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年中论文,国电论文,著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述评以2012年中国(限内地)出版的591本著作(含报告、年鉴、丛书、专著、合著、教材、文集等,见下表)作为依据,对电视研究的相关著作进行了梳理,力图通过对电视研究热点、亮点的归纳、分析,呈现出本年度电视研究领域的总体面貌。
一、报告·年鉴·丛书·文集
(一)报告
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中的报告类图书延续了2011年的热潮,内容从文化传媒综合类报告到以纪录片、民生新闻、新媒体、全媒体为代表的专项领域报告均有涉及。这些报告通过对统计数据的价值挖掘与对行业关键问题的审视凸显出综合性、专业性、前瞻性特点,较好地满足了行业对于动态信息的迫切需求。
1.综合研究报告
综合研究报告侧重于以系统的全局眼光构建起整体文化传媒生态发展的坐标网络,为深入了解电视媒体在当年文化生态中所处的地位、起到的作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全面参考系数。
继2008年首次提出“传媒发展指数”概念之后,第五部“传媒指数蓝皮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2)》(喻国明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06)如期发布。报告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主报告”是关于2012年中国传媒业总体状况的分析报告、中国传媒发展指数CMDI总报告以及全国31个省区分报告;“专题报告”包括了“中国媒体品级指数排行榜(2011)”、“我国宏观经济关系对广告业的影响”等若干不同内容的分项报告;“媒介观察”部分则专注于当下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词“跨界、整合与改制”,通过对不同媒体类型的产业年度观察以及对产业人物、产业规制、产业事件的梳理,以点带面地勾画出这一年中国媒体产业发展的总体面貌。该报告实现了对传媒发展与文化环境的有效监测,具有指导传媒产业战略和传媒经济运作的双重意义。
已连续出版九年的“传媒蓝皮书”《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崔保国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4)则将视野重点投放在“传媒转型”与“社会化媒体”上,通过对报纸、图书、期刊、电视、广播等诸多不同媒体类型数据的整理分析对在融合中转型的中国传媒产业进行了全面描述,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机构运营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与思路。
由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撰的“广电蓝皮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庞井君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1)作为广播影视行业发展的年度权威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本年度中国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要进展,以全面翔实的数据量化展示了2011年全国广播影视发展的整体情况,为推进广播影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依据和智力支持。
《2012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彭少健、王天德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05)则以文集收录的形式,就新媒体、跨文化背景下的媒介素养做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研究多针对当下突出的热点问题或新时期新环境出现的新问题,具有突出的针对性与时代意义。
2.专项研究报告
专项研究报告在数量与质量上的提高是文化传媒领域逐步深化的必然结果。对具体领域的聚焦,对多层次立体化数据的考察,对研究对象的深度解读使专项研究报告很好地履行了史料性、实用性的职责。
(1)纪录片报告
本年度发布的两部纪录片报告共同表现出了高品质、专业性、即时性、创新性特点,科学客观地呈现了中国纪录片快速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杂志联合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2)》(张同道、胡智锋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07)将中国纪录片置入全球背景下,根据最新的权威数据进行学理分析,试图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发展模式,在立足现状的同时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力图以丰富科学的调研成果为纪录片的发展立传,不仅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更对纪录片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012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报告》(何苏六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延展了对国内外纪录片产业关注的广度和深度,对纪录片行业的发展环境、纪录片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新媒体新技术对纪录片产业发展的影响、中国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等主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分析,乐观预期未来两三年“中国纪录片行业将迎来整体上升、多因素复合影响、理性化发展的新阶段”。该报告站在政府立场,用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研究态度,为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2)新闻传播学报告
民生新闻是新世纪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重要成果,十余年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内容、形式、运行、推广各方面锐意创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媒介影响。《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2011)》(胡智锋、禹成明等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2)是中国首部关于民生新闻的专项报告著作,全面系统地剖析了民生新闻的“前世今生”,考察了民生新闻生产主体、内容定位、传播策略、品牌建设,并详细观照了电视民生新闻对于中国电视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于推进中国新闻改革的意义。
《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12》(童兵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0)是第七部关于新闻传播学科科学研究的专项报告著作,展示了过去一年中国(以大陆地区高校为主)新闻传播学科科学研究全貌,包括这一年的研究重点与热点、主要研究领域、重要代表性论文及观点、重要学术会议和公开出版的著作及教材等内容,对学科的建设与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
(3)新媒体发展报告
