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好成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成绩论文,习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好成绩源于好习惯
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的秘密武器就是——热爱学习,并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一期特别策划,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好成绩。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很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很糟糕。为此,家长着急、烦恼,却又不知原因何在。一位家长曾对我们说,他看北大、清华的那些孩子从外表上也是平平常常的,和他儿子没什么区别,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儿子和那些孩子差距那么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想知道那些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的秘密武器吗?让我们先来听听他们和他们的家长是怎样说的——
赵冰哲 (2000年河北省文科高考状元)的母亲:
我们家住在狼牙山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很穷。冰哲小的时候,家里买不起书,我就到处找书给他看,讲给他听,慢慢的这孩子就特别爱读书,有时蹲在厕所里也看书,看着看着就着迷了,都不知道出来。这就养成了习惯,迷上了书。上了小学以后,我从来没管过他,根本不用管,他自己就特别爱学习。
马炎(北京大学经管学院三年级学生):
我能考进北京大学,得益于我妈妈,她帮助我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看上去很小、不起眼,也不重要。比如吃饭,我二三岁时,不好好吃饭,还磨磨蹭蹭的。我妈妈下决心要把我的毛病改过来,她每天把我撂到1米多高的窗台上,面对面地喂饭,不吃完不让下地。开始,我很害怕,很快就把一碗饭吃完了。后来,妈妈也不喂我了,让我自己吃,我再也不磨蹭了。慢慢地养成了习惯,做其他事也不磨蹭了。再比如写日记。我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我写日记,当时我还不会写字,妈妈就让我把每天有意思的事说出来,她帮助记录,一两句都可以。上小学后,我一直坚持写日记,这也间接培养了我克服困难、不依赖别人的习惯。
周芬芬(2000年江西省文科状元)的父亲:
我特别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管学习任务多重,晚上11点前必须上床睡觉,早晨6点半必须起床,起床后念半小时英语或语文,雷打不动。
陈真(2000年西藏高考状元)的母亲:
我从来不先给孩子检查作业,而是让孩子自己检查。等陈真查完了,我再检查,查出有错误的地方也不告诉她哪里错了,只告诉她有错,让她再查,直到她自己发现为止。慢慢地她就养成习惯,一是耐心细致,二是不依赖父母,学习靠自己。
在对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关系的评价上,中小学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
秦老师(中学数学老师):
著名学者周上渊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我在教学中发现造成学生成绩层次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习惯不同,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里谈谈我是如何培养孩子数学学习中的反思习惯的。
初一入学时,我曾对20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过调查,主要考察题后反思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和题后反思的习惯的养成情况。结果表明,题后反思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影响,并且成绩较高的学生反思习惯要好于成绩较低的。因此,我加强对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1.在课堂上进行题后反思方法的指导
初一刚开学,我就加强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课上结合习题给以指导,给时间让学生反思,并就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题后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逐渐的,学生做完题后会反思了,也有了些主动性。一节课上四班的孙燃同学在对一个题进行反思后,再做此类型题时很快就解出来了,他感慨地说:“原来数学这么简单,题后反思就行了。”
2.引导学生进行章后反思
在学生有了题后反思的初步能力后,我要求学生对学过的一章进行章后小结。可能是体验到了题后反思的好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除了个别同学抄书外,70%的同学写出别具特色的小结。如李悦同学每次小结都采用重点、难点、疑点等程序。范晶晶把每一章的易错点总结得特别清楚。金曼曼、仇菀君等同学总结的知识结构条理比较清楚。在学完了整式的加减这一章后,我从学生出的十几套自我检测题中选择一套有特色的,学生做时的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都很高,其中有一道需要整体代入的题曾引起学生间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题出错了,不能做。经过激烈的争论,学生认识到此题可解。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3.提高学生对反思的认识
经过半学期的培养后,学生的解题习惯有了好转,为了巩固已有的进步,我指导学生在寒假中以写小论文的方式加以巩固和深化。
例如,孙雪同学在论文中写道: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培养更多地要靠潜教育。我在课上经常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对有些题进行反思,为了引起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曾设计了这样一节课。
一天上课时,我故意说:“这道题老师没有解出来。”刚说完,同学们都用惊愕的眼光看着我,就连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也好奇地看着我,此时,我看到学生的目光专注,便问:“哪个同学做出这道题了?”刷地举起了五六只手,同学都环顾四周,想知道有谁举手了,我发现举手的同学脸上带着自豪,“谁愿意到讲台上讲一讲?”会做题的同学争先恐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同学们在讲题时我注意到就连平时觉得像这样的难题与自己无关的同学也认真地听着。
