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乡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问题论文_周丽君

浅析城乡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问题论文_周丽君

十堰市规划设计院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虽然我国城市居住面积不断地扩张,但是我国居民面临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严峻的就是环境污染和能源不足这两个问题。国家为应对城市环境质量下降问题,增加城市中的绿化面积,建设城市公园。随着国家提倡,国民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意识到公园对于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同时还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去处。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城市公园景观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城乡;公园;景观设计;规划;园林

公园设计是我国现代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既承担优化环境的作用,又为居民提供娱乐场所,是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公园园林的前提条件是,不破坏生态环境,顺应自然环境进行设计,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促进城市发展。同时,在设计公园景观时,应注重结合地理位置、城市历史、习俗等因素,建设更具人性化的公园,满足各方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1城市公园概念及功能

1.1城市公园的概念分析

当前,对于城市公园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不同人对于城市公园有不同的定义,有人提出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美育功能;有人强调城市公园是展示一个城市风貌的平台,应注重展现城市的历史人文;还有人则认为城市公园应该以休闲娱乐为主,提供居民良好的休闲环境等等。公园作为城市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人的居住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从城市建设类型角度看,城市公园属于绿地建设,这类型建设的特点在于服务对象广泛,除了城市居民还有外来旅游者等。城市公园所承担的作用,不只改善城市环境这一项,它同时是居民的休闲场所,让居民有更优美的休闲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具有城市特色的设计还能吸引更多旅游者,起到发展旅游业的作用。

1.2城市公园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分析

鉴于城市公园的重要地位,在规划公园景观时就需要将众多因素考虑其中,包括公园所处城市的地形地貌、历史习俗等,将具有城市代表的元素运用到公园景观设计当中,使得公园与城市更加和谐相融,以期互相辉映。故而,为了让城市与公园更好地融合,在设计公园园林时需要考虑以下内容:第一,空间结构,保持公园园林与所处周边环境建设理念相同,可以通过错落有致的植物种植修饰地形;第二,色彩变化,通过建筑的色彩提升公园环境的颜色丰富程度;第三,确保公园景观与所处环境的良好互动,达到与周围建筑相呼应的效果,增强城市公园的观赏行以及实用性。

2城市公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1合理配置景观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科学合理地搭配所选植物。

2.2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首先,要考虑到公园所在地的土壤以及气候环境,选择适合的植物用作景观设计。其次,要选择生命力较强且容易养护的植物品种,体现当地特色的同时也能够助力城市环保。选择那些固碳能力强且具观赏性的植物,既满足公园设计的要求,又能帮助吸收碳的排放,一举两得。同时,也要注意植物种类的多元化,提升公园景观的层次感。

2.3选择适宜植物的原则。

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景观材料,是公园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不仅要考虑景观选材的环保性和可循环再生性,还要结合选材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最大化降低景观建设和后期维护的成本。此外,公园铺底选材也要考虑其环保性和再利用性,例如选择青石板这种对生态环境友好的材料。

3城市公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模式

3.1成像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第一,城市公园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重要一环,并且因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而变得日新月异。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该特点体现在其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而言,公园功能、交通设计、空间体系等是设计过程中的规划要点。首先,要结合公园功能,选择合适的植物素材,并进行合理的颜色、姿态搭配设计和空间布局,完成美且实用的空间规划。另外,实际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植物搭配、山水设计等也要依照合理进行空间规划的原则,以期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形成空间感十足的区域。

第三,植物景观设计需要考虑植物的时序性特点,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设计出景观一年四季各有千秋、别具一格的景象,春有百花,夏含生机,秋叶似火,冬树银枝。从而使得公园景观保持大自然的生命力,令人流连忘返。

3.2城乡公园景观建设应注重景观元素

城市公园景观还要注重各个景观元素的结合设计。包括植物与建筑的结合、植物与山体的结合以及植物与水体的结合。这三种结合方式可以将动静元素相互结合起来,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和生态美,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鉴于我国目前的城乡公园景观设计,不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等级城乡公园景观设计水平,所以,相关管理部门在进行有关城乡建设的布局规划时,有必要加强对公园及园林景观设计的开发和保护。

比如:可以在城市外围或乡村等绿化不足的地区开发新的公园或园林,与此同时,在老城区或者自然保护区之类的绿化较好的地区加强对公园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并突出强调景观设计的观赏性。优秀的公园和园林景观设计,必然会为城乡的整体发展和长远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4.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充分利用水资源

首先,要优化传统排水模式,将植物与水体建设相结合,满足观赏性的同时也达到植物浇灌的作用。其次,对公园铺底的选材要考虑材料的透水性能,选择透水性能良好的铺底材料,可以有效调节空气温湿度、补给地下水。同时,采用节水浇灌技术代替人工浇水,提高浇灌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约用水。最后,植物种植结构不仅要多样化,而且要优选抗旱能力强的植物作为景观设计的植物选材,进一步优化水体利用。

5.城乡公园景观与历史景观相融合

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就是城市文化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就是历史景观重现。历史景观作为城市发展特定阶段的关键因素,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一方面,将题名景墙设计纳入到公园景观规划中,充分利用该标志性景观设计体现城市文明发展的历程,古色古香的壁画碑体与现代化山水植物设计相呼应,无不让人充分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韵味。另一方面,将城市文化发展通过规划纪念馆的新颖方式展现出来,让人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发展历史,感受城市的特有元素和独特魅力,增强人们生活中的文化气息,从而更好地推动城市发展建设的进程。

6.城乡景观规划应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城市发展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最大化使用并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因此,城市公园景观建设要始终坚持低碳理念,在选材方面,就要以低碳环保为要求,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自然材料,尽量避免使用对环境不友好的非再生的材料,达到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现代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还要提倡采用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使用新材料、新能源,代替原有的对环境有害的旧材料,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材料,甚至将其转化为环保型建筑材料,从而打造出对环境友好、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有效推动优质的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进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城乡的建设与发展,虽然能够给人们的带来许多生活上的便利和经济上的收益,但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近来关注度颇高的局部地区气候反常和大范围的空气污染。这些灾害看起来好像不影响日常生活,然而实际上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严重阻碍了城乡经济发展。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等标语早已家喻户晓的今天,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谦.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2]陈英瑾.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D].清华大学,2012.

[3]刘莉梅.城郊森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

论文作者:周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浅析城乡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问题论文_周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