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析、感悟到体认——“后课改时代”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探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认论文,主旋律论文,课改论文,阅读教学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阅读教学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出课改之前和课改之后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课改之前,阅读教学基本上是以分析为主旋律的。新课标颁布并全面实施之后,阅读教学渐渐呈现出以感悟为主的旋律。当然,这个界限不是一刀两断般分明,上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有见识、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已经开始在探索着向感悟的方向行进了。
如今,有必要静下心来深思一番:“后课改时代”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抽筋剥皮的分析式
在新课标实施之前,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就是分析。分析主题、分析结构、分析语言这些提法充塞在各种专业杂志和教学参考书中,也回荡于课堂之中。分析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甚至是全部内涵。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应用于阅读教学中的分析,就是把一篇课文分解成若干部分或段落,确定各部分的内容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理清其思路,概括出主要内容和特色。分析是理性的解剖,它往往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分解过程。整体,就是把握文章的框架与思路。局部,就是认识各个部分的属性与关系。整个过程像人体解剖似的被一一拆散和指认。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采用分析为主的阅读教学通常会这样进行——
1.概括主体内容。阅读全文后,要求学生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教师概括后,要求学生记录。(文章主要回忆了父亲李大钊遇害前后的事情)
2.理清结构框架。说出文章具体回忆了哪些事情,或者能划分出文章的几个部分。
3.概括段落大意。根据上面各部分的概括,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自然段。(此环节与上一环节紧密相连,各段大意都要求一一记录)
4.选择重点解析。要具体解剖各个部分往往时间不允许,一般都选择重点部分进行解析。(本文的重点为第二、三部分)
5.归纳形式特点。讲解内容后,要求概括出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主要特色,并要求记录。
分析法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之上的:阅读服务于写作。它淡化了阅读本身的意义,把阅读只当做一个工具,最终目标定位于写作。这是一种“写作至上”的阅读教学观。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有助于整体把握文章的框架和结构,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掌握,特别是谋篇布局方面。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是淡化了阅读本身应有的审美功能和思想感染功能,一篇本来极其生动感人的作品,一分析,往往被肢解得筋筋条条,只剩下一副骨架,形象被概念定格了,情感被理性取代了,血肉不见了,让阅读的人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被销蚀了。至于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在谋篇布局方面确实会有一定作用,但由于理性的过多渗透,在形象化和情感性方面则可能受到损伤。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也会过于理性地进行克制性的表达。
朦朦胧胧的感悟式
新课标颁布并实施后,“分析”这个概念被完全摒弃了,各种语文教学刊物上也见不到这个词了,“感受”“感染”“领悟”成了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从此,整个中小学阅读教学发生了方向性的变革,再也没有人把阅读教学称之为课文分析了,取而代之的是文本感悟。这几年全国各地的各种大大小小竞赛课、观摩课就是对课标中这一理念的具体演绎。从这些课的演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课文分析式的阅读教学与文本感悟式的阅读教学是大有区别的。还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文本感悟式的阅读教学通常会这样进行——
1.巧妙引出课题。教师通常会用生动的语言揭示课题,随后,要求学生自由阅读全文。
2.整体把握内容。自由朗读完毕后,教师会抽查一些词语,时间一般在3分钟左右。随后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此环节往往比较简单,随意指定几个学生说一说后,教师自己就作口头概括,一般不要求记录。
3.重点朗读感悟。读了这篇文章后,让你感受(印象、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或者: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
这个环节是跳跃式的,从整篇直接跳到细部,越过局部(段落),学生寻找到的感动点是无序的,因而也是散乱的。
此时,教师会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和品味,并要求尽量读出感情,努力品味出语言潜在的滋味,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与氛围之中,力求产生共鸣,激起阵阵情感的涟漪。这个环节,是这篇课文的教学主体,占大部分时间。
4.归纳主体内容:从这些情节(材料、情景)中,你感受到李大钊是怎样的一个人物?此时,有些教师会补充有关李大钊的文字资料或影视片段,以丰富李大钊的人物形象。
5.课外拓展延伸。要求学生谈谈学习课文后的体会,或者进行小练笔: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革命的胜利。今天,我们都生活在幸福之中,你有什么话要对革命先烈倾诉?选择若干学生交流体会后,整个教学过程结束。
这是一种着眼于文本本身、强化文本内涵的阅读教学,旨在让学生直接从文本中产生感受、受到感染、有所领悟,以熏陶学生的思想与感情。感悟,以感性为主体,“悟”虽然带有一定的理性成分,但理性程度是相对浅显的,甚至是朦胧模糊的,大多停留于能够意会不能言传的状态。这种方法通常不会涉及文本的思路与表达方式。它的优点在于:充分发挥了文本的德育与美育功能,让学生感动于心,洋溢于情,影响于行,人文性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缺点在于:由于它忽略了文本的思路与结构,淡化了文本表达方式与语言个性,作为“例子”的功能自然而然地被忽略了。阅读与写作本来是可以互相促进的,但这种教学方法,使写作的借鉴意义被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无法落到实处。虽然有小练笔,但所练的大多着眼于人文性。工具性不能很好地落实,这意味着学科特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显然不是理想的阅读教学。
新课标颁布实施10年来,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也有了重大的更新。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冷静地反思这样几个问题:
1.文本感悟式是不是阅读教学中唯一的好方法?
