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程资源,深化历史教学——以“辛亥革命”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辛亥革命论文,为例论文,近代论文,历史教学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程资源,是教学信息的重要来源,其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从教者的重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锻炼合作能力,提升学习能力。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有效生成各个教学环节的课程资源,已成为广大从教者必须解决的课题。
自施行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浙江省高中历史教学分别采用了人民版的必修教材和人教版的选修教材。新教材的诸多成功编排,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新教材一些章节所下的结论显得比较突兀,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开发课程资源,补充一些资料,作穿针引线的铺垫,学生就难以进行积极的思考,造成学习上的费解和不解。
本文联系两则教学实例,就如何挖掘课程资源、深化历史教学谈谈笔者的实践体会,供同行参考。
[例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Ⅰ专题三“辛亥革命”一节,最后提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这一历史概念。然而,要让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予以真正理解颇不容易。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就应该化抽象为具体,运用显性知识这一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逐层理解。
要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这一历史意义,关键在于认识近代化的内涵。通常所说的近代化,从世界范围来说就是资本主义化。它主要以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思想上的人性化、科学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作为主要标志。在这一世界潮流的冲击下,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开展了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即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因此,只要能有效指导学生认清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就不难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其里程碑的意义。
首先,在近代中国的政治法制化、民主化方面,辛亥革命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颁布了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并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其次,在经济的工业化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并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措施,鼓励发展实业,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从而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民国初年,涌现的各种实业团体,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浪潮。
再次,在思想的人性化、科学化方面,辛亥革命中的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付诸实践,颁布法令,冲击封建的纲常礼教。如不拜孔子,不学四书五经,禁止缠足,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作了铺垫。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在推动社会的结构、习俗、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鉴于辛亥革命在推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近代化方面所充分体现的里程碑意义,这方面作用本文就不再赘述。在向学生阐明了中国近代化的概念之后,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思考,笔者补充了以下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1.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从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有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
材料四:
依据以上资料,设计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说近代中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有什么重大变化。
2.根据材料三,说说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说说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哪些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
针对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作如下小结:
1.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2.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快发展;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教学,学生对辛亥革命“近代化里程碑”意义的理解就深刻了。
[例2]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Ⅱ专题二第1课关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影响”,是这样陈述的:“初步发展的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这里的“新气息”如果没有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当困难。在教学中笔者准备了以下材料,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
材料一:
材料二:戊戌变法(见右上图)
材料三:
“西人以商为战,……彼既以商来,我亦当以商往。”
“立君政治者,即君民共主之国,政出议院,公是公非,朝野一心,君民同体,上无暴虐之政,下无篡逆之谋。英、德二国驯致富强,日本变法借材异域,比利士、瑞士列入万国保护之中,遵斯道耳。”
——郑观应《盛世危言》
依据以上材料,设计如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1、图2变化说明了什么。
2.分析材料二中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背景。
3.依据材料三归纳作者的思想主张。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总结: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方面,生产技术出现重大革新,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发展;政治方面,阶级关系变化,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方面,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开始出现了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如此这番的讲述,使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所带来的“新气息”之“新”跃然纸上。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深入挖掘课程资源,适时运用文字、图片等材料,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必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标签:辛亥革命论文; 民族工业论文; 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论文; 清朝历史论文; 中国革命论文;