“新媒体”是多年来业界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领域,如何在虚拟和现实社会的冲突与融合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生态,形成中国特色的新媒体发展战略和治理之道,是现实发展给专家学者们提出的具有鲜活时代特征的研究命题。《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3(2012)》(尹韵公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7)全面盘点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网络谣言的自净化、微博传播的中国特色、全球新媒体发展动向、中国网络舆情特征等新媒体热点的解读,由点及面地刻画出新媒体在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和融合中曲折成长的道路与趋势。
对地域性研究的纵深研究是本年度新媒体报告的亮点之一。《上海传媒发展报告:全媒体传播推动城市创新与发展》(强荧、焦雨虹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1)和《2012上海网络视听产业报告》(张炜、陈超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09)两部报告均以上海地区作为研究范围。前者以“全媒体传播推动城市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探讨了全媒体传播对推动城市转型、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实力所起的引擎作用;后者则包括了上海网络视听产业政策的推进状况、网络视听产业的概念及分类、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及视听细分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等内容,为上海网络视听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翔实的参考数据与深入的理论思考。
(二)年鉴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会编纂,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11.12)已经连续出版27年,是广播电视领域年鉴类著作的精品品牌,在学界与业界有着非同一般的关注度与影响力,内容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广播电视实践与理论的所有领域,对广播电视领域的展示详尽而富有代表性。今年该年鉴继续秉承其一贯的精品理念和与时俱进特性,通过全面的梳理、翔实的数据和深度的分析,全面反映了广播电视领域的现状与问题、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CSM媒介研究从2003年起每年编写出版一部《中国电视收视年鉴》,至今也已成为被学界和业界广为认可的品牌之作。《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2》(王兰柱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0)对2011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了全景式描述与分析,并对电视剧、综艺节目、新闻、体育几个主要节目类型的收视状况进行了分析,还关注了2011年中国电视市场上电视剧同期播出模式、达人秀节目、婚恋节目等颇具特色的现象、新媒介环境下全球及中国电视市场发展等热点问题,以及“61号令”(《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等重大事件。数据的全面详尽与科学的量化分析是该年鉴最大特色。
(三)丛书
本年度新推出的丛书数量较多,不论在国际传播还是在研究国内电视发展现状方面均展示出丰硕研究成果。
随着对国家传播软实力的重视,与之相关的电视理论研究著作成为当前一大热点。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的“第三极文化论丛”继2011年推出《中华文明的现代演进:“第三极文化”论丛(第一辑)》之后,推出了第二辑《从孙中山到乔布斯:中华文明的现代传播——“第三极文化”论丛(2012)》(黄会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8)。新作纵览从孙中山到乔布斯的百年历史,围绕着“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媒体道德与责任”、“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研讨和分析,将具有深厚历史根基和与时俱进品格的“第三极文化”放在历史大视野中进行审视和考量,从生存方式、道德责任、传播效果、文化内容等诸多角度阐发了富有前瞻性的思考;“中国影视艺术‘走出去’战略工程研究书系”同样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该书系2012年出版了《全球化时代的影视形象传播》(盖琪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3)和《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研究》(吴素玲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1)两本新作。前者着重探究影视形象“走出去”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核心意义、现下的优点和劣势等内容,后者则专注于“学院派电视剧批评”这一对象,概括和介绍了它的兴起、方法、品格、优缺点等等,使活跃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兼具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学院派电视剧批评”具有更明确和牢固的理论身份;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研究新视野丛书”推出的《从形象到认同:社会传播与国家认同构建》(龙小农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4)和《发展中国家电视媒体全球化路径研究》(李黎丹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3)两本新作也对这些热点命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前者以社会传播的视角分析国家形象的建构和国家认同的重构,为国家“四位一体”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构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参照依据;后者则以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媒体为例证,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上探究发展中国家电视媒体的运营和拓展,以充分的事实论证了开放媒体不但没有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与市场陷落,反而以跨国媒体的传播技术、管理制作经验、资金等为助力凸显自身优势的观点。此外,该丛书在本年度推出的《性别传播的研究与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5年发展实录》(刘立群、辛格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7)记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2005-2010年以来的发展轨迹,内容涉及教席教学科研、业界学界合作、国际交流、教席使命、媒介与女性研究理论建构、媒介与女性议题思考等,内容的独特性使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放眼国际的前提是对自身发展的深刻理解。