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取向的全面性与协调性--兼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超越与当代意义_科技论文

价值取向的全面性与协调性--兼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超越与当代意义_科技论文

价值取向的全面与协调——兼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超越与当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价值取向论文,当代论文,意义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04)06-0166-0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改革的时代背景,而且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为我们追求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全面、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指示向度,是我国社会和每个人所追求的发展目标,也是我们在改革发展中的客观现实活动或价值实现活动。研究社会价值观的历史转移和变迁,审视我国当前价值取向的状况,对于实现社会价值取向的合理转移,确立全面、协调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事物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标准,价值取向则是人们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活动的统一。它不仅反映了人的主观需求,同时还体现在人们为实现价值的现实活动中。马克思曾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直接与 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像、 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 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P72)由于社会实践和社 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价值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上 也多种多样。根据内容进行划分,社会价值取向包括经济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文 化价值取向等,其中,由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价值取向往往与经济价值取向一致 ,而文化价值取向常常主要表现为道德价值取向、宗教价值取向等。追溯不同历史时期 价值取向的发展与变化,都存在着以某种价值取向为主导、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局面。 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受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的制约,古今中外都曾出现过社会主 导价值取向对其他价值取向的抑制甚至替代的现象。

以道德为主导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鲜明特征。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的自给自足社会。以农立国决定了社会的相对稳定,血缘纽带编织了富有亲情的长幼有序和以仁爱为主的道德关系,家国一体催生了君臣父子的宗法等级和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形成了以道德为主导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这种以道德为主导的价值取向表现在国家、社会的层面就是以德政、德治与德教为主,表现在个体层面则是修身为本和对理想道德人格的追求。我国古代社会通过道德理想的引导和伦理价值的宣扬,实现了对人的内在调控和社会的软管理,家国一体与仁爱、亲和的整体价值观倡导加强了社会凝聚,天人合一的道德追求有利于自然与人类的协调。无疑,以伦 理为主导价值取向的我国传统文化,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优势,为我国现代化建 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以道德价值为主的取向在其发展 过程中,也形成了对其他社会价值取向的抑制甚至替代。在经济领域,社会倡导的清心 寡欲、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义利观,压制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抑制了整个社会的消 费需求和生产动力,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文化领域,社会强调的重道鄙器、学而优则 仕的知识观,造成了道德取向对科技进步的抑制,导致读书人重道德修炼、轻科技文化 ,致使国民创造力受阻和我国原创性科技成果不多;在政治领域,社会主张的德主刑辅 、实施人治,导致民主与法制文化基础薄弱和国民民主与法制意识淡漠。不可否认,这 些被抑制甚至被替代的价值取向,因为先天不足,也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乃 至沉重的历史包袱。

20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劳动者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代表,寻求国家独立成为我国社会的主题,赢得战争胜利、夺取政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心任务。解放以后,新中国不仅面临着国内恢复经济的重大任务,而且还要应对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 与挑衅,这就必然要求维护和巩固新生政权。由此,战争和革命年代形成了以夺取政权 、巩固政权为主导的政治价值取向。正是这种强有力的政治主导价值取向,才把广大人 民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取得了革命胜利并巩固了新生政权。但 是,党没有及时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把重点转向经济建设,而是继续以革命的政治价值 取向为主导,乃至引发了文化大革命中价值取向的严重替代现象: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 治运动为中心,造成全社会政治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冲击一切、替代一切的政治狂热 状态,政治取代经济,生产陷入停滞,使我国经济到了崩溃边缘;政治取代科技,导致 人们业务荒疏,使我国与发达国家本已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政治冲击道德,导致大 量冤假错案和人人自危,使许多人在信仰上发生动摇。这种典型的主导价值取向替代其 他价值取向的状况,给社会和人的发展所带来的是畸变与破坏。

