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座金杯透视——徐寅生谈第43届世乒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乒赛论文,透视论文,徐寅生谈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久前,在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囊括7座奖杯,这一佳绩令国人欣喜、振奋。
应该如何看待中国队的这次胜利?今后世界乒乓球技术会向什么方向发展?面对未来,我们应该汲取哪些东西?
带着这些广大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徐寅生同志。
记者(以下简称“记”):天津世乒赛前您曾预测:“中国队不可能一块不拿,也不可能全拿,估计可以拿三四块金牌。”但结果是我们拿了全部7块金牌。您怎样评价这个结果?
徐寅生(以下称简“徐”):其实我的预测还是“很准”的,我说“不可能全拿”,金、银、铜牌中国队确实没有全拿。我说中国队能拿三四块金牌,3+4正好是7块嘛……当然这是玩笑。我的预测,是基于对中国队实力的估计。
在国际乒坛上,我们的男女队一直是很有实力的,女队有一定的优势。说“不可能一块不拿”,我们确实有把握。自1959年容国团为中国队在世乒赛上第一次夺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起,以后我们在所参加的世界大赛上,从未空手而归过。
中国队的现实状况,特别是从男队的实力看,我们男子团体已连续输了三次,斯韦思林杯离开了我们6年。男双是上届的世界冠军,奥运会比赛也获金牌,但男子单打连续三届世界冠军为欧洲运动员所获。面对欧洲、亚洲选手的飞速进步,我们要想获得全胜确实非常困难。坦白地说,我的确是没想过。
从赛前某次群众性竞猜活动的结果看,广大球迷的估计也是如此。几十万人中,只有一千多人猜中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比率是很低的。说明与群众对中国乒乓球队的实力情况估计,基本是一致的。
尽管实际状况如此,奇迹还是出现了。最后,中国队还是夺得了全部7项冠军。这说明我们的运动员打出了高水平。老将继续发挥作用,年轻选手也不负众望。他们借助于天时、地利、人和,思想解放,敢打敢拼。第一阶段团体比赛,我男女队双双获胜,尤其是男队打了翻身仗,全队士气大振,后面单项比赛越战越勇,越打越有信心。在与强手的激烈竞争中,我们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一靠技术,二靠思想。两强相遇勇者胜。在天津世乒赛上,中国队精神面貌好,表现突出,不论领先还是落后,始终保持着顽强斗志,信心不动摇,在气势上压住了对手。因此,技术上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赛前我的预测不准,但我宁愿出错,因为中国队拿了全部冠军,大家都高兴!
记:这一次中国队囊括全部冠军与第36届世乒赛中国队第一次的囊括有什么不同?
徐: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男队是在6年这个比较长的时间里,成绩不理想,舆论认为其处于低谷的情况下,经过奋力拼搏取得胜利的。
在第35届世乒赛上,中国队男子团体败在匈牙利队手下。男子单、双打金牌也丢了。失利后,李富荣教练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道:我相信,中国队重新夺回世界团体冠军,绝不会象匈牙利队那样,需要花去27年时间!听得出来,他是不服气的。经过两年的奋发图强,努力创新,刻苦磨练,大胆起用新手,在第36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不但夺回了斯韦思林杯,而且中国队也首次创下了囊括7项冠军和5个单项亚军的光辉纪录!
这次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中国男队已连续3届世乒赛失利,舆论普遍对欧洲选手,对瑞典队看好;欧洲横拍全攻型打法正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而中国男队的打法缺少创新,暴露出不少问题。
确实,由于输的年头比较长了,人的心态也开始由量变发展到质变。输一次,男队仍然跃跃欲试,决心把奖杯夺回来。连续输3次,在一些运动员,特别是年轻队员中,就慢慢滋生出畏难情绪和自卑感,有的甚至开始迷信欧洲名手。技术上有差距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如果思想上一直缺乏自信,甚至迷信欧洲,你技术上就是工夫下了不少,往往也难以取胜。60年代中国乒乓球处于全盛时期,中国运动员那时一到赛场上,在气势上就压倒对手。哪怕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将,也充分相信自己,敢于藐视对手,令外国选手往往未赛先惧我三分。可近年来,这种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
我们发现了这种苗头,加强了这方面的政治思想工作。江总书记也经常勉励我们要胜不骄,败不馁,男队从中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教育。这次世乒赛,男队誓打翻身仗,把憋了6年的劲拿了出来,加上平时的苦练,终于取得了胜利。胜利固然可喜,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树立了自信和勇气。中国队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中国乒乓球队是一支有实力的队伍。只要努力锐意进取,锲而不舍,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正确对待胜利和暂时的落后,就可以重新攀登高峰。
这次的胜利,将会对中国乒乓球界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记:中国男队的成功,是否意味着我们技术上已领先于欧洲,占了优势?或者说,我们已找到了对付欧洲选手的办法?
