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与18世纪英国农业技术革新论文

贵族与18世纪英国农业技术革新论文

· 欧洲文明研究 ·

贵族与18世纪英国农业技术革新*

张迅实

摘 要: 18 世纪以来,在贵族精英的积极推动下,英国农业技术革新接连不断。贵族阶层怀有浓厚的重农思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其带来高额经济利润。他们热衷于研究农业技术,参与种植作物的改良、畜种的优化与推广,以及提高地力等实验。贵族提供农业技术革新的资金与土地,技术革新改善了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 18 世纪 英国 贵族 农业 技术革新

在18 至19 世纪前叶英国的农业技术革新运动中,贵族群体(1) “近代英国贵族”的概念界定目前在国内学界仍存有一定分歧。笔者基于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编录出版的Titles and Forms of Address :A Guide to Correct Use 对头衔贵族进行统计,并尊重和参考英国议会记录“1649—1800 年贵族册封登记”做比对,分别参见Titles and Forms of Address :A Guide to Correct Use , 19th edition, London: A & C Black, 1990, pp. 13-54; Parliamentary History (Wiley-Blackewell), Supplement 1, Vol. 27( 2008), pp. 5-67,从中得出准男爵与骑士(既有头衔,且有英国议会登记造册做册封记录)应属于贵族群体。因之本文界定的“贵族群体”,除上院贵族外也包括准男爵和骑士,但其他社会群体(如乡绅、家族成员但无头衔者)排除在外。投资开发各种技术,引导佃农和农场主广泛参与,把运动不断推向高潮。光荣革命结束后至19 世纪议会改革前,英国社会曾出现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精英时代,国家政治与经济垄断在以贵族为代表的大地产主阶层手中,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对农业生产革新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研究近代英国农业问题的著述很多,其中不乏极具深度的成果。国外学界对英国农业革命既有宏观研究,也有微观探索。(2) 国外研究参见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p. 156-166; C. Peter Timmer, “The Turnip, the New Husbandry, and the Engl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Vol. 83, No. 3(August, 1969), pp. 375-395; P. K. O’Brien, “Agriculture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30, No. 1(February, 1977), pp. 166-181; Mark Overton,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grarian Economy 1500-1850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Robert C. Allen, “Agriculture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00-1850”, in Roderick Floud, Paul Johnson ed.,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 Volume I :Industrialisation ,1700-1860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John Richard Edwards, “Accounting on English Landed Estates During 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 A Textbook Perspective”, Accounting Historians Journal , Vol. 38, No. 2(December, 2011), pp. 1-45.国内学界也非常重视农业革命的选题,几近热门,涉及各个方面,深入程度不亚于国外。(1) 国内研究参见杨杰:《英国农业革命与家庭农场的崛起》,《世界历史》1993 年第5 期;杨杰:《从下往上看——英国农业革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毕道村:《英国农业革命发生的历史缘由》,《世界历史》1993 年第6 期;成德宁:《英国前工业化时期的农业革命及其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安徽史学》2002 年第3 期;郭爱民:《土地产权的变革与英国农业革命》,《史学月刊》2003 年第11 期;《英国农业革命及其工业化的影响》,《中国农史》2005 年第2 期;朱正梅:《关于英国近代农业革命的几个问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 期;何洪涛:《论英国农业革命对工业革命的孕育和贡献》,《四川大学学报》2006 年第3 期;《英国地主与农业革命》,《求索》2007 年第6 期;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 世纪英国经济转型》,《中国农史》2014 年第1 期。 但是,专门论述上层精英在农业技术革新中的特殊作用,还是空白。本文聚焦贵族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史实,分析精英阶层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

一、贵族致力于农业技术革新的缘由

英国能够发生农业技术革新运动,与贵族群体的兴趣取向密切相关。18 世纪的英国贵族多为大地产主,他们对农业进步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农业发展给他们带来精神、物质和兴趣方面的满足感,促使其长期投身于农业技术革新活动。

贵族具有强烈的重农情结,对乡村生活怀有很大的精神依赖,关注农事则是他们的传统理念。近代早期,欧洲人对英国精英的尚农思想印象深刻。15 世纪意大利人波基奥·布拉乔利尼(Poggio Bracciolini)在一份报告中谈及英格兰贵族,他说:“英式思维下,贵族认为长期居住城市是一种耻辱。他们多住在乡间,喜欢砍树和种田事务,并积极投身各种乡村事业,出售毛料及牲畜。……我曾遇到一个购买大块地产的人,他带着全家离开市镇跑到乡村,把自己儿子变成贵族,最后他自己也被贵族阶层所接受。”(2) Lawrence Stone, Jeanne C. Fawtier Stone, An Open Elite ? England 1540-1880 ,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15.在英国人的观念中,贵族与乡村、贵族与农业具有天然的联系,崇尚农业是贵族的精神传统,甚至成为检验精英身份的标准之一。

On the other hand,recent trials involving combinations with everolimus have shown promising results including reduced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s[96],reduced cutaneous cancer incidence[97],and CAV attenuation effects[98].

