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_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_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协调发展论文,区域论文,战略论文,状态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正处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时期,不论是人均GDP、城镇化进程,还是工业化水平、产业构成,各区域都存在很大差异。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同样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这种非均衡既存在于区域之间,也存在于区域内部。

一、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蕴

1.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实现我国教育‘由大到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1]因此,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均衡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和公平化,普遍性的观点认为:教育均衡发展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要求从制度上保障受教育者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2]

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前者主要针对适龄学生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属于国民教育范畴。因此,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指职业学校发展的均衡性,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公平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所谓职业学校框架下的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就是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则属于高中后的高等学校教育,即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属性的职业学校教育。因此,讨论职业教育的均衡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的均衡。主要体现在教育性和办学条件上,是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保证。资源均衡是指各区域职业院校的资源配置,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个方面。硬件资源的均衡指职业院校在生均经费、校舍建筑、实习实训设施等方面的均衡;软件资源的内涵则非常丰富,这里主要指职业院校教师的数量、结构和水平及其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均衡。二是机会的均等。职业教育具有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特征,机会均等指每个人享有平等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包括每个学龄青年拥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机会、毕业离校学生有回校重新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以及在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都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三是质量的均衡。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职业教育质量内在表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化表现为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类型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由于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不同,对其职业技能要求会有所差异,但其综合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该力求均衡。四是结构的均衡。区域产业和技术结构变动影响到对劳动力技能水平的需求,影响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影响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职业教育的结构均衡是指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分别与区域内产业和技术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2.转型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假设

(1)前均衡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及计划配置下的初级均衡,各类资源都是由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进行统一计划配置,教育资源也不例外。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五”计划期间,为了配合国家156个重大工业项目的实施,建设了一大批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按照行政部门的指令进行计划招生,在校学生享有相对均衡的资源水平,毕业生由主管部门统一分配就业。这段时期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较为均衡,各地的中专学校办学条件差异不大,但职业教育的机会并不充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存在明显差异,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与经济社会处于低水平阶段。

(2)非均衡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初期,政府对经济部门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为综合管理和宏观调控,经济领域的市场调节功能逐步增强,在教育领域是通过调整中等学校结构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随着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和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机会均等。例如,身处偏远西部地区和沿海大都市的人们可能会有同样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目前大城市的中职学校生源也是以农村地区为主就是一个佐证。但是,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跟不上规模发展的需要,区域间职业教育资源呈现不均衡。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为受教育者提供基本均等的教育条件,这些都成为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3)协调发展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针对区域间发展差距拉大的现实,政府加大对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力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一大批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进驻欠发达地区,以往发达地区频现的“用工荒”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出现,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增加,就业环境改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在这一阶段,政府部门要求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主动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服务的政策导向,规范职业院校设置标准,推进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将从为沿海地区服务的就业导向转向为本地区服务的就业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培养质量。整体上看,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由非均衡阶段转向协调发展阶段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基本满足适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改善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4)均衡发展阶段。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体制加快转型,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效结合,体系进一步健全时,全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区域间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在职业教育领域,企业有资格参与职业学校教育将成为一种荣誉,成为社会诚信的品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健全,教育资源丰富,各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达到基本均衡,区域职业教育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职业院校的学生成为适应工作变化的学习型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水平高,职业教育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四个阶段假设是相对的,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分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在一定区域内可能有不同阶段同时存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

二、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从非均衡阶段向协调发展阶段的转型时期,有必要采取区域推进策略,以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手段,通过必要的战略选择,提升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

1.理论依据

现阶段要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在战略选择上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职业教育产生于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关注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区域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培养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合理性。但是,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教育的“育人”本质,关注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美国培训与信息协会(ASTD)的统计数据显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一般技术人员的知识半衰期分别为3、5、7年,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正如杜威所指出的“劳动力市场动态的和变化着的需求对思维能力越来越多的替代体力技能提出了要求”。[3]因此,在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就成为职业教育质量均衡的内在要求。职业院校不仅应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更应成为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平台。

(2)差异发展原则。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才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的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同,对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层次和质量有着不同的需求。另外,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等多种要素,[4]因此,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考虑区域内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即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协调、与行业的协调、与企业的协调等。此外,更要考虑职业教育内部的协调,即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协调、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协调,以及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协调等等。我国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较大,既有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也有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5]各区域产业构成、行业特色、企业背景等都有很大差异,在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策略上,就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中高职教育的规模、质量和结构比例,避免“一刀切”。