“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研究系列丛书”新推出的《十二五时期广播电视的科学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3)、《西部大开发与广播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5)等或聚焦于特定时期,或专注于特定区域特定内容,但都旨在从我国广电事业发展现状出发,明确处境、总结问题、探索出路;“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新增的两本新书《媒介融合与叙事修辞》(肖锋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3)和《秩序与语境:中国电视之收视率观察CSM收视研究文集(第二辑)》(郑维东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3)则将理论探究作为出发点,前者结合当代媒介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多向度考察了媒介融合下叙事学所发生的具体演变,集中对电视访谈和求职节目、电视商业广告等典型文本进行了深入分析,后者则着力于从收视数据、受众、电视节目、广告、新媒体和未来展望六个方面研究电视收视,力图为电视台、广告公司、内容研发和市场评估等相关机构提供紧跟现实变化曲线的参考和指导;“21世纪影视创作解析丛书”新增的《从文学创作到视听表达:电视连续剧〈借问英雄何处〉导演阐述》(王静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4)、《纪录片创作密码:“金鸡奖”作品〈决战太原〉实录》(郝蕴、罗凌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3)和《谍战剧的黄金创意:电视连续剧〈潜伏〉谍战要素分析与编剧技巧》(黎鸣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3)三本新作则从具体作品出发,对电视文学剧本、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和电视谍战剧创作技巧等不同内容进行研究、展示和总结;“文化产业经营系列丛书”新推的《玩转媒体做创意——广告媒体创意实战解析》(李明合、闫琰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2)充分集合传统广告理论和业界实践,借助中外两百多个案例,深入研究了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创意实践,而同系列的《居间政治:中国媒体反腐的社会学考察》(李东晓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5)则别出心裁地以社会学研究视角从文化环境、构建方式、具体操作、传播路径等多个方面对我国贪腐新闻进行了探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媒体管理丛书”新出的《媒体运营管理》(张铖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6)和《媒体品牌管理》(洪丽娟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4)都是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的跨学科专业著作,前者涵盖了媒体生产全过程,力图将媒体运营管理勾绘成一个脉络清晰、相互配合的良性推进系统,后者则侧重于提出当前媒体品牌管理领域的科学实践模式。
(四)文集
本年度出版的电视研究文集凸显了包容性特点:在功能上,总结性和探索性并立;在方向上,回顾性和前瞻性共存;在内容上,宏观理论研究同具体作品评论结合,共同营造出严谨而不教条、灵活而具有逻辑性的总体研究气象。
1.个人文集
《读剧札记》(李准著,中国书店,2012.01)是作者多年来阅读不同题材电视、电影剧本的感受和思考,涉及古代神话传说和名著改编剧本、古代历史题材剧本、近现代革命和历史题材剧本、现实题材剧本等等。该文集的特色是将理论直接融入创作实践,以唯物史观质疑并校正了当前电视电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次突破:新世纪广播影视发展纵论》(黄勇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9)是作者近几年来论述新世纪广播影视发展问题的专著,涉及广播影视基础理论、发展战略、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传播格局、新媒体崛起等各个方面,呈现出对当代中国广播影视发展全局中亟待破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是从宏观层面研究重大问题的一部力作。《走近电视剧:王伟国自选集》(王伟国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07)同样是一部融合了学术理论思考与作品实践分析的个人文集选编,作者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电视剧制作提出了具有高度指导性的意见,并对近几年热播的电视剧进行了评析。
《当代电视的冷与热》(杨洪涛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8)与《人情事理说影视:21世纪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研究》(王昕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10)是两位年轻学者对电视文化的探讨。前者大致可分为个人思考与名家对话两部分,研究对象涵盖了综艺节目、电视剧、电视新闻、电视军事类节目等诸多方面,较为全面地审视了当下电视中不同类型、不同题材冷热不均的现象;后者则分为以宏观理论思考为主的“事理说影视传播”和以对具体文本进行审美批评为主的“人情说影视审美”两部分,对影视传播进行了人情、事理两个不同角度的审视。
2.多人文集
对历史的回顾为我们提供了前行的力量和方向,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广播电视领域发展迅速,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因而对这段历程的思考就更具有非同一般的历史价值与借鉴意义。《中国广播电视改革发展十年回眸(2001年-2010年)》(刘习良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10)是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重大理论项目成果,广电系统近三十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认真梳理了广播电视领域宣传指导思想、节目制作理念、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对外交流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管理经营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为实现广播电视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阶段性参考。《2011年电视电影纵览》(王人殷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04)则对2011年的电视电影进行了回顾,从产业、管理、创作等不同角度回顾了这一年电影电视的生存发展历程;《广播电影电视科技发展历程回顾文选(第2集)》(刘洪才、王佩芳主编,中国国际出版社,2012.03)则将研究视野聚焦于技术发展,既站在宏观角度上展现了广电技术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又站在微观角度上梳理了具体技术发展的状况。
电视行业的发展历程值得思考,而作为电视节目载体的媒介平台的成长同样值得纪念。2012年是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成立20周年,《我们一起走过:CCTV—4成立20周年纪念(1992-2012》》(杨刚毅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10)以文集的形式纪念这段历史,书中不仅收录了电视台工作者回忆中文国际频道成长的文章,还收集了海外观众对频道的认识和感受的作品,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成长历程。
