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董宏伟1,刘建刚2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董宏伟1,刘建刚2

董宏伟1 刘建刚2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输血科 835000;2新疆伊犁州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8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抽血检查的296例患者,对采集的血液样品进行传统方法以及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结果:所有患者进行卡式微柱凝集法检测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为100%,反定型为99.32%;采用盐水法检测出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为98.98%,反定型为98.31%。3例RhD型,占比为1.01%。结论:在输血检验中采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能够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输血;检验

输血工作的重点是快速安全,以往采用的传统血液配对方法已满足不了现代医学的要求,因此,众多学者将临床输血检验作为探讨的重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能够有效的满足现代医学对临床输血的相关要求。卡式微柱凝胶是一种免疫检测血型血清的有效方法,其能够快速准确的对血液配对,并且需要的样品剂量少、污染率低[1]。近年来,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已逐步取代传统血液配对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本研究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抽血检查的296例患者,其中男254例,女242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为(33.46±10.57)岁。所有患者均采取肘静脉血3ml,加入肝素抗凝。

1.2方法

1.2.1检测原理

血液中指示性红细胞上包被中有抗人不规则抗体,并且抗体Fc段能够与指示性细胞反应结合,如待测血清中含有抗血小板抗体。则可以与该段进行结合形成复合物,在对其加入交联试剂之后,就能够聚通过合成网状结构。卡式微柱凝胶系统柱子通常会具有一定的离心力,其能够具有分析筛选的作用,而网状复合物能够与凝胶表面结合,这样可以让红细胞与复合物福利,并且不同的网状复合物与凝胶的结合程度不同,导致阳性凝集阳性也有所不同,需要对复合物进行进一步的鉴别。

1.2.2检测方法

根据标准的要求采用盐水在试管内进行正向定型与反向定型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取卡式凝胶管并做好相关标记,将生理盐水配制成0.05%的红细胞悬液,并将5%的红细胞悬液50ul以及抗A、抗B血清20ul加入在A、B管中,加入待测血清50ul到标记好的凝胶管中,D管中加入抗D血清20ul以及待测血清50ul。在A1管中加入A型0.5%的红细胞悬液50ul以及待测血清50ul,B1管中加入B型0.5%的红细胞悬液50ul以及待测血清50ul。将温度维持在37℃,孵育10min,再将50ul的O型血混合血小板加入到凝胶管中,随后进行900~1000转/min的离心处理3min,最后将结果取出进行观察。

2结果

所有患者应用卡式微柱凝集法检测出正定型296例,一次性正确率为100%,反定型294例,一次性正确率为99.32%。所有患者应用盐水法检测出正定型293例,一次性正确率为98.98%,反定型291例,一次性正确率为98.31%。3例RhD型,占比为1.01%。针对不符合血清的10例,对其进行生理盐水清洗后再鉴定,发现红细胞数量异常2例,血清蛋白中含有纤维蛋白的3例,因血液样品保存时间过久不能使用的2例。剩余3例患者血液进行进一步检查发现有肿瘤因子的1例,有产生自身凝集1例,自身凝集障碍1例。

3讨论

输血在医学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传统输血的方法包括酶法、聚凝胺法以及盐水法等,这些方法最低检测限高、自动化程度低、操作比较复杂,难以标准化,并且带有很多人为影响因素。通常进行输血的患者一般是危重患者,如该类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输血,可能会导致其致残,甚至是死亡,而血型血清不匹配又可能会引发抗凝现象,继而发生血管内栓塞,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使得患者致残或死亡[2]。由此可以看出输血前快速准确的配对显得十分重要。以往临床上采用的传统方法对血型、血清进行配对引发的医疗事故较多,这对患者和医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此,众多学者将血型配对作为研究的重点。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是最近几年研究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对血型血清配对进行快速的检验方法,其通过细小的凝胶颗粒形成的滤网,加上系统调控的离心速率,能够让凝结的红细胞与未凝结的红细胞快速的分离,并在电脑上反映出不同的图谱,结合标准的解读法对图谱进行解读,让结果更加标准。相对传统方法其能够快速、准确的对血液进行配对,为临床输血快速、安全提供保障[3]。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自身凝血功能障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的患者会对鉴定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前需要对患者自身的疾病进行判断,确保鉴定结果准确。本研究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进行卡式微柱凝集法检测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为100%,反定型为99.32%;采用盐水法检测出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为98.98%,反定型为98.31%。3例RhD型,占比为1.01%。

综上所述,在输血检验中采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能够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晓妍. 微柱凝胶技术对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441-442.

[2]高阳,芦璐,王德景.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研究[J].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6,39(6):476-479.

[3]李长浩. 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1):3040-3042.

论文作者:董宏伟1,刘建刚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董宏伟1,刘建刚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