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实践论文_赵海峰1,袁珂2

机电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实践论文_赵海峰1,袁珂2

赵海峰1 袁珂2

陕西省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工程管理局太里一级站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对机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接着对、机电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重点探讨了机电系统的运行维护。

关键词:机电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实践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对农田灌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灌溉设施中,机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是最重要的,机电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用户用水不稳定,这样会影响灌区农业的正常生长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保证大型灌区机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泵站概况

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工程管理局太里一级站(以下简称一级站)位于渭南市合阳县太里防护堤3#坝和4#坝之间,供水面积126.5万亩和蒲城煤化企业的工业用水,设计流量40m3/s,泵站安装1700ZLB-6型水泵7台,配套TL800-24型电机,单机功率800KW,安装1000ZLB-6型水泵2台,配套YL280-12型电机,单机功率280KW,总装机容量6160KW。机械辅助设备156台,水泵为1993年出厂,其余电气及机械设备均为1995年出厂,2000年6月太里一级站开始运行抽水。太里一级站从黄河直接取水,采用闸站合一设计方案,进水闸中心线与黄河主流道夹角89度,进水闸和泵站整体呈“燕翅型”布置。

太里一级站包括进水闸、泵站、变电站、站后冲沙渠闸和防洪围堤等五大部分组成,泵站为正向进水正向出水,进水闸、进水池、主厂房、压力管道、出水池呈线性一列式布置。

三、泵站机电系统运行问题

1、水泵磨蚀严重,效率低,电动机绝缘老化,电气设备老化严重,直流系统稳定性差,无自动化监护,特别是高压开关柜,属于淘汰类产品,故障频繁,二次保护装置,安全系数低,保护不可靠。基本没有远程监控和自动化设施,全部记录和巡视全靠运行人员,安全隐患大。

2、辅助设备多,日常维护工作量大,每次故障点和问题可能都有不同,而本站班长及职工文化层次低,知识水平层差不齐,对每次故障的问题分析不到位,处理故障的思想简单,很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设备缺陷。

四、泵站机电系统综合管理对策

1、组织人员管理

泵站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应本着“实用精简”的原则,避免交叉重叠,人员由懂业务、责任心强的同志组成,管理人员要相对稳定,以便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运行班组是泵站的最基层组织,由通过培训合格的人员组成。人员配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泵站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班组人员配备和工作班次的确定,应根据泵站总装机容量、机组台数、电压高低、自动化程度及技术力量强弱而定。电气和水泵中控室值班员既要相互配合,又要分工明确,以便能够各自坚守岗位,及时处理突发事故。泵站管理以岗位责任制为基本原则,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生产运行管理

(一)泵站生产计划包括:日抽水量、年抽水量、运行台时、累计运行台时、能源单耗等;要充分考虑黄河来水不稳、泥沙及柴草对机组出流影响与机组磨损情况;应列出不同时期的灌溉水位;泵站应制定灌溉期间的运行计划及非灌溉期间的检修计划。

(二)检修计划

泵站检修分平时维修和集中大修。平时维修根据设备状况制定出维修计划,年度大修一般在灌溉结束后进行,具体安排依泵站实际情况而定。编制年度检修计划前应作全面的调查研究,摸清一年来设备运行情况及主要缺陷后,确定检修项目、材料计划和经济预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技术操作管理

(一)运行技术管理

泵站运行技术管理包括对运行设备监视、运行状况记录、设备定期巡视检查、开关分合闸操作、频率和电压调整及事故发生后紧急恢复等。

监视工作主要是监视各类仪表指示,掌握运行状态以及各类继电器的动作报警状况。但监视工作中必须对下列事项做到心中有数:①要对设备状况及运行状态在监视过程中有主次、轻重之分,尤其对设备在不同灌溉周期和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时要特别注意;②要对可能出现的事故或在紧急状态时的处理方法,认真研究,做到心中有数;③要掌握变电站以及低压电气的运行状态及负荷情况。

