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应用分析论文_李秀兰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应用分析论文_李秀兰

摘要:桩基础技术作为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关键性、基础性组成部分,与建筑项目建成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联系。有效运用桩基础技术开展施工,是保证建筑稳固、提升其抗压性能的必要手段。文本阐述了桩基础技术的内涵与应用条件,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的应用做出深入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桩基础;应用

桩基础技术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较十分广泛的技术,与建筑物整体质量水平联系密切。桩基础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基础承载功能,对于控制地基的变形程、抗压、抗震等方面发挥着较大优势,是提升建筑物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施工手段。因此,如何加强对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需深入探讨的重点课题。

一、桩基础技术的概论

1、内涵

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础技术指的是在承台梁的承载作用下,将埋入土中的若干独立的桩体顶部连接起来的建筑平台,此项技术在现代建筑项目中应用极为广泛。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有利于利用承载力强的岩石、土壤等介质分担建筑架构的重力[1],并通过提升岩石与土壤的松软程度,使得工程的地基承载力加强,防止建筑出现倒塌或下沉情况。

2、运用条件

尽管桩基础施工的价值和作用很大,但是其具体施工量相对较大,需要高投入,因此,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会选择性采取此项技术,并且还需考虑到施工现场条件和资金等是否适宜使用此项技术。具体运用条件有:

①建筑项目在施工中对地基机构有着极高的要求;②生产厂房、物资仓库等自身承载较大的建筑体;③工厂烟囱、电视塔等占地面积较小、高度较高的建筑;④大型精密制造产业、对建筑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工程;⑤建筑现场土质条件相对特殊的建筑;⑥位置处于地震带的工程项目[2]。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技术具体应用

1、准备阶段

在施工准备阶段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实地勘测,根据勘测出的土质、水体情况来制定具体施工计划,并选择好桩体的具体位置。首先,施工单位需要配备专人到实地进行探测,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环境、地质条件、水文情况等信息,并做好相应记录。其次,施工单位需基于探测结果来制定具体施工规划,做好施工的编制单,选择并确定使用的设备、工艺等具体参数[3]。最后,选择桩体的防线位置,保证各水准点的高度有效性,并掌握好桩基的高度水平,并对每个桩体的顶部和底部数据做好严格记录。

2、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础技术具体操作方法可划分为两类,包括灌注桩、预制桩两种。

①预制桩施工

预制桩施工技术根据施工条件与技术进行制作的桩基,利用打桩设备实现定桩,桩体材质一般为刚桩、混凝土等,其中的混凝土桩体施工在土建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承受较高的荷载力,而且施工工序较为便捷、桩体稳定坚固。其不足之处在于施工过程产生较多噪音,易对周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而钢桩则主要应用于特殊建筑领域,其材质多为H型钢、钢管桩等。

具体施工的过程根据打桩的工序、桩体方向开展,灌注顺序则由桩顶向桩尖进行。其成桩技术主要包括精力沉桩、锤击沉桩、射水与振动沉桩,一般建筑项目极少应用射水沉桩这一技术,而锤击、振动、精力沉桩极易在施工中对现场土层造成挤压,破坏土壤层[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条件和需求对具体预制桩施工技术进行选择,并确定科学桩体数量与间距、范围等。

②灌注桩施工方法

灌注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方式,具体包括人工挖孔、钻孔与沉管灌注桩三种。

人工挖孔灌注桩主要依赖与人力,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技术,其挖孔状多为直径800㎜,其成本低廉、质量可靠,属于应用相对广泛的灌注桩技术。人工挖孔需要重点对桩孔做好保护工作,铺设混凝土层,形成一种保护壁垒。此项技术所需的原材料也相对较少,无需担心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情况,且成品质量水平相对稳定。但是由于其主要依赖人力操作,施工条件相对艰苦,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产生身体不适,因此,还需要对此项技术进行改善。

沉管灌注依靠锤击设备的冲击力来凿出桩孔,施工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如果对锤击设备操作不当,极易导致桩基的施工不合理,因此经常在沉管内部充填混凝土材质,并与钢筋相连接,是桩体内部的机构更加稳定,在锤击过程中能够减少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误差。

钻孔灌注桩施工通过利用钻孔设备在地基土壤中钻出桩孔,并在桩孔内放置钢筋笼、混凝土桩体等,此项技术的承载力极强,且施工稳定性高、速度快、工序简单,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钻孔施工形式。具体技术包括泥浆壁钻孔、全套管钻孔两种施工形式,泥浆壁施工需首先做好泥浆材质的配料,保证混合比例的合理性,以实现冷却钻孔设备、悬浮砖渣的作用,施工前对钻孔设备做好保护,可提升施工效果,防止地基出现塌陷情况。全套管钻孔与前者相比,省略了配比泥浆的工序,可直接将钻孔放置在套管施工,由于工序较少,因此其施工过程更加简单,应用范围也在逐渐的增多。

钻孔灌注管的具体施工工序包括:首先,做好桩体的定位与护筒埋设,利用定位仪等测量设备对钻孔、标高等做好精准确定,并做好标记,一般情况下,桩体位置由基体轴线确定,做好详细的测量与检查,将定桩误差控制在50㎜内。对护筒埋设时可使用0.8㎝宽钢板作为护筒材质,深度需超过1.5m,保证护筒与桩体对正。其次,做好钻孔与清理工作,钻孔过程中需控制好速度,在设备深入土壤时需控制好钻孔速度,并根据泥浆浓度的不同适当做出调整。钻孔需保证桩体、护筒的摆正,避免钻孔中出现歪斜、孔型不太对、孔深不一的情况,做好场地平整度的检查,根据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钻孔形式与钻头设备。在钻孔完成后需对孔洞做好及时清理,将多余残渣与泥浆清除,并控制好年将含砂率、粘度等,保证含砂率小于10%,避免等待时间过程而造成的泥浆沉淀。清孔设备有反旋转机器、正旋转机器、抽渣筒与等设备,课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适宜的清孔方法。最后,最好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保证钢筋笼不变形、不错节,通过整体结构吊装的形式,是基体中心线重合,防止对孔壁造成损害。钢筋孔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灌注,通常会利用导管设备来辅助施工,保证导管连接的平整性与密封性,将导管下口与空地需保持约45㎝的距离,灌注时间需做好控制,在二次清孔完成后立即进行,以保证施工质量。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对建筑技术和标准不断提升。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础应用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安全,需要施工单位加强施工设备、技术的不断改进,促进桩基础技术向新的领域迈进,以实现更好的建筑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保运.浅谈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7(06):75-79.

[2]顾鑫.简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9(11):88-89.

[3]黄发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9(05):21-22.

[4]张波.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6,11(14):134-135.

论文作者:李秀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应用分析论文_李秀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