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人们对建筑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深基坑支护出现问题,将会给基础工程带来不良的安全隐患,土建基础施工应重视深基坑支护技术与施工质量,施工前必须了解深基坑支护的特征、类型及潜在问题,以此为依据制定有效对策,保障深基坑支护安全与质量。本文以当前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为切入点,分析深基坑支护的常见施工技术问题,并结合笔者项目经验,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与优化对策,希望能够改善深基坑支护的弊病,保障工程整体有效性与质量。
关键词:土建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优化对策
前言
在土建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是最重要的部分,深基坑支护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是非常突出的,建筑工程对于深基坑支护最大的要求体现在技术层面与安全性层面。我们需要应用高效、合理施工技术保障深基坑支护稳定性与工程质量。本文将以土建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为对象,分析提高与保障深基坑支护质量的有效途径。
1 深基坑支护中常用的施工技术
以笔者经验来看,当前最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中,效果比较出众的为地下连续墙、钢板桩支护与排桩支护等三种技术。
1.1 地下连续墙
所谓的地下连续墙指的就是在地下构建有着连续性特征的墙体,用这种方式保障地下建筑本身的稳定性。以成墙的方式划分,地下连续墙包括组合式、槽板式、桩排式三种。按照墙用途划分可以将地下连续墙分为基础墙、承重墙、临时挡土墙、防渗墙等四种。以墙体材料划分可以将墙体分为钢制墙、后张预应力墙、泥浆槽墙、预制墙、固化灰浆墙、塑性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八种。参照开挖情况可以将这种墙体分为地下防渗墙与地下挡土墙,也及时不开挖与开挖之分。在施工设备限制下,一般来说地下连续墙厚度模数是固定的,而不能如同灌注桩一样,参照刚度与桩径调整、只有保障了深度水平,在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的优势与经济性价值才能够得到体现。适用条件如下:第一种开挖深度为10米以上基坑工程。第二种围护结构是主体结构一部分对抗渗、防水有很高要求。第三种逆作法地上地下同步施工将地下连续墙视作围护墙。第四种有较高保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对防水、变形要求高的项目。第五种坑内空间小红线与地下室外墙距离近情况时应用其他维护方法无法支撑施工要求的工程。第六种超深基坑比如30至50米深度的基坑如果其他维护方式无法满足支护要求就可以用地下连续墙。通常来说地下连续墙都作用于有着比较大含水量的砂土层[1]。为了最大化墙体防渗漏能力通常需要把钢筋水泥先灌注到柱桩体,以此保障防渗漏能力。在展开地下连续墙作业的时候必须做好墙体连续浇筑工作。因墙体本身有着极强的刚度,因此这种支护的适应性非常的突出。地下连续墙凭借着众多的优势,在很多领域中都能够得到使用,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为更好的保障防渗效果与支护效果还要重视墙体的浇筑质量控制。地下连续墙有着很好的挡土作用,挖掘墙沟槽时在临近地面的时候土体通常并不稳定,这类土体很容易塌陷,且此时的泥浆没有护壁能力,此时地下连续墙就能发挥挡土墙价值。此外还可以充当测量基准,地下连续墙可以表明与划分单元槽段,是精度、垂直度、标高的基准。另外地下连续墙可以避免泥浆流失,减少雨水流入槽内。
1.2 钢板桩支护
土建工程施工中该技术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技术。这种技术使用热轧性材料连接所有的钢板桩[2]。能够打造成非常紧密、非常坚固的钢板墙。该技术的应用需要先行预制钢板桩,在预制场内完成所有的准备活动。预制钢板桩的时候需要应用热压型钢板,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与挑选钢板的规格。结束预制工作后需要第一时间将钢板送至现场投入使用。在应用钢板的时候需要保障的是钢板连接正确性,确保钢板桩能够形成稳定墙体,用于阻挡土壤与水流。应用钢板桩支护能够在保障快速操作、快速施工的同时保障支护效果。当然因钢板桩这种支护技术本身也有一定问题,故不能应用于山地土壤,是一种成本比较高应用范围有限的支护思路。需注意的是在结束导向桩设置以后需要及时用槽钢进行焊接,防止导向桩晃动,保障打桩精度。在插打线桩中,钢板桩起吊后,用人力将其插入锁扣,该过程需要保持缓慢速度,以免损坏锁扣。在钢板插入后放松吊绳,让钢板桩依靠自重滑入。钢板桩震动的时候插打应低于标高20至40厘米,以免出现超深问题。拔桩时不要同时拔出临近钢板桩,需要采用逐根割断槽钢的方式。在拔出钢板桩后第一时间清楚土砂,在附近涂抹油脂。通过反复捶打钢板桩能够克服土本身的粘附力。关于钢板桩质控检验需要确保接头处理符合施工规范与设计要求。支护结构安装与拆除要与基坑设计工况保持一致。钢板桩的支护标高、垂直度、设置应与设计要求契合。桩位的偏差以及轴线方向需要控制在50毫米以内。垂直度要在0.5%以内,标高偏差控制在±30毫米,保持支护仅仅贴着土壁。
1.3 排桩支护
钻孔施工是排桩支护的基础工作。排桩支护由土层锚杆、防渗帷幕、支护桩构成。按照施工需求选用锚杆式。内支撑式、拉锚式、悬臂式等支护方式。在结束钢筋笼铺设以及钢筋混凝土浇筑后就可以制作钻孔灌注桩。将钻孔灌注桩以合适的间距排成列,完成支护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一问题:设置桩距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以及设计要求,避免出现距离过短或过长的情况。这是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支护有效性的关键。这种支护方式可用于止水帷幕、可采取降水基坑。排桩需要参照工程情况,结合实际条件分为多种不同的结构。不同结构的支护方式在处理工程需求中表现出的效果与质量是不同的,需认真处理。
2 深基坑支护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2.1 施工与设计不相符
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考虑施工技术的价值与中哟啊性,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蒙蔽了施工企业的双眼,所以在施工中经常出现施工方案与施工程序出现差异的问题。缺少合理化的施工设计导致最终的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出现了不符的情况[3]。此外有一部分施工企业还有偷工减料的心态,该情况会影响支护水平,带给土建工程安全性、质量层面的危害。
2.2 设计未准确计算结构压力
深基坑支护本身有着很高的土压计算难度。核算土压力的过程中需要深度计算土体的物理参数与相关信息[3]。此外在计算中还要用到许多的计算公式。选择土体的物理参数时,因其难度比较大,故经常会出现各种数据处理错误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深基坑在深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含水量、摩擦角数据也在不断变化,种种因素都会影响计算准确性,增加计算难度。
2.3 边坡修理不达标
