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9009197702142611
摘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对施工现场诸多项目的管理与控制,是一种动态的工作形式。在现代建筑施工现场,由于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各种因素较多,且施工部门、管理部门等的工作相互间插,导致工程较难控制,因此必须从实际入手,做好现场管理的相关工作,提高施工运行效率。文章解析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难点,并列举一些常见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难点;问题;对策
前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乡镇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在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下,我国的工程建设大肆兴起,同时建筑企业在投身工程建设的同时,也面临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质量和安全是工程建设的不变主题,由此作为工程施工的关键组成,施工现场管理就必须被重视和研究,才能够从实际客的角度掌控施工过程。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难点
1.1施工周期长
现代建筑工程所体现的特点之一是施工周期长,因为工程本身的要求比较高,并且工程规模较大、工艺较多,因此需要占据较长的施工时间。例如: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多种功能的复合式建筑施工等,对于地基处理、主体构建、装饰、维护、水电系统的拉设等都需要做到精益求精,工程所消耗的建材、资源、人力、财力等是过去的数倍、数十倍甚至更多。施工周期的延长,导致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更加繁琐,管理者需要长时间地投入大量的精力,这对于管理者而言是十分艰巨的工作挑战,难免出现长时间工作后的身心疲惫,从而在工作中可能出现一些纰漏,纵然是管理者拥有较为强悍的责任意识,并能长期坚守岗位,也可能因为长时间施工过程中制度与实际变化不符,或者是出现一些新的状况而降低管理效能。
1.2施工部门多
在建筑施工中,往往是多种工种相互间插进行,而其中各种部门的指令、计划等相对独立地实施,需要依靠现场管理来完成统筹工作。例如:钢结构施工、混凝土施工、塔吊、设备管理、材料运输、管道安装、水电供给等,都需要不同的团队来完成。因此,现场管理工作面临着庞大而复杂的工种交错,如何条理清晰地调度、监管各个部门的工作,以至于更大限度地保障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成为目前现场管理的一大难点。
1.3施工环境复杂
基于上述两点可见,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相对是十分复杂的,包含场地规划和利用的复杂性、场地畅通状况的复杂性等,甚至可能由于长时间的作业过程中,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变化为施工带来影响,最终导致现场管理不得不采取灵活的应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可以说现场管理就是对工程施工进行可变性地动态掌控。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常见问题
2.1管理意识不足
安全是建筑施工的首位,施工现场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则可能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人身安全、企业财产等的伤害,但是由于管理者主观意识上的缺失,可能导致管理的方向出现偏差,例如重进度轻安全、重效率轻安全、重成本轻安全等情况,这实际上为工程施工埋下了较大隐患。质量方面,基本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对成本、效益、进度等问题的重视超过了质量问题本身,导致现场监督和指导工作出现盲点或薄弱环节,最终出现工程施工瑕疵,影响了工程建筑的整体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者缺少相关政策法规等的学习,或者是主观能力上的缺失,最终造成其意识淡薄,这样的管理者和管理层严格说来是不合格的。
2.2管理重点不明
在制度方面,因为现场管理的复杂性,较难形成明性的规定或标准,许多管理指令和策略都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制度仅仅是较为笼统且较少的一些规定。这样的制度虽然体现了现场管理的活性化,但是无疑过于宽泛导致管理力度和管理方向较难拿捏,最终出现管理重点的遗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混凝土施工中,制度仅仅是规定了要进行检验、试验、技术工艺等方面的规定,较为笼统。而具体应当是如何去完成管理过程,如针对出现的问题,应当指挥哪个部门按照怎样的运行机制进行处理,这实际上是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进行硬性要求的,这样才能保证现场管理工作的有序化和有依据地开展,减少工作矛盾。
2.3管理方法滞后
在管理方法上对人力管理的依赖性较强,因为人力能够更加灵活的处理一些问题,但是在数据的掌控和分析上,人力难免有力所难及的地方,特别是在工程进度中的一些施工意外,依靠人力是难以完全预见的。
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建议
3.1做好管理者意识优化工作
在依靠管理者为核心的现场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意识将会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果,因此必须对管理者的主观意识进行优化。优化的方向必须是为了培养出能够胜任管理工作的优质团队,包含针对性地进行国家、行业、企业关于现场施工各类工作的相关规定,如技术规范、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让管理人员从根本上树立起责任意识,并且了解有现场管理的核心要求。在优化办法上,采取专时专地的开课培训,随时跟进的在岗培训,不定期讲座、交流会等培训等办法,同时鼓励管理者在专业能力方面进行深造,例如报读夜校、电大等加深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积累,与工地经验丰富人员的探讨,积累更多的基础信息。并且对于在学习自我升华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并能够将所学用于日常工作中的积极分子予以适当的奖励。与之配套的则是针对相应的岗位,选用专业、能力、思想素质等相适应的人员,做到人力资源的优势利用。
3.2构建完整的现场管理制度
①骨架制度。即现场管理的普遍和根本制度,要统筹全局,对现场管理的责任、权限、义务等进行明确划分,使基本条例趋于明晰化,而不是较为含糊的概念。例如:规定不同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可以对那些内容进行管理和指导,并赋予相应的权限,在其他施工部门的规章中,也要明确规定必须配合现场管理的工作。②项目制度。针对不同的项目,将技术、材料、设备、能源等多方面的管理提前进行设计,努力确保部门施工效率最大化,同时又不能引起其他部门的作业出现混乱。对项目施工中可能引发的一些问题或突发事件等,提前进行方案预设,便于现场管理采取正确、有效的应急措施。③责任制度。包含材料设备调用、施工作业等,应严格制定责任制度,例如要求负责人(包工头、项目经理等)在责任书上签字,并取得相应的现场管理人员的确认方能生效并实施。
3.3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
一方面是要转变以管理人个人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减少个人因素对管理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采取商榷施工办法,即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主要是由管理者完成,但是在处理问题方面可以采取集思广益的思路,结合相关的负责人、资深工人等进行讨论商议,最终确定应对方案。另一方面是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如集现场监控、数据传输与分析、信息传递渠道等为一体的数字化监控平台,不仅可以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还能够根据现场数据对工程进行预设推演,有效防范施工问题。
4.总结
施工企业唯有做好了现场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继而对施工过程进行更好的控制,对于成本问题、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等都有有效地管控,最终获得更加理想的效益。这要求企业不仅要稳抓管理团队的素质建设,同时还应当构建相应的管理体制,并适当地采用时下一下高兴管控技术与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及时性地管理。在市场竞争不断愈加激烈的未来社会,唯有做好自身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从细小处入手升华管理质量,才能够保证企业竞争力,保障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力君.论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性[J].江西建材.2014(20)
[2]安瑞兴.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措施浅析[J].价值工程.2014(19)
[3]辛建峰.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J].四川水泥.2014(12)
论文作者:李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现场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管理者论文; 工作论文; 制度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