伴随农业技术革新的深入发展,以贵族为主的大地主阶层还主动适应生产关系(6) 19 世纪之前,英国农业生产制度经历了从“封建式”向“半封建式”的转变,租佃关系及从事基础生产的佃农身份较前发生很大变化。侯建新曾论证指出,近代后约曼式富农经济逐渐取得优势,庄园主对土地的名义“所有权”不断削弱,此时佃农们在市场上的土地转移只在表面贴有“租佃权”转移标签。参见侯建新:《富裕佃农:英国现代化的最早领头羊》,《史学集刊》2006 年第4 期,第42—47 页。沈汉则认为,至19 世纪前庄园制残余仍旧存在,公簿持有农通过租佃持有土地,仍受封建领有制束缚。参见沈汉:《资本主义还是后封建主义——论近代英国租佃农场制的性质》,《史学集刊》2011 年第1 期,第75—79 页。无论学界分歧如何,笔者认为在生产形式的看法上仍具备某种共识:近代以来英国农业佃农与庄园领主仍保有一定联系;但与中世纪相比较,这种联系已经趋于淡化(或形式化)。在该背景下,多数佃农仍需同地主签订租地契约,而大地主们为了吸引更有干劲的佃农,甚至会主动地积极整改农地、投资修缮农业设施。如此一来,农业佃农已不再是中世纪时庄园领主的依附劳力,而是具有一定独立资金、能够自主决定生产方式的小农业资产者。大地产主则以“大家长”身份自居,给予资金扶助,主动缓和矛盾,保护佃农,两者之间形成新型合作关系。 变化。在18 世纪时,地主与佃农双方结成强而有力的“合作者”关系。(7) 关于双方合作关系的相关论述参见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p. 35.这与传统土地掌控方式不同,被称为“英国式地主ˉ佃农关系”(English landlord-tenant relationship)。(8) 该词奥布赖恩(P. K. O’Brien)表述为“British pattern of landlord-tenant relations”,而明盖则表达成“English landlord-tenant relationship”。关于“英国式地主ˉ佃农关系”相关论述分别参见P. K. O’Brien, “Agriculture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 30, No. 1(February 1977), p. 168;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p. 171-172.这种关系导致大地主们并不满足于占有大量农业用地和农业资金,他们还在积极寻求提高农业生产的新途径——如何与佃农展开有效的合作。

此外,18 世纪的贵族比其先祖占有更多的土地资源,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家产析分契约的作用下,他们也极容易被束缚在土地和农业生产上。(1)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Abingdon: Routledge, 2007, p. 175.贵族有资本、有条件,也极愿意承担技术改良的风险。小地产所有者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们既没有大地产集中管理的优势,又缺乏足够的农业资源,而且对农产品出售、财务统计和新技术都十分陌生,很难承担任何有风险的新改良试验。(2) H. J. Habakkuk, “English Landownership, 1680-1740”,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10, No. 1(February, 1940), p. 6.

重农情结对当时英国上层社会影响很大,18 世纪又是精英社会,因此,一种自上而下的精神引领着近代英国农业生产技术革新成为广泛的运动。精英阶层的主体是贵族,他们从技术层面探索“新生产方式”的效率,同时也是满足自身精神追求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提高农业效率以保障土地收益的稳定和提高,是贵族促进农业技术革新的经济动因。18 世纪以来英国经济形势发生剧烈转变,土地的农业利润长期走高;特别是工业化完成之前,农业的收益增速虽不及工业和商业,但它却是最稳定和最安全的经济活动。(3) 关于18 世纪农业与其他经济活动收益的安全性对比,可参见Lawrence Stone, Jeanne C. Fawtier Stone, An Open Elite ?England 1540-1880 , pp. 11-12.投资农业成为稳定增收的途径,对占有大额土地且趋于守成的贵族而言是最佳选择。18 世纪中期至1790 年代,农产品价格保持缓慢上涨态势。1795 年、1799 年和1800 年,农业丰收期谷物价格甚至出现两三倍增长。这种持续高价趋势维持到拿破仑战争结束。(4) Robert C. Allen, “Agriculture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00-1850”, in Roderick Floud, Paul Johnson (ed.),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 ,Volume I :Industrialisation ,1700-1860 , p. 98.《谷物法》的颁布也是导致价格飙升的原因之一。1813 年下院组织调查的报告显示,小麦在1764 年价格为每夸脱33 先令3 便士;1764—1794 年平均44先令7 便士,1775 年《谷物法》使之达到48 先令,1791 年修订《谷物法》时达到54 先令;此后1794 年为60 先令9 便士,1795 年为91 先令8 便士,1800 年甚至令人吃惊地涨至142 先令10 便士;之后价格虽有所回落,但在通货膨胀期农产品价格上升幅度再次高过其他商品。(5) 此外,据估算1774—1800 年间燕麦价格涨了4 倍,草料价格涨了3 倍。相关报告及价格数据参见John Steven Watson,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1760-1815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5, pp. 519-520.此外,欧洲市场对皮革及畜牧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英国畜产业发展增速也越来越快,这也诱使大量投资转到农业生产领域。(6) Roy Hora, “Britain, the British Landed Class, and Argentine Landowners”, Cannadian 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Studies , Vol. 30, No. 59(January, 2005), p. 15.长期涨价使以贵族为代表的上层大地产主从农业中获益匪浅。