(3)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当今世界,教育与个人社会生活状况高度相关,教育公平已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的首要前提。世界银行南亚地区人力开发部在中国进行调查后指出: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人们肯定能够获得经济回报。相比只接受过小学教育或没读过书的农民工,接受过普通中等教育的收入要高出大约10%,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收入要高出31%。[6]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战略要同时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均衡配置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尤其要保障弱势群体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同时也应看到职业教育具有生产人力资本的经济活动特征,具有追求效率的要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也在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受教育者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在选择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时,不仅要考虑教育公平的要求,也要考虑教育的效率和效益。职业教育要不断寻求服务区域经济的最佳路径,提供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促使受教育者尽快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2.现实依据

(1)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是制定均衡发展战略的现实出发点。由于诸多因素,我国区域职业教育在资源水平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表现:一是不同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水平差异悬殊,从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看,[7]2008年中职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的地区达到11127元,而最低的地区只有1840元,相差5倍之多;二是不同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最近各地制定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到,京津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加强内涵建设的协调发展时期,而一些中西部地区还处于做大规模的非均衡化阶段;三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适应性不强,很多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定位、毕业生流向等方面都存在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地方产业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区域间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有其一定的经济社会背景,适度发展不均也有助于发挥“效率优先”的激励和带动作用,促进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当地区间职业教育的非均衡性超过一定限度时,必然会影响职业学校的吸引力,降低资源利用率和教育质量,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是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立足点。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从GDP总量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过了日、德、法、英,但从人均GDP看,我国世界排名2009年仅列第99位,仍是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现阶段,资源不足将会长期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因此,整体推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还面临很大的困难,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进行分类指导,分区域推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应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3)注重公平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是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战略的政策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国家对区域发展采取了让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贫富差距超过社会容忍的“红线”,[8]社会公平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在此情况下,政府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转为效率与公平二者并重。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在公共政策领域更加重视社会公平问题,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职业教育在大力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之间资源的差异性跟不上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造成区域间、学校间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工作的两大重点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距,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减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教育差距,从而减少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促进社会公平。

(4)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制定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策略依据。党的“十七大”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当前经济建设的重大任务。转变发展方式要靠自主创新,要靠人力资源创新驱动,带动物质要素的拉动。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不再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低廉的价格维持竞争优势,而会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人的知识和技能,依赖于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和高层次的技能人才,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的技能型人才无论在总量、结构上,还是在开发、使用和管理上,都与经济社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全国技能型劳动者总量仅占城镇从业人员总量的33%,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比例相比有很大差距。[9]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全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影响和决定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这一现实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促使技能型人才的数量、类型和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来缩小职业教育的区域差距,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基于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及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在区域间、学校间和区域内存在的非均衡现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1.资源倾斜战略

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全面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实施普遍提高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策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加快缩小区域间职业教育资源的非均衡状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1)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工程,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预警机制。近几年,高职教育在院校布局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呈现区域间相对均衡的发展特征,[10]主要受益于“放权”和“规范”。“放权”是指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下的高效管理体制改革和权力下放,调动了地方政府及其相关方面的积极性;“规范”则是放权后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高等教育具有相对成熟的管理系统和相对规范的准入标准,其院校设置标准及评估监督系统比较完善。2010年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达到1∶20(2009年全国中职学校为1∶26),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2009年全国中职学校为11.7平方米),全国至少有50%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未能达到该设置标准的要求。面向2020年,《规划纲要》明确了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这些都要求职业院校加快改善办学条件,不能把一大批办学条件不合格的职业学校带入2021年,这也是当前将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的要求。为此,建议实施“职业学校达标建设工程”,确定达标进度,每年使80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标准,力争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源全部达标。而与推进职业院校达标建设工程配套,要加快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预警机制,一方面按照《设置标准》构建职业教育均衡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仪器设备水平等;另一方面设立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信息监测第三方机构,定期收集相关指标数据,设立预警系统,公布区域职业教育差距的均衡发展状况。