题讲完后,我问:“你们认为老师为什么没有做出这道题?”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您肯定没有认真思考?”“老师我做这道题时,算了老长时间了,您是不是嫌麻烦就不做?”于是我连连点头,说道:“看来这些不好的习惯真是学习的大敌呀!”听我这么一说,同学们都笑了,我也笑了。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能够对题本身进行反思,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
一学年过去了,一些很聪明但不会学习的同学,在养成了一定的题后反思习惯以后,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下面列举一些同学的入学、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统考成绩:杨原70、74、86 丁楠57、70、 84 张小倩74、87、94 张俊凯 67、87、91 范晶晶74、90、98 张小亭70、86、90。
实践证明:把目光盯在成绩上,是近视的,学习成绩是一时的,这次考得好,下次未必考得好;而学习习惯的形成是终生受益的,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必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二者是密不可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关系。
刘老师(小学英语老师):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凡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多数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差的学生多数的学习习惯不太好,这说明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是成正比的。我认为真正的习惯必须从每节课抓起。
一、着重培养的学习习惯
1.专心听讲的习惯
“注意力”是打开智慧的天窗。“集中注意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凡是专心听讲的人,学习效率都较高,因为他把精力都集中到学习内容上,而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学习效率很低。
尤其是英语的学习,小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主要从课堂教学中掌握。提高听课效率,当堂的知识和技能当堂掌握,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的根本途径。
2.仔细认真的习惯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认真与学习成绩是成正比的,认真与成就也是成正比的。英语的拼读,既有与汉语相通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的特色(尤其语法)。囫囵吞枣似的学习,只会闹笑话。听得清、看得准、写得对和记得牢是基本功。
3.温故知新的习惯
课前先预习。看书和听录音磁带,找出难点,有张有弛。课后复习是关键。作为语言,要学过后经常拿出来见见面,才能成为朋友。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及时复习是巩固学习的良策。每节课上的单词听写也是一种温故知新。
4.语言交际的习惯
学以致用,才是学的目的。而适当的诵读是用的前提。培养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不怕错,不怕慢,不怕说不标准,就怕哑巴英语。多读多背才能多用,多用英语进行情景对话,达到英语交际、英语思维的境界,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以至共同提高听、说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习习惯
一般学生要抓两个转化,即从认识向行为的转化,从行为向习惯的转化。
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抓三个转化,即不良习惯及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的转化,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的转化。
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培养学生能吃苦,自觉地学和用英语的意识。
习惯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是要持之以恒的。要想成绩好,就得能吃苦,每天进行1小时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自觉性有时稍差,于是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提出要求。如:见到英语老师要主动用英语打招呼。老师要多用英语组织教学,以便巩固单词和句型。四至六年级学生课前要多听录音带,自学单词和歌曲,课后每天做半小时以上的听说训练,要记单词。英语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词汇等都需要记忆。采取每节课的前5分钟进行听写并记分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记忆单词和句型,以便形成语感。
2.课上师生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提高听课效率,当堂知识和技能当堂掌握,是提高其学习水平的根本途径。
在课堂上要经常保持师生之间的目光交流,从学生的表情获得信息反馈,看学生到底听懂多少。多种形式的提问,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言语交际活动。从学生兴奋的表情和发亮的眼睛,可以看出学生理解了知识重点。再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当堂进行测试英语听算、英语表达结果。老师用一丝微笑、赞许的眼神、赞扬的话随时激励学生。
3.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作业是锻炼学生思维,强化记忆的重要过程。每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在英语本上抄一遍,并注明中文,这样学生对于功能句就能加深理解。课堂训练的作业,除了中文译英文这一项学生可自选做一半题以外,其他题都必须独立全做。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又有近30%是外地打工者的孩子,学生家长能辅导学生英语的微乎其微,于是我就给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允许不会做,比如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部分比较难的题。不会做作业不是不管。如果属于全班性的问题,就进行集体讲解;如果属于个别学生不会做,就要求学生主动拿着作业本找老师,明白后再做。老师及时分析该生不会的原因,对症下药。但绝不允许抄别人的作业。
4.书写规范整齐
