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vinina的智能测评观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智能论文,Shavinin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8.2
自从斯皮尔曼提出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以来,有关智力测验的编制和使用就一直是心理学领域充满争议和挑战的课题。近来Shavinina等人认为研究者只有切实地了解和知晓智力测验所要测量的内容以及对施测方法的特殊要求,才能最终揭示出人类智能的本质[1]。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结构观,并对智能测验应当遵循的一系列原则作了详细的阐述。Shavinina认为智力是决定个体感知和理解客观现实的自身所特有的认知经验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智能测验作了一些尝试性的编制工作,形成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测验方法。为了改进国内有关智力测验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促使国内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认为有必要对Shavinina等人的新智能测评观做一个详细的介绍,期望能为该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1 Shavinina等人的新智能结构观
Kholodnaya认为要揭示人类智能的本质,主要困难在于传统的智力研究都把揭示智能的属性、特征以及功能等作为其主要的研究任务,而这些属性、特征或功能得以实现的内部机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统智力测验根本不能测得个体的真实智力状况,特别是其内在的心理结构,如认知经验(cognitive experience)等[2]。Shavinina进一步发展了Kholodnaya的观点,把个体的认知经验看作是智能外在表现的内部机制,它有助于个体更为有效地感知和理解现实世界,使个体对周围世界形成特有的认知态度,从而预先决定他的智能行为。具体而言,他认为个体的智能结构主要包含认知经验和智能表现两部分[3]。
1.1 认知经验
认知经验是个体对外部现实的一种客观表征,即个体如何看待和解释在他周围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认知心理学对“专家—新手”的研究证实了认知经验对于个体智能的重要性。如Chi通过对物理学专家和初学者在问题表征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专家一般根据隐含的本质规律来划分问题,而新手则使用表面的形式特征来界定问题[4]。因此,可以把认知经验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表征,这意味着个体在看待和解释现实世界时,是以个体所建构的有关外部世界(包括具体事件、特定行为、特殊环境以及某一特定观念等)的特有的认知图式为基础来进行的[5]。具体而言,认知经验又包含: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s)、知识基础(knowledge base)和心智空间(mental space)3个部分。其中概念结构是个体认知整合功能的特殊表现,个体内部认知概念的整合程度越高,其智能行为就越有效;知识基础是个体所拥有的所有知识的内部表征方式,是智能行为是否有效以及获取新知识的关键所在,它可以激活或抑制与特定知识领域有关的通用解题策略,而且研究还表明丰富的知识经验有时可以弥补一般认知能力的不足;概念结构与知识基础共同构成个体特有的心智空间,个体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适应性、综合性和层次性等方面,它会影响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态度,从而预先决定他的智能行为[6]。
1.2 智能表现
Shavinina不仅描述了作为智能各种外在表现所共有的心理结构(认知经验),而且还阐述了智能表现的各种具体形式。他们认为智能表现可以细分为3个部分:智能水平(level of intelligence)、元认知能力(metacognitive abilities)和智力倾向性(intellectual intentions)。智能水平由智能功效(intellectual productivity)、智力行为(intellectual activity)和创造性(creativity)三部分组成。智能功效包含3种类别:水平发展、整合功能和加工机制。水平发展主要是指个体认知能力的线性发展,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两个方面。它们是个体的认知能力,诸如感知、记忆、注意以及言语等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整合功能主要指发现知识经验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从而把它们结构化、系统化的能力。也就是说,它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将知识经验整合并建构在一起。加工机制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基本属性,它涉及到智力行为的具体操作和策略选择过程。特定的智力行为主要是指个体特有的认知、思维以及学习方式。而创造性主要是指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以及产生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能力[1]。
