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推进现状及其原因辨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现状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状:艰难推进、酝酿突破
素质教育自明确提出以来,推进艰难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似乎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2006年,一份关于素质教育的调研总报告明确指出:“虽然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一些深层次体制性障碍仍然没有消除……一些问题的呈现更加复杂,解决起来更加困难,虽几经努力,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一些地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1]上述文字中尽管未用“艰难”两字,但“艰难”之状已经显现。
时隔四年,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表达得更为直接简要:“素质教育推进困难”。[2]
上述这些来自决策层的判断并没有脱离实际。
四年内两次大的调查,已使我们对素质教育推进现状了然于胸。日常生活中的眼见、耳闻、身受,不用费力搜索就能从报纸的大量广告语中读出“应试教育”的强劲鼓动态势:有招徕参加各种培训班的,有提供解题法宝的,有推荐复习资料的,有助考讲座的……一个以学生与家长乃至学校为核心买主的教育市场赫然屹立。与此相关,在大小城镇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为数可称“众”的家长,一面抱怨孩子负担太重,一面又忙不迭地送孩子进各种课外辅导班、考各级证书、参加各类课外班、为孩子买各种教辅书,生怕漏了什么贻误孩子终身。
如果进入学校,见到的景象虽然不同,但围绕的主题却是一致的:考出好成绩,为升学以及学校的名声奋斗。一些城镇名声高的学校其班额多至上百人,少则五六十人。有的教室座位已经“接龙”,通道只有两条,逼仄、拥挤的空间成为这些孩子在学校基本的生存状态。作业负担重也几乎成为中小学的普遍状态,尽管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行政三令五申下“减负令”,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最多能出现短暂的“轻”,不用多久又卷土重来。到了毕业班与高中,每张课桌上叠起的“书墙”成为别样的风景。教学中的满堂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说教和禁令,与学生疲惫的身影、黯然的眼神一起凸显了教育的苍白。
用教育的眼光看,一年中最紧张和热闹的时段无疑要数高考前后。
高考之前的招生大战牵动着每一所高校、高中、学生与家长。2010年出了两个新招则引起了新的骚动:一是取消奥数加分和限制体育特长加分的项目。教育部旨在体现公平,引导学生不要为加分去“练特长”,同时又针对以往的舞弊现象。然而,取消限制令一出,马上有人接“招”:或曰“不该”,认为这样做对于花了力气或有特长的学生不公平;或曰无碍,每所高校可有自己的尺寸,至少这些成绩对优先录取参考是有用的;或曰无用,因小升初、初升高的招生中无明确规定,更重要的是如若不遵守并无有力惩处。二是在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名义下,先后出现了三大“名校”集团各自联合自主招生的宣传,媒体即时反映的声音是“抢生源新招”。我们列举两天三份不同报纸的标题为证:《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2日头版头条的通栏标题为《高校联盟酝酿新“圈地”运动》,标题下还配有大幅漫画,画中三个大力士挥舞手中“北约”、“华约”、“卓越联盟”三面战旗,背景则是烽烟弥漫。《参考消息》同日采用第三方冷静的姿态对这一事件作了回应,在同一版面上发表了两篇相关文章,一为《美国“常春藤”盟校并非招生联盟》,一为《美国大学副校长:中国的考试已经够多了!》,这是对名校爱拿美国作榜样的一个回应,以正视听、划清界限。《新闻晨报》同年12月1日的标题是《自主招生别让考生无所适从》。①
每年高考的几天牵动的则是整个社会:气象台的任务是准确预告高考几天的气象详情;出租车、旅馆预订爆满;时不时还会有警车帮助要迟到的考生赶赴考场或回家取忘带的准考证,交通畅通是这几天市政的重要任务;考生家长的护送与考场外等待又是一景。其实,事先半年家长早已是费尽心思关心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设有考场的中学则更为忙碌,除了考场的妥善、万无一失的安排之外,还要注意周围环境的清静,更要防止各种舞弊手段。
高考结束后则更为热闹:有专家们对试卷的评论,各地作文题的比较与评析;有录取标准的公布与查询,通知发出日期的间断性发布;前几年还有“高考状元”的报道,这两年虽然少了,但走进学校,还是能看到各式“状元榜”,包括考取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的姓名;大多数地方领导也或明或暗地给学校排名,用不同方式给予奖励或惩罚,也有因高考未达指标而引咎辞职的新闻爆出。紧随其后的便是:考上大学的学生及家长忙着办“谢师宴”;迎接、安慰考试失利者的则是各类复读、补习和出国留学培训,此时的报刊往往要用一叠纸才能满足中介广告的需求。年复一年,大抵如此。②
