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行性(一)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试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现实可行性〔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行性论文,试论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性及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为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民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蓝图,规划了今后15年共和国的发展道路。全会通过的《建议》与历次五年计划文件相比,最鲜明的标志,是突出强调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既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者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后者是生产力本身如何发展,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本文拟就其中的第二个转变谈谈自己的看法。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它包括商品产出量的增加、劳务的增加。其衡量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等。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两类: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前者指的是依靠生产要素的量的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例如,通过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放而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后者指的是依靠生产要素有机构成提高或生产要素效率提高实现的经济增长。比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不变,而通过提高生产资料的质量,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当然,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两种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截然分开。例如,在某个部门新建一个企业,这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在这个部门中属于中等水平,从这个部门来说,这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但是,由于这个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较高,这样从全社会来看,它又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同样,在集约经济增长时,往往也要求增加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以,这里又包含有粗放增长的因素。尽管这样,从经济发展战略来说,确实又存在着粗放增长为主和集约增长为主的区别。这种不同发展战略的选择,对于经济的增长是有原则性区别的,粗放为主的经济增长,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增加积累;集约为主的经济增长,实现的主要途径是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要建立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经济增长方式应有所侧重。

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形式是可以选择的,但其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历史起点,却是不可选择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样无法选择其历史起点。必须接受从历史上继承的既定起点和基础,那就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经济条件和状况。当时的经济基础是极端落后的,这从1949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其他一些国家的相比较中便可看出(见表—1)。

表—1 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美国、印度比较

中国 美国 印度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产量为中国倍数产量为中国倍数

万吨32.7

100171

5.2362 1.90

亿米18.9

100

76.8

4.05

34.61.83

原盐 万吨 299

100

1413

4.37

202 0.68

万吨 20

100199

9.95

118 5.9

原煤 亿吨0.32

100

4.36 13.63 0.32

1

原油 万吨 12

100 248922074.3325 2.08

发电量 亿度 43

100

3451 80.2449 1.14

万吨15.8

100

7074 447.72

137 8.67

生铁 万吨 25

100

4982 199.28

164 6.65

水泥 万吨 66

100

3594 54.45

214 3.24

硫酸 万吨 4.0

100

1037 259.2510 2.5

纯碱 万吨 8.8

100355 40.39

1.8 0.2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外国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8)》,中国统计出版社1981年版编制。

为了尽快造就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在基础,我们必须要在一片废墟上建设新项目,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巨量的劳动力,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不可逾越的。但是,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消极后果和多方面负面效应。主要有: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消耗大量原材料和能源, 即使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那些绝大多数非再生性资源也会逐渐减少,且不说在粗放型生产中,难以避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而破坏,这样就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枯竭。

2、粗敢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 经济效益低下,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唯有依靠大量投资,大量增加劳动力。这样,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易于失去平衡,在追求高增长率的同时,易于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经济和社会的全面紧张,甚至发生经济的大起大落。

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劳动密集型、原材料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其产品附加价值一般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不是靠产品质量高,而是靠劳动力成本低。在这种情况下,出口量虽然可能不小,但相对来说,出口实际收入不一定高。

4、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劳动生产率水平不高, 劳动者的收入也不会有较快增加,劳动人民的生活难以显著改善。

总之,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是大量投入,而产出不高,经济效益低下,因而产生了上述弱点和负面效果。虽然这种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可能相当高,但是,从长期的战略观点看,是十分不利的,必须适时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如若不然,到一定限度,这些负面效应必将日益严重和表面化,经济发展就可能陷入难以解脱的困境。由于长期保持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改变而大吃苦头的实例不是没有的。最突出的就是前苏联,苏联的教训值得深刻吸取。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粗放经营,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且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没有得到相应提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经过40多年来的经济建设,特别是17年改革开放的推动,目前我国不仅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且已经从以农养工或以农补工发展到工农自养和工农互补的“标准工业化”阶段。其主要表现为: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有较大下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这势必对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新要求。以国民消费结构为例,现在我国人民大多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人均收入水平上升,社会消费需求已由数量需求转向质量需求,且质量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低水平的重复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逐渐失去市场。近几年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不少产品滞销积压就是明证。因此,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需求。

其次,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水平比较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邓小平同志多次讲到,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我们难就难在中国人口太多。人口多,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人均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表—2)。相反, 我国资源利用率却比较低,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3—4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20%。我国农田灌溉水利利用率仅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0—30%,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单位产品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2〕

表—2 世界及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百科年鉴》等资料整理

人口多,人口增长过快,还直接影响资金的积累。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约有1/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3〕,这样积累资金就相对减少。现阶段资金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稀缺的资源,但恰恰是这一最稀缺的资源,利用也十分低下,而且近年来还在进一步下降。1986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为20.43%,80 年代末下降到不足17%,1993年进一步下降到10.33%。〔4〕

总之,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是在人均资源非常缺乏,资源消耗水平又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条件下实行的。现有的资源已经难以继续支撑高投入战略,客观上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再次,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大势所趋。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经济一体化、全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关起门来搞建设是没有出路的。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市场正在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特别是以“复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我国经济运行将日益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格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竞争空前激烈,企业乃至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已经不仅是商品数量和价格的竞争,更体现在商品技术含量、品种、质量和效益的较量。我国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过去单纯依靠数量扩张和低价销售占领国际市场的做法,逐步转向数量扩张与提高质量效益并重,特别是以质量效益取胜,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也具有现实可能性。

首先,我国已有初步的改革基础。

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系统地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市场取向的改革已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一些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改革,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了体制基础,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无疑将有助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

其次,从科学技术来看,也是可行的。

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经济财富的创造“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5〕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亦表明, 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不断增强。在许多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已由本世纪初的5%—10%上升到今天的60%—80%。〔6〕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然而,目前我国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的作用只有30%左右。这个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35%)。〔7〕差距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潜力,况且, 我国的科学技术总体水平并不低,在许多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每年推出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成千上万。前不久,中共中央又发出了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并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这就为我们有效地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再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确有助于劳动力的就业和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等产业部门转移。比如,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中,工业职工增加了1568万人,职工总数增加了2000万人,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使农业劳动力由1957年的19310 万人减少到1958年的15492万人,即减少了3818万人,造成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这虽然是非常不正常的情况,却也说明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劳动力的就业特别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然而,对此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分析。因为,这是从短时期来看的。如果从长远看,它会成为限制劳动力进一步扩大就业的因素。因为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下,生产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劳动力的增加,生产资料的增加,而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样就使得不仅职工的工资难以增加,而且每个工人创造的剩余产品也是有限的。这就是说,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资金的积累能力是很低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是很低的,从而进一步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也是很低的。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生产的发展主要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样就可以在增加职工收入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剩余产品用于增加新的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从而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可以说,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之,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特别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来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变得极为重要和迫切,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这次党中央又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第一次如此突出而鲜明地把这个问题摆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加深理解,并通过切实的努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这一战略性的转变,把一个规模宏大的又是集约型的中国经济带入二十一世纪。

注释:

〔1〕收稿日期:1996—01—23

〔2〕〔3〕参见《人民日报》1995年12月22日。

〔4〕《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第8期。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7—218页。

〔6〕〔7〕参见《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吴树青等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第272.274—275页。

表—1 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0年)孙健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6页。

表—2 转引自《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论》魏埙主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第48页。

标签:;  ;  ;  ;  ;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行性(一)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