元认知能力主要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它在个体智能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它具体包含这样一些成分:元认知知识,即个人对关于影响自己的认知过程与结果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方式的知识,一般涉及个人因素、任务因素和认知策略3种因素;元认知体验,既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它会对元认知知识、认知目标和认知行为等发生强烈的影响;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上的自我监控,也就是主体能够根据元认知的知识、体验积极地对认知活动进行评价和调节的过程,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控制、检查结果和采取补救措施等环节。智力倾向主要包括特定的信仰、感知倾向和兴趣爱好等。这些智力倾向在杰出的科学家以及神童等的行为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1]。
2 未来智能测验应遵循的原则
基于以上的智能结构观,Shavinina认为智能测验要能真正的测量和评估个体的智力状况的话,它必须遵循以下至少9条原则[1]。
2.1 测试智能的心智内容
新智能测验应当能揭示出个体自身的心智背景(psychological mental context)。智力测验不应当用那些事先准备好的任务或是问题。尽管问题解决能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表现,但所谓的智能并不是一种外显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新的智力测验不应当去评估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进行智力测验的时候,没有必要去要求受测者既准确又快速的去解决问题。克服这一缺点的方法就是让受测者自己去产生心智内容,要求他们去寻找和构想一些从未有过的东西,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干扰和限制。受测者可以自由自在的构思和想象,这样产生的东西才是个体真实的心智内容,而这正是我们揭示个体智力本质的首要依据。
2.2 测试智能的认知经验
新智能测验应当去测试个体智力的内部心理结构,即认知经验,而不是智力的外在表现。导致IQ测验的许多缺点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因为诸如智力的特征、功能等已经成为智力测验的核心,而要在一个测验中测查这所有的外部属性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相反使这些智力属性得以显现的心理载体却没有得到测量。因此新的智能测验应当评估智能的认知经验,也就是使智力得以显现的心理载体。鉴于此,Shavinina认为智力测验应当关注那些使人类智能得以显现的内部心理结构,即构成个体认知经验的基本成分,如概念结构、知识基础和智能空间等因素。
2.3 轻认知能力的测量
新智能测验不应该去评估认知能力的发展(如记忆能力),因为任何的心理功能或认知过程甚或是它们的任一组合都不能完全揭示出人类智能的本质。换句话说,认知功能和人类的智能并不是一回事,它们不能相互替代。WISC-III智力测验中的数字广度分测验可以测试儿童的记忆功能,但是它却不能告诉我们有关儿童智力本质的任何东西。这样的测验应当被称作认知功能测验而非智力测验,因为他们主要测查的是某些特定的认知能力的发展程度。一般IQ测验所测得的也只是学习能力或学业成就等,而非智能本身。尽管在某些情况下,传统的智力测验是有价值的,可智力一词不应当被用在这些测验的名称上,任何测验都应当使用符合它们测试内容的真实名字,而不是把智能一词随意地套用在自己身上。
2.4 重问题发现能力的测量
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个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远比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科学发现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例如,Einstein曾说发现一个问题通常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以说只是一种数学上的或是实验方法技能上的问题。不幸的是,智力测验总是倾向于问题解决的模式,用那些别人构建出来的问题或是任务来组建智力测验,因而一般的IQ测验不具有开放的特征,它们不能为个体的智力活动,诸如问题发现、新观点的产生等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为此,新智能测验应当强调的是问题发现能力而非问题解决能力。
2.5 强调认知方式的测量