与“应试教育”相比,有关素质教育的状态则黯然失色。首先,媒体的关注度大不如前者,有关如何开展素质教育的报道,多出现在与教育相关的专业报刊上,新闻媒体的眼球不太往此处看,何况素质教育也没有多少广告可登,最多就是暑期夏令营和出国游学似乎还可与素质教育搭上钩,其实这也多少反映了大部分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它只在兴趣与活动中,不在正规的课堂内。
很多学校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范围也大致如此。通常强调重视过去不受重视的一些科目(至少是与升学无关的科目),增加兴趣小组、社团等课外活动或选修课,增设一些校外基地,而现在素质教育还多以学校特色的方式予以体现。在时间处理上,往往集中体现在学校设置的各种“节”上,诸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等,还会有让人匪夷所思的“素质教育汇报演出”等名词出现。所谓的“主科”与素质教育关系不大,理由通常是时间不够、学生基础差、教师不适应。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主科搞素质教育,影响了考试成绩怎么办?总之,在学校日常工作中,通常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分为两摊,更有甚者将两者对立,只抓“应试”不抓“素质”者也不在少数。学校生活中素质教育的常态基本上是“雷声不大,雨点甚小”。
素质教育“雷声大”主要来自各级领导与相关宣传系统。中央每一次文件出台,各地各级相关部门都要出台相应文件,并组织会议学习讨论“上传下达”,要求做好宣传报道,以反映素质教育作为国家意志自上而下推进的基本态势。如此的“雷声”,若没有转化为学校的实际作为,实际上自然只能是“雨点小”。
素质教育最为热闹之处是在出版部门。出版相关内容的书籍类型大致可分为几类:一是党和政府文件;二是各类理论研究,除直接以素质教育命名之外,还有课程改革、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文章与著作;三是各校的经验总结(正式出版与通过出版社而非正式出版的);四是国外教育介绍、成功就读国外学校的学生写自己的成功经历或家长写育儿经验,此类书中有部分还成为畅销书,如《素质教育在美国》等;五是对教育现状的批判及中小学学生生存状态的调研报告;最后一类是“大全”,本人见到过《素质教育大全》厚厚几大本的套装。但遗憾的是,出版的繁荣多少夹杂着各种非教育的动机且不少是注水的,即使内容再好,也大多停留于字面,无助于改变“雨点小”的局面。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不管素质教育推进现状如何不乐观,中央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心和决策一直未曾动摇,强大的行政推力依然存在,且由于近年来“规划纲要”的制订,这一推力已逐步下到省、市一级。在“教育公平”和“学校内涵发展”两面大旗指引下,一些地区在改变教育基础性保障方面作出极大努力,在推进素质教育上加大了地方的力度和对学校的关注。这些力量的增长和经验的积聚,本身就产生和酝酿着新的突破。
从基层每一所中小学来看,近20年来,真诚投入改革并执著探索的学校逐渐增多,懂得教育真谛、热爱教育事业、珍视学生成长与发展,并坚持在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创造,同时不断自我更新的校长、教师的队伍数量在扩展,质量在提升。他们是一批真正创造教育未来的人,尽管他们现在还远非教师队伍中的多数,但却是可贵的少数;他们是将少数变为多数的最为重要的辐射源,是最值得尊重和“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重要保证。
此外,随着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个人文化价值取向与实现发展渠道的多元,教育可选择性的增强及结构的弹性度、灵活性增加,人们通过教育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存质量提升的路径也会增多。从长远来看会减弱“应试教育”的内推力,拓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可能空间。相反,应试领域的过度炒作、乱象丛生,本身也为其最终走向反面做了长长的铺垫。
二、原因辨析之一:基于应试教育顽强事实的反观
素质教育推进之现状是领导者和期望素质教育成功的人士所始料未及的,何以会形成今天这样的局面?许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对此不是没有探讨过,③得出的一些结论和观点也许至今还没有过时。尤其是有关素质教育推进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并非只靠学校内部就能解决;素质教育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速效药等共识,对素质教育的空间与时间维度拓展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笔者总觉得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尚未聚焦、深挖而达到十分清晰,故而就如何改变现状的策略上也未有大的变化,这也许是素质教育调查公布至今已时过四年但局面依然无大改变的原因之一。
在此,我们将改变思路,从现实中的应试教育何以有效的角度,反观期望的素质教育为何难行推行,以为进一步分析不同责任主体,在认识、策略和行动上需要和可能改变(就当前和长远两个时间维度上)的方面,以及如何改变等提供基于事实的思考。