高利润刺激地主们进一步投资进行购地、圈地和农业技术改良。(7) D. C. Moore, “The Corn Laws and High Farming”,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18, No. 3(December, 1965), p. 547.贵族从自由持有农那里买来更多土地,将条田合并,使小农场变成大农庄,募征有能力的佃农进行经营。蒙塔古勋爵(Lord Montagu)家族大力圈地70 年,至1730 年其周边已没有土地属于附近的自由持有农。诺桑普顿伯爵家族(Earls of Northampton)在1690—1710 年间购买了300 英亩土地扩充地产。(1) H. J. Habakkuk, “English Landownership, 1680-1740”,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10, No. 1(February, 1940), pp. 15-16. 圈地后对土地进行整合与技术改良有利于进行高收益的畜业生产,带来了高利润和投资回报率。1808 年,菲茨威廉伯爵(Earl Fitzwilliam)在厄斯灵伯勒圈地516 英亩,其后,年利润回报率为总开支的33%;1809年,他圈围马克西、海尔斯通两村沼泽外围土地,年利润回报率达30%。(2) F. M. L. Thompson,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Abingdon: Routledge, 2007, p. 223.科克家族的霍尔勘地产,在1718—1748 年间,年租金收入从6 016 英镑增至7 735 英镑,1776 年达到12 332 英镑,至1816 年则增至25 789 英镑。(3) 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p. 157-158.达恩利勋爵(Lord Darnley)位于肯特的地产,年租金1788 年为2 229 英镑,1820 年增至4 404 英镑;其柴郡大农场地租收入从1790 年至1820 年上涨两倍以上。(4) H. G. Hunt, “Agricultural Rent in South-East England, 1788-1825”, The Agricultural History Review, Vol. 7, No. 2(1959), pp. 98-108; Davies C. Stella, The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eshire ,1750-1850 , Manchester: Chetham Society, 1960, pp. 45-46 及其附录XVI、XVII。菲茨威廉伯爵在北安普顿两处地产的地租收入,由1790 年3 589 英镑增至1815 年6 160 英镑。达林顿伯爵(Earl of Darlington)的杜伦地产,租金从1790 年9 092 英镑上涨到1815 年的14 766 英镑,位于威尔特郡的地产租金从9 287 英镑涨至22 285 英镑。(5) F. M. L. Thompson,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p. 218.可见,贵族专注农业的直接动力是获取高额利润。而这些增收部分又成为继续深入技术革新的资金保障,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整套的技术革新需要固定的农场,否则难以持续展开。农场在基础设施建设、圈占土地和垦荒、修筑排水灌溉体系、建设防洪工事及道路等等方面,都需要大笔投资。(6)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67.一般情况下,这些基础建设费用由地主独揽,维护费用有时与佃农各分一半,有时地主也会直接提供材料由佃农或雇工去做。地主的投资开销往往占很大比例。1735—1744 年,霍尔勘地产上的投资额占全部地租收入的21%,而在科克勋爵继承地产的初期(即1779—1787 年),该比例仍有11%,1807—1816 年又升至17%。(1) 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 164.勋爵在这方面的投资每年都超过5 000 英镑,最高是在1797 年,达到地租收入比例的33%(7 084 英镑)。(2) 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p. 95.至科克勋爵去世,他在农场建设方面的总投入已超过50 万英镑。高投入带来高回报,霍尔勘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很多有能力的优秀佃农,他们在这里创造出更高的农业效益。当然,科克勋爵也收到更高的租金利润。(3) 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 163.在农场基础建设上投入重金非常值得,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给地主、佃农双方都带来很大利益。

贵族是农业技术革新的开发与推广者,他们最直接的作用是对农业资本的大量投入,为各个层面的技术改良提供基本保障。当时农业资金主要掌握在少数大地产主手中,众多小地主及佃农无力负担高额的投资成本。法国著名重农主义者魁奈(Quesnay)认为,更高的农场生产率需要更多的投资,只有保有大面积农地的农场主才有资金条件。(4) Robert C. Allen, “Agriculture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00-1850”, in Roderick Floud, Paul Johnson,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 ,Volume I :Industrialisation ,1700-1860 , p. 100.阿瑟·扬认可这种观点,并提出大地主“比小地主有更大比例的财富,这才有可能在他的农事上进行更大规模的改良……”(5) Arthur Young, Political Arithmetic , London: printed for W. Nicoll, 1774, pp. 287-288.事实上也正是以贵族阶层为代表的大地产主们,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农业技术改良运动。

除实验外,一些贵族对农业技术的理论探讨也兴致盎然。18 世纪中后期开始,一批狂热爱好农事的贵族开始组建各种农业社团,以促成农业技术理论研究最大范围的分享。(1)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69.较早资助社团的是贝德福德公爵及托马斯·科克(科克家族前代家主),他们与后继者先后成立一批地方性农业协会,如1767 年的皇家兰开夏协会(Royal Lancashire)、1777 年的巴斯及西英格兰协会(Bath and West of England Society)以及史密斯菲尔德会(Smithfield Club)。(2) G. E. Mingay, Land and Society in England 1750-1980 ,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94, p. 36.此后,全国性农业协会逐步成立。1793 年,约翰·辛克莱爵士(Sir John Sinclair)(3) 约翰·辛克莱爵士(1754—1835),著名农业科学家和数据资料收藏家,长期关注北方地区农业改良。参见John Steven Watson,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1760-1815 , p. 521.和阿瑟·扬共同组织成立了农业改良会(Board of Agriculture)。该协会擅于收集资讯和发布报告,在传播农业知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838 年,最著名的英格兰皇家农业学会(Royal Agricultural Society of England)成立。(4) Mark Overton,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grarian Economy 1500-1850 , p. 130.一些贵族对参与学术活动情有独钟,豪尔勋爵(Lord Howe)撰写了有关土地翻整的学术论文提交给农业改良会,并在西莱丁报告会上发布。(5) 参见W. Marshall, Review of Reports to the Board of Agriculture , York, 1808-1818, I. pp. 393-395, 456-459, III. p. 393;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64.贵族对农业技术研究保持着极大兴趣,得益于他们既有钱又有闲,并能自主负担技术风险。而在实践生产活动中,一旦对新技术的成效有所印证,就能给从事实验的贵族本人带来兴趣爱好上的极大满足感。

