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为教育教学活动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新课改提出的思想理念为指导,积极展开教学活动的创新改革,让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在新时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过,从目前实际来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还具有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些问题,然后提出了改革教学的具体对策,希望可以给有关教师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学问题 对策
道德与法治,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课程,在初中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课改的推进,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构建全新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因此,就需要教师从反思教学着手,找出当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以新课改思想指导教学改进,这样就能够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未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新课改的一个理念,就是教学活动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到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转变为辅助的角色,这一理念是符合教育教学发展形势的。不过,从目前教学实际来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学活动还是以教师单方面讲解为主,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发挥自身的学习作用。
2.忽视学生差异存在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现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是切实存在的,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迅速,在练习和考试中都有不错的表现;而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缓慢且局限,在练习和考试中表现都一般。两极分化的存在,降低了一个班级的整体性,同时也让学困生的学习更加艰难。
3.未重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不同的学科包含的核心素养也不相同,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讲,核心素养包含了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理性精神、政治认同、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讲解理论知识,还需要渗透这些素养。不过,目前部分教师并未重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学活动局限于书本,这就不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的可行对策
1.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的体现,主要就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这样自然就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需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点拨即可。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选择的方法很多,问题清单导学,就是一个优良的手段。问题清单导学,就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一系列从易到难、从理论到实践的问题,将其编制为一个清单,让学生根据清单上的问题展开自主学习。比如教学《坚持改革开放》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设计这样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改革开放?(2)这一理念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的?(3)改革开放具有什么意义?(4)现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改革开放?……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构建层次化课堂逐步缓解两极分化。对于两极分化的问题,教师要需要引起重视,通过构建层次化课堂的方式,逐步缓解两极分化。层次化课堂,也就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多个层次,设计层次化的学习内容,分层指导学生学习,让学困生逐步提高水平,缩小和学优生的差距。首先,要对学生划分层次,一般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数、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其次,分层设计教学内容。比如教学《多彩的职业》这一课时,对于学优生,内容设计可以将职业的一些素养作为重点。而对于学困生,则应该以各类职业和相关信息的了解为重点;最后,要分层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需要设计层次化的指标,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准确衡量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
3.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作为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手段,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进来。比如,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这一课时,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案例,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具体案例,从中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形成初步理解。然后可以构建模拟情境,创设一个类似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代入具体角色,思考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法治意识逐步提升。还可以将一些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进行对比,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基于新课改的推进,目前教学活动体现出了一些短板不足,教师需要清楚认识。然后要立足实际,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展开优化,将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和要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庆华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新课程(下),2017,(4)。
[2]肖东海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2017,217。
[3]李照粉 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7,615,(32),98+100。
论文作者:肖少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学生论文; 法治论文; 新课改论文; 素养论文; 初中论文; 道德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