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资公司实施大中城市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资论文,大中城市论文,发展战略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适应大中城市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迎接加入WTO后的严峻挑战,中资保险公司应实施大中城市业务发展战略。毫无疑问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抉择,对于分享城市保险资源、优化公司内部资源配置、加快中资保险业务发展、扩大市场份额和占比、提高全系统的经营管理水平、树立国有公司的整体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当研究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实施大中城市业务发展战略必须与加快开拓城市保险市场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全方位的城市发展战略框架,从而快速抢占国内保险市场
据有关部门统计和预测,截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86个,城市人口达3.76亿人,城市化水平为36%,在未来20年内,我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61%左右,这样“十五”末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3%,2010年达到51%。因此,城市保险业务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城市保险市场发展程度很低,2000年我国寿险市场保险深度仅为1.12%,保险密度只有9.5美元,远低于世界寿险市场4.57%和235.4美元的平均水平。我国已成为WTO成员国,根据我国承诺,将在3年内逐步取消对外资保险公司的限制,保险市场从大、中城市到小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市场准入到业务范围将全面放开,城市保险市场将成为国际、国内保险机构竞争的焦点,这就要求中资保险公司必须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和城市经济的特点,尽快实现新时期发展战略的转移。
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例,城市分公司是保费收入、利润的主要来源,并正成为保险公司统一法人制度的主要微观基础,就已列入大中城市业务发展战略的75个单位来看,其地域人口虽然仅占全国总人口的34%,而2000年末这些城市的保费收入则占了全国系统的56%,以此作为城市保险业务发展的主力军来应对加入WTO后的竞争和挑战,无疑是中国人寿的最佳选择。但是,面对入世后的市场新环境和新问题,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的加剧,大中城市作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市场份额必然会有一个较大幅度下降,仅仅依靠上一年度保费收入排名来构思和实施大中城市发展战略,并不能准确定位中国人寿城市保险业务的发展目标。如湖南省分公司,目前列入全国大中城市发展战略名单的只有长沙、衡阳两个分公司,而2000年和2001年保费收入超过2亿元的至少还有3个分公司,其中邵阳分公司与衡阳分公司收入相差不到300万元。按照湖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到2010年,全省将规划建设人口规模为300万的特大城市1个、100万的大城市5个、70万的次大城市4个,县级市要大部分按20万人口规划建设,这无疑为湖南人寿城市分公司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但如果我们在强调大中城市发展战略的同时,将极具发展潜力的其他城市分公司排除在外,可以实行的政策不参实行,可以享受的政策不能享受,就有可能挫伤其积极性,不仅会制约城市业务的快速发展,也会错失国家对中资保险业实施3年保护期的大好良机。
未来3到5年间将是决定中资公司市场格局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保险市场在全国保险市场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城市分公司的作用也日趋突出。因此,只有将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分公司作为中资公司改革发展的战略要地,将地市级分公司作为公司改革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加快开拓城市保险市场,积极培育和构建全方位的发展战略框架,才能使城市分公司真正成为引导市场潮流的中坚力量,才能抢占国内保险市场,实现中资公司总体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施大中城市业务发展战略必须与推进公司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尽快对现有公司综合资源进行前瞻性整合,以培育和提高中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中资保险公司中,国有保险公司占主导地位,但国有保险公司的管理体制已经十分滞后,因此,提高国有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公司的体制变革,努力根除国有独资公司的制度缺陷,实行国有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就大中城市而言,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积极推进公司的企业制度改革,对现有公司综合资源进行前瞻性整合,以培育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市场资源的整合。综合性、多元化的经营,是国际、国内金融保险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当前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大中城市作为公司实施战略竞争与协作的主要地域,应加大银行、邮局等兼业代理,扩大保险市场供给。利用银行、邮政等网点作为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不仅可以做到以较低的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效率地覆盖市场和客户,提高市场占比和份额,而且银行的良好信誉、高效的优质服务也将吸引更多的客户。要加强银行与保险合作,妥善解决好保险与银行合作的核心管理问题,努力提高银行保险的电脑联网技术,有效解决分散性业务、续期保费收缴、委托银行收款等问题。其次,大中城市要积极探索银行与保险的合作模式,创新中国金融保险制度,做大、做好寿险市场这块“蛋糕”,为中资公司实行综合性、多元化经营探索出路。银行与保险合作的服务机制是银行、保险和客户的“三赢”战略,无论选择哪一种模式,都必须有利于城市保险业务的高速扩展,有利于提高中资公司的整体实力。就当前来看,从“互相代理”到“联合战舰”,应当是中资公司实行银保合作的最佳选择,也是大中城市整合市场资源的必由路之路。
