑的则是本民族国家的事情。因为国际资本的联系日益发展,民族国家政府的权力就越来越少。赖克说:“把企业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越多,各国政府向它们发布指令、进行监督的权力就越小。”
经济全球化,这个从“潘多拉魔盒”放出的“妖怪”,一旦获得自由后,它不仅不受原来“主子”的控制,而且也不受新的规则的约束。它在给发达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给发展中国家新的发展机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福之所伏”。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只要善于把握机会,就能充分地利用好“经济全球化”给自己带来的各种发展机遇。
收稿日期:20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