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党校姓党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各级党校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思想自觉。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结合2015年12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本文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基于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加强党校教育教学的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党校工作 党性教育 教学策略
党校是党直接兴办的学校,必须按照学校的共性规律来办事。党校又是党组织专门用来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特殊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以下就基于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加强党校教育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各级党校长期以来为推进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在,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致力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于锻造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迫切需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党校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强化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全面提升能力素养,解决新形势下能力欠缺、“本领恐慌”问题,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现在,一些干部不合格,主要是思想政治素质不合格;一些干部出问题,根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问题。党校承担着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要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重要作用,从思想、政治、作风等方面严起来、强起来,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落到实处。
3、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是促进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随着党校事业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定位不准,没有突出党校有别于一般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特色和优势;有的主业主课不突出,存在重一般知识技能培训、轻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现象;有的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不善于运用科学理论帮助和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导致学风不好、校风不正;有的对党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保障不力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党校事业的发展和党校作用的发挥,必须认真解决。
二、基于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加强党校教育教学的策略
1.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1)党校姓党,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党校姓党,首先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党校姓党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党校是教育培训干部的地方,不断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党校增强看齐意识,就要坚持党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3)党校姓党,要求“三严三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第一,要以“三严三实”促进学风校风。优良的学风校风是党校整体形象的写照,是党校事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党校作为领导干部庄严学习殿堂的必然要求。贯彻“三严三实”就是要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着力解决学风校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是:党校的学风要严谨。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在用“三严三实”引导和端正学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加强干部学风建设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目前党校学风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重视学习、不善于学习、把学习培训当任务、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认识来党校学习的目的。要从学员管理、在校廉洁自律、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坚持严考勤、严检查、严考核、严督察,以确保良好的学风。第二,要着力把握“三严三实”对党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三严三实”作为党中央对全体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是党的宗旨和意志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党内其他工作更好地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2.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学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党校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引导和促使学员努力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特别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引导学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好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发挥党校作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要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学首要任务,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强化党性教育,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创新优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方式,加强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党校党性教育单元要加大力度、增加分量,安排足够时间,形成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改进党性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
3.提升党校科研水平和影响力。提升党校科研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性:一是科研可以提高党校的声誉。党校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果能够不断进入决策,将大大提高党校的影响力,提升党校的声誉和地位。二是科研为教学打基础。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是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党校教育体系,推进党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党校工作实际而制定的。《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各级党校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制度文件,对党校的性质、地位、任务等都做了清晰的阐述,对科研的地位和作用也做了明确的界定。《条例》指出,“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党校科研工作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
4.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党校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决定着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成效。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各级党校要顺应形势,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强化教师的素质,提升教师的本领,从而为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1)新时期党校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第一,干部教育培训格局的新变化,要求党校教师强化忧患意识。第二,干部教育培训目标的新变化,要求党校教师强化责任意识。《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第三,干部教育培训对象的新变化,要求党校教师强化学习意识。当前多数干部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都比较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理论学习和知识传授,而是把工作生活中碰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带到党校,希望党校能帮助解决。第四,干部教育培训方式的新变化,要求党校教师强化创新意识。随着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研究的深入,各种适应干部教育培训的现代培训方式方法逐渐受到各级培训机构和干部培训主管部门的重视,诸如结构化研讨、辩论式、体验式、桌面推演、专题研究等现代培训方法在实践中也得到学员的一致认同。(2)新时期党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党校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本领,才能培养出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具体来说,新时期党校教师应具备三种本领:第一,政治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本领;第二,教研咨相结合的本领;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领。(3)推进师资建设的策略。第一,营造健康的成长机制;第二,创建灵活的用人机制;第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第四,建立规范的激励机制。
5.充分发挥党校系统整体优势。要切实提高师资水平,创新师资管理,抓好组织员或班主任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党校系统整体优势,加强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的指导,因地制宜推进县(市)委党校办学体制改革。要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委办党校,选优配强党校领导班子。地方党委党校校长一般由同级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建立和实行激励约束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和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党校特色和优势。要坚持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强化全国党校系统的整体功能。中央党校要制定对地方党校和中央党校分校业务指导的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执行情况评估办法》和《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抓好督促落实;制定全国党校系统干部培训班次及其培训目标建议。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到党校各项工作中。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以质量为办学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和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党校的整体优势。
6.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是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党委书记是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党委办党校、党委管党校、党委建党校,把党校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帮助党校解决实际困难。要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要选优配强党校领导班子,把优秀干部选配充实到党校领导班子中来。
三、结语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党校体系,专门教育培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长期以来,我们党运用党校这个阵地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为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党委应该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我们党的这个独特优势保持好、发挥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
[2]李延军 贯彻群众路线要弘扬“三严三实”作风[J].新长征(党建版),2014,(07)。
[3]陈开颜 新形势下党校教师的职能、角色与管理创新[J].唯实,2011,(7)。
论文作者:谢学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党校论文; 党性论文; 工作论文; 干部论文; 教育培训论文; 理论论文; 学风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