《守望文化江山: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贾磊磊、黄大同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3)、《电视国际传播创新研讨文集》(杨刚毅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2)、《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吴飞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05)与《纪录片内涵、方法与形态——“21世纪中国纪录片发展高峰论坛”研究成果文集》(倪祥保、邵雯艳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5)同是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但关注点各有侧重,或围绕国家文化安全议题展开高屋建瓴的全方位讨论,或以电视实践为出发点研究如何提升中国电视国际传播能力,或针对新媒体的创作与传播展开具有浓厚学理色彩的思考,或探讨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道路,但都与当下现实紧密结合,为社会发展、学科进步提供了学术营养与智力支持。
二、专著·合著·教材
本年度电视研究领域专著、合著、教材的出版数量与质量都较为可观,涵盖了电视基础理论、史论研究、电视文化、媒体责任、电视实务、产业经营、频道建设、国际传播等诸多研究领域。
(一)电视基础理论与电视史论研究
本年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史论研究一方面侧重于将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向深入,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多视角、多维度的开拓性思考。
将电视艺术基础理论不断加以补充与完善是该领域专家学者持续努力的方向。《电视艺术理论》(高鑫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1)主要围绕广播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创作方式、广播电视艺术美学及广播电视艺术哲学等方面进行论述;《影视艺术导论》(胡智锋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从科学和人文的维度出发,兼顾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以翔实的内容和丰富的案例、独具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独特眼光,着力凸显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影视艺术的特色;《影视艺术概论》(孙宜君、陈家洋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05)从本体、语言、创作、接受、历史五个方面建构了影视艺术理论系统;而《电视艺术学》(欧阳宏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则综合运用各种理论视角观照电视艺术的发展、功能、特征、环境、受众、批评等内容,这四本著作视角不同,但都为构建电视艺术学科体系做出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探索。
电视史志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外广播电视史》(袁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8)对中外广播电视的产生、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比较,侧重观照广播电视本体的变化,特别是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电视新闻宣传特点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在整体框架和表述风格上凸显出历史感与时代感;《21世纪中国广播电视大趋势》(张君昌、张建赓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2)立足21世纪国内外传媒生态的客观现实,综合考察了在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新媒体崛起与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21世纪最初十年中国广播电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并探讨了广播电视未来发展改革的途径;《观念、体制、话语:19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研究的三个视域》(朱天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10)则以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改革为主体线索,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成果形成深刻影响的三个关键领域——观念、体制、话语系统内的各种关系进行了发现、梳理、反思,建立起当下视野中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坐标系;《中国影视档案(2000-2011年)》(熊江卫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05)以解读关键词的形式,对2000-2011年间的中国影视重要作品与事件进行介绍与评析,历史记录与艺术分析并重,成为了解中国影视现状的“白皮书”。
电视理论研究的繁荣与深入,使对电视理论研究自身的研究逐步登堂入室。《重组话语——新媒体时代的中国电视批评》(杨状振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0)第一次从话语变革角度分析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现状,将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置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交织构成的权力谱系中,解析了中国电视理论研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尴尬,充满了新生态电视学者的锐气和问题意识;同样以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的《理解电视:从理论到方法的路径》(周勇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5)则重在对电视研究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框架建构,对每种理论的研究重点、研究现状、未来趋势、研究工具、应用领域等内容的详细描述与分析,使本书具有了参考指南的性质和价值。
(二)媒体社会责任与电视文化研究
媒体社会责任仍然是本年度研究者关注的对象。《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童兵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03)一书从理性的角度对突发群体性事件和新闻传媒的社会使命、公共突发事件的风险沟通与媒体责任、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大众传媒的角色调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究,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传播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探讨对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的健全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伦理重建与当代中国新闻报道》(罗哲宇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3)从伦理重建的角度切入,以当代中国伦理转型与重建过程为背景,探讨新闻报道是否存在失语、失范的问题,对新闻报道如何在实践中引导伦理的重建展开研究,以转型期社会新闻媒体在伦理重建中的社会责任为落脚点;《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社会效果研究》(薛国林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3)针对正面人物宣传报道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梳理了各个历史阶段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历史经验,并论述了其存在价值、社会效果、创新模式、改进措施、当下问题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性。