在西方社会,价值取向的抑制和替代现象也成为历史演进过程中发人深省的问题。以宗教为主导的价值取向根源于原始低下的生产力,与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盲目认知有关,其本质是一种精神上的控制。以神本价值为主导是中世纪欧洲的明显标志,神的意 志成为社会和人们衡量一切的判断体系和价值导向。作为神本价值观念的对象化,它集 中于人造的上帝,人在向上帝等神灵寻求精神慰藉的同时,也将自身置于神的依附位置 上成为神的奴隶。中世纪的神本价值取向对维系封建时代的教会统治和君主地位固然起 到稳定和强化作用,但是,“在任何的宗教中,不论给与神的口头定义是多么高尚,许 多信徒,也许是绝大多数信徒显然依旧不是用德性和善的道德,而是用信仰一些神秘而 荒谬的意见来追求神的眷顾”[2](P108)。这是因为神本价值冲击、压制了其他社会领 域的发展,它否定人的价值,主张禁欲,压抑人性,成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严重桎 梏。

近代启蒙把人从神的奴役中解救出来,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取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P277)然而,资本主义的商品发展和物质 进步大大激发了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披上了神秘的外衣,物质和 金钱具有无限的魅力,人们拜物,迷信商品,物质替代精神,科技替代道德,造成西方 社会对精神贫乏、道德沦丧的无能为力,于是物本价值取向替代其他社会价值取向的现 象成为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困惑。随着现代科技地位的不断提高和作用的不 断强化,当代西方国家以科技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日益彰显,甚至出现了科技决定一切、 科技改变一切的唯科技主义价值取向,把科技作为“神”加以顶礼膜拜,而人文精神的 失落和道德理想的贫瘠表明社会其他价值取向受到工具理性的压制。科技本位在本质上 仍然是物质本位价值观,它所关切的并非是科学性与客观性,而是科技在现实条件下的 物质功用和科技作为统治的工具。西方国家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享受的传统现代化 模式,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造成了人的“单向度”发展。西方国家以物质价 值替代精神价值、科技价值替代道德价值的现象,已经和正在受到众多思想家、社会学 家、哲学家、未来学家等的深刻揭露与批评。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人类社会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主导价值取向,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究其根源,社会主导价值取向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客观条件决定的,东西方社会在具体社会实践和不同的客观条件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而不同的文化又反过来强化了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转移也是生产方式变革和一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主导价值取向抑制或替代其他价值取向的现象,则反映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不协调性和不成熟状态,归根到底是由不发达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所造成的。我们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应当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西方国家走过的弯路,探索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价值取向的现实审视及其警示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P73)社会主导价值取向往往是时代 主题的体现,是人民意志的反映。针对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以政治斗争为中心 的价值取向,我们党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和我国社会实际,毅然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 转移,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 路线,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科技作为社会主导价值取向明确起来,并把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当今中国的最大政治,从而广泛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 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避免历史上社会价值取向的片面性,防止出现社会主导价值 取向对其他价值取向的替代,党和政府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处理好各种关 系,及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 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经济与政治的统一,在经济快速、多样发 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讲政治”;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社会健康 而长远地发展;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 设,保证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思想与精神生活全面发展以及人 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等等。这些体现协调性、全面性社会价值取向理论与方针的提 出,为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南,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快速 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利益的实现是利益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部分利益 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受物质利益驱动,往往不同程度存在盲目性与自发性,其价值取向也 往往发生偏差,甚至发生价值取向上的抑制或替代。市场是检验不同竞争主体的试金石 ,等价交换的物质原则成为市场活动的游戏规则,这一客观背景所引发的后果之一常常 是注重物质、轻视精神的物本价值取向。相对于人本价值取向而言,物本价值取向是以 物质作为判断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惟一标准,片面强调物质属性对于人的作用 ,忽视或否定人文的作用。作为一种价值追求,物本价值取向在市场条件下已经比较明 显,从个体层面来看,有些人在生活中仅仅满足于物质的需求,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淡 漠,工作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人际交往中推崇物的有用性 原则,抛弃人情观念和精神关怀。从社会层面来看,有些地方在经济发展中偏重于物质 文明建设,忽视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表现为物质文明建设“一手硬”,而精神文 明建设“一手软”。同时,物本价值取向对于其他价值取向的抑制或替代的表现也是多 种多样的。从政治上看,有些人或热衷于经济,以“不问政治”为口头禅,轻视政治的 作用和价值;或将物质交换原则引入政治活动,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玩弄政治权术,以权 谋私,大搞钱权交易。在经济领域,一些人滋长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迷信金钱至上, 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哲学,商业活动中的假冒伪劣等德行失范现象屡见不 鲜。在教育领域,一些人重科技轻品德,为了私利甚至营私舞弊、剽窃他人成果。这些 现象都是物本价值取向对社会政治、道德、教育等领域的冲击,也是经济主导价值观单 一化而导致的对其他社会价值观的替代性现象。物本价值取向的实质是以人性之中的动 物性或自然性的满足为逻辑支点,将物质的满足作为人的最高目的,把物质价值置于价 值体系的最高点,是一种典型的片面认识与片面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不断扩大,以科技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一些人中开始显现。现代科技在西方社会被一些人神化,称为“科技神”或“唯科学主义”,正是因为把科技推上神坛,才制造了诸多社会危机与现代性困惑。科技本位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发展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现代科技的可操作性原则,使科技能迅速付诸实践,由实证转向实用;二是效率原则,即科技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满足人们的利益追求。科学技术的工具化倾向一旦张扬、膨胀,功效和功用就占据了科学技术的视野,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终极价值被排除在神圣大门之外,在工具理性的凸现中瓦解了道德等人文因素。一旦以科技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替代性的功能,它就会消解人的终极关怀,击溃道德价值。科技本位价值取向在我国当前社会中也有诸多表现。教育活动中重视自然科学、轻视人文科学的倾向突出,而教育家和有志之士提出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并举的教育理想在教育功利化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即使是在高雅纯正的学术领域里,学术腐败和剽窃等失德行为亦不鲜见。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社会在创造现代奇迹的同时,又面临着网络虚拟空间缺失道德规范等现象的严峻挑战。至于当代中国在政治管理上的技术性控制,在经济生活中的标准化生产,在文化艺术上的商业化、数字化等,表明科技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不仅能决定着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态度,甚至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风格和心理安全。

