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龙南医院眼科 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 要】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112眼)湿性AMD患者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记录注药前及注药后30天的OCT图像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和黄斑容积(TMV),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注药前后CFT及TMV明显降低,OCT图像清晰显示注药后视网膜下渗出液体明显消退,脉络膜下新生血管萎缩。结论:OCT以其无创性、非接触性、准确性应用于临床,能够提高湿性AMD疾病的早期诊断率,能够指导患者的继续治疗与随诊。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玻璃体腔内注射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主要方法之一[1],本研究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yhy,OCT)进行注药后复诊,以利于能准确、清楚的观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萎缩的程度,黄斑区水肿的大小,对临床进一步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08/2013-08眼科门诊确诊病例90例(112眼),患者年龄为55-70岁,其中男性患者46眼,女性患者66眼。首次就诊患者均经眼科常规检查、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以排除诸如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idiopathicoly 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IPCV)等容易混淆的黄斑病变,按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眼底病学会眼底病学组制定的湿性AMD标准进行诊断[2]。
1.2 方法
90例患者分15批次行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注射前及注射后30天行视力、眼压及OCT检查。视力检查根据国际标准视力表由专人负责获得患者的BCVA。OCT检查则采用Stratus OCTTM Model 3000(版本4.051),采用Fast Macular Thickness模式,手动获得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和黄斑容积(totalmacularvolume,TMV)。
2 结果
2.1视力分析
注药后,视力提高者(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为75眼(67.0%),视力稳定者(视力浮动在1行以内)为27眼(24.1%),视力下降者(视力下降2行或2行以上)为10眼(8.9%)。
2.2 CFT及TMV分析(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后CFT及TMV值均减小。
2.3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的特点
应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前,OCT图像直观显示脉络膜下新生血管所致视网膜下液体渗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层)分离,注射抗VEGF药物30天后,视网膜下渗出液体明显消退,RPE层分离消除,脉络膜下新生血管萎缩。
3讨论
OCT是一种新型的光学诊断技术,可进行活体眼组织的非损伤性、非接触性、非侵入性的断层扫描。现代研究证实,湿性AMD是由于脉络膜血管侵入视网膜下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黄斑区渗出及出血,从而损伤中心视力。既往研究表明:真正与视力下降有关的是黄斑区视网膜的增厚程度,而非血管的渗漏情况。从本研究可以看出,视网膜下液体渗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层)分离,脉络膜下新生血管生成,可诊断湿性AMD;而注药治疗后视网膜下渗出液体明显消退,脉络膜下新生血管萎缩,视力提高,可指导下一步治疗。
综上,本研究证实,OCT在湿性AMD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其他检查无可比拟的特点,以其无创性、非接触性、准确性应用于临床普查,大大提高了湿性AMD的早期诊断率,并能通过患者治疗前后的OCT对比,指导患者的继续治疗与随诊,使患者达到更理想的恢复水平。
参考文献:
[1]Senger DR,van de Water L,Brown LF,et al. Vascular perm cability factor(VPF,VEGF)in tumorbiology. Cancer Metasta Rev1993;12(3-4):303-324
[2]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诊断标准[J].眼底病1987,3:封三.
论文作者:王梗,张晶旭,傅宏,张巍巍,林柏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5
标签:黄斑论文; 视网膜论文; 视力论文; 血管论文; 患者论文; 脉络论文; 断层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