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也开始发生转变。《媒体执政:媒体多样化背景下政府对新闻舆论的引导》(陈兵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2)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媒体执政理论和实务的专著,着重探讨了在媒体环境发生结构性变局的情况下,政府如何运用媒体资源进行执政,对舆论进行科学、有效、恰当的引导,从而提高政府的威望和执政公信力等问题,并指出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是“相互回望的窗口”,即政府运用媒体,而媒体也影响了政府;《媒介素养与政治传播》(骆正林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3)一书从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角度看待媒体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提出在新的舆论环境下,政府官员必须提高媒介素养,转变管理媒体的作风和方式,才能有效占有舆论阵地,从而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合理利用媒体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电视文化研究同样收获颇丰,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凸显了研究内容的独特性、深入性、时代性。《电视知识分子》(时统宇、吕强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7)一书关注了当前颇受社会瞩目的“电视知识分子”现象,摒弃了过去单纯的道德批判视角,转而深度剖析“电视知识分子”现象背后的制度原因,按照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一认知性系统这三项关键的制度要素,对电视知识分子的游戏规则、知识分子与公共领域的关系、知识分子与电视之间的关系这三个论题发表了学术思考;《传媒文化史——一部大众话语表达的变奏曲》(李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7)关注了媒介变革如何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话语表达方式,生动展示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的发展轨迹、文化路标和历史意蕴,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众争取媒介话语权的曲折历程,以及科技发展、媒介演进推动大众话语表达的作用进行了详细考察;《前瞻性批评:消费时代的文学与影像》(王贵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01)则从宏观视野上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影视文化在消费语境中的整体转向,反思当代学者和作家的文化身份,对中国文学与影视文化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并对在商业化大潮中陷入困境的底层群体表现出深切的同情;《无名的镜语》(梁振华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07)则是结合影视、娱乐、消费等现象对当代大众文化的阐释和评析,着重于影像文本对零年代断裂的文化图景的省察和透析,文风辛辣,观点独特;而《影视文化的性别批评》(李东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09)则从“性别批评”切入,为我国影视文化研究开创了新的审美视角。
(三)电视节目类型与电视实务研究
对电视新闻、电视剧、纪录片等节目类型的研究与实务研究更注重电视实践的时代变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性较强。
1.电视新闻
新世纪以来,在全球网络化的背景下,电视新闻正处于充满各种挑战的转型期,传统新闻定义正在被颠覆,传统新闻价值观念和语态也发生了改变。这对电视新闻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少专家学者从宏观角度对当下电视新闻发展现状进行了理论研究,与时俱进是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都有明显的创新。《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董天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2)中,作者不仅对新闻的定义、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客观性这些传统的基础性理论问题进行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审视与深化,而且对新闻策划、媒介批评等现实理论问题也进行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分析;《电视新闻学》(曾祥敏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0)从电视新闻理念、类型、编排、发展趋势等诸多层次全面分析了电视新闻的创作方法、特点及其节目的运作规律;《广播电视新闻研究》(谭天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9)一书则从新闻业务和新闻理论两个维度展开讨论,运用广播电视研究的多种视角和方法,如宏观视角和系统方法等,聚焦当下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前沿领域和热点焦点,促进了新闻定义的再思考和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的重构与界定;《融合、转型——电视新闻传播新论》(牛光夏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08)从电视传播的现状入手,着重探讨电视新闻传播在数字化时代的应变之道,从语言形态的整合、传播渠道的整合,以及信源的整合三个方面探讨了融合语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的整合策略,并结合当下大量网络传播个案和电视新闻传播的案例进行论证,对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存环境和转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预测;《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现场的叙事》(崔林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5)立足于电视新闻实践的最前沿,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上,引入了符号学、叙事学、解释学等新鲜视角,对当代电视新闻最重要的发展趋向——直播进行了细致探究,为电视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参照。
