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将持续增长30年_中国人口论文

中国人口将持续增长30年_中国人口论文

中国人口还要继续增长30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状况,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了解我国当前的人口总量、结构和未来人口状况的变化轨迹、研究我们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对策,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多种预测表明:我国人口仍然要继续增长30年

前不久,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清华大学回答学生的提问时曾经说:中国现在有13亿人。这个数字其实不太准确。因为2002年年底我国人口为12.85亿,在2002年人口总量的基础上,如果2003年上半年我国净增加人口400万,则我国现在的人口总量估计应在12.9亿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总量在2004年年底或2005年年初,才可能达到13亿左右。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就直线下降。到1998年,我国人口自增率第一次下降到10‰以下,为9.14‰,2001年进一步下降为6.95‰。考虑到城市化和农村非农化的影响,也考虑到我国青年初婚年龄的推迟,我国人口的自增率还有下降的余地。这样,我国未来年均净增人口有可能会降低到800万之下。

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我国现在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15~50岁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之和)仅仅为1.22。这不但大大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而且还低于亚洲的某些富国如日本(2001年为1.3)和韩国(2001年为1.5)。大体来说,我国现在的总和生育率水平与大多数欧洲国家差不多。不过也有人口学家对此数据持有保留态度,而将总和生育率认定在1.8左右。多种预测表明,假如将我国现在的总和生育率认定在1.8的情况下,我国人口的峰值可能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到来,峰值大约在14.8亿左右。也就是说,我国人口仍然要继续增长30年,估计净增加将近2亿人口。

小康社会前20年就业压力大,后30年养老负担重

如果将21世纪前半叶划分为两个阶段——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前20年和小康社会建成后的后30年,并以这两个阶段的人口结构特点分析,那么,前20年我国的就业压力大,后30年我国的养老负担会日渐沉重。

在2001年年底,我国城乡共有就业人员7.3亿,比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的4.3亿还多出了3亿。另外,我国每年的新生婴儿也将近有1700万左右。倘若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劳动力人口增长的需要,那么,失业将长期困扰21世纪初叶的中国。

有预测表明,我国15~59岁人口会一直增长到2020年之后才会刹车。该年龄段人口,到2020年会增长到9.4亿左右,比现在的8.2亿要净增加1.2亿。这就是说,在未来的20多年间,我国将在克服现有失业人口和下岗人口就业问题的基础上,还得为新增加的这1.2亿人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就业在建立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国家应该将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来对待。

一般而言,国际上将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将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的社会,叫做老龄化社会。2001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7.83%,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会大大增加。这样,老年人退休后的平均余命也会随之延长。我国男性现在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0岁,女性是73岁。在2050年左右,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会延长到75岁左右,女性会延长到80岁左右。这会大大增加未来的养老负担。

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都比较低时就过早地跨入老龄化社会的大门,在跨入老龄化社会后,又将在本世纪前半叶的后30年经历快速老龄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建立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能解决诸多发展问题,那么,在后30年老龄化的压力之下,我们将会给现在的独生子女增加过多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步履沉重地度过自己的成年。

基础教育亟须财政投入,高等教育可实施市场化

总体上来说,我国每100人中受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只有4人左右,每100人中受过高中及中专教育的人口只有11人左右。这表明我国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

另外一个衡量人口素质高低的指标是文盲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我国的文盲率为6.72%,这意味着我国仍然有8500多万的人是文盲。尤其在农村,受过高中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5.22%,受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仅为0.61%。

虽然国家教育财政的投入在逐年提高,但由于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基础教育的发展仍然缺少动力。在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和基建支出构成中,高等学校的比重一直上升,农村初级中学的比重却有所下降。目前我国还有几百个县未“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农村初中的辍学率仍然很高。如果以2002年中央所属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准,那么,一个大学生的教育经费支出,就相当于20.1个地方所属农村初中生和23.9个农村小学生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因此,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应该将主要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基础教育上来,增加义务教育的投入比重,而对高等教育则应实施市场化和产业化政策,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教育投入结构就是这样的模式。

标签:;  ;  

中国人口将持续增长30年_中国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