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鹏峰
浙江文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3
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是一种比较潮流的新型建筑方式,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在工厂就做好建筑各个构建的装配,到施工现场后实现安装施工。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发展可以很好的节省成本、缩短工期、节能降耗,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方向。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其建设发展过程汇总,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施工管理,做好关键工序的衔接,积极分享施工管理影响因素并加以控制,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安全。
1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阻碍因素
1.1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
我国要想发展推广装配式建筑,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质量方面,都应该出台相应的实施标准以及规程,并且要有配套的实施细则。在装配式建造的整个过程,缺乏相应配套的标准技术体系,模块化标准化程度低,各种构件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推广。
1.2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相关规范
装配式建造是生产方式转型的产物,在转变的同时配套的管理体制及相关规范标准也应及时跟随步伐。在施工现场中,对预制构件的精度达不到要求以及现场粗放型的管理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专业化管理体制,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再者,如果全国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作为依据,企业缺乏相应的参考标准,那么严重制约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1.3缺乏完善的产业链
首先,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还不算成熟,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不足且构件的单一,导致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小,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很难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运输物流方面,缺乏配套的物流系统。在建筑产品设计、生产、运输、施工产业链不完善,没有进行协调组织,缺乏有效地信息沟通。
1.4造价成本较高
目前,由于装配式构件市场占有额小,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工厂化生产,加上税收较高,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所以预制构件价格会偏高,再加上运输安装费以及人工设备费等费用偏高,导致建造整体成本较高。数据显示,与传统现浇相比,造价高出1/5~1/6。
1.5缺乏相关人员的技术
由于装配式建筑是新兴产业,且对参与人员的能力、素质、经验要求较高,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是匮乏的。目前来说,对这一行业的设计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和标准化生产的产业工人的培训渠道是缺乏的;企业之间的高技术人员缺乏沟通与交流学习;普通的施工队伍缺乏相应的施工经验,达不到对预制构件的安装运输以及吊装设备的要求,阻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措施探讨
2.1强化生产质量管理对于装配式建筑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对施工人员的有效管控,由于在装配式建筑的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施工人员的理论知识不完善,施工水平不高的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施工工序以及操作流程的不完善,在生产中出现恨得问题。比如造成装配式建筑构建尺寸、平整度以及保护层厚度的不符,对装配式建筑构建的检验工作不到位的话造成不合格产品的流出。其次在施工机械设备方面。由于装配式建筑构建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现金的检验工具或者是制造设备,就会导致各个模板之间的不牢固加固或者存在很大的缝隙。再者是对于生产原材料方面,在入模之前没有很好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此影响到了装配式建筑构建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装配式建筑构建的生产工艺,作为决定装配式建筑构建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针对现阶段施工工艺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和之前的建筑工程现浇结构向比较,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构建工厂化生产可以很好的降低胀模概率,但是在构建的生产中也会由于工艺方法问题导致各个模板之间的不牢固加固或者存在很大的缝隙,影响整体美观;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在施工前要不断的审核构件局部存在由于模板加固不牢、模板拼缝不模板尺寸或使用高精度定位工具进行模板尺寸定位并确保对拉螺栓松紧程度一致。最后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环境方面。对于装配式建筑构建的施工养护,具体的养护环境会影响到成模的质量,所以要切实控制好装配式建筑构建养护环境温度以及湿度的合理性。
2.2做好临边防护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汇总,为了不会发生临边坠物,可以在是功过程中应用脚手管,设置护栏在临边口搭以及安全网等等对其进行围护,并且要对其用亮色的油漆涂刷,保证具体施工人员可以一下子看到;在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应用脚手管对临边的围护结构进行搭建,一样对搭建好的围护结构要用亮色的油漆进行涂刷,让施工人员可以一下子看到;针对每一个登高的通道的两侧边要设置好安全护栏,搭设工作中要严格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开展工作。
2.3加快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体制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要做好各省市区以及各城市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职责的明确,积极履行各项责任义务,实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切实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效率装;2)其次,国家建筑工程的主管部门要和各个省市区以及城市的建筑工程主管部门签订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优化施工监理以及考核、奖惩机制;3)再者,要进一步加大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宣传,统一建设发展思想,增强施工建设的凝聚力;4)再者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效落实是建设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关键,所以必须要重视其施工落实的有效性。
2.4注重运输管理
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还要做好对装配式建筑构建的运输管理,可以应用运输架运输装配式建筑构建。为保证运输的安全性,我看要做到:首先把预制的构建放到运输架上;降低运输车后部拖车高度并倒车使运输架嵌入车内;要特别保证运输拖车的提升高度;然后应用智能化的机械手臂保证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的侧向支撑,以此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2.5构建信息化监管体系
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要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可以借助互联网,应用物联网计算机等技术建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数字化监管平台。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作为其主要控制要点,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各个数据信息以及施工材料、设计图纸、重点安装施工过程以及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等等的数据,做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对质量安全问题的及时追溯解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是装配式建筑工程下有序推广的重要一环。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式各样问题开展全面分析,是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一大前提。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装配式建筑内涵特征,全面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革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大生产质量管理力度”、“开展好临边防护”、“强化运输管理”、“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等,积极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启超.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水平缝性能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6.
[2]王召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3]丁勇.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03:103-105.
[4]丁勇.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人民政府.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7绿色设计与制造信息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人民政府:,2014:5.
[5]吴水根,柏建韦.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施工的质量评价[J].建筑施工,2013,02:116-117+123.
[6]李天华.装配式建筑寿命周期管理中BIM与RFID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论文作者:欧鹏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质量论文; 标准论文; 构件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