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对我国的经济的作用极为重要,只有加快农业发展速度,才能推动我国的经济更好更快速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与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只有农业发展健康稳定,才能推动我国的经济更好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样才能强化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更早的实现。
关键词:经济管理;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对策
前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农业发展是保障我国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农业从古至今都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产业,是国家能否健康发展,能否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农业现代化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必须加强资源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1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
1.1农业体制不健全
党和国家在农业发展相关事宜上始终都给予着极高的重视程度,对农业经济管理也有着相同的态度。与此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曾经多次被提出完善要求,并提出了现代化管理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发展和完善的速度较慢,相对农业本身的高速发展来说有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其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长远性基础,致使很多农业经济活动后劲不足,失去活力,无法长远发展。同时这些农业活动的执行力不强,整体农业经济的发展处于亚健康状态。
1.2思想观念落后
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绩。但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落后,很大程度上对农业现代化建设造成了束缚,也因此产生了非常多的问题。例如:农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市场以及再加工等环节都有着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管理观念的落后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若要保障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尽快地解决并完善。因此,必须将改变管理理念和观里能力做为重点内容,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3技术方法落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的各项活动都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与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若想要不断加强,便需要在管理水平上进行加强。现代社会的管理要求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蔓延,正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但从实际出发,我国的农村地区在发展上有很多的困难,例如缺少完本的基础设施、各个地区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差距、缺少对信息化技术的正确认识、管理者缺少技术经验等。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农业现代化来说,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的发展还有着很长的一段坎坷之路。并且,在我国的很多农村,缺少最基础的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化生产与管理对这样的农村是遥不可及的。
2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对策
2.1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科技对农业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且科技的突出地位也不容忽视,所以说若没有农业就无法谈及农业发展,更不会有健康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和体制,也无法让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持续稳健地推行。其实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村经济体制变革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转变农村的传统管理模式,从原本的依靠人力进行生产,改成集约生产,将人力进行合理分配,做好每个产业项目的人员合理应用,避免为追求产量或者数量,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农产品的要求不仅有填饱肚子的需求,更需要有较好的营养和口感,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注意产品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在实施的时候可以开展生态农业,低碳农业,在多项结合中,重视产业化链条的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态农业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业产品的直播和产业化建设。譬如,结合当地的农产品种类,做好全程的采摘、运输、加工的深度跟进。以现在比较流行的酵素发酵为例,若当地盛产水果,可以结合孝素发酵技术,现场为客户展示孝素发酵的全过程,并进行专业知识普及,很多客户自己在家没有发酵条件,所以需要委托代加工,这样售卖出去的不仅有水果农副产品,更有深加工产品,通过全程直播或者跟进数据的方式,让客户了解自己购买产品的情况,进而带动销售渠道。通过一项产业化的带动,让生产链条进行“结点”活动,开展农业旅游,农业观光类的活动,将各项活动最终汇总在一起,形成系统化的农业产业链条,从原本的低级农产品售卖,走入高级的产业化链条。同时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中需要对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进行评价,这样使农业建立在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经济管理体系中,通过现代化的评价体系能实现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
2.2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农业正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着信息化生产的角度进行转变。从世界经验上进行观察,为了提高农业收益,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对信息化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其真正应用到生产当中,实现智能化、精确化、科学化的管理与生产,促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实现农业经济的科学管理。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要提高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相对其他农业技术来说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从业者有着更高的要求。我国当前的农村地区对农业信息化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办信息化技术相关的培训班,从政府部门开始,逐级加强思想意识,使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得到更大的重视,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再通过政府部门将这些思想意识向下进行普及,使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得到足够的推广动力。其次,要加强资金投入,使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加强。互联网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基础,若想要高效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便需要在前期进行大量的投入和建设,做好互联网的普及工作,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求。相关地区必须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以此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
2.3加大技术投入
科学技术的投入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农业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将传统农业向着技术化、科技化转型。传统农业的转变过程需要科技的支持。通过科学技术的投入能促进农业的快速转变,极大程度地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更加先进的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再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有效地市场引导和监督、调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科技方面的投入需要从以下角度入手:第一,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通过这些人才进行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要让专业人才离开温室走向田间地头,将先进的技术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农业生产者能得到技术上的支持,提高农业生产者的个人素质。要让更多的拥有成功经验的农业生产者也投入先进技术的推广当中,与专业技术人才一起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与应用指导,使农业生产效率得以全面提高。第二,要加大投入,促进高新农业技术的有效研发。利用产学研模式,合理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对新技术和新理论要加强实践验证,对新产品要加强推广,实现农业生产向着现代化进行快速转型。
3结束语
管理过程中若能从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农业管理落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几个角度考虑问题,就需要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能在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实现科学技术的持续稳步前行,也能在加强农业经济人员管理培训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持续稳健增长,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创业.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7,48(12):108-109.
[2]陈文娇.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思考[J].南方农机,2018(7):97-98.
[3]廖大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J].农家参谋,2017(19):9-10.
[4]丁飞洋.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经贸实践,2016(3):31-32.
论文作者:吕东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农业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农业现代化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