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南漳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441500
摘 要: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识字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识字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许多快乐,让识字教学硕果累累。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识字 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内容,因为识字是小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差,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多媒体的出现,使无声、抽象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切实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呢?在一二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情景带入,激发兴趣,拓宽识字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但低年级儿童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而且他们自控能力差,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如何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上了富有故事情境的“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了集文字、图片、图象、动画、声音于一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解决了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图识字。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地体现形声字的特征。
二、设计游戏,加深印象,巩固识字效果
低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通过信息技术课件,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各种动画游戏活动,能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并加以运用。
例如在学习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等生字后,我用信息技术课件设计了一个游戏“找朋友”。把所学的字分别写在各种动物上,这些动物都是学生平时喜爱的,如小羊、小花猫、小狗、小熊猫、小老虎、小鸡、小鱼、小青蛙等。然后将这些动物放在“动物园”里,学生如果要和喜爱的小动物交朋友,就必须正确地读出动物上的生字,并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说对了,鼠标一点击该动物,动物就会在动物园里欢快地跳跃,表示和这位学生交朋友了。当形象可爱、充满童趣的小动物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时,学生可兴奋了,一双双小手一个比一个举得高,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我要和小青蛙交朋友!”“我要找小狗!”……
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游戏巩固识字,能使学生“动”起来。这个动不仅仅是“手”动、“嘴”动,更重要的是“心”动,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思维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识字能力。
三、识用结合,渗透学法,提高识字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新课标还具体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创新的精神。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识字活动中运用猜字谜、编字谜,不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如教学“甩”字时,就有孩子说出了:用字长了弯弯的小尾巴;“告”字就说,牛尾巴被一口咬去了。再者,我还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利用电脑显示出来,让小朋友去猜、去读。如“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拿)”等。以这样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营造了一种和谐相融的学习氛围,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还想出了很多记忆生字的方法,如用熟字加、减、换、改的方法识记生字:“青”与“睛”、“洞”与“铜”、“遍”与“扁”……还有编儿歌、组词造句等等。对学生说出的识字方法,老师要及时地总结和归纳,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不露痕迹地给学生渗透了学习的方法,对他们以后的识字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等特点,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这对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论文作者:王大水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生字论文; 汉字论文; 兴趣论文; 方法论文; 动物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