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社会主义前景_全球化论文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社会主义前景_全球化论文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与社会主义的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全球化论文,前景论文,当代论文,性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目前已有不少讨论,很多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虽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推动的,但经济全球化本身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可以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利用,又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所利用,因而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双重的。的确,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但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生产、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全球化,而且还包含了一定生产关系的全球化。因此,某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由世界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来决定的,它不会因为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在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而有所不同。只有当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了原有生产关系,使原有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时,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才会相应发生改变。

当代经济全球化一开始就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因而,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世界经济体系自形成以来主要是由资本主义国家把持的,虽然本世纪以来受到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冲击,但其核心仍然是由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构成的,只不过这一体系在不同时期的主角不同罢了。资本的本质不仅要求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再生产它的生产关系,而且要求把这种生产关系扩大到全世界。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生存和发展。马克思在150年前就对资本的这种扩张本性作过精辟的论述:“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里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球扩张的工具。长期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利用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推行符合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所谓贸易自由化、经济自由化等等,实际上就是为资本的全球扩张创造条件。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生产力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而否认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许多资料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追求和热衷的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政治霸权主义的基础,是西方大国霸权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反映。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体系内的矛盾更加激化并向世界范围内蔓延

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了更广阔的积累空间,积累速度不断加快,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的一系列矛盾也不断加剧。

1.生产无限扩张和购买力水平相对下降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利润。正如德国戴姆勒公司老板于尔根·施莱姆普所说:“康采恩公司目前已把整个世界都看作它们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它们主要想获得一样东西就是利润!利润!利润!”美国经济学家瑟罗说:“归根到底资本主义的核心是使成本降到最低水平,使利润增加到最大限度。”的确,资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取了越来越可观的利润。美国《幸福》杂志一年一度发表的专家鉴定说,全球500家最大的公司企业1995年营业额增长11%,它们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4倍,在利润方面,这些跨国公司增加更多,1995年几乎达到15%,在这以前的一年甚至达到了62%。利润又不断被用来作为新的投资,资本积累速度大大加快,生产规模迅速扩张。跨国公司目前正以空前的速度不断在世界各地购买场地、进行跨越国境的兼并,它们已不满足于向世界出售它们的商品,它们希望在可望出现的尚待开发的新市场或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方进行生产从而获取更丰厚的利润。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在六大洲范围内总计有400多个生产场地,有大约38.2万名工作人员,其中17万名在国外。

然而,人们的购买力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从发展中国家来看,经济全球化使“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趋势更加明显。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从全球化中获益的发展中国家还不到20个,8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收入低于10年前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在抱怨,因为“资本流向全球,利润流向了西方”;发达国家也在抱怨,因为福利水平在不断削减,失业率在不断上升,工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提高。德国《明镜》报载文说:“这个‘唯私有者’的资本主义只以盈利为目标,它要把就业者、(社会福利)国家、民主制度统统排除。”美国经济学家瑟罗断言,福利国家已经破产,在许多国家已经达到无法生存的地步。“经济增长不再导致失业率的减少,而是相反,要以劳动岗位的减少为前提条件——这就是高失业率的增长。”在工业化国家,现在有3000万人没有工作,人数之多是世界经济危机以来前所未有的。在“曾经是就业乐土的英国,目前只有三分之一有就业能力的居民是在传统意义上充分就业的,而20年前这个国家的充分就业比例是80%以上。”在美洲,中间阶层已经消失,实际的工资水平持续下降,已接近70年代的水平。1994年,美国的最低工资水平实际上低于1950年,而每小时实际工资水平则低于1968年。与此同时,在工业化国家出现了新的阶级,“有工作的平民”,即虽有工作,但工资几乎与第三世界国家相差无几。

越来越多的利润被用来作为新的追加投资以获更丰厚的利润,生产规模就象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正在发挥作用的资本努力把扩大了的供给投向市场,但市场的限制却日益收紧。目前,新兴市场国家的新一轮低级产品相对过剩的危机正在开始酝酿,资本大国的信息产品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在日益逼近。两种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可能会在今后的若干年内汇合成巨大的灾难。

2.发达国家内部的劳资矛盾进一步演化

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福利国家制度实质上是一种调节劳资关系的制度,它在一定程序上限制了资本力量的过度膨胀,为劳工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资本跨国流动的能力越来越强,在与国家的谈判中具有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从而迫使国家为了留住资本而降低税率,取消管制,改革福利制度,出台有利于资本的优惠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劳工利益为代价。据调查,德国股份公司的税收在全国税收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由1960年的9.5%降到1998年的3.8%,而工资收入税收所占比例由12%上升到28%。

相对于资本实力的增强,各国劳工的实力相对削弱,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一个低潮,劳工很难作为一种集体力量组织起来与强大的资本相抗衡,因而被迫接受低工资和不断减少的社会保障。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1960年,美国公司经理的平均收入是美国工人平均收入的40倍,1993年是149倍,1997年是326倍。80年代末以来,美国最穷的1/5的家庭的收入只增长了1%,而最富的1/5的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5%。据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得华·沃尔夫所说,美国金融总资产的一半被人口中最富有的1%所拥有,金融资产的3/4被最富有的10%的人所拥有。不少人以美国很多家庭都拥有股票为理由,否认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然而,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每10个家庭中有6个不拥有任何股票,而大多数拥有股票的家庭,其所有的股票价值都不超过2000美元。在欧洲,据欧盟统计局1997年5月的报告,有5700万,即17%的欧盟人口生活在贫困地区。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经感慨地说:“与19世纪以来的欧洲历史传统相反,欧洲第一次处于贫困不断加重、不断扩大的境地。”