在重农情感、利益驱动和个人兴趣几种诉求之下,贵族群体积极投身于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在他们的带动下,农业技术革新运动持续发展,成果日趋成熟并广泛传播,惠及全英各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地主和佃农。

二、贵族进行农业技术革新的实践

贵族致力于农业技术革新的实践,在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作物改良、畜种优化和地力改良几个方面。

改良农作物是贵族们最感兴趣的实践领域。因为栽培更高产量、更高质量的新作物无疑可以增加总收益,为此很多贵族在自己的农场上进行大量技术实践和应用。1730 年之前,新作物品种“芜菁”的传播速度慢、范围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佃农对新事物多抱有狭隘偏见。于是很多上院贵族和乡绅在自家农场率先进行尝试,促使东安格利亚地区逐渐推广芜菁栽植。(6) G. E. Mingay,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countryside ,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p. 46.当时开始引进的饲料作物还有红豆草、亚麻籽等,引进的蔬菜类作物有瑞典的甘蓝和甜菜,原先被忽视的传统作物三叶草也在18 世纪得到大力推广种植。(1) 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rury , p. 78.诺福克公爵(Duke of Norfolk)试验耕种胡萝卜与甘蓝,米尔顿勋爵(Lord Milton)将红豆草作为饲料引入多塞特,上院贵族阿尔比马尔伯爵(Earl of Albemarle)也对红豆草充满兴趣。(2)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64.改良者之间经常相互交流栽植经验,科克勋爵的管家绅士布莱基(Francis Blaikie)在与贝德福德公爵的通信中,极力陈述科克农地里甜菜种植的实验统计结果,指出该作物“比芜菁含糖量高出8%”。(3) 源自Holkham MSS,Agricultural Letter Books (农业书信),1821 年11 月6 日的一封信。参见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rury , p. 79.新作物的种类以饲料为主,这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情况及发展模式 目前在武隆县畜禽生产站备案的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有17个。其发展模式通常为“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免费提供种用牛羊,同时与农户签订商品牛羊收购合同,种畜淘汰时给养殖补贴差价(差额=市场价格*【回购时体重-发放时体重】)

为进一步提高畜业生产水平,很多贵族长期致力于畜种优化和畜产推广活动,带来良好效果。优化畜种目的在于提高畜产品的产能,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一部分有远见的贵族积极投身其中,第二代布雷布鲁克勋爵(the second Lord Braybrooke)就是一位著名的饲养技术革新者。他亲自培育的羊种和牛种在奥德利恩地区非常著名。(4)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64.奥金莱克勋爵(Lord Auchinleck)提倡从外部引入新畜种,在与继承人詹姆斯·博斯韦尔(James Boswell)的通信中,他推荐“留意观察荷兰人养牛的方法,并要记载下来”。(5) Frederick A. Pottle, ed., Boswell in Holland ,1763-1764 :Including His Correspondence with Belle De Zuylen , London: Heinemann, 1952, p. 52.老科克在德文郡牛种引进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在诺福克西北土质较差地带成功引入短角莱牛(Shorthorns)和赫特福德牛(Herefords),并最早在霍尔勘引进德文长角牛(Devon Longhorn)。(6) 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rury , p. 13; 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 166.格雷厄姆侯爵(Marquis of Graham)和霍普汤伯爵(Earl of Hopetown)侧重与畜牧专家合作,在他们的热情盛邀下,知名饲养家迪西利(Dishley)把“神奇的牛育种术”介绍到史密斯菲尔德的养殖场。(7)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65.国王乔治三世(George III)本人也是畜种优化爱好者,根据阿瑟·扬在《农业年鉴》(The Annals of Agriculture)最后一卷的记述:乔治三世很享受世人给他的“农夫乔治”头衔,“……他在温莎堡保留着自己的模范农场,圈养着他的大群美利奴绵羊,并进行畜种改良方面的实验”。(8) Lord Ernle, English Farming ,Past and Present , 6th ed., p. 207; C. Peter Timmer, “The Turnip, the New Husbandry, and the Engl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Vol. 83, No. 3(August, 1969), p. 379.

用于地产上永久性改良设施的固定投资,回馈可维持10 年、20 年,因此有实力的大地主会不惜重金。(4) Robert C. Allen, “Agriculture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00-1850”, in Roderick Floud, Paul Johnson,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 ,Volume I :Industrialisation ,1700-1860 , p. 106.为了保持庞大的支出,很多地产主甚至被迫抵押地产获取投资资金。而佃农则不同,他们大多从父母辈那里接管、续租农场,通过继承可获得一部分农具和牲口,修水渠之类的活计有时地主还会提供补助费。(5) Robert C. Allen, “Agriculture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Roderick Floud, Donald McCloskey,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1700 ,Volume I :1700-1860 , 2nd edition, p. 108.农业技术革新的投资主要还是由贵族大地主们承担。

畜牧生产的提升有赖于饲料作物的改良。事实上,畜产与作物栽植两者之间是良性互动关系,这一关系的基础是作物产量的增加。然而,大范围栽植作物必然导致农地地力的下降,由此又引发出另一项技术革新即地力改良。这种技术通过人工手段整合土地,以使土质物理性和化学性发生改变,最终使之转化为更适宜农业耕作的土壤。地力改良是新农业技术中一个重要领域,它极大改善了英国农业用地的资源使用状况,为实施新的轮种法提供了基础生产环境。其具体做法分两种:一是经由清淤、排水及灌溉程序,从物理层面增加土地承载耕作的程度;二是通过覆施有机肥料或化学肥料,从化学层面增进土壤的肥力。(4) 关于地力改良方式,其具体操作细节参见P. K. O’Brien, “Agriculture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30, No. 1(February 1977), p. 168.在这两条途径上,贵族都投入了不少精力与资本,使大量原本贫瘠的土地转为高产良田。

