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论文_崔毓慧

延安市宜川县妇幼保健站 7162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产后乳房最佳按摩时间,及产后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4-2016.1月妇产科收治的148例正常分娩产妇,对其按照产后观察方式不同分为一般组与实验组各74例,其中一般组产妇分娩后常规留院观察24h后行乳房按摩,实验组产妇分娩后1~2h行产后乳房按摩,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以及泌量,另外观察分娩后产妇乳房胀痛以及产后抑郁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分娩后初次泌乳时间较短,低于一般组,且泌乳量高于一般组,P<0.05;实验组在乳房胀痛、产后抑郁及母乳喂养成功人数上均高过一般组P<0.05。结论 在产后1~2h早期进行乳房按摩,有效促进早泌乳、多泌乳,明显改善乳汁淤积导致的乳房胀痛情况,增进母子间感情,建议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母乳;影响

【中图分类号】R2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353-01

母乳对出生婴儿来说是最纯天然、最健康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婴儿成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以及对抗外界细菌等物质的抗体;含有50%的脂肪与氨基酸,在为婴儿提供身体的营养成分和热能时,也能为婴儿大脑发育必需的脂肪提供途径;有大量丰富的钙、磷等促进宝宝的骨骼生长;有免疫球蛋白等可有效增强婴儿自身抵抗力,预防并保护婴儿收到疾病的感染。另外,提倡母乳喂养也对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有很大帮助,并且可促进婴儿大脑与心智的健康发育[1]。本文主要研究产后乳房最佳按摩时间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4-2016.1月妇产科收治的148例正常分娩产妇,对其按照产后观察方式不同分为一般组(n=74)与实验组(n=74)。所选患者均为正常分娩产妇,排除有妊娠疾病、心脏疾病、传染性疾病或拒绝母乳喂养的产妇。其中一般组年龄19~29岁,平均年龄(25.5±3.2)岁,顺产产妇43例,剖宫产产妇31例;实验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5±2.5)岁,顺产产妇38例,剖宫产产妇36例。两组产妇在上述年龄、分娩方式等差异对比均无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两组产妇均行产后常规观察,术后立即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及呼吸,产后24h内,由于分娩后体力消耗非常大,体温可略微升高,但通常不超过38℃。给予产妇绝对卧床休息24h,之后可进行适量活动。饮食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要富于营养,同时也要保持足够的热量。

一般组产妇在上述常规观察后24h进行乳房按摩;实验组于产后1~2h开始乳房按摩。

按摩方法:促进乳腺管通畅,用拇指、示指、中指的指腹面顺乳腺管走行进行纵向来回按摩;使乳晕、乳窦变柔软:用拇指、示指、中指在乳晕部四周进行360度旋转按摩,手可以不断地变换方向。由于乳晕部的乳窦较硬,故需按摩时间较长;加强泌乳反射:用拇指、示指、中指从乳晕部向乳头方向挤压,挤压时产妇可以想象婴儿吸奶的方法,将按摩的三指想象成婴儿吸奶的嘴巴。按摩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有无疼痛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及泌乳量,分娩后产妇乳房胀痛以及产后抑郁情况。其中产后抑郁情况可采用临床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判定[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泌乳情况

观察对比发现,实验组产妇分娩后初次泌乳时间低于一般组,且泌乳量高于一般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现如今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各方面压力及因素影响着产妇泌乳以及母乳喂养的情况。

母乳喂养的好处大致有以下几点:母乳是最适合婴幼儿成长发育的营养品的补品;母乳液体的温度最适合宝宝,可以接受且方便卫生;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可增长婴儿的免疫抵抗力;同时母乳喂养也大大促进母子之前的亲情关系[3]。母乳喂养有如此多的优点,所以在产妇分娩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产妇早泌乳、多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相当大的帮助。目前临床针对这一现象,主要采取产后乳房按摩的方式,通过按摩刺激乳房使体内一些内源性催乳素达激发从而能达到乳汁分泌[4]。在规范的按摩手法下进行乳房按摩,帮助改善乳房周围血管的血液畅通,尽早泌乳以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不适感。

本文经研究后表明,实验组产妇分娩后初次泌乳时间低于一般组,且泌乳量高于一般组,P<0.05,因产后1~2h是产妇刚分娩后身体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及时进行乳房按摩,可有效改善乳腺管的流通情况,使神经末梢大量释放催乳素来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尽早刺激乳房,反射性泌乳开始越早;对比产后乳房胀痛,产后抑郁及母乳喂养成功人数发现,实验组效果均高过一般组,P<0.05,表明尽早的进行乳房按摩,促进体内大量乳汁泌出,可有效减轻乳房胀痛情况,另外,还可帮助了解产妇的身心情况,有利于缓解部分产妇抑郁的情绪,释放其压力,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

综上所述,在产后1~2h早期进行乳房按摩,缩短泌乳时间并促进泌乳量,明显改善乳汁淤积导致的乳房胀痛情况,帮助母亲角色的转变增进感情,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顾宏梅,沈美云,黄海燕等.早期穴位按摩配合电动吸乳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0):872-874.

[2] 吕建萍,张帆,方玟等.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初产妇泌乳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44-46.

[3] 王英.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乳房按摩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4,40(23):2947-2948.

[4] 徐秀英,林静惠,杨建茹等.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产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54-156.

论文作者:崔毓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论文_崔毓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