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读书笔记带动阅读教学论文_杨敏

用读书笔记带动阅读教学论文_杨敏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443500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我在不断累积的教学体验中渐渐悟出了这句话的内涵:就阅读教学而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去读、去领悟,比教师一味的讲述灌输更有意义,学生也会更有收获。有了这样的体会,我开始尝试在语文课堂中紧扣读书笔记,让学生自主品读,读出感悟,写出收获。用学生的读书笔记带动阅读文章的学习。

一、课前写一写读书笔记

每一册教科书都对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进行了标记,对于讲读课文,我在教学中,每单元选取一篇课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课外或阅读课的时间预习课文,完成一篇读后笔记。读书笔记规定格式为四个部分:

1.摘抄好字、好词。预习时,在文中标出好字、好词、好句包括生字生词,在对这些字词的摘抄中,动笔写生字,利用工具书标字音、写字义,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和理解。既初步掌握了生字生词,又明晓了字义,这样便于理解课文文意,同时在写的过程中增加了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2.读出我的疑问。这里要求学生自主品读课文,自觉发掘问题。有些课文描写的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在这里允许学生有困惑,将困惑和不理解写下来,可以采取自己研究、寻求同学帮助或请教老师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3.品析文章语言。我这里主要要求学生品析的语言主要包含两种:一是重要语句。在阅读文章时,能否迅速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是检验学生现代文阅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文中的“重要句子”,主要指概括句、主旨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含义比较含蓄的句子;表现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内涵较为丰富、形象比较生动的句子等,学生在初读中摘取重点语句,并摘抄在笔记本上适当做上批注,写出认为它是重要句子的原因。二是精彩语句。品析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优美的语言除了运用一些比较华丽的辞藻外,更多的是借助多种修辞手法从而形成的优美的语言,精彩语句的赏析也是近年来语文考试中常见题型,让学生自主感受语言的精彩,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语句,既锻炼了学生答题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要求每位同学至少摘抄赏析两句优美语句。

4.读出我的感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读后感悟,可以让初中学生阅读更有意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以丰富,语文素养实现有效提升,每读完一篇文章,要求写下自己读书后的感悟,这样才真正体现了读书的意义。读后感,重在“感”,这个“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在《背影》这一课之前,照例要求学生完成了读书笔记,看到一位同学写到:“长了这么大,从来没和爸爸亲近过,他总是高高在上,话都很少跟我说,我以为爸爸不爱我,可是今天读了朱自清写的《背影》之后,好感动,他的爸爸好细心好爱他,于是我认真地回忆了我爸爸的言行,突然发现,不止妈妈爱我,爸爸也很爱我,只是表达得不明显罢了。以后我要多跟爸爸说话,他老了我一定要孝敬他。”看后,感触颇深,暗赞学生的聪明和懂事,上课时我便以这位同学的“读后感悟”导入,学生很快地抓住了文章主旨,和学生一起深深体味了一次父爱。 所以说,学生先自主发掘的、感受的、掌握的知识比老师课上干瘪的口授更有意义,学生也更乐于接受。

二、课中亮一亮读书笔记

课前,学生已经在课外或阅读课上初步感受挖掘了课文,对于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在他们的读后感中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品析出了哪些精彩的语句,品析得是否透彻,已经读出了哪些感悟,感悟是否深刻,等等,这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最终设计清晰的主线,围绕学生更进一步展开课文。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展示主线后,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空间,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后合作学习。学生在课上讨论后,已解决了部分疑问,将他们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再来积极引导,合作解决。

三、课后议一议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不是照抄原文,必须以对所读的书、文内容的理解为前提。同学们的读书笔记是结合了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之后的产物,内容丰富,很多同学见解深刻而独到。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相互品读他人的读书笔记,找出不同,讨论收获,可以更深层次地促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可以“博众家之长,为一人积累”,当然不是所有的都是好的、都是值得借鉴的,在讨论、在议一议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找出最优秀的对自己最有帮助的进行欣赏和借鉴,比如语言赏析中的精彩的较为透彻的赏析语句等等,课后议读书笔记是在自主学习后再次合作学习,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并产生新的发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之路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目的是希望用更科学有效的办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古语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一单元一篇高质量读书笔记,是要求学生采取课前、课中、课后三步围绕读书笔记来展开学习,意在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学习来活跃思维,锤炼能力,交流体验从而加深他们的印象,最大程度地丰富他们的收获。所以我不断在我的阅读教学中尝试和摸索用读书笔记来带动阅读教学,希望这样的方式可以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帮助。

论文作者:杨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  ;  ;  ;  ;  ;  ;  ;  

用读书笔记带动阅读教学论文_杨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