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习俗与农耕文化的区域解读
——以宝鸡地区民间信仰为例
刘冬妮
(宝鸡文理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 宝鸡721013)
摘 要: 中国的民间习俗是在“以农为本”的实践和意识中孕育形成的,它根源于人们对人畜两旺、五谷丰登的不倦追求,因而带有鲜明的农耕文化色彩。宝鸡地区在环境、气候、土壤等方面的区域优势不仅使其农业得到了较早的开发,而且形成了传承至今的祭社、祈雨、祭蝗、祈子等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民间习俗。这些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虽然已经失去了早先的信仰内核,却成为宝鸡人经济、社交、娱乐的一部分,依然存活在民众的生活之中。
关键词: 民间习俗;农耕文化;民间信仰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民间习俗就是在“以农为本”的实践和意识中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它产生于乡村社会,是农耕文化在意识和行为领域的一种体现,受到社会中的多数人(即农民)的支撑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宝鸡地处关中西部,古属雍州,《禹贡》中称其“厥土为黄壤,厥田为上上”,先秦时期就形成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生产方式,农业的发展为农耕文化和民间习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民间习俗是农民的精神生活及农耕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由于闭塞的自然环境和以农为主的经济状况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宝鸡地区的民间习俗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依然带有鲜明的农耕时代印记。
2.3 不定芽增殖培养 从表5可以看出,8号和11号培养基增殖倍数最高为2.0,8号培养基不定芽有2株长出根,生长良好(图2),11号培养基不定芽长势好,叶片绿;7号培养基增殖倍数为1.9,但不定芽生长缓慢,有一些开始变黄;9号和10号培养基增殖倍数为1.6,9号培养基不定芽长根同时带有红色分泌物附着在培养基表面,10号培养基不定芽长势不明显,有红色分泌物附着在培养基表面(图3);12号培养基增殖倍数最低为1.5,但不定芽长势好,叶片绿。综合看来11号培养基增殖效果最好(图4)。
1 祭社习俗与农耕文化
土地载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因此,中国自古就有“万物本乎土”的观念,对土地的祭祀也由来已久。《礼记·郊特牲》:“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尊天而亲地也。”郑玄注曰:“地既为民所亲,故与庶民祭之。”[1]952原始的祭法是直接向土地献祭:将血、酒灌注于地,其他祭品挖坑瘗埋。《礼记·祭法》:“瘗埋于泰折,祭地也。”孔颖达曰:“地示在下,非瘗埋不足以达之。”[1]1748周以后发展为奉土祭社。《说文解字》曰“社,地主也”,[2]12社为土地的主人,社神即土地神。《风俗通义·祀典》引《孝纬经》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3]501由此可见,后世对土地的祭祀是通过社神祭祀完成的。因此,祭祀社神的习俗在民间极为普遍,古时无论城市、农村,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奉祀社神的现象。
针对难以坐位的患儿,患儿家长要抱着患儿,促使膈肌下移,促使患儿气体交换量增加,便于雾化液滴在终末细支气管内沉降。在吸入过程中,教导患儿缓慢地进行深呼吸,如果患儿不能学会这种呼吸方式,则教导其张口呼吸。在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面色、表情以及情绪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患儿异常状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方式处理。
社神的祭祀有等级之分,《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群,众也。大夫以下,谓下至庶人也。大夫不得特立社,与民族居。百家以上则共立一社,今时里社是也。”孔颖达正义曰:“大夫,北面之臣,不得自专土地,故不得特立社,社以为民,故与民居。百家以上,则可以立社。”[1]1762社神等级分明,周天子所祭社,代表中原及四方土地;诸侯所祭社,代表封国领土;大夫至百姓所祭的公社,代表封邑或乡里的土地,其神民间称为土地公社或土地公公,即社神。国家层面的社神(亦称官社)祭祀因为缺乏民众的参与而逐渐消亡,民间的社神(亦称里社)因只掌管本乡本土事宜,贴近现实生活而深得百姓喜爱,逐渐发展成为地方保护神而香火旺盛。作为地方的保护神,社神的职责是保佑本乡本土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此,社神虽然神格较低,但却是独管一方安危生死的“神”,是民间供奉最普遍、知名度最高的神祇之一。民间凡举行祈福禳灾的重要祭祀活动,都要请社神到场。
宝鸡地区极其重视对社神的祭祀,社祠或土地庙遍布每个村庄,如果村庄比较大,被分成了几个公共事务相对独立的部分,那就有几个同样的土地庙。宝鸡人将社神称为“土地爷”,春秋两季要进行祭祀庆典活动,春耕时祈祷风调雨顺,秋季报答神功,即“春祈秋报”。
要通过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做好相互之间的衔接工作,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从而实现相互密切配合的目标.
