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利益、合作方向与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亚太论文,前景论文,利益论文,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5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11(2012)05-0080-(8)
一、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
俄罗斯地跨欧亚,虽然俄罗斯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欧洲国家,但是它也从没忘记,它的绝大部分领土在亚洲。①那里不仅居住着三千多万俄罗斯公民,而且拥有丰富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战略资源。俄罗斯独立后,其外交政策经历了亲西方外交、“双头鹰外交”,以及多极化外交的几个发展阶段。[1]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早在2000年9月发表的《21世纪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发展战略》中就明确指出,俄罗斯加强与亚太地区合作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定,是使俄罗斯外交回到名副其实的“双头鹰”政策的轨道上来的重要战略。新当选的总统普京在2012年2月27日,距离总统大选还剩不到一周的时候,在《莫斯科新闻报》发表题为《俄罗斯与变化中的世界》的长篇文章阐述其外交思想。在这篇文章中,普京首次将俄罗斯与亚太关系的论述放在俄罗斯与欧美关系之前。可见,普京在其第三个总统任期内会更加重视亚太地区的外交与合作。俄罗斯重视亚太地区并积极参与该地区合作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发展东部地区经济,保障国家领土安全
俄罗斯地域辽阔,但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区,特别是地处太平洋沿岸的远东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在前苏联时期,远东作为全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长期对外界封闭,该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滞后于其他地区。俄罗斯独立后,实施激进的“休克疗法”改革,使该区经济受到重创,经济持续下滑。虽然从1999年开始,伴随着全国经济的复苏,远东地区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也开始好转,但是,总体来看,远东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其他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的年均增幅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2009年远东经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成为当年全国唯一实现经济增长地区,但远东地区经济总体实力仍然大大落后于其他几个联邦区。
市场经济改革后,由于距离本国西部地区路途遥远,远东与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逐渐减弱,而远东当地人口又少,内部市场规模有限。所以,远东地区与周边邻国的经济往来不断加深。另一方面,由于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居民生活水平低,加之这里的基础设施差、气候条件恶劣等影响,远东地区人口流失现象严重。[2]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2010年10月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远东地区人口仅有629万人。在2002~2010年的8年期间,远东地区人口减少6%,是全国人口数量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人口不断减少不仅制约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为,在当今世界,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是密切相关的。远东地区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没有富强的经济,同样对国家安全构成隐患。
为维护国家领土安全,抑制远东地区人口外流现象,需要振兴远东地区经济。普京就任总统以来,对远东经济发展更为重视,也更有紧迫感。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与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合作,这是由远东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俄罗斯提升亚太战略,希望利用外交手段为远东参与亚太合作创造条件,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加快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为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安全保障。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突发事件频发的今天,对于俄罗斯来说,加强与亚太地区的合作,可以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确保国家东部地区的领土安全。因此,早在1998年俄罗斯就积极地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明确了在亚太国家的地位。同时,俄罗斯还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亚太地区次区域合作组织的合作,[3]并希望与上述各组织之间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建立起具有制度化的协调机制,以确保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和领土的安全。
(二)提升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虽然其亚洲领土占绝大部分,但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一直在欧洲地区。所以,俄罗斯的外交重点历来是面向西方,特别是与欧洲的关系,忽视与东部接壤的亚太地区的各国外交。
俄罗斯独立之初,奉行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政策,这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的重心在欧洲,俄罗斯也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欧洲国家,回归欧洲是俄罗斯的梦想;但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俄罗斯希望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外交,以争取到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然而,俄罗斯单方面的让步与妥协并没有得到西方国家的回报。随着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上升,俄罗斯开始调整其对外政策,由过去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向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转变,开始重视东部亚太地区的外交。到了普京时期,更加重视亚太外交,强调“俄罗斯既是欧洲国家,也是亚洲国家,俄罗斯应该通过欧洲和亚洲两个方向实现其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地区,随着该地区经济实力的上升,世界政治和经济的重心也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因此,发展与亚太地区的合作能够为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从而带动国家经济发展。
