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活血止痛消痹汤;痰瘀痹阻型痹证;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患者在患有痰瘀痹阻型痹证疾病后,通常呈现出久治不愈以及痹症发作反复的特点,症状主要集中于肢体肿胀重滞、剧烈疼痛以及骨节僵硬变形的现象,对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方法展开痰瘀痹阻型痹证疾病治疗[1]。本次研究将针对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明确具体的治疗方式,以此说明活血止痛消痹汤的应用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06月收治的80例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痹证患者治疗方式的研究;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1岁~81岁,平均年龄为(55.69±2.35)岁;观察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2岁~82岁,平均年龄为(55.73±2.39)岁;观察对比两组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的性别、年龄,最终发现无明显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入组后的两组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合理进行痹证患者治疗方式的研究;对照组:选择正清风痛宁片展开;观察组:选择正清风痛宁片+活血止痛消痹汤展开;对于对照组,药物口服剂量为3片/次,口服频率为3次/d[2];对于观察组,正清风痛宁片同对照组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保持一致;此外,配合选择活血止痛消痹汤展开治疗;用药处方为:牛膝、生地黄、薏仁、延胡索、忍冬藤以及牛膝各30g;青风藤、海风藤、秦艽、当归以及半夏各15g;黄柏、苍术以及泽泻各12g;晚蚕沙、胆南星以及地龙各10g;全蝎3g。用药剂量为1剂/d,用药频率为2次/d[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判断标准
显效: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功能以及临床症状均转为正常;有效: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功能以及临床症状同正常表现相接近;无效: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功能以及临床症状表现严重,未获得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两组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用药结果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痹证疗效)选择%形式合理展开X2检验,最终P<0.05为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同对照组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临床疗效(70.00%)对比,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95.00%)提升程度显著(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40) 28 10 2 95.00 对照组(n=40) 17 11 12 70.00 X2 8.6580 P 0.0032 3、讨论
患者在患有痹症疾病后,症状主要集中于肢体关节重着、疼痛、肿胀、麻木以及屈伸不利等症状,更为严重会呈现出关节变形等现象,对此临床需要研究有效方法完成痹症的对应性治疗。
临床医师对于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在治疗期间,活血止痛消痹汤的应用效果效果,可以确保消肿止痛以及活血祛瘀等治疗作用获得充分发挥,从而获得显著痰瘀痹阻型痹证治疗效果。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同对照组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临床疗效(70.00%)对比,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95.00%)提升程度显著,从而证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选择活血止痛消痹汤对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确保中西医疗效共同发挥作用,最终促进综合治疗水平的提升,获得上述结果,亦说明活血止痛消痹汤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针对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合理选择活血止痛消痹汤展开治疗,通过使得关节功能改善,最终获得疗效尤为显著,显著提升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的生活品质,发挥活血止痛消痹汤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闵文,谭峰,成舟,等.温经通络论治骨伤科风寒湿痹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05(05):517-520.
[2]赵雪梅,唐雪梅,梁金梅.杨安泽老中医治疗痹证的经验与用药特色[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08):118-121.
[3]王丽萍.活血止痛消痹汤治疗痰瘀痹阻型痹证100例[J].河南中医,2012,32(05):607-608.
论文作者:何治勇 罗仁书 刘廷杰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痹证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关节论文; 两组论文; 痹症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