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论文_柳洪艳

柳洪艳

湘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南岳阳 410500

【摘 要】目的:分析及探索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接诊的经临床检查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的HBcAb阳性标本3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人群的HBcAb阴性标本(均经临床检查排除其它相关感染性疾病)3000例进行对照研究。两组标本均分别采用A~G等5种不同的加样方式进行加样,其中A加样方式为遵循操作说明书按1:30的比例对待测血清进行稀释,B~G加样方式则分别给予10μL、20μL、30μL、40μL、50μL的血清加入,然后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不同加样量标本进行HBcA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本组收集的3000例HBcAb阳性标本中不同加样方式的检测结果均显示为阳性,均无假阴性。而3000例HBcAb阴性标本中,A加样方式和B加样方式的阳性率对比(P>0.05)。而与A加样方式相比,C加样方式、D加样方式、E加样方式及F加样方式的检测阳性率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临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大量标本的HBcAb进行检测时,可选用10μL血清样本直接加入,从而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加样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是现今临床上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方法,但临床经验表明,其初检与复检的诊断符合率往往不够理想,据分析这不仅和使用的检测方法有关,加样量的区别也会对检测结果造成明显的影响[1~2]。传统临床常用的加样量为按1:30的比例对待测血清进行稀释,这样不仅操作比较复杂,并且还易受到多方面人为因素的影响[3],因此选取合理的加样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结果的影响,本研究收集2010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接诊的经临床检查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的HBcAb阳性标本3000例与健康体检人群的HBcAb阴性标本30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别给予不同的加样量进行检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10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接诊的经临床检查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的HBcAb阳性标本3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人群的HBcAb阴性标本(均经临床检查排除其它相关感染性疾病)3000例进行对照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仪器及试剂

仪器选用RT6100C酶标仪(深圳雷杜公司生产)与UVW2000洗板机(华科瑞公司生产),HBcAb检测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2 检测方法

收集两组待测标本,均均分别采用A~G等5种不同的加样方式进行加样,其中A加样方式为遵循操作说明书按1:30的比例对待测血清进行稀释,B~G加样方式则分别给予10μL、20μL、30μL、40μL、50μL的血清加入。每板次均进行阳性、阴性对照,且做好室内质控,室内质控数据在控。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4]进行检测,注意相关检测操作及结果判定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构建数据库,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x2比较进行分析,单位以率(%)表示,当显示P<0.05时,则提示在比较方面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本组收集的3000例HBcAb阳性标本中不同加样方式的检测结果均显示为阳性,均无假阴性。而在本组收集的3000例HBcAb阴性标本中,A加样方式和B加样方式的阳性率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与A加样方式相比,C加样方式、D加样方式、E加样方式及F加样方式的检测阳性率均明显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该疾病主要是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所致,相关资料报道显示,全世界约有近3.5亿人感染该病毒,其中我国感染HBV患者占人口总数的1/3左右[5]。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则是临床检查及评估HBV感染患者传染性和预后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其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出现后至患者肝炎症状出现前可在患者的血清中检出,HBcAb阳性即代表患者的HBV正处于复制阶段,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HBcAb进行检测,但临床经验表明,待测标本的加样量会对检测结果造成明显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收集的3000例HBcAb阳性标本中不同加样方式的检测结果均显示为阳性,这提示不同加样方式不会对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而在3000例HBcAb阴性标本中,C加样方式、D加样方式、E加样方式及F加样方式的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加样方式(P<0.05),据分析可能是加入量过多,和HBcAg发生了特异性结合,在将酶标抗体加入后,结合几率降低,从而产生假阳性,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6~7]。而A加样方式和B加样方式的阳性率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B加样方式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HBcAb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而由于大规模体检中,A加样方式的操作相对比较复杂,需为每位患者分别准备一支专门的试管,而B加样方式则仅需给予10μL血清样本加入即可进行检测,故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操作的效率。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大量标本的HBcAb进行检测时,可选用10μL血清样本直接加入,从而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参考文献:

[1]樊蓉,侯金林.基线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定量可独立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程中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6):535.

[2]陆盈.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3,24(11):1636-1638.

[3]谢春英,孙顺昌,向开富等.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的肝功能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220-222.

[4]邹映东,林云,张兴宗等.不同稀释及洗板方式对竞争法检测乙肝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1569-1570.

[5]郭辉.非平衡法在乙型肝炎e抗体和核心抗体检测中的效果评价[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4):453-454.

[6]朱胜,石兰珍,傅广成等.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与隐匿性感染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11):1530-1532.

[7]梁红,胡同平,张文兰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核心抗体阳性样本的临床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48-3049,3055.

论文作者:柳洪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6种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论文_柳洪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