俄罗斯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重大国际事务,如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问题、朝核问题、地区军事合作与安全问题等。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本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区域内的各大国之间发挥平衡作用,提升本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从而巩固自己的大国地位。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并行的两大潮流。只有加入到最具活力的亚太区域合作中,才能有效地维护本国在该地区的最大利益,同时也有助于恢复和巩固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4]
二、俄罗斯亚太战略合作的主要方向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包括政治、经济安全和环保等诸多方面,所以,俄罗斯参与亚太地区合作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涉及经济合作、地区安全保障,以及防灾防病、环保合作等诸多方面。但是,从俄罗斯领导人的历次讲话和实践发展情况来看,在现阶段,俄罗斯参与亚太合作更多的是强调在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目前,俄罗斯参与亚太地区合作的优先领域是在能源、交通运输、粮食保障和金融等方面。
(一)能源方面的合作
俄罗斯是石油天然气生产大国,也是油气出口大国。在前苏联时期,俄罗斯的国际能源合作主要面向欧洲地区。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是欧盟的主要能源供应国,欧盟每年50%的天然气及近1/3的石油进口来自俄罗斯。[5]但是,到了叶利钦时代之后,随着北约东扩造成对俄罗斯地缘政治空间的挤压,以及格鲁吉亚、乌克兰等一些独联体国家先后发生颜色革命,纷纷倒向西方。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甚至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之间也出现了天然气供应争端等。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意识到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出口市场安全,需要实施能源出口市场多元化的策略。
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之间,有利的地理位置为它实现能源市场多元化提供了方便条件。随着欧洲能源市场不稳定状况的出现,俄罗斯开始重视东部亚洲地区的能源市场。近几十年来,亚太地区对石油的需求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也快速增加。在上世纪90年代,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5.4%,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是世界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该地区对外部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目前,日本、韩国和中国已成为亚洲地区石油进口最多的三个国家。[6]随着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地位的上升,在俄罗斯的能源政策中,亚太地区的地位也逐渐上升。2009年8月俄罗斯政府出台了《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其中,对亚太地区能源战略的实质是扩大亚太能源出口市场,以带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对欧洲能源供应市场起到平衡和“谈判杠杆”的作用。[7]
俄罗斯认为,参与亚太能源合作是俄罗斯融入亚太地区经济的重要途径。能源工业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及其出口不仅关系到俄罗斯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也与国家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国际能源市场价格的动荡,会直接影响到俄罗斯国家经济的稳定。俄罗斯希望通过加强与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实现能源出口市场多元化,确保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为此,俄罗斯希望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区域能源保障安全体系。从而使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能保持一个稳定的或可预测的状态,以保障本国经济的稳定。俄罗斯认为,亚太地区具备建立能源保障体系的基础。因为俄罗斯东部地区油气储量丰富,开采和利用前景广阔,而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对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特别是中、日、韩等国均是能源进口大国,为了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这些国家也需要有稳定的能源供给。俄罗斯与亚太国家之间这种供需互补性为建立区域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双方在能源领域开展双边或多边合作不仅符合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也有利于保证亚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006年11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夕撰文指出,亚太地区建立能源保障合作“应当建立在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彼此负责、合理分配风险、交换能源部门资产的基础之上”。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希望与亚太地区在能源开采的基础设施建设、节能技术的推广以及开发替代能源等相关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让俄罗斯意识到,为保证国家经济稳定,需要稳定国际油气市场价格。2008年11月,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参加国内关于对石油开采和供应战略的会议上表明,俄罗斯作为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和生产国之一,不能置身事外,坐视石油世界价格的形成。他说,俄罗斯正在研究制定一整套对世界石油行情施加影响的措施。
(二)过境运输方面的合作
发挥地缘交通运输优势是俄罗斯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认为,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所以在连接太平洋地区和欧洲之间的货物过境运输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俄罗斯希望在这方面与亚太国家进行广泛的合作,认为这不仅能够发挥本国的地缘优势潜力,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助于促进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的开发。