根据防渗墙施工条件,为尽量减少防渗墙接头,提高施工工效,根据拟采用抓斗的最大开斗宽度,槽段划分拟采用Ⅰ期槽孔中心距长均为8.0 m,Ⅱ期槽孔中心距为7.6 m,用抓斗成槽。

首先,改良排水灌溉系统在增加作物栽种率方面凸显出直接效果。排水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土地能否接受多频次不同作物的栽植,对普及新轮种技术具有良性作用。早在16 世纪,英国就有了一定的(包含牧草在内)作物混合种植技术,到17 世纪中期,诺福克和部分地区出现了包括三叶草和芜菁在内的轮种实践。(5) 相关例证参见J. H. Plumb, “The Walpoles: Father and Son”, in J. H. Plumb, ed., Studies in Social History :A Tribute to G. M. Trevelyan , London: Longmans, 1955, pp. 184-185.但是当时轮种技术却未能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英国的很多地区是黏重土壤,无法实行诺福克式轮种。(6)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68.直到18 世纪后,高效排水作业的技术日臻成熟,进而改良后的优质土壤(含水量增加)能够适应新技术,才为轮种技术传播奠定基础。

一批贵族为完善排水灌溉系统付出很多心血。18 世纪初,贝德福德公爵家族关注沼泽地带的排水事务,推动了该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很多适宜耕种的农地。还有一位彭布罗克郡的考德勋爵(Lord Cawdor),他为了增加农业种植面积专门施行沼泽排水。同时期的波特兰公爵(Duke of Portland)投身于“早期陶管灌溉”技术的应用,在克利斯顿园(Clipstone Park)成功维持着400 英亩的水浇草甸。18 世纪中期后,一些新技术特别是“遮蔽灌溉系统”的引进,大受贵族欢迎。约在1751 年,第二代埃格雷蒙特伯爵(the second Earl of Egremont)开始亲自参与土地改良。他的继任者——第三代伯爵,将佩特沃斯园(Petworth Park)约800 英亩土地改良成现代化农场,所用方法就是用新技术改进排水灌溉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引进芜菁种植。(1)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64.18 世纪后期,科克勋爵在灌溉及地下排水道修筑方面很有作为,他在给佃农的租约中提到:“对这些被转让经营的土地应该有效地、大幅度地施行暗渠排水,这样改良后的土地能使他们(佃农)收到回报。”(2) 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 166.进入19 世纪后,人工改良的排水系统开始引进重黏土为建材。19 世纪40 年代,黏土烧制陶管成本很低,它的大量使用是实现环绕排水系统的前提条件。(3) Robert C. Allen, “Agriculture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Roderick Floud, Donald McCloskey,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1700 ,Volume I :1700-1860 ,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113.在贵族的不断推动下,排水灌溉系统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一门成熟的农业改良技术。

其次,增进土壤肥力以提高农地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是贵族所致力的另一个改良领域。18 世纪新肥料的使用开始日趋普遍,在该世纪后半期,各种无机肥料被发明出来并得以推广。(4) David Knight, “Agriculture and Chemistry in Britain around 1800”, Annals of Science , Vol. 33, No. 2(1976), p. 187.科克家族早在世纪初就开始协助佃农使用石灰,1709 年的一封信件显示:佃农“穆雷尔(Murell)”在使用石灰改良农地时“不清楚花费多少”,但“主人会给予他一些鼓励”。(5) Holkham Library, MS. 727, Vol. ii, fo. 399; 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 165.1733 年的一份租佃协定说,科克家族向佃农详细推荐石灰的使用方法。该家族还承诺,每个佃农挖掘、装填和抛洒100 车石灰仅需支付27 先令。1776 年,小科克继承家业时,使用石灰已成为其地产固定的改良方式,他还提倡新的施肥替代品——如榨油饼粉、发酵过的粪肥、骨料和生石膏。科克家族的付出获得很大回报,原先“只能种植黑麦的贫瘠砂质农地”,土壤逐渐“转为黏性”,适宜种小麦、红豆草、芜菁及三叶草等高产作物。(6) 参见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p. 164-166; Lord Ernle, English Farming ,Past and Present , 6th ed., p. 220; C. Peter Timmer, “The Turnip, the New Husbandry, and the Engl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Vol. 83, No. 3(August, 1969), p. 379.