各具特色的微观研究与宏观思考互为补充、相映生辉。《2012解析中国新闻传播》(陈力丹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04)集中体现了我国新闻传播学各方面在2011年的研究状况,涉及新闻传播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新媒体研究、新闻法治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采写研究、新闻编辑研究、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等诸多相关问题;《数字十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十八大特别报道》(胡占凡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11)则对转变语态后的《新闻联播》进行了观照与梳理,深入浅出地总结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民生等方面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方发展的十年中国巨变。
2.电视剧
2012年关于电视剧的研究既有对本质理论的深入,也有对生产实践的探讨,还有对当下社会、文化所做的诸多思考。
《电视剧本体美学研究——连续性的视角》(张国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1)作为国内第一部以现象美学作为理论基础、深入研究电视剧本体美学问题的学术著作,以电视剧本体为研究对象,以连续性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电视剧本体的存在方式、时间形态、媒介发生、叙事源流、艺术特征、体裁格局、文本构建与编播实现等问题,全书强调理论与实践、形态与文本、历史与逻辑的紧密结合,许多学术观点具有创新价值,是近年来电视艺术理论研究领域较为厚重并具有相当深度的全新力作;《电视剧类型》(张智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以各类型电视剧为研究对象,结合新材料、新观点以及各类型电视剧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对不同类型电视剧的形成原因、创作规律、发展变化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历史电视剧叙事艺术》(李鹏飞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08)则以电视受众的接受效果为依据,以叙事学理论为参照,通过探寻广大电视观众的接受心理揭示历史电视剧收视热潮从孕育、形成、鼎盛直至回落的整体演化规律。
《新世纪红色影视剧与红色文化的打造及传播》(郭剑敏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09)针对红色影视剧这一特定电视剧题材,一方面对红色影视剧发展演变历程做了总结,另一方而也对中国当代不同时期社会精神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著作见证了类型电视剧的多元化趋势和电视剧产业的日益成熟,也促进了电视剧市场的良性运作;《电视剧照明艺术论》(李兴国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01)超越技术使用层面,将电视剧照明纳入艺术、美学范畴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大量影视剧作品,总结、梳理、提炼电视剧照明创作的基本规律与艺术特征,既体现了美学理论思考,又对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女性·历史·消费——当代电视剧的文化批判》(李庚著,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12)一书选取了近几年在荧屏上热播的三类电视剧,即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和青春偶像剧进行深入探索,从文化研究立场综合运用女性主义文化、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消费文化等学科理论,以交叉视角进行理论阐释和文化批判。
3.电视纪录片
本年度的纪录片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纪录片发展历史与个体历史的追溯与回顾,一是与受到广泛关注的大型纪录片作品与纪录栏目配套出版的图书。
《纪录片解读》(石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06)从纪录片的源头出发,追踪其发展潮流,对中外纪录片发展史上的优秀创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对作品创作背景、创作理念、风格特色与艺术贡献做深入透彻的讲解,在有限的篇幅内勾勒出中外纪录片创作发展的系统脉络;《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唐晨光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12)则以20世纪百年以来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力图在总结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同时,折射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从而为飞速发展的当代影视传媒提供一些历史借鉴;《影像如何记忆——年鉴学派视野下的中国纪录片》(谢勤亮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4)则注重理论开拓性,将20世纪最富创见的法国年鉴学派史学思想引入日常影像记录中,并结合中国影像实践探讨了如何将年鉴学派的总体史观以及长时段理论落实在日常影像记录中,开阔了纪录片的学术视野;《真实就是力量纪录创造价值》(雷卫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04)以渝派经验为起点和底色,从一个独特视角勾勒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流变;而《主体·视点·表达——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姜娟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6)则清晰勾勒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路径,阐明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独特艺术品格。
通过对个体经历的追溯与回顾,反映纪录片创作的发展演变是本年度著作的亮点之一。《发现 记录 表达》(陈汉元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10)把作者50年的电视创作选编成册,不仅勾勒出这个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创者半个世纪的电视生涯,更以这一个人折射出了中国电视50年的发展变迁;《一个人的电视史》(刘川郁、肖饶中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02)同样是通过个人的电视人生记录,反映了中国电视在市场经济时代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的发展历程;《和自己跳舞——对话中国女性纪录片导演》(英未未著,中西书局,2012.08)是一本访谈录,作者选取了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六位女纪录片导演,通过对其作品的介绍、创作追溯以及全方位的访谈,展现出摄像机背后的女性那别具一格的魅力。
