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 510623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救治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及护理干预2天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以及黄疸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在接受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相较,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大,且两组下降程度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26.08±1.92)小时,参照组平均为(74.56±15.5)小时,观察组的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护理干预;运用效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在足月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高达66.7%以上,新生儿于出生后1周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增高远高于正常范围,从而引发了新生儿皮肤、巩膜以及巩膜黄染等症状,可致使神经系统产生后遗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1]。临床中,除积极进行治疗外,早期护理干预也能够协助预防及延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情的发展[2]。本次研究特选取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开展早期护理及常规护理的对比研究,旨在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救治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8例;胎龄35-42周,其中早产儿4例;体重2000-4200g。参照组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9例;胎龄35-41周,其中早产儿3例;体重2150-4250g。所有患儿均排除其他新生儿科疾病,且均于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胆红素大于等于102μmol/L,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大于220.6μmol/L,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大于255μmol/L,主要为间接胆红素,所有患儿的黄疸持续时间均超过2-4周,或黄疸呈现出进行性加重。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以及体重等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如下:(1)实施母婴同室,提倡施行母乳喂养,对于吸允次数、时间、睡眠以及穿衣等无具体的安排,但新生儿需每天进行一次沐浴抚摸按摩;(2)每日为新生儿测量体重、黄疸指数各一次,以及新生儿体温六次等。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1)在新生儿娩出后,11秒内迅速断脐,以免新生儿体内进入大量的脐血,造成红细胞增高,最终致使新生儿血红胆红素的生成下降;(2)患儿在入院后,应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游泳训练,保持每天一次,每次10-20分钟,保证游泳水质干净清洁,水温保持在38摄氏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摄氏度,游泳前应注意为患儿在颈部佩戴游泳圈以及在脐部贴上护脐贴等;(3)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定时对患儿进行抚触按摩,护理人员应注意在进行抚触前清理指甲、温暖双手,然后用掌心或是指腹进行抚触,每天进行抚触两次,每次时间维持在10-15分钟,抚触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动作温柔轻缓,然后从患儿头面部循序渐进;(4)在娩出2小时后,给予新生儿50ml的10%葡萄糖注射液,共分三次喂完,然后再按照实际需求进行母乳喂养[3]。
1.3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及护理干预2天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以及黄疸消退时间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实验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的比较
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及护理干预前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之间差异无明显差异,在接受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显著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较,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大,且两组下降程度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26.08±1.92)小时,参照组平均为(74.56±15.5)小时,观察组的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t=19.63,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新生儿在刚娩出后的几天,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较强,使得胆红素能够透过血脑屏障然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血中的间接胆红素浓度从而增高,致使出现核黄疸,对新生儿的身体健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可能造成后遗症,为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形成影响[4]。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及时有效地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能够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几率。
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中,通过迅速断脐能够有效避免新生儿体内进入大量脐血,从而起到减少新生儿血红胆红素生成的作用;游泳则能够促进患儿的肠胃蠕动,以提高胃肠道内激素和胰岛素分泌的能力,可以增强患儿食欲,促进其排便,从而起到降低黄疸发生的功效;抚触通过给予患儿背部体表神经刺激,从而兴奋脊髓排便中枢,促使新生儿将胎便排出;10%的葡萄糖注射液能够通过新生儿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将其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促使肠胃蠕动,促进其将胎便排出,能够有效缓解新生儿的黄疸程度[5]。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并缩短了黄疸的消退时间,且没有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霞,赵梅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早期护理干预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605-1606.
[2]薛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3例早期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5-26.
[3]罗剑平,曾华美.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3):222-223.
[4]刘荣香.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干预性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121-121.
[5]应莉,梁伟珍,李卫琴,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4):222-223.
论文作者:李小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胆红素论文; 新生儿论文; 患儿论文; 黄疸论文; 血症论文; 血清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