个体的认知方式可以提供有关个体内部心理结构的有用信息,因此新智能测验应当对其进行测量。Kagan(1964)曾论述过沉思型-冲动型的认知方式可以揭示出个体在表征问题、提出假设以及做出决定时在速度和准确性上的差异。已有的实验研究表明,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都以其深思熟虑的认知方式为标志。他们在做出抉择的时候非常仔细,很少犯错误;而一般的人则急于做出评价或决定,从而经常犯错。沉思型个体具有延迟或抑制自己在面对不确定状态时所做出反应的能力以及鉴别外部刺激特征属性的能力[7]。其他的认知方式,如简单化-复杂化的认知方式也可能对理解和测量个体的认知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2.6 强调元认知能力的测量
许多研究都表明元认知能力是个体智能的重要表现。Shavinina也认为对元认知进行测试和评估可以为鉴别个体的智能状况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个体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对外部事件的正确评估以及对认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能力都是智能得以显现的重要因素。而且有研究表明,低成就的个体总是不能较好的评估自己的认知能力以及它们对环境的依赖性,他们总是用一些不完善的策略来控制他们的思维过程[8]。因此,对元认知能力进行测评应当是新智能测验的又一个关键所在。
2.7 测验应兼顾评价与预测
新智能测验不仅要评估个体现有的智力水平,而且还要能预测个体智能的未来发展状况。换句话说,测验应当能够进一步预测个体智能的发展趋势并能解释这种发展趋势。这一观点与Vygotsky有关“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相类似,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那些尚未完全成熟但正在成熟着的心理能力,它是个体能力发展的未来状况而非实际的智力水平。Shavinina认为要想测试“最近发展区”,一个基本的途径就是对个体的表征能力进行评估。个体表征的类型是其智能活动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它来预测个体智力的未来发展状况。例如,研究表明如果受测者的表征方式具有很强的客观性,那么就能预测他的智能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9]
2.8 测试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Sternberg曾指出智力测验存在的致命缺点乃是认为思维的反应速度是智力的一个关键特征。传统的智力测验通常给受测者严格的时间限制,因为测验编制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也有许多的外部压力和特定的时间限制。然而对于多数人而言,在标准智力测验中的那些题目却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任何重要的智力成果都不是在一两分、一两个小时甚或一两天中获得的。人们日常的许多决定所花费的时间比我们在智力测验中解决某些题目所需时间都要多出许多倍。早在很久以前,有关沉思-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研究就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沉思型的反应方式与高成就水平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而且Rabbitts(1996)的研究也表明速度并不是认知过程的一个显著特征[10]。
2.9 测验应简短有趣并不受限制
新智能测验以及它们的分测验不应过长、耗时太多,因为冗长的测验会使受测者感到烦躁不安,导致兴趣和好奇心的丧失,从而引发诸多弊端,如智力潜能得不到完全的发挥;能力不能完全展现出来;各种心理防御的产生等。这样一来智能测验的信度、效度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Shavinina认为新智能测验最好都不要超过10~20分钟。另外,新智能测验应当不受任何的限制,即测试的要求和指导语不会暗含着或预先决定着个体的心智内容,因为任何的暗示都会导致智能活动趋于某一特定的方向,限制受测者的思维活动,使其产生的心智内容贫乏而没有新意[1]。
3 智能测评的新方法
智能测验该以什么方式来进行呢?有没有一些测验既可以克服传统智力测验的缺点又能符合新智能测验的要求呢?Shavinina等人通过尝试提出了一些新的智能测验,如“完美计算机”、“概念整合”、“问题建构”等测验。
3.1 “完美计算机”(ideal computer)测验
该测验主要用来测试青少年是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周围世界的,即个体的认知经验。它要求受测者想象在未来世界有一种无所不能的计算机,它知晓所有的事情,可以回答我们提出的任何问题。现在你可以和它交谈一段时间,请写下你想问它的所有问题[1]。该测验的评分主要参照以下几个标准:①问题数量;②客观问题的数量,主要针对外部世界以及有关外部世界的客观知识,如宇宙是无限的吗?世界上的能源会被用完吗?③主观问题的数量,主要针对个体而言,如我会结婚吗?我的信仰是什么?④理论性问题的数量,主要针对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而言,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原则是什么?宇宙得以存在的自然法则是什么?⑤具体性问题的数量,主要针对某一具体的事实而言,如天上有多少星星?我的物理测验会得多少分?