明嘉靖八年,凤翔、千阳蝗灾,虫自东来,群飞蔽天。
除了村上供奉土地神,宝鸡地区家家户户还供奉土地爷的神龛,神龛有半米高,立于家宅的左前方,里面有土地爷的画像,每逢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要在土地爷的神龛前烧香祭拜,以求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六畜兴旺。在结婚、生孩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烧香祭拜以求获得土地神的庇佑。对土地神的“春祈秋报”和日常祭祀正是农耕社会中人们追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的体现。
2 祈雨习俗与农耕文化
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农作物的种植、生长都离不开充足的水源,对农民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衣食丰足,因此祈雨习俗在民间极为普遍。宝鸡地处渭河平原的峡谷地带,北塬南岭,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在季风环流和地形地貌的影响下,经常会出现“旱伏少雨”的现象,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轻则严重歉收,重则饿殍遍野。
据《宝鸡市志》记载:
明万历四年,凤县饥。十一年,眉县大饥,流离遍野。麟游亦饥旱。十三至十五年,扶风、岐山、凤翔连续大旱,斗米千钱,民多逃亡,饿殍载道。二十二年,凤县饥。二十七年,扶风大饥。二十八年,麟游自八月旱至次年四月始微雨,民大饥。二十九年,关中自去年六月不雨,至于今日三辅嗷嗷,民不聊生,草木皆尽,剥及树皮,夜窃成群,兼以昼劫,道殣相望,村空无烟,坐而待毙者十八万余人。[4]197
乾隆皇帝为此专门写了一首答谢太白神的《太白山谢雨》,诗曰:“麦前赐雨各称时,麦后廿余日待滋;为祷灵山立垂佑,遂施甘露果昭奇。树碑铸铁传福地,取水凝湫自皓池;粒我蒸民布天泽,蠲诚致谢此擽词。”
旱灾频发,民不聊生。因此,宝鸡自古就有祈雨的民间习俗,具体的祈雨活动有两种:
龙王庙祈雨。古人认为,龙能兴云布雨,消灾降福,因此龙王治水的神话在民间流传极广,宝鸡地区的龙王庙也极为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当地民众就到龙王庙烧香请愿献祭,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献祭有烟祀、食物献祭、鼓乐献祭三种方式,祈雨活动开始后,先向龙王摆放供馍、新鲜水果,然后以柴薪燃火焚烧牺牲祭祀龙王。在烟祀时辅之以鼓乐龙舞,通过娱悦神灵的方式使龙王降雨。以牺牲让龙王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以鼓乐龙舞让龙王获得精神上的享乐。古人认为,龙王从人间获得物质或精神的享乐之后,便会反过来满足人们普降甘霖的要求。
取湫。湫为潭水,取湫即取太白山清湫三池之神水。太白山是历代祈雨圣地,宝鸡地区甚至整个关中地区如果久旱不雨,就有到太白山祈雨的习俗。“雍州西南界于梁,其山曰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积未尝已也。其人以为神,故岁水旱则祷之,寒暑乖候则祷之,历疾祟降则祷之,咸若有答焉者。”[5]490清湫太白庙(眉县)古石碑文记载:“太白山为神极云山,有湫池祈水,即可降雨……每遇岁旱,府界及他境必取水祷雨,无不即验。”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写百草园特点的语段语言规范、表达优美、句式整齐。在理解品味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该段话中概括出语言的表达句式;接着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运用排比句式逐层写出事物的各个特点的方法,根据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让学生由此及彼,推想一下这样的表达句式还可用在什么事物的描写上,促成知识的迁移;最后设计练习,让学生运用这一表达句式描写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学生就能在具体的片段练习中掌握这一表达句式。
首先在ADAMS软件中建立简化的机械手模型,设置模型的尺寸、质量及惯性矩等参数;确定各关节的间的约束类型;设置时间及步长,进行仿真。在ADAMS的后处理模块中得到机械手运动学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因是本村的保护神,逢年过节或者过庙会的时候土地庙的香火很是旺盛,村民可向土地爷祈福请愿,求平安、健康、子嗣,一旦愿望实现则以果品、献祭、放鞭炮等方式酬神还愿。同时凡村里人每家每户都会在过年或过庙会时向庙里的管理人员捐助一些财物,宝鸡人称之为“上布施”,捐助的动机为“还愿”“行善”或者“扬名”,数额较大的捐助者会被张贴在庙宇内最显眼的地方,全村人都可以看到捐助人的名字和所捐款项的数目,通过这种方式表彰捐助者对庙宇的支持。所捐财物主要用于修缮庙宇、采买祭品及庙宇的日常管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邀请戏班唱戏助兴,以酬神安神实现“人神共娱”。届时,“上布施”较多的捐助者将被邀请到场,这是他们行善得到报答的公开方式。