徐:我看,还不能这样说。
这次成功,很重要的因素是胜在士气。平心而论,我们在技术上并没有占多大优势。这与60年代技术上中国队占较大的优势的情况不同。1965年第28届世乒赛时,我们尽管只拿了5项冠军,但世界公认中国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代表了国际上进攻打法的新潮流。我们采用的另一类型防守打法,旋转变化多,在积极防御中配以有力的进攻,也是独树一帜。当我们用这些先进打法战胜了世界冠军日本队时,欧洲选手刚刚弃守为攻,正处于低潮。
这次尽管我们包揽了7座奖杯,但打法上并没显得比人家先进多少。某些方面我们还不如人家。
中国男队的横拍全攻型打法,基本上与欧洲相仿。虽然也有一些自己的东西,但特点不明显。新人中,刘国梁采用的是我们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虽然成绩不错,但直拍快攻已经暴露出来的技术缺陷和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所以,现在我们还不能说技术上、打法上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全盛时期。我们与欧洲、亚洲强队的实力不相上下。
记:我插一句。本届世乒赛上,防守打法出现了回升势头,中国队的丁松更是独树一帜,守中带攻,大显身手。您怎样看待“丁松现象”?
徐:我要说的中国男运动员的第三种打法,就是丁松的打法。在当今进攻能力很强,弧圈球盛行的时候,防守打法处境困难,持这种打法的人越来越少。丁松依然坚持这种打法并取得了成功,确实为世界乒坛提供了一些新鲜经验。他的特点是削球防守旋转的变化大,积极抢攻、反攻的意识强。可以说,国际乒坛历史上,采用防守型打法的运动员中,丁松的进攻能力是最强的。一般来说,防守打法的运动员比较求稳,思想保守。丁松抢攻的胆量却出奇的大。有时,你简直想象不出他是打守球的!他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不管直握还是横握球拍,是进攻还是防守打法,都要体现积极主动的思想,攻守结合,技术全面,灵活多变。任何打法经过努力,都有可能攀登世界高峰。特别是在国际乒坛大多数人都在采用横拍进攻类型打法时,对另一种防守类型打法就会显得不太适应,防守打法就往往会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同样,我们中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也是如此。这叫“物以稀为贵”。
记:您认为未来的乒乓球技术,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徐:从这次大赛的动向看,两年内国际乒坛的技术发展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从技术上讲,进攻打法基本还是力求旋转和速度的高度结合,讲究主动、快速和凶狠的近台攻。打法越来越凶狠,既重视发球、接发球抢攻,力争前三板速战速决取胜的能力,也要具备打回合的能力。技术要求全面,特长要求突出,不能有明显的漏洞。
男子选手中,上届单打世界冠亚军,法国的盖亭和比利时的塞弗,这次虽然成绩不太好,但他们的打法比瑞典及其他欧洲选手更积极主动,仍然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向。
欧洲的女子选手有很大进步。还是这句老话:欧洲男子的今天,是欧洲女子的明天。如瑞典、德国的女选手,越来越男子化,打得比较凶狠。不过,目前她们中拔尖的人还不多,实力也还不强,近期内从整体上尚形成不了对亚洲、中国选手的威胁。女子项目还是亚洲人的天下。
记:这次的男单决赛在两名不足20岁的中国小将之间展开,这是否说明中国男队在培养新人方面已走在了前头?
徐:中国男队在培养新人上是取得了一定成绩。年轻选手们在本届世乒赛上成绩不错,也经受了思想和技术上的锻炼,为在下届世乒赛担当重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中国队相比较,瑞典男队年轻选手还没有脱颖而出。
孔令辉、刘国梁在技术上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我希望他们今后能练就几手比较有效、过得硬的得分手段,更多些“绝活”。特别要敢于学习新的东西,丰富自己的打法。不要因为成了世界第一、第二,就固步自封,缺乏闯劲。这两年中,中国乒协、教练们也要多给他们提供比赛的机会,使他们更快成熟起来。希望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倍努力,更上一层楼。
记:在明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中国队的前景怎样?
徐:奥运会比赛与世乒赛有所不同,只设4块金牌。各队的参赛名额也少。单打,每队最多可派3名选手,另外还可增派一名选手,组成两对参加双打比赛。这样,在选手打法的选择搭配上,余地就小了。
这次世乒赛我们夺得了7项冠军,参加奥运会,舆论对乒乓球成绩的要求自然也会提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会成为包袱。世乒赛是世乒赛,奥运会是奥运会,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一切应该从零开始。
如果还要我做预测,我还是那一句老话:一块不拿不太可能,四块全拿也不太可能。
但愿我的后半句又一次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