1.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基于功利,政府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中的胜出,这是社会整体价值取向趋于急功近利的根本原因;它渗透并体现在各个领域,教育并不因得到额外关照而例外,这是“应试教育”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也许,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原因,但我们过去却因为其太基本而把它忽视了。通观为应试教育“给力”和“奋斗”的任何一方,谁与功利无关?区别也许只在取眼前小利还是谋今后长利;为己取利还是为后代攒利;向上邀利还是自主创利;守规取利还是犯规夺利。罗列举例将不一而足,但大体如此不会出错。这是由当今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所决定的,在经济发展水平未达到小康之前,在人口众多,资源、机会匮乏未根本改变之前,在绝大多数人还在为谋生存苦苦奋斗之时,中国大多数家庭、大多数人都还难以从容。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教育整体上即使被关注,也主要是其服务社会和经济的工具价值,追求的是效益、投入产出比、人力资源贡献。至于教育的内在价值,对于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价值,远未被真正重视而当作判断教育足以存在的最根本依据。从上到下,大体如此。所以,素质教育尽管地位被提得很高却并未着地。尽管应“着”之“地”也许土质极差,但不着地根本无法生长。这不禁使我想起沙漠中的红柳、胡杨,它们具有在并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土质、环境中生长的内在力量和能力,同时又有改造沙漠的能力。素质教育要想在当今的现实土壤中生存,就不能做美丽的天使在空中飞,而要做坚韧的红柳、胡杨,往沙漠的深处扎根,汲取生命的营养。
意识到这一点,在行动上,政府需要清理与应试教育相关的利益市场,让谋利者只能合法谋利。规范教育市场须以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为基准,要有底线,要有范围的限制,使它不得侵犯不可侵犯之处,一旦侵犯就要受到惩罚。与此同时,还要有利益机制来支持、保障、激励素质教育的实质性推进,改善每一株“红柳”、“胡杨”生长的小环境,使它由分散的枝株发展到成片成林,直至沙漠变良田,让那些即使想获利的人,也要从认真做好素质教育中得益。要想让素质教育得到发展,不能只靠超功利的精神力量,还要形成有利于改革者发展的利益机制。唯有如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博弈才能在功利基础的意义上逐渐发生力量悬殊的转化。
2.“应试教育”在实践中要有坚实、日常化、弥漫化的载体。学校里不仅有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支撑,还有学校组织、作业设计(从数量到内容)、评价考试,乃至学生的标准与选拔方法、考试结束后的反馈与补缺等方方面面,通过各种规范及大部分教师的习惯与行为将其落到实处。校外意图从应试中盈利的机构,对学校、家长、学生的需求也十分清楚,进而提供让买者充满期望的服务。当本人正写到这一部分时(2010年12月5日),中午从信箱中收到一份广告,正好为我提供了一个足以说明问题的案例,此类案例因唾手可得而具有普遍性,这里可作为一例证:
这是一份“2011年高考复习信息快递”的征订单,出自上海某出版社,一页纸正反两面。
正面的标题是“全程高考复习,助你高考获高分”,标题下给出的承诺有四:名校一线把关教师精心编撰,全力打造;内容权威,囊括高考复习精要;追踪高考命题趋势,紧跟2011年高考定位与走向;最新高考网站信息,免费、优惠提供大量超值服务。结语为自我评价:“这是一套高考学子受益匪浅的辅考精品,是获得高考高分的‘金钥匙’”。
广告反面的标题是“2011年《高考复习信息快递》内容简介”,其精细程度不免让人惊叹。首先是有关“2011届高三重要时间节点提醒表”,分上下学期,时间准确到月的上、中、下旬,内容分学校摸底考、月考、期中考、重点大学自主考、各区二次模考、发放志愿表、提交志愿表、自由复习和高考日期,没有一次疏漏,还标明每次考的作用,前后共计10项。真是一表到手,围绕考试复习的一年策划即可作出。它也让我看到高三一年中决定命运的节点式考试前后就有六次,那些小考都还不计算在内,由此自然可推断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教师当然也绝不会轻松。另一表为该书共15册的内容介绍:每册都含“语文”、“数学”、“英语”、“心理咨询及新题型展示”四大块,每学科块中主要的内容有:专题、模拟试卷、案例分析、知识手册、模拟试卷精讲、名校押题试卷、标准化试题、新题型展示(心理咨询部分略)。可以说,围绕高考要做的准备真是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对于我来说,也是对怎样“理性应试”有了全面的了解。学生只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这本杂志在助考上的作用是可以预见的。
