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的术后护理论文_刘弦

30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的术后护理论文_刘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总结30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30例,检测其各项指标,分析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2例术后肺动脉出现高压危象,在经积极地处理之后病情好转。其余患儿均未见发生严重性的并发症,在随访期内所有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术后的护理重点在于密切的监测患儿循环功能,并及早地诊断以及处理房室瓣的反流现象;积极开展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护理措施并对心功能进行维护,同时严密地监测心率以及心律方面的变化;对呼吸道做好充分的护理,同时防治肺部的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术后护理;经验体会

完全性房室隔缺损(CAVSD)是极其复杂的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心病[1-2]。该病的主要病变是房室瓣的上下隔发育不全,以及房室瓣的发育出现异常。由于该病的病变较为复杂同时自然的预后较差,有高达80%的保守治疗患儿常会心衰且反复性的并发肺炎,多数保守治疗患儿会死于2岁内[3]。在近年由于临床对于病变的认识不断加深,加上手术技术、术后监护等水平不断的提高,患儿手术后的存活率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4]。本研究主要总结30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的术后护理经验。

1临床资料

1.1基线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患儿的年龄在3个月~7岁。其中,年龄在2岁以下共23例。患儿的体重在4.7~30kg,患儿平均体重为(12.31±6.14)kg,其中体重在10kg以下24例。对患儿进行术前心电图结果提示,其电轴均偏左,1度房室的传导发生阻滞11例,完全或不完全的右束支传导发生阻滞7例,频发室早呈现二、三联律3例以及右房右室肥大患儿9例。所有患儿在术前均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心导管超声检查进行确诊。其中4例以伴动脉导管未闭,3例卵圆孔未闭,3例为主动脉瓣狭窄加二、三尖瓣裂。患儿的二、三尖瓣上均有不同程度反流。且心功能评级为Ⅱ级共13例,Ⅲ级共17例。

1.2治疗效果

30例患儿在术后均转回SICU进行监护。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40.7±27.4)h,SICU监护时间为(5.03±1.02)d。本组2例术后肺动脉出现高压危象,在经积极地处理之后病情好转。其余患儿均未见发生严重性的并发症,在随访期内所有患儿均恢复良好,随访复查的超声心动图结果提示,二、三尖瓣发生轻-中度的反流4例,发生轻度反流5例,患儿的心功能均能够达到Ⅰ级。

2护理

2.1术后及早地发现并发症

CAVSD的患儿术前因其心内房室瓣的畸形,使手术难度增大,加上术者对于修复操作熟练程度不同。在术后发生房室瓣的反流并发症状况也不同[5]。据相关的文献资料报道,有接近6%的患儿在术后房室瓣的残余分流,其二尖瓣的关闭状态不全较为严重,因此需进行再手术甚至需要进行换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本组患儿中,有2例在术后8h的LAP突然出现上升,分别达到14mmHg以及15mmHg,同时有大量的血性痰出现,经床旁超声的检查结果提示,患儿的左房室瓣出现重度反流,均需进行再次手术,在经过再次手术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得到好转,再次转入SICU进行观察。对患儿随访6个月~4年复查的超声心动图结果提示,二、三尖瓣发生轻-中度的反流4例,发生轻度反流5例,患儿的心功能均能够达到Ⅰ级。

2.2术后的肺动脉高压危象防治

CAVSD的患儿在术前因4心腔均相通,除了心房以及心室由水平方向自左向右进行分流,左心室的血液直接反流到右心房中,且左、右心室的负荷出现明显的增加。因此,早期患儿易表现出肺动脉高压症状,加上体外的循环轮转术后,患儿的肺血管对于高碳酸血症、缺氧、肺不张以及烦躁等因素存在有剧烈的反应,肺动脉的压力可骤然升高,导致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而术后的肺动脉高压危象则是在术后早期导致患儿死亡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术后的肺动脉高压危象防治极其必要。

对于肺动脉高压危象防治要点,主要在术后的2~3d内使患儿保持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并且持续性的由静脉内泵入镇静剂以及肌松剂等。在本组研究中,通过应用芬太尼以及万可松,起到的疗效较好。同时,对于呼吸机以及监护仪等的各种仪器、设备声音均要尽量地调低,减少对患儿产生刺激。对于在术后肺动脉压下降相对不明显或存在波动的患儿应当适当延长使用呼吸机辅助进行呼吸的时间,同时保持通气,使PaCO2的量保持28~35mmHg,PaO2保持在100mmHg之上。进行吸痰的动作需要轻柔,单次操作的时间控制<10s。

2.3心律失常患儿的干预

因患儿的房室瓣以及房室瓣的上下隔的发育出现异常,在进行手术时,传导束也易造成损伤,在术后电解质相对发生紊乱,再加上体外循环再灌注的损伤等相关因素,可能导致CAVSD矫治术后患儿的心律发生失常现象。在本组研究中,1度房室的传导发生阻滞11例,完全或不完全的右束支传导发生阻滞7例,患儿均遵医嘱应用0.01~0.05μg/(kg·min)的异丙肾上腺素进行持续静脉内泵入,同时其中有7例应用临时的心脏起搏器,使患儿的心率维持100~140次/min。频发室早呈现二、三联律3例,均遵医嘱基于利多卡因进行治疗,首次用量以1mg/kg+5%的葡萄糖10ml进行缓慢地静脉推注,之后应用利多卡因20~40μg/(kg·min)进行持续的静脉内泵入治疗,治疗的效果相对较为良好。

2.4呼吸道护理

本组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40.7±27.4)h,相对辅助时间较久,在术前呼吸道易反复发生感染,且加之机体的抵抗力较为低下等因素,易引起术后肺部的并发症发生[6]。因此,进行呼吸道护理在术后是一项极其必要的操作,需严格地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且定期地对患儿气道分泌物等进行微生物学的检查。在患儿的循环系统稳定之后,需以每2h进行一次体位更换,并且根据对患儿肺部呼吸音的听诊情况针对性地采取拍背以及电按摩等操作。

3小结

总而言之,本研究对30例患儿实施护理后,2例术后肺动脉出现高压危象,在经积极地处理之后病情好转。其余患儿均未见发生严重性的并发症,在随访期内所有患儿均恢复良好。对于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术后的护理重点在于密切的监测患儿循环功能,并及早地诊断以及处理房室瓣的反流现象;积极开展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护理措施并对心功能进行维护,同时严密地监测心率以及心律方面的变化;对呼吸道做好充分的护理,同时防治肺部的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凯,赵乃琤,秦玉明,等.小儿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8例治疗[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6,21(4):354-356.

[2]楚军民,徐海涛,李守军,等.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再次手术的早中期结果[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6(1):1570-1572.

[3]张怡,莫绪明,戚继荣.两种方法治疗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手术效果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12):1162-1171.

[4]吕亚芬,杨亚燕,李莉,等.腋下小切口房室间隔缺损修补84例手术护理配合[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3):153-154.

[5]陈健,何凤龙.175例低体重患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J].心理医生,2016,22(29):211-213.

[6]程青,高丽玲,李玉娣,等.16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4).

论文作者:刘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30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的术后护理论文_刘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