纪录片精品佳作的涌现带动了与之相关图书的出版。图文版《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06)完美再现“舌尖”全景,带领读者重新领略历史、现实、人情世故中的美食情怀;《〈旗帜〉是这样诞生的》(中央电视台《旗帜》摄制组编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01)则试图从典型案例的立体层面,对纪录片《旗帜》的选题立意、主题阐释、创作理念、视听创新、音效组合、宣传营销、团队建设等多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评析;《CCTV远方的家:边疆行》(CCTV《远方的家》栏目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06)是该节目的文字记录,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全面展现摄制组行程22800公里途经一百多个县市的过程,通过记者的旅行体验,展现出一个发展变化中的真实的中国边疆形象。
4.播音主持艺术
《播音主持艺术概论》(姚喜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3)在实践上紧密结合大量生动案例,全面论述播音员主持人的素养、经验以及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创作活动,并且针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状,增加了网络播音主持的相关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并重使其具有双重价值;《电视口语传播理论和实践:校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启示录》(鲁景超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2)则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云南电视台校台合作《主播新鲜看》这一项目为依托,探讨了校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定位,以及该模式对课程建设、理论建设、教学方法的启示,在培养电视口语传播人才方而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与可操作性。
(四)电视产业经营与频道建设研究
电视产业化趋势的加强刺激了相关理论研究,中国的电视产业将走向何处?新媒体对电视产业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面对竞争激烈的产业化浪潮,各电视台与频道如何应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成为当前电视理论研究的关注热点。
《中国广电产业空间发展研究》(董春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04)创新性地采用计量经济学、空间统计学、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系统地考察并分析了中国广电产业发展历程、广电产业劳动生产率及产业效率的地区差异、广电产业的空间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广电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以及中国广电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为中国广电产业的未来发展战略与政策指定提出了基于翔实考察基础上的参考性意见。
新技术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给电视产业带来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探索新背景下的新出路是当前电视产业研究的重要内容。《数字时代的中国电视产业研究》(黄迎新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06)系统考察了数字时代电视产业制度的变化规律,回溯了电视和电视产业发展历程,从技术发展、运营变化角度详细解析了数字时代电视产业的细节变化;《中国高清电视:内容·技术·市场》(赵子忠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1)一书则从内容、技术与市场的角度描述了中国高清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回答了有关中国高清电视定位、发展现状和困境等一系列问题,并从中国高清电视的政策、定位、内容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思考未来中国高清电视产业的发展战略。《我国三网融合运营模式研究》(胡涛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7)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探索中国传媒集团新媒体战略化,探索适合中国的三网融合运营模式,利用经济博弈理论对传媒集团新媒体化的运营模式选择进行决策,还研究了传媒集团新媒体化给国家文化安全和信息网络安全带来的风险,并探索风险防范与控制方法;同时对国家三网融合推进过程中文化与信息产业结构规划和调整给出对策建议。《IP,颠覆电视?》(龙奔著,人民出版社,2012.10)作为中国第一本见证国内IPTV实战的图书,根据第一手资料对IPTV产品、运营和竞争进行了实战分析,时论了IPTV的出现对电视用户收视习惯的改变,具体研究了不同类别电视节目收视新规律,并提出了整体运营解决方案。《视网融合时代的电视节目评估:中国电视网络人气指数体系理论、模型与应用》(张树庭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8)则以IPE电视节目网络人气指数评估体系为基础,以2011年我国31个省级上星频道及深圳卫视、中央电视台15个开路频道及其播出的代表性节目类型为研究样本,全面监测其网络相关信息并加以数理统计分析,展现了2011年我国电视频道及电视节目的网络人气状况和发展态势,进而为数字化时代电视媒体经营及节目营销传播提供策略性思考。《中国语境下的澳门影视产业》(常江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9)是国内第一部对澳门影视产业的历史与现状展开系统性研究的著作,作者在媒介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和“一国两制”的制度环境内,从传媒产业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的交流与互动方式中,探索澳门影视产业的良性发展路径,为澳门影视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践意义的具体模式。
如何在产业化浪潮中胜出是各个电视实践主体面临的直接问题,也是电视实践给理论研究提出的重要课题。《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前沿》(崔保国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5)秉持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力图既从宏观层面上对传媒经济与管理进行整体把控和理论研究,又从微观角度对传媒经济与管理进行专项研究,拓宽了学术思路。《中国电视专业化频道研究》(丁俊杰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0)则以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ESPN体育台、彭博财经电视、央视财经频道、第一财经、湖南卫视、迪士尼等专业化频道为分析对象,立足中国媒体生存环境,洞察中国媒体市场变化,借鉴中外电视专业化频道成功案例,访谈国内知名电视频道资深负责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化频道发展之路。《电视节目策划学(第二版)》(胡智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07)对五大电视节目类型——新闻节目、谈话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电视剧、电视广告——的特征、规律和策划流程做了详细、切实的解释分析,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培养、包装与管理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而新增的“电视节目策划与节目创新”部分则阐述了策划的基本规律,学理性更加深刻完善。《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张慧玲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7)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个案,以品牌栏目为关注点,以精品节目为切入点,从具体的频道定位、理念、改版、构成体系、管理手段、节目设计和编排等方面入手,以小见大,以实践印证频道专业化的理论。