在我国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条件下,物本价值取向与以科技为本的价值取向所引发的替代性现象的后果是堪忧的,它势必带来现代社会的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无论是物质替代精神,还是科技替代道德,都会引起人们在主观上过分关注身外世界的某一方面,以物质、科技作为衡量价值的准绳,忽视自身内在精神世界的耕耘与和谐。一些人思想上存在着迷惘与困惑,不愿意从精神和理论的层面求解;一些人不自觉地表现出急躁、浮躁、焦躁、烦躁,不明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古训;一些人拥有现代化生活的物质条件,但烦恼不断和幸福感缺乏;一些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稍有不顺就怨天尤人和动力不足;还有一些人内在精神缺乏支撑,患上各种精神疾病而遭受精神折磨;更有一些人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和科技成果,而不顾廉耻,丧失道德,甚至违法犯罪,制造社会丑恶。所有这些我们可以大量感受到的事实,都可以归结为不同程度的“精神缺乏症”和“道德缺乏症”。这些症状不仅给社会和个人发展增加了阻抗,而且还要社会对其所造成的损失做出补偿。对此,我们只能理解为是社会和一些 人忽视和轻视精神与道德生活所遭致的应有报复。因为我们是人,人就有精神和道德生 活,谁替代它谁就要遭受惩罚。

当前我国之所以出现价值取向上的抑制与替代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上看,我国以往社会价值取向由于受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存在片面取向现象,这种片面性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不成熟性,要克服这种片面性或不成熟性要有一个过程。有些人否定了文化大革命政治替代其他价值的错误之后,转向对政治本身的否定而陷于经济、科技价值,则是另一种片面性或不成熟性。我们必须从片面性或不成熟性中解脱出来,以免社会价值取向从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从现实来看,科技进步、市场体制所引发的社会竞争力量强大。在竞争中,经济与科技由于直接与人们的物质利益相关,并且可以物化、量化和指标化进行比较而显示价值优位,受到重视,精神、道德往往难以直接比较而常常被忽视,这是造成价值取向抑制与替代的现实原因。从人的认识上看,价值替代现象反映人对自身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本质认识与把握的片面 性,导致了价值实现过程中物质与精神、科技与道德的分离与对立。在现代社会,每个 人都“面对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要取得事业成功,提高生活质 量,即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有文明的精神生活……否则,人们可能会在经济、 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加精神苦闷,甚至失落自己的精神家园”[3](P91)。因 此,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要吸取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确立科学发展观,谋求 社会和人的协调、全面发展。