其他贵族在改善土质方面也很有作为。罗金厄姆侯爵(Marquis of Rockingham)在温特渥经营超过两千英亩的农地,他长期观察如何使用石灰和粪肥提高芜菁产量。(1) Sheffield Central Library: Wentworth Woodhouse MSS. R 187/41;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64.约瑟夫·班克斯爵士(Sir Joseph Banks)将林肯郡贫瘠酸性土壤样本带给化学家戴维进行研究,对方提出使用生石灰(可溶性钙盐)做解毒剂,可将土壤中的黑矾或青矾等“硫酸盐转化为肥料”。(2) David Knight, “Agriculture and Chemistry in Britain around 1800”, Annals of Science , Vol. 33, No. 2(1976), p. 193.布莱基把一位技术方案发明人推荐给“农业技术赞助者及领导者、不怕失败的农人”阿尔比马尔伯爵,使此人获得试验赞助。(3) 源自Holkham MSS,Agricultural Letter Books (农业书信),1812 年10 月20 日的一封信。参见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rury , p. 78.贵族格外重视土质改良,他们不仅自行开发技术并相互交流,还大力支持平民研发,从而为提高作物生产效率建立了技术保证。

综上所述,贵族在农业技术革新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最大成果是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英国是土地资源稀缺的岛国,单纯扩大农地生产面积不是发展农业之路,只有不断革新农业技术具有可行性。应该说,贵族群体具有更长远的发展眼光。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他们最先关注并实践新技术,并通过各种途径使技术快速传播。他们在不经意中符合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技术要求,使国家整体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

三、贵族在农业技术革新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部分贵族对农业技术研究怀有浓厚的个人兴趣,最负盛名的实验家是汤曾德勋爵(Lord Townshend)与科克爵士(Sir Thomas William Coke)。前者最大成就是将芜菁种植引入轮种的试验,18 世纪前期,他把该技术推广到整个诺福克地区;(6) 汤曾德勋爵1733 年开始经营雷汉地产,在技术革新方面注重吸收低地国家先进知识。由于在引种方面的杰出贡献,他曾被时人风趣地称为“芜菁”汤曾德。参见C. Peter Timmer, “The Turnip, the New Husbandry, and the Engl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Vol. 83, No. 3(August, 1969), p. 378.后者是18 世纪中后期著名的贵族农业家,他对畜种改良怀有极大兴趣。(7) 托马斯·威廉·科克(1752—1842),科克家族第二代家主,1837 年被册立莱斯特伯爵(Earl of Leicester)。他对新农业技术的竭力宣传使自己成为英国近代最受瞩目的农业改良家之一。参见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 156-166; 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rury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p. 1.喜好农业技术试验的贵族还有:长期资助沼泽排水事务的贝德福德公爵家族(Dukes of Bedford)、“投身于陶管灌溉”早期技术试验的波特兰公爵(Duke of Portland)以及自1720 年对农事进行专题记录和研究的萨默塞特公爵(Duke of Somerset)等。(8)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64.他们有人是出于消遣,有人是为了将新技术传给佃农。这些贵族都长期保有自己的试验农场,乐此不疲地从事技术实验。

由表5可见,在土壤全氮养分地球化学等级中,一级土壤面积所占比率非常小,仅为2.94%,全氮含量为2.675 g/kg;二级土壤面积占调查区面积的20.59%,全氮在1.514~1.968 g/kg;三级土壤面积占调查区面积的44.12%,全氮在1.033~1.50 g/kg;四级土壤面积占调查区面积的32.35%,全氮在0.818~0.991 g/kg。由此可知,本区土壤全氮多半处于中等至较丰富状态。

在畜产推广活动中,贵族也做出了很多贡献,特别是英国早期农业会展的开办。农业会展出现于18 世纪末,是由个人或农业社团组织承办的、推广农业技术的团体活动,主要参与者多为狂热爱好农事的贵族阶层,代表人物包括霍尔勘的科克、贝德福德公爵和埃格雷蒙特伯爵(Earl of Egremont)等人。(9)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69.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农业会展是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大约在每年的6—7 月,在霍尔勘和沃本两地分别举办民间私人会展,前者由科克勋爵主办,后者贝德福德公爵主办。两个会展都是为下季度牲畜繁殖拍卖种畜,会展组织竞赛,给拔得头筹的优良家畜授奖。前来列席活动的有很多显贵人物,1800 年沃本农业会展(Woburn Agricultural meeting)吸引了一大批王室成员和国内外贵族参观。(1) G. E. Mingay, 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Changes in Agriculture 1650-1880 , London: Adam & Carles Black, 1977, pp. 68-75; G. E. Mingay, Land and Society in England 1750-1980 , p. 40.活动盛况通过媒体报道,被介绍给社会各界。科克勋爵主持的“剪羊毛”活动(2) 即annual ‘sheep-shearings’,1778—1821 年间长期举办,是英国近代最负盛名的农业会展。它每年吸引英国、欧洲乃至美洲众多显贵前来参观,这给科克在大西洋两岸带来极大声誉。参见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rury , p. 1.,甚至成为国际性集会,相关报告被发表在《农业年鉴》上,还有独立的小册子。自此,剪羊毛改良技术首次被印刷出来,传播到更广泛的民众中。(3) 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rury , p. 48.农业会展得到来自英国及欧美各国农场主、地产主的长久称赞,是普及畜产技术的重要平台。贵族在畜牧改良方面的作用非同小可,他们所主导的畜种优化及畜产推广,为英国农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重农思想导致贵族们不断思考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方法,不自觉地成为新生产方式的推广者。17 世纪后期开始的农业技术革新运动,正是以更高效的综合利用的生产方式(包括圈地、农业改良和优种推广等)替代传统生产方式,(3) 农学家厄恩利勋爵(Lord Ernle)曾将之描述成一场壮观的“如希腊史诗般”的技术革新运动,并提出是由“大地主”和“农书著者”将新知识传播给“异教徒”和“那些落后的哥特式与汪达尔式地区”(时人一种比喻,指称使用旧农业生产方式的人、地区)。参见C. Peter Timmer, “The Turnip, the New Husbandry, and the Engl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Vol. 83, No. 3(August, 1969), p. 379.是18 世纪农业革命顺利开展的重要技术保障。18 世纪著名农学家阿瑟·扬(Arthur Young)在牛津郡1809年的一份报告中评说,一场“巨大改进已经发生”,这是“哥特式和汪达尔式敞田制”遇上“文明世界”的圈地农业改良。(4) Lord Ernle, English Farming ,Past and Present , 6th ed.,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61, p. 222.正是有赖于贵族们的大力推动,新农业生产方式才得以在英国顺利推广。

