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标准逐步提高,医学的发展目标已从降低死亡率到降低发病率和伤残率进而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医学的内容从治疗医学发展到预防医学,进而发展到保健医学。医学服务的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服务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从单纯的医疗处理到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全面支持。
关键词:新形势 产科 模式转变
1、产科服务模式转变
妊娠和分娩毕竟是生理过程,绝大多数的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每个产妇都希望能顺利、平安,婴儿能健康成长。产妇和胎儿是完成分娩过程任务的主角,医生的任务应该是保护和促进产妇的健康,排除各种不利因素,为产妇分娩提供最良好的环境,不但在生理上,而且还要从心理上、社会适应性上支持产妇,使她能在最好的状态下充分发挥她的能力[1]。所以,为了适应新的医学服务模式要求,产科的服务模式亦应该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服务模式,从以医疗为中心、要求产妇配合转变为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根据产妇需要提供服务。
2、新形势下孕产期一体化延伸的服务模式
2.1孕前保健
对生育要求的提高首先要从指导受孕开始,这就要求我们为准备怀孕的夫妇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孕前指导。包括协助新婚夫妇选择最佳的受孕季节、最适当的生育年龄、最良好的身体状况、最理想的受孕环境等等。一般来讲,春夏交替的季节是受孕比较理想的时机,这个季节避开了冬春病毒性疾病高发时段,同时万物复苏,精子和卵细胞也最具活力,此时受精提高了受精卵的质量。准备妊娠时尽量避免焦虑,身心愉快的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此外,居住环境应相对安静、无污染等等。
2.2孕期保健
目前产科临床的诊疗技术已接近成熟水平,所以,孕期保健就要关注产科上、下游学科的相互联系,加快相关学科共同发展。上游领域也就是胎儿医学领域,不仅在产科临床层次关注胎儿的发生发育、疾病产生演变、先天疾病的诊断学科、产前保健学科、以及其下游新生儿科诸多胎儿和新生儿阶段的诊治内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以胎儿医学中心 依托,产前诊断、妇儿保健、产科、新生儿科同步建设的一体化延伸发展原则显得尤为重要,而产前诊断学、围产保健科的发展,又有赖于产前诊断中心、产后康复中心、母婴俱乐部的成立。产前诊断中心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细胞培养技术是否到位,脐血和绒毛的穿刺技术是否成熟,而这项技术的开展又有赖于先进的超声设备支持(比如实时三维、四维超声)。
母婴俱乐部和产科临床相结合,采用健康教育有备分娩服务模式,孕妇及其丈夫(或家属)接受个性化的有备分娩模式课程培训,在常规围产保健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围产保健服务内涵。它不仅仅考虑了产妇的心理因素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健康促进的全新理念,使围产保健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让孕妇在充满自信的和愉悦的状态中度过从准妈妈到正式妈妈的特殊旅程。内容可以包括[2]:①为分娩做准备、模拟分娩、产后恢复及育儿技巧的培训;②孕期正确的身体姿势、孕妇活动骨盆肌肉韧带的方法、孕期健身球体操及徒手体操、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体位转换方式、演练分娩中呼吸和放松的助产法、丈夫帮助妻子抚触按摩的手法;③运用模拟分娩互动教学法演示并细化分娩3个产程中生理的变化、心理的感受、孕妇及其丈夫应对的方法;④手把手教母乳喂养正确姿势和乳头含接的方法、婴儿洗澡及科学育儿方法;⑤产后体操、产后心理恢复、积极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使孕妇及其丈夫有效掌握围产保健要点、分娩过程中的特殊技巧和韧带等训练,为孕妇上台顺利自然分娩练好台下基本功,使产妇在其丈夫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健康、自然的分娩过程。
2.3产时保健
在充分产前教育的基础上,在产时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包括为其提供舒适、温馨、宁静而安全的环境,尊重孕产妇的尊严、感受、注意保护隐私,提供生理、心理、精神全方位的支持,另外尤其要提供的还有“导乐”陪伴分娩服务,在待产过程中以询证医学的原则来确定适宜技术。
2.4产后保健
经历了妊娠和分娩这一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后,机体与生殖器官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女性在完成了孕育生命这一伟大历程后,也开始注意到自 己身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这一时期除了 做好传统意义上的医学观察以及指导成功母乳喂养以外,还要注意关注产妇自身身体和心理的需求。这又需要我们为她们提供系统的产后保健服务,包括产后体操等多种形式促进生殖器官和体型的恢复,使其尽快消耗旧孕期储存的脂肪,有效地恢复腹部及盆底肌肉,加快形体恢复,增强体质,调节心情,使其更好的担负起哺育婴儿的重任,恢复起女性的自信,尽快融入社会。
3 转化服务模式,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在传统产科医学服务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理念,即在常规围产保健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围产保健服务 的内涵,不仅仅考虑到产妇的生理特征,同时还考虑了产妇的心理因素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服务模式的转化,加强了医患的沟通,使医护人员更加了解孕产妇真正需要什么,从而更具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服务。以健康促进的全新理念,使围产保健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让孕妇在充满自信和愉悦的状态中度过从准妈妈到正式妈妈的特殊旅程。
参考文献
[1]李道芬.新形势下产科服务模式转化的探讨[J].哈尔滨医药,2012,32(5):386-386.
[2]关伟丽,黎佩兴,麦结贞等.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在孕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8):4-6.
论文作者:杨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产科论文; 产妇论文; 模式论文; 医学论文; 产后论文; 孕妇论文; 孕期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