不难看出,仅高三一年如何应试的实践已经十分周到和成熟,更何况还有前面两年乃至更多年的积累。应试教育之落实连一份杂志都能做到如此周全,久经“沙场”的高三教师其纯熟程度更不用说。相比之下,素质教育有过如此缜密的策划和精细的落实之举吗?至少我还缺这方面的见闻。能听到、见到的大部分还停留在各类活动的介绍上。学校真正面对学生,深入到每门学科每日的教学和学生在校的各种活动中去,系统、认真扎实地开展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实在不多。学校各个方面围绕实现素质教育实施的全局性变革仍然比较缺乏。也就是说,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学校还缺乏整体系统变革的思路和扎实行动,比较多的是做“加减”法:加强一些课程,开展一些活动,以此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减少一些作业、补课和在校活动的总时间,以此作为改变应试的举措。如此“加减”法,学校普遍呈现的状况必然是表面的、零碎的改革,实质性的、坚持不变的还是应试。说到底,素质教育没有在实践意义上“着”学校之“地”,学生和教师在学校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主推素质教育的决策层面在如何推进的问题上尚缺乏明确方针,呈游移变化之态。时而把注意力引向课程改革,时而把减负看作重要抓手,时而又企图以大规模、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作为支撑。同时把这些不同问题不作层面区分地并列为一项项工程,又不研究其内在关联,始终没有明确作出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学校整体变革作为最基本着力点的决策,从而使众多因缺乏自主权而习惯按上级指示说话、行事的基层领导,将素质教育做成了展示性的应景“文章”。总之,没有找准路径、形成清晰的改革之基本单位;停留于一般号召,只强调其重要,没有落到实处;没有使实施学校改革的主体拥有自主权以及因内需而主动积极投入改革,是素质教育推进自身乏力、造成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改变的内在原因。
三、原因辨析之二:社会缺乏与教育关联视角的改革
我们在论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时,往往强调教育要为社会服务,而忽视了整个社会要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给予教育内部不能左右却又是不能缺失的保障与支持。三十年来大家持续议论的是财政拨款与经费保障,但国家层面的制度与体制改革直接影响教育的远不止于此,目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人事制度的改革,包括干部选拔制度与用人制度。
干部选拔除了民主推举、公开进行、不暗箱操作等一般意义上的改革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仅仅强调资历达标,却缺乏对专业领域干部在资质上的专业性要求的现状,它在教育领域近些年的干部配置上尤其明显。新建市、地级县、大城市的区级教育领导的第一把手,不少是因职级提升需要而从其他领域调来的;再加上近些年来教育领域干部的调动周期缩短、幅度增大,使具有教育专业基础、懂教育,或熟悉本领域工作、富有经验的教育领导呈减少趋势。在今天提倡教育家办学的背景下,如果此类现象不引起关注、不加以改变,必将对素质教育真实意义的推进产生严重的、来自领导层面总体素质的消极影响。
用人制度方面的改革,一方面涉及到校长在选拔教师方面自主权的落实。不少校长的“痛苦”是有用的进不来、用不上的出不去,人事由上级(有些还是非教育部门上级)支配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与教师队伍的“进口”直接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与学生未来的“出口”相关的问题。应试教育得到强化,与人事制度及招聘以学历为首要基本条件、以名校为首选条件等有关。近两年又出现一些单位以非“985”或“211”高校毕业的学生不要的苛刻“出身论”为聘用条件,这都是引导学生高考去拼“名校”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直击家长心愿的大力宣传下,本不该有强竞争取向的小学、中学乃至幼儿园的孩子都被驱赶进入应试的马拉松赛中。
本文仅提出上述两点,并不意味着社会改革缺失教育视角的只有这两点。我们期望广大读者从中看到的是社会改变视角、重视教育必须具有教育立场的清醒意识,进而反思中国当代社会改革中的教育缺失。
本文系叶澜作为课题负责人所承担的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课题(教育学类)“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研究”结题总报告中的内容之二。
注释:
①以上四文的作者分别是《社会科学报》记者杜娟、汪仲启,《参考消息》纽约特约记者李大玖(两篇为同一作者),《解放日报》记者徐敏。
②相关内容可参阅《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42-48页。
③以《共同的关注》总调研报告为例,其中分析出的原因有: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强大升学压力,人们受利益驱动,升学仍然是主要的教育价值导向;学校教育以及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适应;教育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体系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在宏观上制约素质教育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相关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包括学校内部和外部教育改革);教育工作的领导方式有待改进,媒体的正面宣传导向作用需要加强等。详细参阅该书第10-23页。我们的分析则从教育内部(分中央、地方和学校三层面)和外部(社会、经济和舆论)两方面展开。参阅同书247-2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