通过在哈尔滨市主要市辖区(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道外区、平房区、松北区)对哈尔滨市满18周岁至60周岁的居民发放1250份问卷进行调查。其中,纸质版问卷共525份,网络版问卷共725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079份,有效回收率为86.32%。问卷内容除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外,还包括移动支付软件选择、支付金额多少、云闪付满意度打分等相关调查。对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信度效度分别为0.982和0.973,说明数据可信。
清康熙三年,凤翔旱灾,禾不登。四年春,眉县大旱。十一年,宝鸡、眉县旱,免旱灾赋十之三,山农愁叹。三十年,关中大旱,渭水仅尺许,民饥,取草根树皮屑以事,民死大半,邑里坟墓丛增。三十一年,凤翔、千阳旱,饥疫交加。六十年,凤翔、宝鸡、扶风、眉县、麟游、千阳、陇州春旱,谷价腾涌,人民外逃,死者甚重。[4]198
《宝鸡县志》记载:“倘若某庙会区域遇到旱灾,便由该会会首主持,组织取湫队伍,到神地取水。水瓶带回后,供于龙王庙神坛前,由八到十人昼夜礼拜。在此期间,如下大雨,祈雨者便唱大戏、敬神、谢神赐雨。”[7]1044因场面热闹,所以当地有“庄稼人,要热闹,取湫过会装社火”的说法。
3 祭蝗习俗与农耕文化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蝗虫是危害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古代导致大面积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清代农学家徐光启云:“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陂,水旱为灾,尚有幸免。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灾。”[8]32民间有歌谣曰:“旱死三千高田,还有三千低田。淹死三千低田,还有三千高田。蝗虫来了实可怜,实可怜。”可见,蝗虫之灾尤甚旱涝灾。蝗灾若与水、旱灾害相伴发生则会造成尸横遍野、十室九空的惨景。
2.2 烟农对农药基本知识的掌握 调查的农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农药的种类、毒性、可施用次数、安全间隔期等内容。调查结果发现,烟农对农药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78%的烟农知道农药分为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25.3%的烟农知道农药有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之分。98.1%的烟农了解农药的烟草施用安全间隔期为15 d,采收前严禁施用任何农药,但只有36.8%的人会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15.2%的烟农不知道农药有高毒、中毒与低毒之分。
宝鸡位于黄河中下游,属于蝗灾高发区,明清时期蝗灾频发,《宝鸡市志》摘录如下: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十三年(1778),关中大旱,时任陕西巡抚毕沅两次取湫祈雨应验,向皇帝奏称:
五月望前,各属得雨,早谷已垂时播种,大田亦正待翻犁,而晴霁二十余日,地旱燥,待泽颇殷。因率属雩吁于太白山神祠,并遣员诣灵湫取水。甫到山而雷雨立沛,经时始霁。初四日,所取之水至省,即于是夜,大获甘霖,连三昼夜,入土深透,各属亦同日普沾。已种之禾,倍觉发荣滋长。未种者,亦可扶犁布种云云。[6]1547
(1)严格审查处方。药房药师需对处方严格审查,以药理学为指导,判断处方药物配伍是否合理,及时将其中的不合理用药、不安全用药问题排除。同时,药师应对处方药物中涉及的药物用量、用法充分掌握,有患者咨询时可准确解答告知,特别注意提醒患者不同药物应用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叮嘱谨慎用药。
明崇祯八年,飞蝗来自眉县,遍满天地,秋谷尽食。育卵于地,一窝百子,三年不绝。十一年,凤翔蝻生食麦。六月,凤翔、麟游蝻、蝗食禾,大饥。十二年,岐山蝗伤秋禾,麟游遗蝻食麦。扶风蝻生遍地。十三年,凤翔大蝗成灾,民大饥,饥民流徙载道,死亡枕藉,人相食。
清康熙二十九年秋,扶风飞蝗自东南来,蔽天遗蝻。三十年,宝鸡蝗自东南来,蔽天集树,树有折者,食禾,民饥。[4]202
