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地理教师要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构建有充分的了解,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方式,确保初中地理教学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在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中,主要包含环境意识、地图技能、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以及地理表达这五个方面,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理清课堂问题以及构建知识体系等主要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地理学科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地图辨识能力
发展学生的地图辨识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地理学习,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地图有效获取地理信息,从而促进他们运用这些信息做出对地图应用的综合判断。比如,在比例尺教学过程中,首先为学生搜集了比例为1∶40000000、1∶2000000、1∶50000等多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比例尺地图的特点,总结比例尺的作用。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比例尺,利用直尺等工具对地图上的地理直线距离进行测算,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地理运算能力。在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相关知识后,我们重点为学生进行了辨别地图方向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图方向,并根据地图让学生结合实际地理位置辨别地理方向。之后我们重点对学生进行了地图的图例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地图中的国界、省界、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镇、公路、铁路、河流、山峰、湖泊等图例,从而能够让学生通过辨识地图有效获取当地的地理信息。
二、注重绘图教学
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初中地理教学特性,采取多种举措,向学生讲解地理中的图像特点,适当采取动手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绘图,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进而增强学生的地理技能,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例如,我在进行陆地和海洋这一课时中知识点的教学时,就有效采取上述举措开展了教学活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七大洲形成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我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学生在白纸上描绘七大洲的基本轮廓,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对各个大洲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加深了印象。这一教学举措,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纷纷表示能够熟练认出各个大洲的基本形状,学生的地理技能、地理核心素养有了更高程度的提升。
三、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在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过程中,我们侧重于运用让学生通过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矛盾,从而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效养成人地协调观。例如我们在《水资源》一课的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解读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让学生对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的情况产生清醒的认识。之后我们为学生解读太湖流域水资源污染的案例,并让学生探讨太湖流域水资源污染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决办法。学生认为,造成太湖流域水资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在治理太湖流域水资源污染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随后我们列举了生活中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让学生能够产生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最后根据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为学生介绍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水资源利用方法,让学生能够对水资源的利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经过这一系列教学,使学生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产生了清晰的认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关注学生自主发展
将初中地理教学的主体确定为学生,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等问题。比如教师在讲到“地震带”时,可以通过观看地震相关知识的视频,让学生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地震影响及正确的逃生技巧。紧接着进行地震演练,让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地震来临时逃生的基本技能,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用到实处。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再讲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等相关的知识,并对这样的地理现象做详细的阐释,让学生自发地形成防灾、减灾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课堂,通过学生亲历过程、体验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地理情感真正得到发展。
五、促进学生知识生活化
利用活动课促进学生知识生活化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有效途径。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课的开展,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知识生活化。比如教师在讲述我国地形和地势等内容时,乡村学校可以通过当地特殊的地表形态和山脉走向,引导学生走进当地开展课外活动,掌握不同地形的特征及不同地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学校可以将地理课堂改在学校的地理园,利用逼真展示的地形模型辅助学生学习,减轻学生的理解负担。通过模型展示,学生兴趣高涨,这时再提问学生,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地方各在哪里,最后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勾画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各种地形外表形态和我国主要地形的分布,又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祖国山川地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地理学习资源,通过活动课的教学形式将课堂知识与解决地理问题相结合,启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对地理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然、分析地理现象,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地方的风俗人情。
六、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
学生具备了综合思维能力,就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对地理现象或事物进行分析,明确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解答地理现象发生、发展、演化的过程,从而全面掌握地理现象特点,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例如我们在《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利用地图为学生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之后根据北京的主要地形、河流流向、气候类型为学生总结出北京的地理特点。接着我们从人文的角度,为学生介绍了北京建城以及定都的历史,为学生展示了北京的历史文化遗迹照片,组织学生讨论首都北京的地理优越性,并探究北京的城市功能职责。学生利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从全局的角度认识了北京的地理优势与功能定位。
七、借助教材实验活动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材活动中,包含学生动手制作的活动,一般以探索实验活动为主。而对于这些探究活动的学习形式,也隐藏了对学生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培养的需求。例如,在教学《地球仪》一课时,教师通过对本课进行全面分析和挖掘,明确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制作简易的地球仪,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知识。而在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升对经纬线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动手制作地球仪的活动,这对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在实际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与经纬线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进而为学生营造经历学习的过程,并且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模型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纬线的知识点。这对增强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颜江淮 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文教资料,2016,(22):352。
[2]边美婷 孙小红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7,(5):144。
论文作者:袁平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学生论文; 地理论文; 水资源论文; 素养论文; 初中论文; 核心论文; 比例尺论文; 《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