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经济秩序以及社会秩序,与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息息相关,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正因如此,必须进一步规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最大程度地强化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市政项目管控机制,这是目前市政工程建设行业内部工作人员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其质量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具体因素,并且结合笔者工作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质量控制;工程安全
引言
从根本上来讲,市政设施是一个城市经济以及社会能够良好运行的基础载体,同时也是为每一个城市的进步与发展维持基本秩序的重要骨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国家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山水田园、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对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分析
(一)监督及控制工作力度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
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对于建设行业是个硬伤,稍微管理不到位、督查不细致就会导致无法挽回的苦果。监理部门以及质量监督部门因为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或者没有采用先进、新型的科学技术,导致在安全质量管理的实际中没有办法实现达到全方位监督控制的效果。《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但是在我县建设工程项目中完全按照规范执行监理工作的少之又少。在监督控制工作的关键点上,大多数都将重点仅仅放在施工环节上,没有对建设原材料以及各项硬件设备生产厂家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普遍以为这是工商质检部门的职能职责,因而在这方面的监督控制力度就相对不足;与此同时,在抽检工作方面,通常只是进行一些常规检测,对于其余的一些项目就很少能够检测得到。在检测工作所应用的方法方面,大多数都是进行一些委托测试,由负责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施工的相应企业自带样品并进行送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所带样品的真实程度以及是否能够起到代表性的作用就难以保证。在监督管理力度方面,因为缺少足够的检测力量及设施设备,还没有有效的方式能够保证每一个施工企业都可以自觉地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送检,那么就有很大的几率出现漏检的问题。
(二)负责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企业的技术力量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品味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园广场、市政管网、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城市亮化、绿化、硬化等建设都关乎人们生活实际,市政建设的成果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广大市民眼中,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就要求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都需要不断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目前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多从事建筑行业的公司实体就缺乏相对稳定的技术力量,成立公司的时候按照资质条件要求找齐具有专业技术相关资格证件的人员,公司取得相应建筑施工资质后,公司实际工作人员相对较少,主要是中高层管理及财务、造价等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企业大都表现出证件在公司、人不在公司上班的“挂证”情况,并且公司的注册资金正规性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企业进行年检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弄虚作假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施工企业技术力量参差不齐,行业内部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这在市政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就难以避免出现以下问题:违背规章制度、无证施工及设计与施工同步进行等。
(三)监督管理职能部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
工程建设领域历来是是腐败的重灾区,当全社会为“三分之一工程款被用于行贿”纠结和愤懑时,我们更应该剑指监管部门——法在手,权在握,工程建设管理的职能岂能闲置和失守。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所以市政工程出现违纪违法的可能性较大,个人素质问题亟待解决,如果相关人员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玩忽职守、贪脏枉法或者收受贿赂,那么该市政工程就将会变成豆腐渣工程,可能给国家财产带来损失,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措施分析
(一)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
从根本上来讲,出现劣质市政工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工作人员缺少质量安全方面的教育与培训,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质量与安全是相辅相成的,质量不合格自然就存在安全隐患,注重安全生产规范操作,质量就相应有所保证。所以说有必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1.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质量安全方面思想认识的教育,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工作人员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意识,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安全”的信念。使其始终保持以信誉为本的品质,养成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从根本上转变过去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使得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对全方位质量安全管理的基础理论以及实际操作过程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使其能在实际工作中将管理的思想认识与自身的本质工作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并更加灵活的运用到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去。
2.从整体上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科技进步导致知识快速更新换代,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新工艺都需要积极学习培训,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强化职业技能学习培训是提升建设项目品质的基础。在实际教育培训过程中,要与各项工作的具体特性有机结合,加强专业技术业务训练,使其能够尽快提升专业技能以及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培训来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业务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型硬件设备以及新型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客观需要。
(二)实施工程过程管理
1.严格按设计施工
施工过程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础,也是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施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健全一套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工程甚至优质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这一阶段要做好以下工作:组织好质量检验工作,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施工工序的质量评定和最终质量评定工作;科学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2. 强化政治素质,加强拒腐防变能力
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继续稳坐职务犯罪的“头把交椅”。在一些重大工程密集上马的地区,涉案人数和金额成倍增长,令人触目惊心。工程款是经过财政预算和科学评审的,包含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等,近几年因市场竞争激烈,压价现象比较普遍,工程利润微薄,即便把全部工程款用于工程建设,利润一般在10%以下,甚至仅有2%左右。假如“三分之一工程款被用于行贿”,施工方弥补并赢利的途径只能是大面积偷工减料,或是购置劣质材料,以次充好,抑或是拖欠人工费。所以哪里有受贿行贿,哪里就有豆腐渣工程。
3.验收和服务
验收过程是考验工程实际质量的过程,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包括交工前和交工后的服务,保证竣工工程的实际使用效果,不断促使企业分析工程质量和完善服务体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有效掌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质量安全,那么就要高度重视,以科学方法来处理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最终质量、安全施工整体进度以及经济投入控制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要加强市政职能部门的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杜绝因腐败而造成“豆腐渣”工程。只有全面把控,才能建设出优质的市政形象工程,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戴丽芸.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
[2]涂雄伟.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与要求[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4).
[3]达地汗.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浅述[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059-00059.
论文作者:张祖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质量论文; 市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