三、价值取向的全面与协调

所谓价值取向的全面性,是指社会和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包括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等。所谓价值取向的协调性,是指社会和人全面发展过程中价值关系的互补性与互动性,而不是价值取向上的相互抑制、对立与替代。全面性是协调性的基础,没有价值取向的全面性,无法进行价值取向上的协调;协调性是全面性的保证,没有价值取向的协调性,价值取向的全面性无法坚持。应当指出的是,价值取向的全面性,并不是价值取向的均衡性,即价值取向的无侧重性。社会与人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发展重点是不同的,因而价值取向有主次之分、强 弱之别。坚持价值取向的全面性,既要反对价值取向的替代性,也要克服价值取向的均 衡性。价值取向的均衡性使社会与人的发展缺乏特色,无法重点突破,与价值取向的替 代性一样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二者是价值取向的两个极端,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对 社会和人的发展造成的后果一样。所以,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与人价值取向的全面、协 调性,不仅是社会与人的理想发展状态,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历史的不同阶段, 社会与人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古代的圣人、君子,古希腊的哲学王,宗教神 学中上帝的奴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人等不同的人格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在追求 全面发展过程中价值取向的历史性。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依赖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水平,也与人们对于人的本质的认知程度密切相关。

坚持价值取向的全面与协调,归根结底是人的本质的要求和体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都是人的本质特性。过去,我们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上过分强调社会性,忽视物质性,产生了一大批热衷于政治运动和政治革命的“政治人”,在道德领域极力推崇理想的“道德人”,结果,由于人们物质追求动力不足,社会生产缺乏拉动,不仅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而且缺少接受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物质条件。当人们可以追求物质利益后,又有一些人忽视政治与道德表现为“经济人”、“科技人”,结果,引发出许多社会丑恶现象。种种在人的发展中出现的片面性,都与人们对于人的本质认识不全面有关系。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体,但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具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270,16)。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然、社会、精神属性的 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丰富。

人的本质的全面性,决定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全面、协调性,社会是人创造并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还有科技、教育、卫生等众多机构,都是人的多样化本质的社会延伸,也是为了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并为人提供多样化发展的平台,所以,社会生活的内容和价值取向只能是全面而协调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协调性要求社会的诸多领域、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保持社会的整体和谐。社会各领域、各部门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既可能根源于人的价值取向上的矛盾,也会对人的价值取向产生客观影响。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加上经济(包括科技)、政治、文化(包括道德)在一定时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条件下,社会价值取向要有重点,即要有主导价值取向。社会主导价值取向,一般表现为政治形态,如我国古代的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主导,中世纪的神学政治主导,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政治、个人主义政治主导等,主导价值取向都表现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内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是我国社会和广大人民的迫切需要,也体现了经济对社会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强调的是发展经济,但作为长期性、全局性的方针写进党的基本路线,又是政治。所以,社会的协调发展并非是诸多要素齐头并进或力量均衡的发展,更不是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的平均分配,而是既保持重点而不均衡,又兼顾全面而不替代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

总之,价值取向作为社会观念或意识不仅反映了人们的价值目标,同时又体现在具体而生动的价值实现活动中,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指示器,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深刻而广 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当代中国的市场体制和经济建设相适应,社会价值取 向转移至以经济建设为主导,而当人们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坚持以物本价值为取向,就 会导致精神世界的忽视和精神家园的荒疏;当科技披上神秘外衣,人们开始对科技顶礼 膜拜的时候,工具理性取向出现替代现象,导致人文精神缺失、道德关怀匮乏。审视当 代中国价值取向的现状与变化,我们既不能无视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与替代而任其发展, 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采取非此及彼的方式抑强扶弱,即压制经济、科技发展,强化精神、 道德作用,而只能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按照邓小平提出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 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04-09-03

标签:;  ;  ;  ;  ;  ;  ;  ;  ;  

价值取向的全面性与协调性--兼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超越与当代意义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