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高效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原来高不可攀的信息技术课程也“飞入寻常百姓家”,进入农村小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学已经基本普及计算机与网络的使用,但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还是相对薄弱,对于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还有很大拓展空间。因此作为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优化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对农村地区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实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是将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而是要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的热情,循循善诱,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小学生一般都对小游戏有浓厚的兴趣,而信息技术课上的计算机恰好具有可以玩小游戏的特点。所以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新课的导入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在教学《鼠标的操作》这一课时,学生刚接触电脑,不能熟练地使用鼠标。于是我先让学生们玩《打字员》程序中的打蚊子游戏。启动程序后,学生们看到鼠标指针变成了“苍蝇拍”,屏幕上来一只只“蚊子”。我给学生们制定任务:看谁打的蚊子个数多。学生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会了使用鼠标。用这种方法,很快的就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使用鼠标。又例如,我在给小学生教授《图片插入》这一内容时,便组织了一个小的游戏,让学生扮演美术小编辑对文章进行美化,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
当前,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常见的各类应用软件,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去一一讲解,且教师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掌握各种软件的操作。所以教师在平时讲常用软件的操作时,要把软件中有共性的、类似的、关键的地方加以强调,并引导学生应用于实践,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操作计算机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二、小组竞技探究,激发学习潜能。
现在农村小学的计算机室已经基本达到学生每人一机的教学条件,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会存在相互交流的欲望,因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的学习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之间有时是需要这种交流与合作。因此,小组竞技的学习模式便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小组竞赛”方式,以小组“共同达标”为合作的动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以“小组争先”的目标培养学生竞技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之中。例如:我在教授打字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闯三关的游戏比赛。第一关为接力传递,小组每个同学分别按打字指法输入一组字母,一个同学完成后和下一个同学击掌传递继续,小组成员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本组获得一个积分,既练习了指法又培养了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意识。第三关为抢答形式,举手说出相应的字母其对应的指法,可以培养学生竞技意识,加深对学指法的印象,让课堂记忆的效率得到提高。
三、全面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创新思维。
小学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小学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PowerPoint、Word”中的电子作品创作等这些都是可以给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切记千万别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一)设疑启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学习情境,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要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的老方法,给学生更多自我学习和钻研的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质疑发问,敢于打破常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应该突出这一点,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解决策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以此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例如:我在教学《穿越时空来对话》这一课时,设计可这样一个问题“孙悟空收到师傅发来的一条信息,但他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真的是师傅发来的,你能帮帮他吗?”带着这个疑问,学生们开始思考探索,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众多的解决办法,有的甚至是我都没有想到的。学生们在独立思考中把这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升华。
(二)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小学生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误区,必须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例如,我在教学《在word中插入图片》这一课时,插入图片后我故意将图片工具关闭。使图片不能设置,学生在操作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我假装不会操作,请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在以前老师讲过,如果格式工具栏没有了怎么办,就在菜单栏、常用工具栏任意位置右击,在出现的菜单中将所需要的工具单击选中就可以。同学们操作,果然找到了图片工具栏。这样,要比直接讲解效果更好。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很大的开放性,农村学校的小学生更是特别喜欢上这门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例如:如在教学FrontPage的超级链接时,我先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页页欣赏,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网站里的网页与主页链接起来?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网上查资料……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我进行适时的点拨,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画图”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开创展示平台,激发学习积极性
学习成果展示则是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指的是学生实践情况的即时反馈以及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不断升华。学生通过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能及时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改善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展示学习成果也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测试,教师在学生的及时反馈中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帮助。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身心发展方面还没有完全定型,而且很多小学生都喜欢被表扬。他们学习某一知识时,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尤其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者是其它同学的羡慕,这也能激励他们树立学习信息技术只是的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进而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教师要多鼓励表扬他们,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总而言之,要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根据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应用我们自身教学风格,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必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刁金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36期
【2】商学臣.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教研周刊》,2013年第18期
【3】郑恩.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
【4】王健 《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学中的应用》
【5】钟莉 《多元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刚要(试行)》
论文作者:楚超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农村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