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昆仑山医院;山东烟台264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射频在多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多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行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术中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4.17%,高于对照组的31.25%,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②治疗后,两组的ALT和AF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射频治疗多发性肝癌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水平,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切除;术中射频;多发性肝癌
多发性肝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来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且死亡率较高。部分肝切除是多发性肝癌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有>80%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肿瘤部位会受到发生部位或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手术切除[1]。即使手术成功,肿瘤的复发率也较高,将术中射频与肝脏切除术结合起来治疗多发性肝癌,是否可以提升疗效,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为了探讨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我院选取了96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多发性肝癌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入选者均经各项临床诊断确诊,符合手术指征,知情研究内容,签署同意书;排除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2]。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48例,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38~75岁,平均(52.94±9.72)岁;其中A级29例, B级19例。剩余48例自动归入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39~78岁,平均(52.27±9.54)岁;其中A级30例,B级1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构成和Child肝功能分级等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行手术切除治疗,给予全麻,于双侧肋下作斜切口,游离肝脏周围韧带,充分暴露病灶,根据患者的肿瘤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查看有无新的病灶。在距离瘤体边缘10~20mm处切除病灶[3]。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射频治疗仪(RF-2000TM型),生产厂商: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CFDA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163250560,行B超定位引导。确定肿瘤部位后行穿刺处理,让电极进入肿瘤中心,起始功率的参数设置为20W,每60秒增加10W,直至70W~90W。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标准为:①治愈:病灶彻底消失,或面积缩小超过3/4,MRI诊断显示病灶坏死,AFP处于正常范围;②显效:病灶面积缩小超过1/2,MRI诊断显示病灶大部分坏死,AFP水平下降超过3/4;③有效:病灶面积缩小1/4~1/2,AFP水平下下降超过1/2;④稳定:病灶缩小面积小于1/4,MRI诊断显示病灶小部分坏死,AFP水平不变或者下降小于3/10;⑤恶化或进展:病灶面积增加,MRI诊断显示肿瘤大部分存活,AFP明显升高;其中总有效率=(①+②③)/样本数×100%[4]。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主要为ALT(谷丙转氨酶)和AFP(甲胎蛋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4.17%,高于对照组的31.25%,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2.2 肝功能指标变化
治疗后,两组的ALT和AF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注:和治疗前比较,* P <0.05。
3 讨论
多发性肝癌在临床诊疗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但由于其在发病前期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所以很容易忽略,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病情已进入中晚期[5]。当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并经过实践证明,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对于多发性肝癌是否进行手术治疗,至今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因为多发性肝癌表示有转移,即使手术也无法彻底根治,只能采取姑息性切除。所以,肝动脉化疗栓塞被认为是治疗多发性肝癌的主要方法。
而射频消融则是治疗多发性肝癌的另一种临床手段,也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肝脏深部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时。都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因为其超声探头可以直接放置在肝脏表面,所以射频导管穿刺的定位比较准确,监测治疗范围及效果更加可靠,而且不会过多凝固周围非肿瘤组织,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受损的肝功能。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5%,且治疗后,其ALT和AF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和其他相关文献的报道基本相符,充分说明了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射频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射频治疗多发性肝癌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水平,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浩润,王观发,李为民,等. 经腹腔镜联合腹腔镜超声射频消融治疗多发性肝癌的体会[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13(2):98-100.
[2]陈敏,王力斌,刘萍,等. PET/CT对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多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估[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26(4):576-577.
[3]覃夏川,周翔. 肝叶切除联合术中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多发性肝癌的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30(10):713-714.
[4]张辉,徐新保,何晓军,等.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比较[J]. 西部医学,2013,5(12):1816-1818.
[5]吴斌. 原发性肝癌复发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疗效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14,21(11):104+122.
论文作者:刘学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肝癌论文; 射频论文; 病灶论文; 多发性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肝功能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下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