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补钠方法治疗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效果研究论文_王安帮,马小虎,董发达,谢煜,高长庆,杨少伟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研究用不同补钠方法治疗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依据患者血清钠浓度和不同补钠方法将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口服组患者予以口服5%生理盐水溶液的方式补钠,静脉组患者予以静脉滴注5%~15%的生理盐水溶液。对比两组患者的补钠效率。结果:静脉组患者补钠总效率为96.0%,口服组患者的补钠总效率为76.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患者采用静脉补钠法可有效提高补钠效率,具有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补钠方法;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024-02

脑出血是一种具有常见性、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危重急症[1]。患者常常合并较多并发症,低钠血症是脑出血后最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病情进展,机体血钠过低,会造成水分子大量进入细胞内,增高颅内压,影响中枢神经对血钠平衡的调节作用,导致脑水肿、组织结构移位等病变。低钠血症的致病原因多为颅内疾病引发,部分患者在应用利尿剂、甘露醇、激素或者补液后也可能会出现低钠血症[2]。如果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情恶化后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2例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用不同补钠方法治疗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头颅CT、MRI进行确诊。依据患者血清钠浓度和补钠方式将其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口服组(≥120 mmol/L):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在45岁~81岁,平均(62.5±8.0)岁。治疗前血清钠浓度为120mmol/L~125 mmol/L者8例、126mmol/L~130mmol/L者18例、131mmol/L~135 mmol/L者20例。静脉组(<120 mmol/L):46例,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在45岁~80岁,平均(63.0±8.2)岁。对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显著性检验后P>0.05,表明组间能够进行数据对比。

1.2 方法

入院24h内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钠水平检测,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于口服组患者予以口服5%生理盐水溶液的方式补钠,静脉组患者予以静脉滴注5%-15%的生理盐水溶液,两组具体用药量需要依据患者的理论补钠量而定。采用理论补钠量=(血清钠正常值-血清钠检测值)×0.6×患者体重,计算患者的理论补钠量。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不同血清钠浓度口服补钠的效率,对比两组患者的补钠总效率,计算公式为:理论补钠量÷实际补钠量×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计数资料采取%表示,显著性检验分别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口服组中,患者血清钠浓度为(120~125)mmol/L时,补钠效率与静脉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血清钠浓度为(126~130)mmol/L、(131~135)mmol/L时,与静脉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46、10.32,P<0.01)。静脉组患者补钠总效率为96.0%,口服组患者的补钠总效率为79.4%,补钠总效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3.讨论

低钠血症患者血液会保持持续低渗状态,此时脑细胞为了适应这一状态并行驶调节功能,会选择将细胞中的有机渗透溶质如氨基酸、肌醇、肌酸、磷酸等丢弃,以降低细胞的水肿程度。当这一机制减弱甚至衰竭后,患者就会出现脑细胞水肿,症状主要为昏迷、颅内压升高、抽搐等。得不到合理及时的治疗,将会危害患者的健康,严重者将会危及患者生命[3]。

根据资料指出,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机制主要包括:第一、正常情况下,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脑钠肽等机体内的利钠因子会于抗利尿激素系统共同的维持人体的盐水平衡,二者之间相互拮抗、相互协调,当这一系统的正常调节关节受到破坏后,机体即有可能出现低钠血症。第二、当患者多次进行利尿脱水处理,造成机体丢失的钠盐多于水分,也会引起低钠血症。第三、脑出血,脑出血引发低钠血症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第二、当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升高时,脑血液循环障碍将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机体下丘脑、垂体的功能,进一步会造成机体利钠因子和抗利尿激素无法正常分泌而引发低钠血症。②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升高时造成患者出现反复呕吐、进食障碍,患者无法及时补充钠盐而引发低钠血症。

脑出血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几率较高,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病情危重。有资料指出,如果低钠血症出现在患者脑出血发病48h内,且持续存在,那么患者将会出现脑疝、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心、肾等重要脏器再灌注障碍等,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4]。与此同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血清钠浓度进一步降低,预后会进一步变差[5]。因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后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补钠处理,补钠方式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当前临床补钠方式主要包括等渗生理盐水口服、静脉输入或者高渗生理盐水静脉输入等[6]。研究对比了口服和静脉两种补钠方式的补钠效率,将我院收治的92例脑出血患者依据血清钠浓度和补钠方式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采取不同的补钠方式,根据研究结果,静脉组患者补钠总效率为96.0%,口服组患者的补钠总效率为79.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相较于口服补钠,静脉补钠效率更高,值得一提的是,当患者的血清钠浓度为120mmol/L~125mmol/L,口服和静脉两种补钠方式的效率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可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补钠方式的选择。

综上所述,除了血清钠水平为120mmol/L~125mmol/L时,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建议采用静脉补钠法进行补钠。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患者采用静脉补钠法可有效提高补钠效率,具有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白春岭.浅析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临床特点与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5):2288.

[2]杨长恩.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诊治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9):61-62.

[3]林艳梅,罗东.脑出血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20例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8):1664-1665.

[4]杜平.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7):1678-1679.

[5]孙巧丽,邱茜茜,朱继人,等.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30例临床分析[J]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6(13):78-79.

[6]郑秀莉,许长平,刘凤娥.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3(11):62.

论文作者:王安帮,马小虎,董发达,谢煜,高长庆,杨少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用不同补钠方法治疗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效果研究论文_王安帮,马小虎,董发达,谢煜,高长庆,杨少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