考虑两端换流器影响的直流输电系统谐波不稳定风险评估//卢智雪,刘天琪,陈相,何川,陶艳//(19):83

当代雕塑除了在造型上追求视觉张力,且在材料的运用方面也考虑到与作品精神内涵之关系。展示在沙漠中的这些雕塑,采用了多种材料,有GPC、不锈钢、碳钢板、铸铁、铸铜、石材、水泥等,显现出一种与主题相得益彰的审美效能。因为从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上来讲,材料本身就具有表现性,本身就是一种表现语言,甚至是一种具有独立表现意义的视觉手段。所以,当这些中外艺术家的雕塑分布于这茫茫大漠之中时,雕塑艺术那种特有的构造形态和视觉侵袭性就会在这实体占有中,借助材料的表现力和巨大的体量,展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大漠景观,洋溢出一种特殊的场域气息!

出于普及技术改良、鼓励长期生产的目的,贵族修改了与佃农世代延续的旧租约。随着18 世纪圈地,大面积农场开始出现,大地主们在实践中发现,长期租约对改良生产的作用更大。(1) 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p. 7.当时的农业专家一致认可长期租约对佃农的持续生产是很大的鼓励,而长达19 年或21 年的租约最佳。正如厄恩利勋爵所言:“通过提供21 年长期租约,可保障农场主对土地所付出的精力与资金投入获得合适的回报。”(2) George Rennie, General View of the Agriculture of the West Riding of Yorkshire ,with Observations on the Means of its Improvement , London: W. Bulmer & Co., 1794, pp. 210-220.以农业技术革新的先驱霍尔勘地产为例,其原先以8 年或12 年租约为主,科克勋爵继承土地后对租约进行积极的修改。1788 年他所签租约情况为:21 年的39 份、20 年的6 份、19 年的4 份、18 年的6 份、17 年的3 份、16 年的2 份以及7—14 年的共11 份。(3) 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 159.科克认可各种长期租约,并且偏重时限较长的,如此农业革新对佃农也变得更为有利。此后,这种长期租约被推广到整个诺福克地区。当时有农学家称:“在诺福克……没有长期租约的话,一处地产既得不到改良,也得不到修缮。”(4) 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 158.贵族推行长期租约也是农业技术革新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因素。

为维护双方的亲密合作,贵族努力对佃农保持一种亲和关系。除了少数性格冷傲、苛刻的人,大多数贵族对待佃农都比较礼貌、公正、周到。这种亲和关系自然很受乡民欢迎。格拉夫顿公爵(Duke of Grafton)在骑马巡视时,多次与他的佃农交流,他“不恐吓人,反倒是既幽默又亲近”。有时他会造访“每间房子,从头到尾不遗漏,并询问佃农们各种问题,诸如他们的健康情况或如何使他们更感幸福”。罗伯特·贝克韦尔(Robert Bakewell)在描述科克时写道:“他收取他的租金,并亲自聆听佃农们的申诉;在他置身人们之中那瞬间,仿若化身为一位好王公,大家对他充满着爱意和稍许的敬畏。”(5) G. E. Mingay, English Landed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p. 188.贵族扮演着这样一种角色,他是对佃农表达关爱与亲切的一位大家长。这是英国式地主ˉ佃农关系的重要体现。

计算机如何获取网络文本和自然语言的语义信息,是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其困难在于计算机并不了解真实世界中的各种实体和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珠穆朗玛峰”与“世界第一高峰”之间的关联。如果我们帮助计算机建立起一张关于珠穆朗玛峰的语义网,如图2所示,计算机就有了该方面的知识,当它再次看到“珠穆朗玛峰”时,就会搜索它的知识库,并会了解到:珠穆朗玛峰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的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思考。

18 世纪以来,新的租佃关系强调改变、高效以及当事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贵族(生产组织者)和佃农(生产实施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得以缓解,生产效率随之提高。农业不再只是地主敛租、佃农糊口的手段,而是转化为两者共同获利的生产平台;此间所推广的各种新技术,也就能更少阻碍地传播下去。

在充足资金投入、合作生产关系形成的背景下,由贵族推广的技术传播带来一个综合影响——新轮种法在英国得以快速普及。新“轮种”是指各种作物的交替种植,实现农地用途的转化;其细节上的复杂性要超出传统的轮种法,是近代英国耕作方式改进的重要一环。新轮种法立足于把各类农业技术革新熔之一炉,并在大面积土地上展开,组织佃农们以新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尝试始现于18 世纪早期的贵族农场。罗伯特·沃波尔爵士(Sir Robert Walpole)的通信中显示,1701 年人工牧草栽植、芜菁和作物轮种已经在霍顿有所实践。(1) J. H. Plumb, “Sir Robert Walpole and Norfolk Husbandry”, The Ec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5, No. 1(1952), pp. 86-89.而当时最出名且大获成功的新轮种实践者,是汤曾德勋爵。厄恩利勋爵评述:“他(汤曾德)是诺福克的四作物轮种发起人,在该体系下谷物、根茎作物和人工牧草被轮流耕作。……这样保障每年休耕地也得以利用……在原本贫瘠的砂质土壤上,使用芜菁等根茎作物饲养羊群……更多牲畜,带来更多肥料,肥了地,增加了田产量……”(2) Lord Ernle, English Farming ,Past and Present , 6th ed., p. 174.起初,汤曾德曾遭受周围人奚落,但数年后,他却“将这片王国最贫瘠的土地从贫困里救出”。在其带动下,“这风尚很快流行起来……前辈人所关心讨论的都是打猎的事——他们只谈论马和狗,而现在这一代人却都讨论肥料和排水系统、作物的轮种、三叶草、首蓿草和田生芜菁”。(3) Paul Mantoux,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1, p. 160.贵族在自行组织新轮种法中取得良好成果,并使之成为上流社会里的社交话题,这为更广泛的普及打下一定基础。

