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微创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较多,本文拟探讨 YL-1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为基础的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颅内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及脑积水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自 2015年 10 月至 2017年 12 月收治的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以及 YL-1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为基础的微创血肿清除术(微创组)各 30 例。开颅组的 30 例患者中,男 22 例,女 8 例,患者年龄最小45 岁,最大 68 岁,平均年龄为(60.58±5.19)岁,高血压病的病程最长 39 年,最短 11 年,按照多田氏公式计算出患者的颅内出血量,其中出血量在 40ml 以内的患者有 12 例,出血量介于 40ml 到 60ml 的患者有15 例,出血量超过 60ml 的患者有 3 例。微创组的 30 例患者中,男 23 例,女 7 例,患者年龄最小 57 岁,最大 71 岁,平均年龄为(62.25±2.94)岁,高血压病的病程最长 41 年,最短 12 年,在 40ml 以内的患者有 13 例,出血量介于40ml到60ml的患者有15例,出血量超过60ml的患者有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的病程、病种、颅内出血量的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18 例、急性脑积水患者 12 例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案
1.3.1 开颅组手术方案
开颅组采用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为:
根据患者的情况,手术采用大骨瓣切口,骨窗的大小约 8cm×6cm,切开皮质或者是侧裂的无血管区,直到血管腔后,将暗红色的血液吸出,对血肿腔内的出血点进行仔细的电凝止血,然后对血肿腔反复冲洗干净,一直冲洗到流出来的冲洗液为澄清透明为止,然后用止血纱布贴敷。在留置 12 号硅胶引流管引流后,根据患者情况,分层缝合头皮,手术结束。
1.3.2 微创组手术方案
具体步骤:(1)剃头,术前以金属标记头皮,行头 CT 定位,从无重要血管及非功能区、并易于接近血肿中心处为穿刺点;脑积水则以脑室外引流钻孔点为穿刺点;慢性硬膜下血肿以血肿最厚处为穿刺点。(2)局麻下选用适当长度的 YL-1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枪式电钻持穿刺针进入。脑出血进入血肿后拔出钻芯,加密封帽,连接侧管,先用 20ml 注射器轻缓抽吸血肿,后接引流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反复冲洗硬膜下腔,直至冲洗液清凉后外接引流袋;脑积水穿刺脑室,进入脑室后退出穿刺针,顺穿刺路径置入外引流管,外接引流袋。(3)脑出血病人每日将尿激酶 4 万 IU 注入到血肿部位一次,夹闭 4-6 小时后开放引流,次日复查头 CT,了解血肿变化。所有病例分别根据病情拔出针具,缝合头皮。(4)记录脑出血、脑积水、慢性硬膜下患者术后 CT、GCS 评分及肢体活动情况,对纳入对象严密观察病情,收集资料。
1.4 疗效评价
①围手术期疗效:比较颅内血肿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两组患者手
术后一周内的意识状况(GCS);②近期疗效:Glasgow 预后评分(GOS)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一个月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存状况,具体标准如下: 5 分;恢复良好,4 分;轻度残疾,3 分;重度残疾,2 分;植物生存,1 分:死亡。
1.5 统计学分析
对收集的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7.0 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X2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微创组与开颅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
微创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0.3±0.12)h,明显短于开颅组患者平均的手术时间(3.03±1.2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微创组与开颅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比较
经手术治疗 1 周后,微创组患者意识分级:其中,Ⅰ~Ⅱ级者 17例,Ⅲ级者 9 例,Ⅳ级者 4 例。开颅组Ⅰ~Ⅱ级者 16 例,Ⅲ级者 7 例,Ⅳ级者 7 例。开颅组患者 GCS 得分(9.44±5.31)分,明显低于微创组的(14.12±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微创组与开颅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经手术治疗 4 周后,微创组患者经 GOS 评分,恢复良好比率明显
高于开颅组,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微创组与开颅组患者随访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接受 6 个月随访,其中,微创组患者经GOS 评分,恢复良好比率明显高于开颅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5 微创组与开颅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术后 7d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开颅组见消化道出血者3 例,肺炎患者 2 例,颅内感染者 2 例,并发症发生率 23.33%;微创组见消化道出血者1例,肺炎患者1例,无颅内感染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我科在颅内血肿微创治疗的基础上,将 YL-1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技术运用到慢性硬膜下血肿及需行脑室外引流患者身上,同样
获得良好的治愈率。本文经 60 例患者接受 YL-1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为基础的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手术的注意事情及操作要低体会如下:①术前准备:患者住院后应快速接受颅脑 CT 扫描,及时确定颅内血肿的范围、大小、部位等,并计算可能的血肿量;如见呼吸道梗阻患者,应给予气管插管操作,以改善患者呼吸状况;手术准备按一般开颅手术。②手术麻醉与体位:微创手术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如见患者能承受,可加用镇静剂。患者见大脑半球出现血肿,则取仰卧位接受手术,抬高头部头部 10°-20°左右,清醒状态下的患者亦可取坐姿接受安装定向仪装置。③术中操作要点:计算血肿容量后,对液化的血肿一般行直接血肿抽吸操作,见黏稠血肿可加用一定量尿激酶生理盐水抽吸;手术靶部位主要位于血肿中心或偏后下方;且手术过程的中血肿排出量大约为计算量的 80% 左右,后续残余血肿加用尿激酶抽吸;另外,该手术大多患者可只采用单道手术入路。偶见窄长条状的血肿患者,实施双道入路手术治疗,如条件允许,可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软件等配合手术进行,将引流管沿狭长血肿腔纵轴直接导入,手术效果理想;手术过程中如见鲜血流出,应即刻停止抽吸操作,并作相应对症处理。④术后处理:患者接受手术后,应控制血压于正常范围,如见顽固性高血压症状,可采用静脉持续滴注压宁定或冬眠治疗;术后复查,如见残存血肿大于 10ml 患者,可继续行行尿激酶溶解抽吸治疗,注意夹闭引流管时间 1-2h 为宜,一般 8-12h 操作一次,直至血肿消除;另外,应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检查,预防患者的肺部或其他部位并发症出现;应加强手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可针对手术后具体情况,实施针灸、高压氧或功能锻炼等针对性康复治疗。
总之,YL-1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为基础的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颅内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脑积水的有效方法,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手术疗效好、并发症低等优点,是较好的神经外科手术术式之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东升,姚辉 . 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80 例临床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25-126.
[2]吴樱,冯颖青,陈纪言,等.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17(6):520-522.
[3] 颜杰浩,于长久,王莉,等 . 高血压脑出血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比研究 [J]. 广东医学,2011,32(20):2680-2682.
论文作者:王志锁,李磊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血肿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微创论文; 颅内论文; 统计学论文; 脑积水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