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
一个充满个性活力、流淌着生命动感的音乐课堂,一定交融着师生相互的信赖、常识和愉悦。音乐学习不仅仅是技能的掌握,更是童心的吟唱、心智的放飞和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一次触及心灵的体验也许会启开一扇扇稚嫩的心灵之门。我要慢慢地学习懂得他们、唤醒他们,这是我的快乐!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2011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离开了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需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教材中,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音乐课的审美价值从本质上说,就是塑造“人”的工程,是对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真切眷顾。
一、老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审美过程中的地位。
当我第二次教学中给了学生感受、体验、思考、想象的机会之后,我明白了他们对音乐课的真正期望,那就是:描绘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感受。而我就应该是那个站在路口引领他们勇敢走上想象之路的人。“教师之教在于相机诱导。”
这节课中,“仔细观察旋律,你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恰如钥匙,拧开了孩子们灵感的流泉,孩子们的童心开始跃跃欲试地涌动了,也就是在此刻,创新美的体验生发了,灵感的种子一路疯长——也就不验证理解一个孩子提出“给它们排高低顺序”这样一个大胆的建议了。这时我继续鼓励“诱导”:你想怎么排?这什么要这样排?听到他的回答,我们只有惊叹和赞赏。他们那样的聪明啊!“教育就在于用心灵去唤醒心灵,用思维激发思维”。所以我们要学会聆听孩子的声音,学会用爱和理解指引他们“进门”——至于“进门”以后,他们会做得比我们更好!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在第一节课中,我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练节奏、讲故事、听音乐,看似热闹但缺乏实质;第二节课中,他们自己发现、自己创造、自己表演,我是一个朋友,欣赏、引导他们的音乐实践。探究中,智慧的火花、精彩的表演、灵气的描述从他们的心中汩汩而出。陶行知先生曾说:“要给学生留足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动手动脑。”陶先生注重的不是“动”的过程,而是让学生在“动”中“学习人生之道,锤炼应付社会环境所必须之人格。”同样,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学会一些音乐技能,而是通过美好的音乐感受使人格完善和充实,使心灵获得真正的解放,创造潜力得到开掘并形成一些新的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另一角度上讲,“自主、合作、探究”也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兼具了教会学生人际交往的功能,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有关“人”的学习内容。然而,太多的时候,我们用自己的意识代替了孩子们的想象,为追求所谓的“高效率”而放弃了给他们发现美、体验美的机会,音乐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也就坍塌了。这次教学让我切身体会到,“解放学生”是多么重要,我们怎么能够剥夺孩子们如此诗意的体验和遐想!怎么可以束缚如此灵动生辉的思维!怎么可以把最珍贵的“学习的过程”简约为“零”!
三、音乐课程的“预设”和“生成”何去何从。
孩子们在音乐实践中,是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是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这个过程不在于教师的精心阐述和严肃命令,而应该来源于师生共同创造的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历程演绎。
“北风在天上吹口哨,位置最高,雪球在地里,位置最低”,“前三句的旋律先掉进坑里,马上又爬上来了!”这些妙趣横生的“童话”就是孩子们以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心理特征,对课程进行的一次解读和灵感的迸发。教师在引导了延伸方向后,就不应该遏止学生与这相关的感受和体验。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唤醒和确立孩子们研究者、创造者的角色意识,当他们感悟了思想方法,其课程价值已远远超越了知识的范畴,如果我直接告诉他们旋律的特点是采用了模进手法,那么孩子就不会再经历这次发现美、探索美的过程了,而会认为“美”是理所当然的,而这种符号的“美”也会因为没有孩子自己的理解、参与而渐趋僵化。
因此,对于课堂中原生态资源的生成,我们应该即时捕捉、瞬间判断,而后得出“缩小”、“放大”或者“搁置”等策略处理,在一步步巧点妙引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音乐课程实施在有价值的“互动生成”中闪现精彩;另一方面,我们应从学生的视角,深刻理解教材,以教师特殊的“职业眼光”挖掘教材中宝贵的因素,给学生创造思考、讨论、批判、反思、质疑的机会,用“预设”为“生成”创设可能的条件。那样的话,美感的个性“时即时离”的不可知性都会给音乐审美过程带来神秘色彩与特殊的质感。
结束语:
掩卷而思,新课程作为一种开放度更大的课程,不仅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的权利,也启动了教师的思考力。当我们习惯了过去一切作为定论呈现实的时候,我们也习惯了不需要任何思考和怀疑的接纳。在某种角度上来说,正是教学的撤离才打破了我对它的依赖和来自它的束缚,让我能更多地从实际教学来理解和思考课程,一步一个脚印地“体验”自己的心灵之路,也让我懂得以后即使有“教参”相伴的日子里,我也应该有自己的思维和探索。
可不可以认为,当我们真正开始以童真的眼光,宽容的心态,欣赏的姿势去和孩子们交往对话,去真正认真审视自己和自己所面对的课程时,那么,我们的音乐课堂也就成了一池流淌着生命动感的活水!
论文作者:马晓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自己的论文; 音乐论文; 孩子们论文; 课程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学生论文; 心灵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