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渐变高,特别是居住小区绿化景观设计上,人性化设计是居民关注的重点。以往的居民小区中,设计只注重经济效益,确保建筑的完整性,忽视了居民对绿化景观的合理需求。我们所讲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很好的诠释了这点,为人们的居住环境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在以下我们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对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采取详细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区绿地;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
前言
居住小区是促进人们安定团结的关键要素,改善居住环境对人们生活的舒适有着极大的影响。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怎样展示小区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建筑的人文关怀。在目前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从建筑需求考虑,唯有实现景观美化设计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营造舒适、安逸的小区居住环境。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设计原则
这种设计理念是最基础的,是根据社区自身的环境氛围确定的,涉及到景观设计中要采用的材料物资、技术等也涉及到社区整体环境的统一建设。在进行设计期间要综合了解社区传统特色、地势特点、人文环境等,要确保各方面的和谐共进,结合设计主题开展创造性设计。
2.功能性原则
居住小区是人们生存居住的场所,实现居民户外活动的要求是小区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在调节居住小区功能性建设时,要协调布局好建筑设施、道路、休闲设施场所、绿化区域、各公共基础设施之间的布置,要确保整体景观的一致性,还要确保功能性完备;既要确保居住小区的美观性,还要确保居住群体在使用期间有良好的服务体验。
3.人性化原则
居住小区和城市建筑有着一定区别,主要是为人民服务,所以人性化原则是居住小区景区设计的关键要素。居住小区的人性化建设要考虑到老弱病残对设施和道路的需求。其中无碍设计、盲道设计和残疾人专用车道,是凸显人性化设计的基本需求。
4.绿色设计原则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是目前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绿色设计是秉承资源节约和保护绿色生态为主要目标的设计理念。在当前资源缺乏、压力大的社会氛围中,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民爱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意识。设计中要多采用乡土植被,保留场地的原有植被,进一步优化和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
二、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一般问题
1.景观设计不协调
小区景观的设计原则要结合景区环境和人文特色,还要掌握生态领域的“全局、循环、和谐、再生”的设计原则,结合这些科学性设计理念来推动居住环境的提高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然而当前有很多居住小区景观设计通常没有考虑到整体景观的协调,总是聚焦在单一的设施改进上,难以协调居住区的环境、社会、经济的统一。在实际设计中,只是考虑居住区内的绿化设施,缺乏对附近环境、地势的考虑;只考虑了绿化布局的层次设置,忽略了和周边建筑相融合的布局;只考虑了植被种植范围和方向,没有注意到各种植物间的协调补充。要对居住小区发掘更多深层次的功能,如设置隔热、防风、防尘、消噪音、减少毒害物质等,在当前的景观设计中都有较多缺陷。
2.景观设计功能性不足
居住小区是当前城市人们居住舒适的重要场所,在确保小区环境舒适、美化的基础上,要发挥环境设计的功能作用,考虑居住人群的各种需求,在开展设计之前要注重对小区居民采取必要的分析,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来实现小区内各年龄层次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确保居民能各得其所。在开展功能性景观设计时,考虑老幼病残的需求尚不到位,不能为了局部形象美观而导致功能性缺乏,在设计期间要确保公共设施的安全性,促进景观设施的设计成果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因此,要在确保社区美观的同时,达到居住人群的实际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景观设计的文化底蕴不足
由于当前的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使得城市文化氛围逐渐衰竭,居住环境是城市景观的其中之一,有着继承传统文化,传播人文意识的作用,通常这些功能就由景观设计得以展现,当前的小区景观设计总是设计浮夸,只关注外形独特,文化内涵却严重不足,丧失了文化传承的作用。要把人文特色、文化底蕴运用到居住区景观设计上,把人的思想通过景观设计来予以寄托,留传给后人,才可以汇聚民心,教育警示后人,使之变成实用的文化资源。
三、优化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解决措施
1.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融入现代化理念
居住小区的设计原则要遵循人性化设计理念,软硬质景观要彼此呼应。景观配置功效要结合实际居民区的设计要求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现代形式的景观造园措施用于建造现代住宅较好,有着传统文化特色的造园措施就用于建造地方风格的住宅区。还有,园林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常规方法如对轴线、景、路径、视觉走廊等的设计原则都是互通的。并且,人性化景观设计要注重空间私密性和开发度,在此前提下安排空间。
居住小区景区设计最关键的就属点的设计了。借助彼此交织的铺地和道路等线性特点把各点元素结合起来,进一步使得居住空间由点线结合的方式更加美观实用。线与线的结合在居住区的交汇处形成面,面又是居住区关注的重点。满足景观与人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居住环境要相当重视的,在此前提下创建新的空间网络,如亲绿环境、亲水环境、亲地环境、亲子环境等。
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又一项关键内容就是对材料的选择,材料永泽要尽量的凸显出地方传统自然景色,挑选一些运用较为普遍的材料。地方人文特色要在人性景观设计中较好的融入运用。一直以来,我国面积广阔,文化知识和自然人文环境有着较大不同,在居住景观设计中要较好体现出来,才可以建造出独具特色有着文化底蕴的居住小区环境。并且区域范围内的地势特征要在设计中展现出来,建设出独具特色的景观空间。
居住区景观的的设计性能要在人性化理念中展现出来,人造景观的建设要借助先天的自然环境,发挥出最佳的环境资源优势,为居民带来优质的服务体验,进而营造出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尽量的实现居民的多元化审美要求,展现文脉的延续性,秉承可持续的生态发展理念。
2.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期间要具备互动性
居住环境好和外观独特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是要确保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一致。在实际设计期间,绿化植物配置和景观安排依次是由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和建筑设计人员完成,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尽可能的发挥各自的专业技能,不足之处就是两者一定要经过协调配合,不然就会分离园艺、景观和建筑之间的关系,使得景观设计和建筑之间发展不均衡。美国景观专业研究人员最先研究出景观建筑的设计理念,从1957年把景观建筑列为主要的研究内容。特点是在开展设计规划前期环节就确定好居住区的布局风格,完成好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专题分析内容,确保初期就掌握到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素。开发商、建筑工程师和景观规划师要在实际设计期间完成好交流配合工作,保证居住区设计理念和景观设计完美契合。所以,景观设计需要多方协调互动,包括建筑师、开发商、居民用户和景观设计师等。
3.居住小区景观绿化植被
对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设计要素而言,植被的种类选择和应用是很关键的。要合理引进绿色植被,增强自然覆盖率。不同类型的植被特点不同,特别是自身的生长特点。如,干旱地区,要适度引进一些抗旱植被,并能耐寒。要减少对环境适应性差的植被,难以存活。对于树木的引进,落叶乔木效果较好。并且,为了增强会被美观性和绿化性,设计人员可以选择一些灌木摆放。从灌木全局性来看,它既能实现美观需求,又利于栽种、移植。尤其是极干旱的地区,可以展现它的内在特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关键要素,是城市的自然延伸。“人性化”原则要在规划设计期间全面考虑,要全面了解人们的居住需求,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求实创新,考虑居住细节,要符合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物质和精神等需求,建造出自由舒适的小区景观环境。绿地设计既能提高小区空气环境质量,还能增强景观性。绿化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区独特性,更具辨识性,进一步增强小区服务性能和民众的良好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刘晨晨. 二十一世纪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2]何辉. 城市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艺术表现和理念分析[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3]熊迓. 从杭州市住宅区环境改善趋势探居住小区水景观人性化设计方法[D].南昌大学,2007.
论文作者:刘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景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居住小区论文; 环境论文; 居住区论文; 建筑论文; 植被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