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科技管理特点研究_科技论文

地方科技管理特点研究_科技论文

地方科技管理特点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方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方是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地方科技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具有地方特征的开放性的动态系统。根据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科技理论,地方科技系统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而存在,依托地方经济和社会而发展,为该地区之外其他区域所不能代替。

1 科技活动的创新性

创新是科技活动的本质,是国家对地方的要求,是产生新兴经济和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的需要。

首先,创新是科技活动的本质。科学技术是一种探索性工作,这种探索的本质就是创新,就是产生新思维、新观点,发现新方法、找到新的科学规律或技术工艺流程、发明新产品或专利技术。科学始于发现,技术始于发明。从科技角度而言,历史是由许许多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的历史,是一部活生生的科技创新史。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构造出物理学理论新图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人们对宇宙能源认识旧观念;蒸汽机将人们带进工业化时代,电动机给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方式,因特网使人们漫步于一种虚拟世界。正是无数创新带动科技发展,推动经济繁荣,促进社会进步。

地方科技创新的一般特性是:①要求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知识创新强调基础性科学研究,是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创新则侧重应用型产业研究,强调知识向产品和市场转变,为知识创新提供发展思路和方向,同时也补充知识创新过程中所缺少的知识。②要求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共同作用。由于技术进步作为一个渐进过程,具有内在的浪费性,市场中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也大多立足于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具有盲目性和重复性,故仅靠市场力量进行调节,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创新资源配置的低效,进而造成研究与发展的低效,因此政府行为在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手段有四种,即引导创新活动方向,激励创新主体参与,保护创新成果,协调与创新相关的各种矛盾。③要求知识,技术“私有化”过程和“公有化”过程同时进行。创新者率先创新行为会使其保有对新产品、新知识或新工艺等创新成果的暂时垄断,从而带来巨大创新收益,这形成创新的报酬和动力。基于这种吸引,创新者的创新行为因而带有私有化倾向。创新的公有性则表现为:一方面,率先创新者的垄断地位不会广泛而持久,会因竞争和由此而来的大量模仿而逐渐减弱,直至走向公有化;另一方面,创新行为本身暗含技术共享与合作,那些与基础科学相关的技术创新更是如此。可见创新的私有性与公有性并不完全矛盾和对立,二者有一个协同域。地方科技创新的重点在于,在保留创新利润动机的同时,通过研究机构、大学的作用以及政府的扶持,避免创新结果私有化所带来的技术创造和应用方面的浪费。

第二,创新是国家对地方的要求。科技创新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也是求知解惑和求新竞争的动态过程。现在国家间的竞争已表现为经济、技术、文化等整体创新水平的竞争,竞争的焦点从生产、市场向研究开发、知识创新前移。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同时可以带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就业方式的重大变化。因此国家要求地方加强科技创新,以提高国家竞争能力,增强综合国力。

对于地方而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科学技术特别是本地科学技术的需求各不相同。一个地区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一般处于技术引进、仿制为主的阶段;而在1000美元以上时则进入以技术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中国许多地区正从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过渡到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阶段。这就要求地方不仅关注当前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还必须考虑到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以便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持续的支撑。

第三,创新可产生新兴经济增长极。发展经济学显示,科技创新已突破传统经济理论的局限,利用科技创新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新兴经济的出现从技术层面来说,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等高技术的飞跃发展。在科技创新中,基于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将带动一批高技术企业成长,开辟一片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构成新兴经济增长极。

创新有原始性创新即自主创新或一次创新,有引进后消化、吸收的创新或二次创新。一般而言,国家必须考虑原始性创新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地方更注重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开发和推广应用,让企业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来占领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

第四,创新能形成地方产业集群。用新的思想和方法解决科技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科技管理创新的归宿。事实上,地方科技创新可在各个层次上进行,科技创新的结果是导致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因而只有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产业创新特色,才能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地方长期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集群中的企业能够获得范围经济收益,专业化的要素可以方便地获得;技术的不断溢出会给其他企业带来利益,产业群间互动可使创新更加容易;企业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实施联合采购共同原材料可得到优惠及共同开展市场营销。集群还有利于知识的“外溢”,实现由产品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嬗变。