蝗虫为灾不仅关系到农业歉收和农民的温饱,更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蝗灾发生后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减少灾害、妥善安置,就容易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激起民变。古代流行“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意与人事交感,发生虫灾是上天惩罚人或向人示警。对此,明君会反省,发罪己诏,表示“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9]239唐太宗也发出“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10]301的诉求。
民间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蝗虫为灾是得罪了蝗神,为避免蝗灾便为蝗神立庙祭祀。周代就有祭祀虫王的习俗,因在腊月祭祀与农业有关的八位神灵而被称为“八腊”。《礼记·郊特牲》:“八蜡以祀四方。”郑玄注:“四方,方有祭也。”蜡有八者:一为先啬,即神农;二为司啬,即后稷;三为农,即古之田畯;四为邮表畷,邮为田间庐舍,表为田间道路,畷是田土疆界相连缀;五为猫虎;六为坊,即水坊;七为水庸,即水沟;八为昆虫,即蝗螟。[1]963八蜡祭祀是合并祭祀,但在蝗虫盛行的北方地区,八蜡庙实为祭蝗虫之神,所以驱除害虫就逐渐演变为“八腊”祭祀的主要内容,全国各地遍布八腊庙和虫王庙。宋朝时虫王祭祀从自然神过渡到人格神,出现了“虫王刘猛将军”和刘猛将军庙。此神并非姓刘名猛,而是一位姓刘的勇猛将军。历史上被附会为此神的,大都是具有民族气节、抵抗外侮的功臣名将,如宋钦宗时出使金国的资政殿学士刘合,南宋抗金名将刘锜或他的弟弟刘锐等,都曾被附会上为民驱逐蝗害的事迹。其中以刘锜最为著名,在他死后不久的景定年间,就被敕封为执掌除蝗的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而加以祭祀。之所以把驱蝗神附会为武将,因“蝗虫来袭,犹如外敌入侵”,所到之处寸草不存,急需孔武有力之神灵来掌控捍御。宝鸡地区历来以农业为主,发生蝗灾的频率极高,因此八腊庙、刘猛将军庙亦极为普遍,对蝗神的祭祀一直延续至今。
4 祈子习俗与农耕文化
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需要付出长期繁重的劳动,男人基于体力上的先天优势获得了劳动上的主动权。“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11]166面对高强度的劳动,男子身强力壮,既没有生育的负担,又无家务之累,在生产中日益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也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与之相对照的,“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12]67依靠经济上的优势,男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财产的继承、世系的计算,都开始按照父系血缘确定,父权制得以确立。
父权制形成后,财产、权力的继承,血脉的延续,家族的兴旺需要男孩来完成,老来体弱也需要儿子来养老,因此便形成了中国人尤重子嗣、多子多福的家族观念。没有儿孙,不仅意味着家庭缺乏劳动力,更意味着祖宗的牌位、祖坟无人祭拜,父系血统的断绝,因此,在“祖先崇拜”盛行的中国乡土社会,“生育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是家族处理‘死亡’和‘不朽’这种重大问题的基本原则。乡村的村社结构、家谱的修订、祭祀、各种仪式和节庆,都是以男性为核心来组织的。它的生产行为、财产分配和继承,也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儿子就是人生最大的失败,他可能会被视为道德上有问题,因而得不到祖先的庇护”。[13]199因此,为了保证血脉绵延、子嗣旺盛,民间自古就有求子的习俗。
宝鸡地区的祈子习俗由来已久,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周公庙祈子会。据《岐山县志》记载:“周公庙会,始于唐代,为典型的求神祈子、焚香还愿的香火会。周人的女性始祖姜嫄因履巨人足迹生弃而被奉为‘送子娘娘’,因此,庙会的实质为祈子。”[14]1367每逢农历二月和八月,周公庙姜嫄洞有“祈子会”活动,“远近祈嗣者肩摩踵接,求无不得,香火之资,数以千计”,直到今日,祈子者仍络绎不绝。
古人云:“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15]637农作物的种植、生长、收获是人劳作、地生长、天淋养的综合结果,三者缺一不可。但在“靠天吃饭、靠地穿衣”的农耕时代,人力有限,不可回天,人们只能将“人寿年丰、吉祥如意”的愿望寄托在神灵身上,以各种祭祀、仪式祈求神灵的庇佑,民间信仰和民间习俗正是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的。这些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虽然已经失去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但却成为宝鸡人经济、社交、娱乐的一部分,依然存活在民众的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2014.