3.2 “概念整合能力”(conceptual synthesis)测验
该测验用于测试个体的概念整合能力。通过给受测者3个没有任何语义联系的单词,如闪电-直尺-轮子、链条-火-手表等,然后要求受测者建构它们之间的任何一种可能联系。该测验评分的依据主要为:①建立联系的复杂性;②建立联系的数量。例如针对链条-火-手表的测试,如果只有两个词被连接在一起,那么记0分(如火可以改变链条的形状);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列举或是形式上的联系把3个词联系在一起,那么记1分(如手表可以被火融化,而链条不能);如果3个单词是通过某一特定的情境连接起来的,那么记2分(如我看见普罗米修斯戴着一只金表站在奥林匹斯山附近,他被链条束缚住了,熊熊的大火将要夺去他的生命);如果3个单词之间是通过某种因果关系或是某一特定的原理联系在一起的,那么记3分(如火是不断氧化的结果,钟表是钟摆不停摆动的结果,这些过程(链条)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环组成的)。通过该测验,受测者能够产生真实的心智内容,而非传统智力测验所测得的问题解决能力[1]。
3.3 问题形成(formulation of problems)测验
该测验主要是要求受测者在所给定的研究主题下,去建构他自认为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例如,疾病便可以作为测试的主题。施测者要求受测者想象自己是一位科学家,疾病是他正在研究的主题,要求他写出自己打算针对这一主题将要开展的研究。评价依据包括:①所提问题的复杂性;②所提问题的数量。例如针对疾病一词,如果受测者只是依据自己的主观印象或是经验来提出问题,那么记0分(如什么地方培训出来的医生最好);如果所提问题是有关该主题的一些特征或是属性的问题,那么记1分(如产生某一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所提问题是把该主题与相关的领域联系起来,那么记2分(如疾病和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要求给予受测者尽可能多的测试机会,直到他们对自己的回答满意为止[1]。
4 简评
Shavinina等人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结构观,并阐述了智能评估应当遵循的一系列原则。依据这些原则可以编制出全新的智能测验,并能很好的克服已有智力测验的诸多问题:如传统智力测验所测得的实际上是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数量和质量以及认知能力状况,而非智力水平:IQ测验所揭示的并非个体的真实智力状况而是其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地强调个体的思维、反应速度等。他们认为要找到一种智能测评的新方法,必须对智能的外在表现和内部心理结构做出明确的区分,心理学家没有必要去罗列智能的属性、特征以及外在功能等来回答智力是什么,而应该努力去探索并揭示智能行为的内部心理结构。
“完美计算机”测验主要用于评估表征的普遍性以及个体认知客观化—主观化的程度;问题建构与概念整合测验主要用于测试个体潜藏在概念思维下的概念表征能力。这些测验都没有涉及到反应速度问题,受测者要么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测试的任务,如问题建构和概念整合测验;要么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但却非常灵活,如“完美计算机”的测试尽管要求在10分钟之后结束测试,但施测者却不会事先告诉受测者完成任务只有10分钟的时间,而是到了10分钟的时候,才告诉受测者实验结束了。一般而言,受测者此时都已经提出了足够多的问题,其心智内容已经可以显现出来。换句话说,个体即使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也可以提出足够多的问题来反映出他们心智内容的真实面貌,从而揭示其智能的本质。
当然,Shavinina等人的新智能结构理论和测验编制都尚处于尝试的阶段,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他们认为智能结构由认知经验和智能表现两部分组成,但是对于影响个体智能的因素却避而不谈,如认知经验是先天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也或是两者共同作用的产物,对此不应该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它是理解智能本质的前提条件。其次,在他们的理论观点当中有许多相似的观点和概念,如认知经验、心智内容以及心智空间等,还需要对其做出更精确的界定和区分,以便更好的理解智能的内涵及其所要测量的内容。另外,在编制新智能测验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完善,如测验的信度、效度以及标准化常模的建立等问题。最后,尽管新智能测验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它对于理解和评估人类的智能的确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并且为今后智能测验的编制和使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