另外,贵族也会通过签署契约强行限定农作物栽植的细则,以保障高效的轮种法得以贯彻。1721 年,科克家族的迪特夏尔农场的一个租约,首次出现要求佃农种植人工牧草以将耕地变为短期牧场,一个附加条款里还规定在地里连续种植的谷物不能超过3 种。1752 年,霍尔勘有的租约开始禁止佃农连续播种谷物超过3 种,且芜菁必须是轮种作物之一,轮种过的地应被作为草场休养两年。(4) 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rury , p. 74.科克继承家业后,租约限定条款涉及更广、要求更严。1782 年3 月,他在一份租约中规定,不许佃农在轮种3 种谷物之前种其他作物。另一份1780 年代末期签订的租约,清晰规定6 年一轮的顺序:(1)谷物,(2)谷物,(3)休耕或种芜菁,(4)谷物和草,(5)草,(6)草。(5) 前者出自签给乔纳森·沃德(Jonathan Ward)的21 年租约,签署日期1782 年3 月20 日,但从1781 年10 月10 日开始生效;后者出自签给托马斯·桑科多利(Thomas Sanctuary)的一份19 年租约,生效于1789 年10月11日。参见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 161.这些条款的主要特征是,最多只能连续两年种植两季纯谷物,之后种植芜菁或使土地休耕。进入19 世纪,霍尔勘租约禁止连续两次栽植谷物。(6) Susanna Wade Martins, A Great Estate at Work : The Holkham Estate and Its Inhabit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rury , p. 75.1801 年的一份租约规定,“两种谷物或豆类不应被连续播种……因此纯谷物如大麦、燕麦、小麦或黑麦不能有任意两种衔接种植”。轮种顺序为:(1)芜菁或巢菜(饲羊),(2)豆类或巢菜组成夏季作物搭配,(3)草场,(4)草场,(5)纯谷物,(6)豆类或巢菜。(7) 签给W. M. 希尔(W. M. Hill)的21 年租约。参见R. A. C. Parker, “Coke of Norfolk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8, No. 2(1955), p. 161.很多关于作物栽植细节的悉心指导也被写入租约中。这类租佃协议已演化为精心策划的轮种栽植规划,为自上而下式的技术输送提供了保障。

精工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够用单体表壳制造潜水表的制造商。整体式结构非常有价值,专为70年代末制作的水肺潜水表而设计(例如,最初的PloProf也采用整体式表壳),它代表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特点---没有密封件(除了从表盘侧面外无法进入机心),完美的密封性和独特的设计。SLA025就继承了伟大原型的这一特点:采用厚重的单体不锈钢表壳,表径44.8毫米,厚15.7毫米 - 与原型相比略大一些。此外,该表壳还具有超硬涂层,具有更好的防刮性;而4点钟位置的表冠是典型的向原型致敬设计。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进化,新的现代轮种技术在英国形成新农业生产体系,即牲畜牧养与作物种植一体化结合。(1) David Grigg, 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in South Lincolnshire ,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6, p. 48.该体系在18 世纪后期迅速成长起来,深受学者们赞誉:“它标志着农业革命的开端,无疑就像工厂生产标志着新工业时代的来临。”(2) J. D. Chambers, G. E. Mingay, 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1750-1880 ,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6, p. 4.由此,英国农业革命被推上巅峰。

中小型民营企业一般由自然人独资或多个合伙人出资成立,其家族式、股份制的特点比较突出。一旦经营效益不良,特别是出现一定亏损后,各股东没有其他资金注入,企业就可能面临破产风险,甚至出现折价转卖、破产倒闭等情况。

农业技术革新使英国农业生产快速发展,这是英国近代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层面。贵族群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技术研究、实践和传播中做出很多贡献,促进了整体农业的进步。为何贵族能发挥出如此作用?直观分析,是因为他们掌握着最多农业资源,有能力提供土地和资金进行改良活动,也有兴趣把改良经验普及到更广的社会范围。但从宏观上看,则是由于贵族在18 世纪英国社会环境中长期居于精英垄断地位,对经济革新问题,他们不见得会持守成或反对态度。特别是技术革新既有利于自身利益又有利于地区发展时,贵族会主动运用自身能力、调动资源去推动经济进步。

充分肯定贵族的作用并非否定大量佃农的劳动。事实上,少数贵族地主与众多农业生产者之间长期处于协作关系;前者是新技术的主要投资、实验及推广者,后者则是新技术的普及操作者。二者之间有效结合,促进了生产环境的改善、生产资金的有效投入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由此实现了18 世纪英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英国贵族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研究(1689—1840)”(18XSS008)阶段成果。

本文作者张迅实,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重庆 401331

(责任编辑 张晓晗)

标签:;  ;  ;  ;  ;  ;  

贵族与18世纪英国农业技术革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