“钢铁丝绸之路”是早在2000年朝韩两国领导人首次峰会上提出的设想,其主要内容是将朝鲜境内的铁路干线与韩国境内的铁路干线相连接,然后再同俄罗斯境内的横跨西伯利亚的欧亚铁路相连接。2001年8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问俄罗斯时,朝俄双方就此问题达成共识,并签订了相关协议。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俄韩两国领导人经过协商,决定组成由两国专家共同参加的调研组,推动这两条铁路的建设与连接。据韩国专家测算,如果将这两条铁路连接起来,从首尔发出的列车经西伯利亚铁路可直达欧洲地区。这样,韩国到欧洲之间的货物运输只需要11天的时间,比海运减少五六个星期的时间,运输费用也将减少一半。当然,要实现这两条铁路的实际连接,面临诸多难题。两条铁路连接的前提是南北朝鲜之间中断的铁路连接。然而,这个问题在朝鲜核问题彻底解决之前,恐怕很难得到解决。
此外,俄罗斯还积极参与亚太地区海洋运输业的合作。在2006年9月中国长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上,中、俄、韩、日四国就开通由中国图们江口岸,经俄罗斯、韩国港口,到达日本的海陆联运定期航线达成协议。新航线自中国吉林省珲春市起,经俄罗斯的扎鲁比诺港和韩国的束草到达日本的新潟,全程长约800海里。据测算,新航线开通后,从中国东北到日本的海陆航程将大幅缩短,运送货物时间仅为原来的1/8,同时,运输成本也将随之大幅降低。新航线已于2009年6月29日正式开通,标志着第一条环日本海定期运输航线正式投入运营。该航线的开通,将会促进包括俄罗斯远东在内的环日本海经济圈人流、物流的形成,从而带动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8]
(三)粮食保障方面的合作
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由于国家经济持续多年衰退,以及农业改革的失利等原因,俄罗斯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一直依赖进口。但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政府对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农业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粮食产量不断提高。2001年俄罗斯粮食产量首次实现自给自足,改变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2002年俄罗斯开始出口粮食,到2008年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2008年俄罗斯粮食总产量为1.105亿吨,创近15年来最高产量。在2007/2008农业年度(2007年7月~2008年6月)俄罗斯粮食出口量为1360万吨,仅次于美国、欧盟和加拿大,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已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9]俄罗斯认为,俄罗斯的农业用地无论是面积上还是在耕地质量上都居世界领先地位。所以,俄罗斯的粮食生产还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未来俄罗斯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影响力还会进一步扩大。也正因如此,在俄罗斯的积极争取下,世界粮食论坛会议于2009年6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
而亚太地区粮食需求近年来不断上升,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国,每年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大量的小麦和饲料;[10]韩国是世界第三大粮食进口国,粮食自给率仅为27%。[11]而印度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也长期供不应求,每年都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粮食,并且呈上升趋势。同样,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相对有限,中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存度也在逐年增大。因此,俄罗斯认为,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开展粮食合作前景广阔。2009年6月梅德韦杰夫总统在出席圣彼得堡世界粮食论坛开幕式时表示,俄罗斯将加大对亚太地区的粮食出口规模,为国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此前,俄罗斯主管农业的第一副总理祖布科夫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俄罗斯将扩大对亚太地区的粮食出口视为一项战略目标。也正是基于这一目标,在2010年3月莫斯科举行的金砖四国农业部长会议上,俄罗斯与印度、中国和巴西达成农业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四国农业部门将建立信息交换系统,相互交换各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预测数据,并协调各国农业政策,促进相互间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
(四)金融领域合作
俄罗斯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能源出口,国际油价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稳定。目前,国际油价是以美元来计价的,美元汇率的波动自然会影响到俄罗斯经济的稳定。由于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为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增长,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俄罗斯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美元贬值,未来国际市场上的美元将会持续走软。所以,为避免国家经济受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更为改变俄罗斯作为全球天然气和石油出口大国,油气出口定价权却不在自己手里这种被动局面。俄罗斯一方面减少对美元依赖,以避免美元汇率波动风险。比如,俄罗斯在对外贸易中尽量使用本国货币,减少用美元结算的比重,认为这不仅可以避免因为美元汇率变动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时间。2008年7月底,俄罗斯副总理谢钦访华,与中国达成了扩大卢布和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结算的协议。此外,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越南和委内瑞拉等国也扩大了货币结算合作。2007年,俄罗斯还在圣彼得堡市建立了石油交易所,在国内实现了石油用本国货币卢布计价。另一方面俄罗斯还积极提升卢布在地区的地位,并把卢布变为地区货币当做一项战略任务。2009年2月俄罗斯政府出台了《在俄罗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及其执行计划的方案》。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在2009年6月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俄罗斯正在努力使卢布在未来几年内成为独联体国家的储备货币”,“进入独联体市场只是卢布成为储备货币的第一步,卢布最终目标是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之一。”为此,俄罗斯还积极与其他亚太国家合作,促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多极化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2010年4月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四国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加强金砖四国的金融合作,包括使用本国货币进行交易的协议,认为这将会有助于促进四国在各领域合作的深化。