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做作业时书写规范整齐。学生都要用铅笔书写,并提出明确的要求,能较正确、熟练、整齐地用手写体在三格本上书写单词、短语和句型,句子大小写、标点符号及格式正确,本面干净。批改过几次后,书写达标者,可自由选择铅笔、油笔和钢笔来进行书面作业,激励学生自觉地提高书写水平。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什么?怎样去培养?请听专家的建议指导。
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孩子的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每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星期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应该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
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劳动、文体活动以及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
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要安排较多的课外阅读和较多的文体活动。有的孩子学习吃力,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
订计划要发挥孩子积极性,家长不能代替,应该提出指导性意见。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计划可以调整,不可放弃。
专时专用、讲求效率的习惯
不少孩子,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率不高。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率的习惯。
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开始,孩子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家长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时玩。可以教孩子上好闹钟,按定好的时间作息。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家长及时给以鼓励。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有些家长,只要求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一直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
方法之一: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家长切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查阅资料。
方法之二: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于学习任务重,孩子往往满足于知道是什么就过去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家长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之三:鼓励孩子一题多解。老师留的作业,常常不止一个答案,一种解法。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只写一种。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
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家长要指导孩子多利用工具书。家长自己应给孩子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孩子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孩子一起去选购几本工具书(包括资料性的)放在书架上,经常查阅。买学科工具书,应听听任课教师的意见。这方面习惯养成了,终生受益。
善于请教的习惯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家长要指导孩子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问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的孩子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对这样的孩子,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几次之后,就敢提问了。
一个家长的总结:四个一、三个要
5~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困难了,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作为家长,我认为一定要坚持四个一、三个要。
四个一是:
1.打好一个基础——强化学习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选择性的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调动孩子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只要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性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兴趣产生了,也就不用担心他们不去学了。我们家长所要做的应该是: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
首先,找到孩子的真正的兴趣所在。父母必须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浓厚的兴趣,而不仅仅是关心他(她)的成绩。您知道您的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吗?您知道您的孩子最喜欢的功课和最不喜欢的功课吗?您知道您的孩子最喜欢的老师和最不喜欢的老师吗?……试想,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兴趣都不了解的话,又谈何引导和培养呢?我们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知道问题所在,才能有效地去引导,才能和孩子一起努力,找到兴趣所在,然后,让兴趣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
其次,爱护孩子多方面兴趣将有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父母,不用担心孩子因兴趣广泛而影响学习。现在的孩子每天都会面对大量的外界信息,似乎对什么都好奇、感兴趣!可以有各种兴趣爱好,但是任何时候学习必须是第一位的,如果因此而影响到学习,那么其他的兴趣爱好就只能放到一边!