2 科技目标的有限性

地方科技目标的有限性由科技管理工作的地方性、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所决定。

其一,科技管理工作的地方性,决定着目标的有限性。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全世界每天发表科技论文达6000~8000篇,发表论文的数量每隔一年半就增加一倍,每年批准的专利数量达120万件。科学技术学科领域更是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科总数已达6000多门。科学技术如此浩渺探邃,任何国家都无法全面涉及,作为地方科技工作,更是力所不能。所以地方科技发展战略只能在学科领域内选择对地方科技与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就R&D活动而言,国家R&D活动的宗旨是解决对国家全局发展有重大影响而带有方向性和关键性的重大课题,体现着瞄准前沿、积极跟踪的思想。其中包括了地方不愿介入或无能力介入的攻关课题、公益性基础研究等,且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相对地方而言要更加重视一些。地方则有所不同,它是在贯彻落实国家三类研究的同时,注重考虑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全局作用的重点,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以确保本地经济建设主战场。省级科技管理部门在布置课题时往往是以应用发展为重点,地县级则更偏重于将成果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应用于生产单位和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地方强调开发研究是研究机制的最后环节,在基础——应用——开发研究一体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中最重要、最复杂、最能体现经济目的,直接影响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

其二,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着目标的有限性。稀缺性在区域经济和区域科技系统中描述为分散性。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求组成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联系密切的聚集体,主导产业总想成团地聚集在地区内一些生产条件好的优势点上,以最大限度地获得聚集效益。然而无论什么地区在特定时期、特定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聚集规模总有一定的限度。科技人才往往只集中于少数几个甚至一个研究领域,所从事的科技研究与开发也只集中于某几个点或单个点,解决的问题也只集中于某几个或一个行业(产业)。科研大型仪器设备仅限于少数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研究资金穷一方之力也只能投放某几个单项目标,因而只能根据地方的仪器设备装备开展研究,根据科技资金来源开展有关项目和内容,如果贪大求全,就会导致分散和低水平重复,浪费资源。科技信息资源方面,尽管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很快,能有效实现远距离交流,但一方面囿于地方设备、资金等硬条件约束,受服务水平、手段、方式等软条件制肘,信息资源的获取仍然是瓶颈问题;另一方面,获得或交流大量的信息资源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面对面的思想碰撞,这对于某一特定地方而言,则是十分有限。同时,特定地区的图书、刊物、杂志的拥有量较少,亦造成研究上的局限性。

其三,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决定着目标的有限性。所谓差异性,是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等的不同,形成了地区之间的不同差异,如有的地区技术力量强,经济发达;有的地方技术力量弱,经济欠发达;有的地方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差;有的地方资源一般,产业发展好等等。由于地区间的差异,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开发及与技术使用者的互动过程后,造成了一些地方相对于其他地方在科技能力水平及专长的自有特点,而这些地方科技能力不能流动,该地方以外不能替代。这种地区之间的差异,可形成地方各具特色的优势群产业或科技群体,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区域。

从差异性特点可知,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资源禀赋程度差异很大,具有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产业结构和发育阶段不同等特点,而且制约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因素也有所不同,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技术区域差距。在实施国家目标计划的过程中,地方如何依据国家关键技术计划的要求和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各自的实际,针对其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选择对提高某一地区产业竞争力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又符合国家关键技术要求的地区关键技术,就成为地方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3 管理环节的开放性