2.产品资源的整合。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城市体系将成为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增长刺激的关键。在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金融保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大中城市发展战略时,必须对现有产品资源进行结构调整和功能改造。一是要针对寿险市场产品消费需求出现的新变化,努力实现保障型产品由保死亡责任向保死亡前经济需求的转变,寿险产品由以支定收向以收定支的转变,保险产品设计由保险人承担全部风险向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风险共担、经营成果共享的转变;二是要针对城市人口多、发展潜力大、保险产品需求多样化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准细分保险市场,开发满足消费者利益的险种,如财险中的机动车保险、企财险、寿险中的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使之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品格局;三是要大力发展低预定利率、非利率敏感型产品及资产管理型产品的新业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努力化解存量利差损,促使保险业务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3.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的整合。加快实施大中城市发展战略,首先就必须强化城市分公司的职能作用,对现有组织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市级分公司作为微观管理基础,应实行逐步合并的方式,尽可能按经济区域设置,以强化中心城市公司的基础管理功能和市场发展的地位。其次,要真正赋予大中城市分公司治理权力。大中城市分公司总经理在公司治理上应真正拥有业务决策权、人员使用权和收入分配权。三是要优化人力资源,真正建立内部竞争与淘汰机制,真正打破官本位和委派制。大中城市要加快实行员工转制和分流,尽快实行以聘任制和合同制为基础、管理和技术系列并行的职能职位制,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和岗位工资制,拉大分配档次。要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真正打破在编员工、聘用员工和临时工的界线,允许大中城市分公司在系统内外自主聘用业务骨干,建立并形成一个可以与员工个人贡献度具体挂钩、职能完整、标准透明、待遇公开(包括薪金、福利和荣誉)、全员适用的发展等级制度,真正实现大中城市人员结构、素质结构、效能结构的优化。
三、实施大中城市业务发展战略必须与提高公司整体效益结合起来,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符合国际保险惯例的科学运作体系
商业保险是富人保险,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大中城市是商业保险发展的基础,因此,大中城市稳,则全局稳;大中城市乱,则全局乱,大中城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中资公司的前途命运。因此,实施大中城市发展战略时,就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符合国际保险惯例的经营运作体系。
1.牢固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首先应当突出经营效益指标考核,因为大中城市人口密度大,单位多而集中,展业难度相对较小,展业成本相对较低,是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业务发展指标考核,保费规模最能体现大中城市的现实发展水平;第三,综合管理指标考核,也应当围绕质量和效益这个主题进行量化。要强化法人意识,坚决防止重发展轻效益问题的发生,绝不能以牺牲公司的效益和质量来获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要注重并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大中城市业务的较快发展。
2.加快新版ISO9000在大中城市的推行,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大中城市分公司而言,以取得ISO9000认证为目标,不仅是向社会昭示中资公司良好的服务素质,提高公司知名度和市场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强化公司服务管理,促进内部品质监控,提高管理效率,建立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和内控机制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快新版ISO9000的推行,展示其标准化和优质服务的能力,应当成为大中城市致力于发展的首要选择。
3.积极改进大中城市支持保障工作,建立科学的督导监控体制。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保险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保险、电子商务、新型电子支付手段等高科技的应用层出不穷,给传统保险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销售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要加快实施大中城市发展战略,就要努力提高城市分公司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加快大中城市分公司电子化建设的步伐;要利用Internet网络,透过国际网络向广大客户提供在线全球服务,为大中城市业务发展创造商机;要建立并形成科学的督导监控体系。督导监控体系在于管理体制总体上的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规范化管理,责权利分明,就一定能够快速发展大中城市保险业务,笑迎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