2.抓住一个关键——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是什么?目标是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果子。顺手就能摘到或跳得再高也够不着的都不叫目标。学习目标也是一样,我们对孩子的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会让孩子觉得太难而丧失信心;太低了,会让孩子觉得太易而丧失积极性。如果自己的孩子目前是中下游水平,那么学习目标就应该是进步,如果是上游水平,那么学习目标就应该是稳步。父母恨不得孩子门门功课100分,然而这是绝对的理想状态!家长一般都会拔高对孩子的目标要求,而不管孩子的现状,孩子考99分,仍不满意,为什么不努力一下考100分?要是100分那该多好啊!——这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学习成绩较差的,做父母的更是恨铁不成钢,有些骂不解恨的话,就打!其结果换来的就是孩子对学习的畏惧!对学习的抵触!让学习目标成为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方向,成为孩子自觉的行为。如果您的孩子总想跳起来去摘学习的果子,我想,您的孩子已经找到了方向!
3.围绕一个核心——掌握学习方法
不管是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还是将来进修的需要,如果学习仍仅仅停留在苦学、勤学的水平上已经远远不够了,还必须巧学、会学,这就是一个方法问题。学习方法很多,而作为父母,至少应了解孩子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当一个个正确的学习方法一贯坚持下来的时候,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在逐步形成了!
一是要关注孩子是否有专心听讲的习惯。
二是要关注孩子是否有不懂就问、在学习中找问题的习惯。如果孩子从来都不问或是很少提问题的话,那说明他(她)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是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则是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状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养成独立思考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
三是要关注孩子是否有认真阅读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我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从漂亮的、非常动听的故事画报开始,家中的桌子上、枕头边、沙发上,随处都有适合她看的书籍,现在我的女儿每天在家临睡前至少都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因为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课本、预习功课对她来讲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而这为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要关注孩子是否有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通过作业,可以考察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不能忽视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效率问题。我们有不少的家长,包括我自己也曾经有这样的感觉,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而不管他们在干什么,我们就感到满足,感到高兴。而实际上,学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4.创造一个条件——保持学习环境
一是父母的言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们往往说的多,做的少,要求孩子学习专心致志,精力集中,可自己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榜样。经常在家打麻将、打牌、玩游戏机、看电视等而干扰孩子学习,我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除非他们自身有极强的意志和对学习有极大的兴趣,否则是不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家长的行为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二是父母的榜样:做个学习型的父母。有可能你不会去读什么学历,或是学什么知识或技能,但至少,你应该有看报的习惯。
三个要是:
1.要有坚定的态度
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不能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能不能给孩子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要求,能不能认真地进行督促引导,能不能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对家长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的一种考验。所以要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态度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当然,家长还要注意方式方法。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挺有意思的话,对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有启发意义。他说,习惯就是习惯,任何人都不能把它从窗口扔出去,只有哄着它从楼梯下去,而且每次只能走一层。
2.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不可事事包揽。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自己做点事,就会影响和耽误学习,因此事事由父母包办,不注重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如渴了大人给倒水;铅笔断了家长帮着削;书包乱了父母整理。这些虽然看起来不算什么大事,可时间长了就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其结果可能使孩子做事责任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马马虎虎,影响孩子学习的自觉性。
不可过分溺爱。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家长不管好歹,要什么给什么,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思办。家长以为这样才是关心和爱护他们,但久而久之,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从行为上就难以约束自己,自制力差。在学习上就会变得不思进取,没有上进心,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打退堂鼓,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这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应该勇于放手。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身价值,孩子也不例外。让孩子在自觉和独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和支持。不要害怕他们失败,给予适当的扶持和指点,放开你手中的“雄鹰”,让他们翱翔于知识的天空。是个猴子就给他们座山折腾折腾,是条龙就给他们条大河扑腾扑腾。
3.要给孩子充分的肯定和鞭策
当孩子自觉性比较好的时候,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得到一点进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都应及时地表扬,让孩子感到受到重视。而那些在训斥中长大的孩子,自信心会受到严重打击,学习会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是逃避。因为,他们得不到肯定,不知道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在哪,学习就不可能有积极性,而良好的习惯应该是个自觉的行为。
当孩子自觉性比较差的时候,一味地为他创造良好的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能让他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有时还不如“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教育,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当然,自觉性强的孩子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学习热情。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则是孩子一生一世的事,衷心希望我的“四个一”和“三个要”的体会能对您有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