[3]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宝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宝鸡市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5]达灵阿.重修凤翔府志[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
[6]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7]宝鸡县志编纂委员会.宝鸡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8]徐光启.农政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陈晓芬,译注.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0]吴兢.贞观政要[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11]傅德岷.古文观止鉴赏辞典[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3]张柠.土地的黄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4]岐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岐山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15]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6.
Folk Custom and the Regional Interpretation of Cultivation Culture——With folk beliefsin Baojiarea asan example
LIU Dongni
(Depart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eand Tourism,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Baoji721013,Shaanxi,China)
Abstract: With a distinctivefarming culture,Chinese folk custom isnurtured and formed with agriculture as the basis both in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to pursue a golden harvest as well as prosperity of humansand livestock.Because of its regional advantages in environment,climate,soil and so on,the Baoji region not only has made it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arlier,but also has formed folk customs,such as sacrifice to the earth,praying for rain,praying for the birth of a boy and offering sacrifices to the locust.These folk custom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to the present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Although these folk customs have lost their early belief core,they have become a part of economy,social intercourse and entertainment for people in Baoji,and still exist in common people’slives.
Key words: folk custom;cultivation culture;folk beliefs
中图分类号: K8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914(2019)01-0054-04
收稿日期: 2018-11-10
作者简介: 刘冬妮(1979—),女,陕西富平人,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俗文化。
标签:民间习俗论文; 农耕文化论文; 民间信仰论文;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