记录工作是对各种设备的测量和检查结果在固定时间进行及时记录,通常以运行值班记录、运行日志和检查记录表等形式记录。

巡视是指在运行状态下,从外观上检查运行设备有无异常或隐患,其中也包括设备维护与管理。巡视的目的是检查运行中的设备有无突发性绝缘劣化、异物落人、人为破坏、影响周围环境的因素、火灾危险等,从而防患于未然。运行巡视是为了解水泵运行过程中有无异常,对主要设备进行巡视,一般每小时进行一次;精密巡视是在普通巡视确认没有异常后,进一步作较为仔细的检查以判断是否有隐患,一般一星期两次;临时巡视是对个别设备临时进行重点巡视,如出现暴风雨、特大负荷前后等。为了提高巡视效率,应针对运行情况安排巡视侧重点。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容易过热部位、开关动作次数、绝缘油压等,对薄弱环节应进行重点巡视。

检查。为了使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各种等级的检查,其中最简单可行的就是在设备运行时进行巡视性检查。同时,为了保持和恢复设备性能以及防事故于未然,在经过一定运行时间以后,要进行更为详细的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分为普通、精密、临时三种类型。普通检查是以确认设备功能并保持其功能为目的,主要指从设备外部进行检查维护;精密检查是以恢复设备性能为目的,主要指对设备进行解体检查;临时检查是以发现设备异常为目的或认为有必要时进行检查维护,检查时视需要进行适当维护。

(二)运行设备管理

(1)故障管理

设备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速度分为突发故障和劣化故障两大类。设备故障直接威胁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加强故障管理,消灭设备故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当发生突发故障时,运行人员应立刻采取相关措施,根据提前制定的相关预案,将突发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并及时上报主管领导,故障处理完成后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处理办法以及以后在此类故障中的注意事项等。对于劣化故障,对于该泵站来说主要是油及电气线路的老化,加强巡视力度和细度,劣化是需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将运行的劣化点撤出运行,恢复后方可投入运行。

(2)缺陷管理

根据对人身和设备造成的威胁程度,设备缺陷分为危急缺陷(一类缺陷)、严重缺陷(二类缺陷)、一般缺陷(三类缺陷)三类。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设备运转在正常良好的状态下,发现设备缺陷,并及时登记、汇报、处理。设备缺陷管理内容包括:①设备发生缺陷时,运行人员应立即分析原因和发展趋势,确立类别,做好记录。②设备在运行中发出异常响声、光亮和气味等现象,在不能确定原因时,应及时记录并制定出分析和查找计划,查清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对设备缺陷类别和原因不能做出正确判断时,主要负责人应召集运行人员进行鉴定,仍不能得出结论时,应报请上级组织有关人员鉴定。③当设备发生一类缺陷时,检修人员应及早处理,或建议并根据调度人员的指令采取措施,改变运行方式,将带有缺陷的设备停运,防止缺陷演变成事故。④当设备发生二、三类缺陷时,应列入消除计划,或列人备用状态紧急消除。⑤发生设备缺陷后,运行人员应将缺陷发生地点、部位、时间和当时环境情况详细记录;消除缺陷后,经运行人员验收合格,缺陷记录可以注销,同时将检修试验情况、缺陷情况列人设备档案。缺陷一次不能完全消除时,在不影响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可分阶段进行消除。⑥要定期地、系统地分析设备发生缺陷的次数和原因,摸索缺陷发生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电系统在农业灌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出现机电系统运行故障时,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来防止,理论跟实践相结合,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加强机电系统的运行维护的管理工作,做好机电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确保机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赵瑞.浅谈输变电线路的管理维护[J].民营科技,2011

[2]陶文彪;万利;;浅谈垃圾发电综合效益及前景[J];技术与市场;2011年07期

[3]张旭;;泵站工程中电气设计节能措施探讨[J];机电信息;2011年21期

论文作者:赵海峰1,袁珂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机电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实践论文_赵海峰1,袁珂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