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4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鹿红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降低,并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并心功能不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功能不全;鹿红颗粒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127-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因为冠状动脉病变,包括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及坏死等,高危群体为中老年群体[1],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发病年龄具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是长期治疗发现具有一定副作用,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心痛、胸痹,本文通过收集我院4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4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排除电解质紊乱者,低血压、低血糖者,严重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者,妊娠、哺乳期妇女,精神病者等,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5.78±3.47)岁,病程0.7~8年,平均(4.67±1.25)年,合并症:高血压15例,糖尿病5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7.23±4.16)岁,病程1~9年,平均(4.78±1.57)年,合并症:高血压14例,糖尿病6例;两组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药物包括抗感染、他汀类降脂药物、抗血小板、强心剂、利尿剂、硝酸酯类、ACEI类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鹿红颗粒治疗,每天1剂,分两次温服,每次150ml,连续服用三个月。鹿红颗粒成份:鹿角霜、桂枝、红花、党参、黄芪、葶苈子等。
1.3 研究指标[2]
效果评价: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并且各项检测指标正常,心功能变化超过2级;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基本好转,各项检测指标基本正常,心功能变化超过1级;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变,或者加重,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四肢乏力、气短、心悸、面肢浮肿,次症包括烦躁不安、口干、咳嗽、气喘、胸闷、腹胀,每项0~4分,满分4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χ2)。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痉挛、硬化,改善冠状动脉循环,造成冠状动脉血流与心肌氧需求量不平衡[3],损害心肌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功能不全主要病因是心肌供血不足,舒张功能不全等,中医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内因为年老体虚,肾阳虚衰,导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引起心阴内耗,心阳不振,使气血运行失畅,心脉阻滞;外因为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闭阻胸阳;饮食不节,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痰阻脉络,气滞血瘀,胸阳失展;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成痰,郁怒伤肝,肝郁气滞,灼津成痰,气血失畅,心脉闭阻,不通则痛,而发为胸痹。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降低,并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总而言之,中西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是针对患者发病机制、病理的各个环节,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肌损伤,降低心肌耗氧,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丁,靳利利,黄培红,等.通阳宽胸颗粒对冠状动脉硬化大鼠血脂及IL-17A,VCAM-1和ICAM-1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14):163-166.
[2]陈建康,严瑜,潘晓莉,等.体外反搏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及醛固酮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11):1035-1038.
[3]孙立山,陆柳,汪明东,等.脂蛋白(a)颗粒和质量浓度在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3):215-219.
论文作者:陈万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冠状动脉论文; 粥样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肌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不全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