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医院理疗科 天津静海 3016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患者中抽选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通过单双号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眩晕1级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4级占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
本文主要分析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的疗效,旨在为今后临床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内容阐述于正文。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患者,共40例(2016.7-2017.7),根据患者的性别,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23、17例;年龄平均值为(68.93±0.85)岁;病程平均值为(2.19±0.42)年。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例数均为20例。
对比两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未有明显差距存在,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患者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即结合患者的病情,为其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开展降压、降糖及调脂治疗,取60mg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溶入至250毫升生理盐水当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一天一次。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之上开展归脾汤加减治疗,归脾汤由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茯苓、大枣、远志、当归以及甘草、木香等药材组成,以水煎服,一天一剂。根据疾病症状加减治疗,若患者有明显的头痛症状存在,则在基础方当中增加细辛与川芎进行治疗;若患者有失眠多梦症状存在,可增加合欢皮、夜交藤进行治疗;若患者有形寒肢冷症状存在,应当增加干姜和桂枝治疗;针对有烦躁易怒症状存在的患者,应当增加夏枯草和川楝子进行治疗;若患者有五心烦热症状存在,应当增加熟地黄和山药;若有明显的胸闷气短症状存在,增加瓜葵和薤白治疗。
为所有患者展开为期两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数据。
眩晕程度判定标准[1]:无不适症状为0级;有轻微不适症状但是对活动无影响为1级;出现头晕症状时需要坐下为2级;出现头晕症状时无法开展户外活动为3级;头晕症状出现时无法开展户内活动为4级;头晕症状出现时必须卧床休养为5级。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两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为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以()表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数据,用t检验。用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眩晕1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眩晕4级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2级、3级占比比较,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n(%)]
3 讨论
脑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极为缓慢的形成过程,伴随着病情进一步的发展,可诱发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痴呆,病情严重者可能有脑血管事件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2]。为此应当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进行积极预防,以此对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中老年阶段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发年龄阶段,患者在患病初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使得病情变化难以把握。
祖国医学将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划分于“眩晕”的范畴当中,其病因较为复杂,年高肾亏、体虚以及情志不遂等均可能诱发疾病,但是诱发疾病出现的重要原因为清窍失养和气血两虚。归脾汤具备调养心脾、补益气血及濡养清窍的作用,药方当中的黄芪具有补益元气的作用,白术有补心气益气升清的作用,当归则可发挥调肝补血的作用,丹参、川芎及三七等药材对微循环的改善有重要作用,肉龙眼可发挥养心补血的作用,远志和酸枣仁具备安神宁心的作用。将药方当中的药材联合使用并结合病症展开加减治疗可以获得升清阳、健脾胃及补气血的作用,对气血两虚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眩晕1级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4级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患者开展归脾汤加减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程度。
参考文献:
[1]魏东生,邵卫,张忠文,等. 归脾汤联合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治疗老年脑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2017,38(8):1106-1107.
[2]魏乔红. 电针结合归脾汤加味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D].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
论文作者:刘永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患者论文; 动脉论文; 粥样论文; 症状论文; 硬化性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