(2)财政性教育拨款增长部分向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倾斜。《规划纲要》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的目标。为破解制约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难题,应加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财政性教育拨款增长部分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增加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建议实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倍增计划”、“中部职业院校内涵建设计划”等,通过设立中西部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加强中西部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3)开展中西部地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项行动。加快解决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加大中西部地区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实施中西部地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项行动。建议设立“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专项计划”,探索中职师范生定向免费培养制度,依托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为中西部地区定向培养职教师资;其次在国家和省级职教师资培训计划中,加大中西部地区职教师资的培训比例,提高中西部师资水平;同时,实施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校长海外培训计划,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等措施派遣中西部校长出国短期考察进修,学习国外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高学校管理能力。

2.质量提升战略

(1)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把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从改善职业教育非均衡现状的意义上讲,由于办学资源、入学机会方面造成的起点不平等是客观状况,但职业院校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可以弥补起点不平等而达到结果均衡的。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实下,应创造性地利用现有办学条件,调整学习内容,改进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和自立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2)完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确保区域职业院校同类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专业教学标准是学校进行专业教学的主要依据。随着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职业院校面向市场开设专业,并自主制订教学计划、建设课程体系、确定考核评价标准等。由于缺乏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致使不同学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往往拿到毕业证书却不能胜任就业岗位工作,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因此,有必要开发并完善权威的专业课程标准,制定能充分反映行业需求的专业教学标准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使各地区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学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解决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紧密、教学与就业联系不紧密的深层次问题,确保区域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

(3)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鼓励职业院校走特色发展道路。目前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参差不齐,人们对职业教育认同度不高,与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机制有关。国际经验表明,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教育效益等方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评估。要确保我国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和人民的要求,必须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首先,有关部门应根据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特征,制定以实用技能培养和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其次,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对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进行过程监控,及时检测教学质量,并向社会公布,引导学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第三,把职业院校的检查评估结果作为政府对其拨付经费的重要依据,督促职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文化背景及自身办学条件等因素,科学定位,发挥优势,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尽快形成自身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3.分类指导战略

针对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职业教育,把握其阶段特征,进行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改革举措,提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切性,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综合区域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等方面情况,采取不同措施,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随着各地区高中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变化,完成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的任务十分艰巨,有必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确保中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数量充足的劳动者。东部地区针对初中毕业生减少的趋势,可以广开门路,扩大生源渠道,如上海已经在试点基础上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满足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产业和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而中西部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尽管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但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目前大多没能留在当地,随着这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把毕业生留下来,使职业教育发展切实为当地经济腾飞服务。

(2)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初中生源逐步减少,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水平、高层次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普及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而言,加快探索中高职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适度扩大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入高职院校的比例已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而言,随着我国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以及第二产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省份的迁移,职业院校培养目标要从过去帮助学生脱贫致富型职业教育转向为当地经济产业发展服务。同时,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努力提升当地就业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3)根据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探索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路径。各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结构和文化特色,决定了区域职业教育丰富多彩的特色和多样化发展的特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东部沿海地区,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职业教育应在现有基础上做精做特,加快推进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院校;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应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强内涵建设,形成并彰显办学特色,通过政策与资金倾斜,以自身实力的发展来不断缩小区域间差异;西部内陆省区则应着力发展面向当地经济产业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有效解决当地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进程,把职业教育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合作发展战略 实施合作发展战略,就是加强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职业教育的优势互补,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促进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在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方面逐步走向均衡。

(1)建立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平台,促进东西部职业院校广泛合作。设立“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工作联谊会”,为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搭建统筹发展的平台。在联谊会的推动下,东西部地区的院校开展广泛合作,实现跨地区、无地域界限的联合招生,分学段共同培养,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

(2)推动城乡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在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平台,推动城市重点职业院校与县镇、农村中职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打破部门和所有制限制,实行跨行业、跨学校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城市职业院校在设备、师资、实训、就业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城乡互动,职教资源共享,推动区域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3)开展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办学。开放性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各区域的校企合作程度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首先要充分调动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组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利用行业资源和人才优势,校企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其次,逐步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规章制度,找准学校和企业互利共赢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义务和相应的优惠政策,使校企合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第三,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鼓励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设备、兼职师资、实习和就业机会等,职业院校为企业职工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标签:;  ;  ;  ;  ;  ;  ;  

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_职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