开放是管理系统的重要特征。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就是要素或子系统。地方科技系统作为国家的子系统(要素),与本地及该地之外经常进行着各种联系,它与外界环境有物质和能量交换,并通过这种交换保持和发展系统自身,因而是一个开放系统。等终极性(或同结果性)是开放系统的重要特征和属性,是开放系统在广泛范围内可以由不同初始条件和不同方式达到相同的终态,在更大程度上可以从无序到有序,沿着有序到更高秩序的方向发展。地方科技系统作为科技工作的一个开放管理层次,特别要求遵循整分合原则,即对管理工作要从开放的角度出发,进行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其中整体是大前提,分解、分工是关键。这种由于开放而构成的分工所形成的整体,就可以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产生结构和功能的放大。

开放是科技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科技全球化是科技活动的全球化,核心内容包括研究开发资源全球配置、科技活动全球管理、研究开发成果全球共享。这要求在研究开发层面,不同专业和区域科技工作者进行合作,完成研究成果、发明、论文;在企业层面,多方合作形成战略联盟或跨国公司;在地区层面,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科技交流。与科技全球化密切相关的是制度安排的全球化,有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有科技活动范围内的基本准则,这种制度安排,就要求实施与之相应的管理,实质上就要求地方进行开放式的管理。

开放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限于历史条件和环境因素即外部封锁,我国走得是一条封闭的、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的内向型科技经济发展道路。1978年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之取得巨大成就,成功地提前实现翻两番目标,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道路。事实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地方科技工作具有综合性,需要全社会支持。现代科技的重大课题都具有广博性、多结构性、多分支性,往往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需要自然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管理科学家从不同侧面,运用自然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系统工程学等理论来予以解决,因而具有综合性。科学管理工作既是科技系统内部工作又是全社会的进步事业,既是科技活动又是科技经济化,既有科技项目更有科技产业化工作,这需要左右“逢源”,多方共同参与。还要与计划、经济、外贸、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一起,努力做到政策、规划、服务、监督四到位,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心协力抓科技工作的合力。

地方科技具有继承性,要求相互交流。科学劳动是在前人劳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科研工作都要利用前人的成果,在已有的基础开展。这种继承性能使科技工作有一定的起点,然而继承中也含有传统的思维观念、固定的工作模式、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等等,这容易使人陷入框框而跳不出、展不开。解脱这种禁锢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实行开放,引进新思想、新观念,进行学术上的相互交流、项目方面的相互合作,以开阔视野。

4 工作业绩的实效性

地方科技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人才是指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或指具有某种专项工作所需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优秀者。地方人才具有稀缺性、流动性、社会性、创造性、难以替代性,而且总量相对不足,存在着浪费,更需要人尽其才。所以地方抓好科技工作的首要目的之一就是如何开发、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当前尤其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进力度、激励力度,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多形式、多途径解决地方经济建设的急需人才。

科技成果通过转移或转化,可以物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所以地方科技管理工作要在多出成果上下功夫,通过科技活动产生科技成果。

出效益,就是地方科技管理工作要围绕经济做文章。当前文章是围绕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个中心,从经济角度抓科技,从科技角度促经济,站在科技和社会发展高度观察问题、分析形势,直接进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解决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出效益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适用性强、能开发的新产品,具有很好市场预期的成果或技术综合体,并非“酒香不怕巷子深”、“叫好不叫座”,不能进入市场的成果或技术单元;二是强调附加值高的成果或关键性技术,能直接推动产业化,能面向当地实际,具有当地特色。

出效益的有效途径是积极发展地方先进适用技术,即适用于本地区内外环境,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适用、相互促进,在互动中实现最佳综合效益的技术。一是大力推广已有先进适用技术,即把先进地区和部门已有的适用技术向后进地区、部门推广;二是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使其成为现代化的适用技术;三是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潜在适用技术,集中力量消化、改造成当地的先进适用技术,形成“引进潜在适用技术——开发为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开发出新的先进适用技术”的良性循环;四是根据自身优势,特别是资源优势,找准切入点与突破口,集中力量开发适用技术。

标签:;  ;  ;  ;  ;  ;  

地方科技管理特点研究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