三、俄罗斯参与亚太合作的前景与面临的问题
随着俄罗斯亚太外交战略地位的提升,俄罗斯将更加重视与亚太各国的外交,并积极参与该地区及区域组织的重大事务活动,深化与亚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伊戈尔·舒瓦洛夫在2012年4月18日召开的联邦委员会政府会议上指出,俄罗斯新政府最宏伟的任务将是开辟亚太地区新贸易走廊。
普京在《俄罗斯与变化中的世界》一文中,把同中国的外交放在优先位置,强调中国经济的增长不会对俄罗斯带来威胁,希望俄罗斯的‘经济之帆’能够乘上‘中国风’。认为,中国经济呈高速增长之势,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能够推动俄罗斯经济发展。而且,俄罗斯认为,俄中关系不仅是东亚地区,而且是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因素。加强同中国的密切合作,也是对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一种制衡。所以,可以预测,未来俄罗斯将会继续与中国开展广泛经济合作,同时,在政治方面也将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相互支持”,加强与中国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二十国集团和其他多边机制中的协作;共同推进世界多极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同时,俄罗斯也将重视同亚太其他国家的外交,积极开展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深化与东盟合作是俄罗斯亚太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早在1994年俄罗斯就加入了东盟地区论坛,1996年又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近年来,俄罗斯一直积极发展同东盟之间互利合作,2010年10月,双方签署了《2010年至2015年俄罗斯与东盟能源合作工作计划》。2012年1月29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访问文莱,在文莱大学演讲时称,俄罗斯目前正在与关税同盟伙伴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研究与越南建立自由贸易区,如果成功,将扩大到整个东盟。他还表示,希望深化与东盟在能源、交通、电信、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等领域的合作。
俄罗斯政府将会继续鼓励本国企业参与亚太地区合作,同时,也会继续为本国企业参与亚太经济活动创造条件。前文提到,目前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一起,作为关税联盟正在与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一些亚太国家研究探讨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目的就是把合作空间扩大到亚太地区市场。近些年来,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贸易额迅速上升,其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全国贸易增长速度。2006年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贸易额所占比重首次超过独联体国家,亚太地区成为仅次于欧盟的俄罗斯第二大地区贸易伙伴。俄罗斯与APEC国家贸易额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15.33%上升到2008年的20.36%;[12]由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亚太各国经济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因此,从发展前景看,俄罗斯与亚太各国的经济合作还会进一步扩大。
从地区安全角度看,虽然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本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利益。但是,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重返亚太,客观上也有助于平衡亚太地区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尽管目前俄罗斯亚太战略实施顺利,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也逐步得到加强。但从总体上看,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点从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就可以看出。2008年俄罗斯与APEC国家的贸易额所占比重为20.36%,而同期俄罗斯与欧盟的贸易额比重却高达51.99%。到2010年,与欧盟的贸易额降至49%,与亚太经合组织的贸易额升为23.3%,可见,尽管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的贸易额上升,但是,欧盟仍为俄罗斯最主要的贸易地区。而且,在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的贸易额中,能源和军火贸易占有较大的比重。2007年俄罗斯在对东北亚国家的出口中能源及其制品占40%~50%。2007年俄罗斯武器出口额超过70亿美元,这其中绝大部分交易额来自亚洲,其中印度和中国是其主要的贸易伙伴。[13]未来俄罗斯要想在亚太地区获取更多的战略利益,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与不利因素。
首先,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俄罗斯融入亚太地区经济。长期以来,俄罗斯东部的亚洲地区特别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府也曾为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颁布了《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纲要》,但由于当时国家经济持续衰退,政府无力使其付诸实施,所以,远东地区落后的局面一直没能得到改善。加之远东地区人口密度低,人口流失现象严重。目前,远东地区开展与亚太合作,不仅工业品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而且,也缺乏必要的人力、技术和资金支持。因此,现阶段远东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能力较低,主要是在政府推动下开展一些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方面的合作。经济水平的差异使得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亚太地区的经济互补性这种潜在的合作利益在短时期内难以得到充分实现。