经济全球化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带来的这种迅速变化首先在欧洲激起了人们的恐惧,1995年秋天成千上万的法国工人走上街道举行抗议,《世界报》报道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全球化的罢工”。2000年4月在华盛顿召开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席会议期间,上万名劳工在美国国会前示威,抗议全球一体化带来的灾难。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更加突出

首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在经济全球化中进一步拉大,世界最富的5个国家和世界最穷的5个国家之间的国民收入已从9年前的60∶1扩大到现在的74∶1。世界上20%的人口消费86%的产品,而80%的人口只消费14%的产品,有13亿生活在最贫困国家的人每天的收入不到1美元。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在1999年底发表的文章中说,富裕国家向贫穷国家商品实施的关税,事实上比他们向其他富裕国家实施的关税还重,比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税重两倍。发达国家的“兴”、“荣”是建立在不发达国家的“衰”、“枯”之上的。英国肯特大学的肖恩·塞耶斯在他为1999年10月在武汉大学举行的“社会主义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撰写的论文《21世纪的社会主义前景”中这样描述着:“在非洲,在拉丁美洲,在新近获得‘解放’的俄罗斯,在东欧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资本主义体系带来的是贫困和冲突。”

其次,全球化使国家主权问题成为南北国家斗争的焦点。应当承认,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让渡提出了要求,但主权的让渡本身也是行使主权,国家主权什么应当让渡,什么不应当让渡,必须以国家利益为准则。虽然西方国家极力鼓吹“国界的消失”、“国家权威的销蚀”等言论,但他们自己并没有放弃主权,相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仅在其国内有效地行使国家主权,而且还力图将其国内的政治和经济模式扩大到其领土之外,它们总是在全球利益的口号下,让其他国家在有损本国利益的条件下按照发达国家的要求开放市场,调整经济结构等。它们还利用所操纵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提出有损于别国主权的苛刻要求。

再次,经济全球化便利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危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金融、市场自由化,而这为大国大量过剩资本的自由流动,进而为转嫁危机创造了条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亚洲金融危机“不是因为裙带资本主义,也不是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而是因为它们开放了金融市场,它们有了更自由的市场经济。……危机的原因不在于钱用错了地方,而在于新债是用美元借的,是美元债务毁灭了整个经济。”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在亚洲,而根子却隐藏在西方资本大国。在这次危机中,东亚各国共蒙受了3万亿美元以上的损失,有1300多万人因此失业,而美国却从中赚取了7000亿美元。

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严酷现实面前,许多弱国、小国为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和在全球化中的竞争能力,往往以地理、文化等共同因素进行区域国家的联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形成经济集团。于是世界上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地区化并存的现象,从而对单一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扩张形成一定的制约。

三、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全球社会主义的实现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全球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了更充分的条件

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资本关系社会化达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允许的最高限度,从而为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实现准备了社会经济条件。“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这种反作用力,要求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越来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来看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关系从资本家个人所有形式到许多单个资本联合投资的股份形式,再向垄断形式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使资本关系的这种发展达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允许的极限,从而使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成为必然。

其次,世界性普遍交往的扩大,使资本联合具有了国际性质,造成了在“所有文明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的事实,从而为实现世界的社会主义准备了阶级条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强调世界交往普遍发展的重要性是因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的国家里同时发生。”“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落后的东方农业社会直接跨越“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特殊规律。只有全球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及其世界性联合才能最终将资产阶级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制度送入坟墓,从而在全球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社会制度。

2.资本主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不可克服性必将为社会主义再现辉煌提供契机

首先,因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运动规律,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反而使之更加深化和突出,并向世界范围内蔓延。资本主义虽然在其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一些调整,但不可能改变私人占有的性质,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关于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已作了十分深刻而精辟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并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一术语,但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对未来社会的展望始终保持着全球化的视角。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以及发达国家内部的劳资矛盾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调节越来越脱离一国的范围,需要建立世界性的调节机制。而在“唯私有者”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支配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下,想要做到有效调节是不可能的,因为资本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必然处处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世界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不可能把每个国家的利益公平地进行考察,而这必然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扩大。

再次,经济全球化从体制上说就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在把其资源配置优越性的一面全球化的同时,也把消极的一面全球化了。在世界性宏观调节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滞后性和外部不经济等问题都增加了资本主义的脆弱性,使资本主义全面崩溃的可能性增加,最终必然导致全球社会主义的实现。

3.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影响正在增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德国统一使社会主义运动步入历史低谷,用社会主义改造世界塑造人类前景的努力受到严重挫折,资本主义似有一统天下之势。于是有人宣称“马克思死了,耶酥活着”。然而,在理论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辩证的、历史的方法不仅继续影响着全世界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和行动,而且在摆脱了斯大林时代的简单化之后,已开始明显地经历着一场复兴。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一连串危机和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种种灾难和问题,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资本主义没有能力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理想又在逐渐开始扩大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认为,理想的全球化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是一致的。资本主义不可能是全球化的结局,全球化始于资本主义而终于社会主义。

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增强。中国在近20年时间里,其10亿多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的改善。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已经开始显示出来,这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资本主义的地位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前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前两个五年计划中,工业增长率分别高达19.2%、17.1%,在十几年的时间实现了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才实现的工业化,战后直到80年代中期,其经济增长率仍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苏东的剧变只能归结于这些国家没有正确地坚持社会主义和某些政策的严重失误,而不能归结于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经济实力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是完全有可能的。到那时,经济全球化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性质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标签:;  ;  ;  ;  ;  ;  ;  ;  ;  ;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社会主义前景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