基坑工程中边坡是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不过施工中却经常出现边坡不达标的情况,严重影响建筑使用与施工开展。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原因为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所以边坡水平度与表面平整度才会受到影响。后期人工修复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深度得不到很好修复,是边坡修理不达标的原因。
2.4 土层开挖与边坡支护冲突
深基坑工程需要保障支护与开挖相互配合,是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尤其是许多有着较大工作量的项目,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单位操作。施工中需要处理好支护与开挖。不过当前很多施工单位处于提高本身利益的要求,一味的缩短工期,没有做好工作面保护工作,这必然会影响到工程最后质量。
3 深基坑支护技术优化策略应用
3.1 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技术
当前比较常用的深基坑技术如前文所述,不同的深基坑支护思路会对最终的支护结果造成不同影响。所以土建项目的施工需要结合土建工程本身的特征,选用最科学、最正确的支护施工思路。深基坑支护作业前,施工企业需要先行做好相关准备,做好施工现场地向的有效勘查,将所有的地形要素考虑到施工计划当中,确保施工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与有效性,这是选择出最科学、最正确、最合理技术的前提,也是保障支护质量的关键。只有保障了技术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够顺利达成支护与土建目标。施工前需要充分考察现场水位情况,以此制定施工措施,保障工程的有序进行。
3.2 加强深基坑支护计划的合理性控制
为保障土建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就需要来自设计者、管理者对施工方案的科学、全面、缜密组织,用系统化的方案保障工程整体质量。
土建项目作业前,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断优化与完善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施工基础的制定需要提前安排专业人士考察施工现场,考察内容应设计地形要素、环境要素甚至是市场要素等等。全面记录勘查数据,并将数据整理交给上级部门与设计人员,由设计人员根据勘查数据情况设计更为合理的施工计划,保障施工合理性与有效性。
设计人员应当把施工特征作为第一判断对象,实现对施工流程的合理性优化与制定。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需要充分交流与活动,完成对方案、施工组织、施工计划的充分讨论,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可靠的施工计划。
土建施工中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现场了解施工情况,根据施工现场需求制定检查、监督计划,以免出现施工计划与实际施工不符的问题。
3.3 保障深基坑支护技术使用效果
为确保支护施工顺利进行,就需要明确各个流程、各个技术的本质作用,最大化这些技术的价值。结束工程后及时拆除支护结构。此外还要合理控制深基坑的深度,保障技术与结构使用合理性。
3.4 严格控制和管理深基坑支护施工计划
在深基坑支护过程中,为了做好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控制就必须予以施工计划控制效果、管理效果更多的关注。施工人员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工程计划控制力度,严格参照相关规定与相关标准进行施工。比如深基坑支护中为了保障施工技术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最大化施工效益与施工价值就需要充分分析影响环境的各种要素,以此保障施工技术使用效果,防止施工技术带给周围环境不好的影响。此外还要予以施工技术更多的关注,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施工要严格参照生态性、经济性原则,从源头保障土建工程整体质量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3.5 提高设计水平、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现场考核擦,结合现场情况分析图纸不合理之处。如果图纸存在不合理问题,需要及时分析与讨论,保障设计合理性,充分利用使用资金。对施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工程质量、工程成本、工程进度控制。明确了施工要求才能够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3.6 重视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
完善的质控制度与质量体系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保障来说意义重大,是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得决定性要素。施工单位必须予以重点部位予以更多的关注,合理优化施工工艺,做好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评估与分析,将风险降至最低,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与优化对策,对土建工程而言,深基坑是重要组成部分,深基坑支护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与了解场地地质条件,根据施工需求确定工程施工方法,保障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目前比较常用的深基坑技术包括地下连续墙、钢板桩支护与排桩支护等三种。施工企业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施工技术才能够保障深基坑质量的效率与质量,而这是提升土建项目质量的关键性要素。施工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所有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问题发生的几率,降低工程风险,确保土建项目能够保质保量、高效完成。当然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深基坑技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的深基坑作业需要做好技术设计、现场勘查工作,积极应用新技术,保障深基坑支护最终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家盛,胡景娟,杨永昕.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53-54.
[2]余小明.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4):51-52.
[3]李洋.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四川水泥,2018(12):162.
论文作者:郑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深基坑论文; 土建论文; 钢板论文; 地下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