其次,俄罗斯对开展亚太合作一直持矛盾心理。一方面,俄罗斯意识到区域合作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远东地区只有加入亚太地区一体化合作,才能实现开发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俄罗斯对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太国家合作又心存顾虑,一是担心远东地区在与亚太地区合作中将被作为原料附庸,处于不利的地位。由于现阶段远东地区的工业品缺乏竞争力,因此,在远东地区的出口产品结构中,自然资源性产品占据主导地位。2007年资源产品在该地区出口总额中约占80%。其主要出口产品是能源、宝石、木材及鱼制品。俄罗斯担心这种单一原料出口结构会对远东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构成现实威胁,会导致远东变成一些国家的原料供应地。二是担心外籍劳动力引入将会对国家安全构成隐患,远东地区土地辽阔,约占全国领土的36.4%,但人口却只有全国人口的4.9%。[14]合理适度的人口规模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远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所以,开展合作必然需要引入外籍劳动力,而这正是俄罗斯的顾虑所在。俄罗斯担心远东外来移民增加,未来将会改变这一地区民族构成,从而对国家领土安全构成威胁。俄罗斯在引入外籍劳务的问题上顾虑重重,这种状况自然会影响远东和亚太地区合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劳动力短缺作为该地区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将会长期制约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各大国之间缺乏互信的现实状况,也会极大地影响俄罗斯与亚太区域合作的开展。亚太地区一直是大国利益的交集点,该地区聚集了俄、美、中、日等世界大国,这些国家不仅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而且相互之间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从而使得这些大国之间缺乏互信,很难做到完全坦诚相对,这无疑给地区合作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导致该地区经济虽有互补性,但合作的基础脆弱,一旦各国之间产生矛盾或意见分歧,就可能会导致各国对区域经济合作政策发生变化。
可见,俄罗斯亚太战略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定位及其外交实践的运筹情况,而且,取决于远东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发展。此外,俄罗斯参与亚太合作的矛盾心理以及与亚太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更是直接影响着其亚太战略的命运。只有全面处理好这些关系,解决这些问题,俄罗斯的亚太战略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四、俄罗斯亚太战略带来的机遇与中国对策
俄罗斯外交政策开始重视日益繁荣的亚太地区,并希望凭借本国的能源优势参与亚太合作,继而带动国家东部地区特别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无疑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合作机遇。因为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综合开发,特别是《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必然会引发大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资源的开采与加工等生产建设项目投产开工。还有一些具体开发领域更是面临着难得的合作机遇,比如,在能源合作领域,俄罗斯希望以能源为杠杆融入亚太地区,2009年颁布的《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也明确提出要在东部地区建立油气综合体,扩大亚太地区能源出口;还有人力资源合作领域,远东地区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务人员,而远东当地劳动力缺乏,必然要引入周边国家的劳动力。作为与远东地区相邻并且与该地区经贸关系密切的中国,自然应抓住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机遇,积极扩大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互利合作。
首先,积极促进中俄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理位置毗邻,而且在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所以,要积极抓住俄罗斯发展东部地区这一历史机遇,促使我国东北地区振兴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大开发相互衔接。考虑到两地现有的要素禀赋及产业结构特点,积极推动两地在农林渔业、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同时,为促进两地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进双边跨境合作区建设,推动两地以贸易形式为主的经贸合作向资源开发、加工装配、工程承包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转变。
其次,要加强中俄能源合作。俄罗斯东部地区能源丰富,希望扩大对亚太国家的能源出口。而中国随着经济的增长,对能源进口的依存度持续增加,为了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中国政府应积极推动两国能源合作,加强两国能源政策协调,共同开发利用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推进两国能源合作多样化,加强煤炭、电力、核能等新型能源领域的合作开发。同时,要将两国的能源合作进一步延伸到企业层次的合作,如相互股权参与、节能技术交流与合作等各个环节。
此外,要重视与俄罗斯开展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2010年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外经贸往来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3万亿美元,金融危机后,美国施行“量化宽松”政策,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也受到削弱,我国的外汇储备安全性也受到挑战。为避免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应加强中俄金融合作,包括与俄罗斯在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和其他多边机制中的协作。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增加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
注释:
①2000年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前往比利时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论坛高峰会前夕讲话:“俄罗斯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欧亚国家,但我们从没忘记,俄罗斯主要领土位于亚洲。”2002年1月16日普京在接受波兰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地理角度而言,俄罗斯是一个欧亚国家,“但从文明角度而言,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欧洲文明的国家”。而界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的本性,文明是首要因素。
标签:远东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 远东集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