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探讨
随着全球性的环境不断的恶化,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 度不断的提升,各个行业都引入了生态的概念。水利工程历史悠久, 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水利工程在修 建的过程当中以及日后的运营中都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 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和生态性相结合, 在反思传统的水利工程的同时,建设和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水利 工程,从而有效的解决有水利工程引起的相关的环境问题,实现 二者的和谐相处。
一、生态水利工程概念
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日益的关注,生态学相关的概念逐 渐的融人到各个行业。生态水利工程学就是生态学和水利工程学 的融合,谋求水利工程在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为工农业以及 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并促进当地的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实 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水利工程学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态水利工程应该将生态系统放在 首位,在进行水利开发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不去对当地的生态环 境造成影响,尽量使水利工程融入到当地的生态系统中去,使其 成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传统的水利工程存施工过 程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而生态水利工程则要尽 量避免施工过程当中的相关的影响。第三,生态水利工程投入运 行以后,在对水资源进行调节控制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的生态规 律来进行,而不是强制性的打破原有的生态规律,这就需要与实 际情况相符合又兼颐当地生态规律的水利资源调配方案。第四, 水利工程建设地点的选择应该尽量选择对当地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的地点,这样可以使施工过程以及日后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二、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现状
我国可以说水资源比较丰富,在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难以计 数的万条河流。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包含生活的各个方面, 自然也包括水利。通过水利工程,整治河流,通过整治河流,最 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然而,这种开发是无止境、无限度的, 这种过度开发导致的结果就是我国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洪涝 干旱等事件都与此现状不无关联。因此,这一问题才能引起社会 各界的关注,关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实施刻不容缓。近年来, 我国学者也认识到水利问题的严重性,生态系统的破坏基本上难 以修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就是曾经急功近利的行为造成的 后果,是咎由自取。 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可持续性发 展的政策来进行问题的研究。更多的水利工程都朝着缓解生态系 统压力、有效修复生态系统的方向发展, 这也说明生态水利工程 已经成为我国水利处理的大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近 20 年来,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对于河流治理有了新 的认识,认识到水利工程除了要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外,还要满 足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需求,相应发展了生态工程技术和理论。生 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如下 3 个方面的理论与技术路线。
3.1 以生态水文与工程水文为基础进行水文过程的分析与计算,将生态水文学应用于工程设计在当前还较少见。这可能与从事生态水文的科技工作者不从事实际水利工程的设计有关。但今 后应当高度重视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结合,这样才能为生 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因为生态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比较往往同时涉及湿地、林业、草原、农业、畜牧业和江河湖泊 等生态用水和工业、城镇、消防、居民等经济社会生活用水,所 以弄清楚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时空要求规律,才能使生态水利工 程的设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3.2 识别工程可能影响的关键生态敏感目标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能准确识别受工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并在工程规划阶段给予充分考虑。但当前在许多 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很少或没有对流域生态敏感点加以考虑。又如 三江平原早期实施的防洪治涝工程中,有的地方出现了跨流域排 水,如浓鸭截洪总干 (19 韶年建成 ) 使浓江上游的来水经鸭绿河 流域进入了黑龙江,而不是沿浓江中下游下泄,进入大力加湖水 库再进入黑龙江,这使得中游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因减 少 730 肼地表径流的汇入,而使其水资源明显退化,这些均与当 时没有考虑生态敏感点有直接的关系。
3.3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与环境工程设计进行有机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充分吸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实现水量与水质同步科学配置的目的,尤其是应与水污染 防治工程进行有机的结合。由于水利工程作用的水量一般较大且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可能使得其设 计与实施存在较大的挑战与阻力。为了减缓旱田排水挟带泥沙或 污染物进入下游湖泊或天然湿地,可以在进入湖泊或湿地的过渡 带设计生态处理沟渠或氧化塘。对于水田排水沟渠可以充分利用 其生长季节蓄水,利用人工沟渠湿地对有机污染物质进行降解, 其实,人工沟渠在蓄水状况下,如果沟渠两坡生长有水生植被, 对水质处理效果较为明显。所以,在缺水地区种植水稻,特别是 开采地下水种植水稻的地区,应当进行以水量高效利用与水质净 化为目的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这种设计思路应该来源于水污染 的自然稳定塘处理理论与工艺。所以,生态水利工程与水污染控 制工程的结合是以后生态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四、结束语
生态水利工程是我国重点建设的项目,我们要多多探索发展, 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而为我们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发 展水利工程中,生态水利设计至关重要,高度重视,并落实到行 动中去。积极地借鉴经验,鼓励自主创新,不断地去学习,去进步, 切忌止步不前。总而言之,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 的工程。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系统 的整体性结构,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这样才能够建设出造福子 孙后代的新型生态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 秦洪泉 . 浅析生态水利工程的标准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J]. 中国标准化 ,2017(11).
[2] 刘阳升 , 许正全 , 王平 . 生态水利工程合理规划设计策 略探究 [J]. 四川水泥 ,2017(07).
论文作者:陈新立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科学》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水资源论文; 《大众科学》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