2.在阅读教学中,光是感悟文本够不够?
3.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是不是只要求感悟文本?
4.如何寻找到一种真正体现语文特性和现代教育理念的阅读教学方法?
对问题1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不是唯一的,也不应该是唯一的。衡量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劣要看这样两个指标:一是是否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二是能否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显然,感悟式阅读并不能满足这两个指标的要求,而且也不能适应所有的文本,换句话说,有些文本无法以感悟为主。对问题2的回答是:光有感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感悟能力只是语文素养中的一部分。对问题3的回答是:新课标除感悟方面的要求外,还有理解、积累等方面的要求,如“总目标”中第4条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第三学段的第5条阅读要求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要实现这些要求,显然不是光凭“感悟”就可完成的。比如“发展思维能力”,比如“崇尚科学态度”,比如“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等,这都是感悟所难以企及的。那么,感悟式之后是什么呢?
先进后出的体认式
能不能找到一种真实体现语文特性和现代理念的阅读教学方法呢?我们以为:能。那就是体认。它的含义是体验和认识。与分析相比,体认多一些感性的要求,它是建立在先体验的基础上的。体验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景、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等实在的事物之后,再进行思考分析与认识。与感悟相比,体认多了一些理性的成分,感悟中的“悟”是比较模糊和浅显的,甚至是朦胧的,而体认中的“认”,理性的程度相对要高得多。认识,需要理解和概括,需要提炼和归纳。简而言之,体认是分析与感悟的有机结合。阅读教学中的体认,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先带着感情进入文本,然后再跳出文本,用理智的眼光审视文本内容和思想,审视文本的思路、表达方式及语言特点。优秀的演员在扮演人物角色时,要求进得去、出得来,如果演员感情太投入,把自己当做角色,那就是进得去而出不来,这不是好演员;反之,如果把角色当角色,始终站在一旁演角色,没有投入自己的感情,认为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演就怎么演,那就是没有进去,这也不是好演员。分析法是没有进入角色的阅读教学,而感悟法则是只有进去而没有出来的阅读教学。
在具体操作上,体认式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怎么样的呢?还是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大体可以这样推进——
1.阅读全文:认读和理解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局部把握:文章主要回忆了哪些具体的事情?
完成这个环节是有一定难度的,离不开教师得体的引导。可先让学生快速浏览,然后启发学生明白文章的写作顺序,再进行概括,并要求记录。
4.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这些事情在文章中的具体段落。
以上几个环节都是比较宏观的,是对文本的初步把握,既有理性的成分,也有感性的成分。
5.具体感知:在作者回忆的这些事情中,哪些让你最为感动?或者,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情景或细节?
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具体感受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感受主人公的品质、精神与性格特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个环节所涉及的内容,与朦朦胧胧的感悟式的内容基本相同,方法也大体一样,可采用边读边悟、读读悟悟的方式。当然,在读与悟的过程中,要集中抓住几个典型的细节,点不能太多。
6.主题提升:从这些感人的事情或细节中,你感受到李大钊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环节5着眼于事件,而这一环节着眼于人物。本文是回忆人物的文章,最后的落脚点自然要在人物身上。这是一个从进到出、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环节,它要求学生对具体事件或细节进行概括和提炼。
7.丰富形象:补充有关李大钊的文字资料或视频资料后进一步问:看了这些资料后,你对李大钊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8.视角转移: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这个环节从关注文本内容转移到关注文本形式,以体现课文就是“例子”。
从上面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分析式相比,体认式多了一些具体情景的感悟,少了一些词、句、段的理性讲解;与感悟式相比,体认式多了一些思路的梳理和文本形式的认知,对感悟的材料做了精选,不再面面俱到。分析式是理性的极端,感悟式是感性的极端,而体认式则是两者的中和与融通。我们还可以看出,体认式阅读教学法有两条线:一条是视角线:整体——局部——细节——整体。另一条是情感线:理性——感性——理性。如果把第一条线比做是形体,那么第二条线就是色彩。双线并进,既充分反映了文本的本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其效果必定会好得多。
阅读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工程,文本的千姿百态自然决定了阅读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当然,体认式同样是无法涵盖所有文本的教学。在运用体认式时,我们要相机而行,灵活调整理性与感性的比重,侧重于感性的文本可多一点“体验”,侧重于理性的文本可以多一些“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各取其所,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