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铁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陈户中心卫生院 甘肃 张掖 734100)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入本院口腔修复科的口腔科患者130例,按照疾病的类型差异分成牙体缺损65例(随机分成甲1、乙1组)和牙列缺损或缺失65例(随机分成甲2、乙2组),分别对两种不同的疾病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甲1组采用全冠或者核桩冠治疗,乙1组采用部分冠或嵌体治疗;甲2组采用固定桥治疗,乙2组采用局部义齿或覆盖义齿治疗,然后对比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疼痛、炎症以及修复体异常和食物嵌塞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结果:甲1组较乙1组而言,炎症、疼痛、修复体异常以及食物嵌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乙1组,且甲2组较乙2组而言,炎症、疼痛、修复体异常以及食物嵌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乙2组,比较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研究表明,全冠或者核桩冠治疗用于老年牙体缺损患者治疗,以及固定桥治疗用于老年牙列缺损或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 牙列缺损或缺失;牙体缺损;口腔修复;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240-01
口腔功能缺失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老年人多见,其主要包括牙体缺损和牙列缺损或缺失。牙齿缺损或缺失,或者牙冠、牙根的功能缺失会导致老年人咀嚼功能衰退,不利于进食,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发音准确性以及牙齿的超负荷咀嚼,同时还会出现偏斜和移位,严重者还可能出现龋损以及颞下关节生理功能紊乱等,还会给患者的颜面部的美观造成影响[1]。口腔修复主要是采用生理适应性人工器械修复由于牙齿缺损或缺失导致的口腔功能缺陷,同时改善生理功能。本文特针对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入本院口腔修复科的口腔科患者130例,按照疾病的类型差异分成牙体缺损65例(随机分成甲1、乙1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和牙列缺损或缺失65例(随机分成甲2、乙2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其中,牙列缺损或缺失65例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在56~81岁不等,平均(62.35±5.96)岁,病程2~32年,平均(21.03±2.35)年;牙体缺损的65例中有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在54~80岁不等,平均(61.35±5.78)岁,病程1~28年,平均(19.87±1.98)年。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与。
1.2 方法 口腔修复之前对患者的口腔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病理组织诊断。制定修复计划:针对口腔内坏死的牙齿拔出并保留根管治疗后具有生物活性的牙根;除去修复功能丧失(或安装不妥)的修复体,然后进行口腔内膜的消毒。①牙体缺损治疗:甲1组采用全冠或者核桩冠治疗(全冠:针对龋齿发病率较高并且牙体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采用金属全冠或者非金属、混合全冠;核桩冠:针对牙体硬组织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及累及牙根者,经核桩冠桩部插入根管内,固定好后再将核、全冠固定在桩上),乙1组采用部分冠或嵌体治疗(部分冠:针对对于美观要求较低以及龋齿发生率较低的患者,可采用部分冠覆盖缺损的牙冠,继而改善牙齿功能;嵌体:根据患者牙体缺损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采用合金嵌体、烤瓷嵌体或树脂嵌体直接嵌入缺损的牙体内,对其进行保护,并回复缺损牙体的基本生理形态和功能);②牙列缺损或缺失:甲2组采用固定桥治疗(固定桥:将需要修复的牙列旁边基牙磨光,选择适合的固定桥,试戴后调整咬合),乙2组采用局部义齿或覆盖义齿治疗(针对牙列缺损或缺失患者余留牙进行调整,将牙槽嵴作为支持点,局部义齿试戴,协调发音及咀嚼功能)。
1.3 评价标准 疼痛:修复体固定后,基牙、牙周以及牙根出现肿胀、放射痛以及神经痛等;炎症:牙龈红肿热痛、积脓积液;修复体异常:出现松动、脱落或破损等;食物嵌塞:修复体、组织之间或者旁牙与修复体之间出现食物残渣。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65例牙体缺损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并发生情况比较
甲1组较乙1组而言,炎症、疼痛、修复体异常以及食物嵌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乙1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3.讨论
口腔功能的缺失给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常见的如牙体缺损、牙列缺损或缺失,有关该类疾病的治疗的方法有很多。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效果发现,对于牙体缺损的患者采用全冠或核桩冠治疗的效果较部分冠或全冠的效果好,这主要是由于全冠与牙合之间的协调性较强,并且与旁牙之间的接触性也较好,并且表面光洁,不易粘附菌斑,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物理强度和稳定性[2]。核桩冠在进行治疗时能够保留完整的牙体组织,并且与牙根管接触密切,继而受力均匀。然而部分冠或者嵌体对牙体造模的要求比较高,接触边较长,容易发生龋齿,并且修复体固位力也较弱,不适合大范围牙体缺损治疗[3]。而针对牙列缺损或缺失,采用固定桥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局部义齿或覆盖义齿的方法,主要是由于固定桥的固定性较好,很少会因咀嚼而造成修复体松动,并且咀嚼功能较好,生理协调性也较高,与基牙之间密切联合。
总之,首先清楚患者的疾病状况,选择合适的牙体修复的方法,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钟俊华.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河北医学, 2013, 19(11):1706-1707.
[2]易品丽.老年口腔修复情况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13):66-67.
[3]苏拥军.探究老年患者62例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7):62-63.
[4]程伟.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2, 31(4):58.
论文作者:武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患者论文; 口腔论文; 缺失论文; 义齿论文; 功能论文; 老年论文; 牙根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