地方电视台在电视产业化道路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中国地市电视台市场化之路》(郑西帆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05)以大量的调研数据和相关媒体领导人访谈为主要依据,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描述了地方电视台在市场化改革、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广东作为全国对外开放且唯一拥有境外电视频道公开落地的电视传媒开放试验特区,其舆论氛围、节目与广告市场、产业发展与行业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显示出与众不同之处,《电视竞争策略:境外电视落地内地对电视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李法宝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06)研究了境外电视频道在广东落地后的收视态势及其对我国内地电视传媒生态环境的影响,既为我国内地电视媒体直面境外电视竞争提供了参考样本,又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事实依据。《电视与城市圈文化建设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董中锋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则运用文化学理论和社会调查方法,对武汉城市圈的电视文化资源、电视文化环境、电视文化建设、电视文化产业进行了调查和梳理,总结了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提出了建构武汉城市圈中电视文化圈的战略构想,同样对其他地区发展电视文化具有借鉴意义。
(五)电视国际传播与国外电视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逐步迈入世界强国行列,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影视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近年来对中国电视国际传播与对国外电视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
《国际传播研究前沿》(史安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5)以国际传播理论为聚焦,以学术前瞻为指标,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取向,即“全球”、“全民”和“全媒”;《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研究》(李宇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08)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研究对外电视和文化传播,通过对对外传播历史、跨文化传播、全球化与对外传播、对外电视与国际形象建构、文化传播与对外电视频道定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与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的探究研究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相关问题;《传播中国——二十年电视外宣亲历》(张长明著,人民出版社,2011.12)中,作者根据自身对外宣传、传播工作的亲身经历,以中央电视台的外宣工作为主线,回顾了新时期20年中国电视对外宣传工作的创新与跨越。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电视理论工作者不断拓展学术视野,力图通过对国外电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分析,为自身发展提供可以“拿来”的经验教训。《德国广播电视双轨制》(路明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06)对德国的电视台节目的构成和内容分析进行了深度的调研,通过对双轨制的时空背景、思想源流、历史基础、法律环境、财政模式、组织机构、内容比较、受众分析等方面的细致研究,揭示其独特性背后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的原因,为我国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少借鉴和启迪;《冲突妥协与均衡: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王书藏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1)一书以新闻专业主义、社会思潮和历史发展为研究视角,对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演变史进行剖析,在维护公共广播电视的非商业化理念基础上分析了其在矛盾演进中的历史意义;《美国电视史》(加里·R.埃杰顿著,李银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6)这部刚被翻译介绍到国内的美国经典教材分别从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节目制作、节目内容、艺术审美、文化潮流等角度对美国电视进行探讨,以通俗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讲述了美国电视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逻辑严密、深入浅出的理论论证与大量案例图片的应用使其具备了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参考性;《透过电视了解城市:电视剧的城市特性》(彼得·比林汉姆著,宋莉华、王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06)精选了在英国热映的《同志亦凡人》、《情理法的春天》等五部电视剧集,对它们的结构、剧情、人物性格、台词以及具有意识形态代表内容的城市背景做了细致分析,集中反映了英美大城市文化与亚文化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表现,让读者通过观察英国电视剧制作者的努力发现英美城市对全球流行文化的巨大影响。
综上所述,2012年的中国电视实践在融合背景之下面临新一轮的深度变革,而电视理论研究不论是在创新节目生产、拓展对外传播渠道、探索竞合模式,还是数字技术革新等方面都与之相呼应。虽然从整体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性成果尚有欠缺,应用理论研究指导性仍待加强,决策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席等,但目前许多电视理论研究著作中已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时代性、思辨性、专业性、跨学科性等特质,而这些正是电视理论研究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标签:网络与新媒体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传媒产业论文; 新媒体产业论文; 媒介策略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新媒体广告论文; 广播电视论文; 文化传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